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鼠应激浓度皮质酮对兴奋性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快速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常规膜片钳技术,研究细胞外给予应激浓度皮质酮(CORT)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Glu)和NMDA诱发电流(IGlu和INMDA)的快速作用,以及细胞内透析CORT对INMDA影响.结果:CORT(10μmol/L)可快速、可逆地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IGlu和INMDA;细胞外牛血清清蛋白耦联的皮质酮(CORT-BSA,10μmol/L)有与CORT相似的作用;细胞内CORT(10 μmol/L)对INMDA的峰值无明显影响.结论:提示应激浓度CORT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有快速抑制作用,对谷氨酸受体(GluR)的作用主要是通过NMDA受体实现的;该作用是通过细胞外快速膜机制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海马神经元谷氨酸(Glu)兴奋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DAPI染色和TUNEL法检测Glu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及Egb761的保护作用,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Egb76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Glu受体电流的抑制作用。结果 Egb761拮抗Glu孵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样死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抑制N 甲基-D-天冬氨酸(NMDA)型和海人酸(KA)型Glu受体。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通过抑制Glu离子通道而拮抗Glu对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全细胞γ 氨基丁酸介导的氯电流 (GABA Cl-电流 )的影响 ,及其中枢致惊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酶解急性分离 2周龄左右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利多卡因对单个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 Cl-电流的影响。结果 将钳制电位固定在 - 6 0mV ,GA B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出内向电流 ;利多卡因明显抑制GABA诱导的Cl-电流 (IGABA) ,5 0 %抑制浓度 (IC50 )为 4 .0 5mmol/L ,10mmol/L可使GABA浓度效应曲线明显右移 ,5 0 %有效浓度 (EC50 )由 7.72mmol/L增加到17.2mmol/L ,且最大电流明显降低。结论 利多卡因以非竞争性的方式 ,抑制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A Cl-电流 ,可能是其中枢致惊厥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MDA受体与AMPA受体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电流.结果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记录到10^-4mol/L NMDA和10^-4mol/L AMPA分别诱导的内向阳离子电流,同时施加NMDA和AMPA所诱导的钙电流幅度明显小于分别施加两者之和;而诱导的钡电流则无此现象.结论NMDA受体与AMPA受体存在相互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内流的Ca^2+介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大麻素WIN55,212-2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激活电流(IGABA)的调制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①实验中大部分受检细胞(91.84%,99/108)对胞外给予GABA(10~1000μmol/L)敏感,可记录到具有浓度依赖性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可被GABA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阻断。②预加WIN55,212-2(0.03~10μmol/L)对IGABA产生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可逆性、浓度依赖性和非电压依赖性。WIN55,212-2使IGABA的量效曲线明显下移,而两者的阈值基本不变;最大反应浓度时IGABA幅值减少了(48.83±4.78)%;两条曲线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比较接近(36.85μmol/Lvs25.76μmol/L)。③WIN55,212-2对IGABA的抑制作用可被大麻素CB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AM281阻断,不能被大麻素CB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AM630阻断。细胞外灌流蛋白激酶C(PKC)的抑制剂BIM可部分逆转WIN55,212-2对IGABA的抑制作用。结论大麻素WIN55,212-2作用于CB1受体,部分通过激活PKC途径来减少GABAA受体介导的电流,加强突触前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大麻素的外周镇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渗透压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激活电流(IGABA)的调制作用及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 实验中大部分受检细胞(89.2%)对外加GABA(10~1000μmol/L)敏感,可产生一具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可被GABA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阻断.预加低渗透压(567.3、670.5、773.6 kPa)对IGABA产生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可逆性和非电压依赖性.低渗透压 GABA的量效曲线较单独的IGABA量效曲线明显下移,而两者的阈值和最大反应浓度基本不变,分别为10μmol/L和1 000μmol/L;两条曲线的EC50.值非常接近,分别为29.41 μmol/L和33.02μmol/L;预加低渗透压后最大反应浓度时,IGABA的幅值减少了(31.38 2.13)%.低渗透压对I的抑制作用可被瞬时感受器电位辣椒素4亚型(TRPV4)受体非特异性阻断剂钌红部分阻断,可被TRPV4受体激动剂4w-PDD增强.细胞外灌流蛋白激酶C(PKC)的抑制剂BIM可部分逆转低渗透压对1GABA的抑制作用.结论 低渗透压作用于TRPV4受体,部分通过激活PKC途径来减少GABAA受体介导的电流,这可能是低渗透压对IGABA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参与调控睡眠和镇静等作用。全麻药的作用机制被认为与增强GABA受体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本文主要对静脉用全麻药丙泊酚、依托咪酯依GABAA受体介导的脑电生理、药理及行为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进一步了解全麻药丙泊酚、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丙酚、咪达唑仑分别复合芬太尼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作用,探讨复合麻醉的机制。方法采用酶-机械法急性分离出生3~10日龄SD大鼠的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锥体神经元GABAA受体介导的Cl-电流(GABA电流,IGABA)。实验分为单纯异丙酚组(组Ⅰ)、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组Ⅱ)、单纯咪达唑仑组(组Ⅲ)及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组Ⅳ)。结果0.3~30.0μmol/L异丙酚(组Ⅰ、组Ⅱ)、0.03~100.0μmol/L咪达唑仑(组Ⅲ、组Ⅳ)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IGABA,两药的作用曲线呈钟形,3.0μmol/L时作用最强,与其他浓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μmol/L芬太尼抑制IGABA后,组Ⅱ3.0μmol/L异丙酚增强IGABA的作用较组Ⅰ更明显[电流增强率:组Ⅰ为(127.2±11.2)%,组Ⅱ为(212.5±14.9)%,P<0.05],组Ⅳ3.0μmol/L咪达唑仑的作用较组Ⅲ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芬太尼能够增强异丙酚对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A受体的作用,对咪唑安定的作用无影响。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可能减轻芬太尼的神经兴奋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人和小鼠视网膜内源性大麻素类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CB1)的表达差异,观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不同种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B1受体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制备视网膜薄片,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神经节细胞上给予100 μmol/L GABA快速加药诱导出电流I GABA,而后观察孵育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时GABA诱导的IGABA及同时孵育WIN 55212-2和大麻素受体拮抗剂SR141716A的电流IGABA.结果 人和小鼠视网膜CB1受体的分布有所不同,人的内核层、外核层、神经节细胞层有显著的CB1表达,但小鼠CB1受体主要表达在内网状层、外网状层上;膜片钳结果显示不管是在人还是在小鼠的视网膜上,孵育WIN55212-2后的GABA诱导电流幅度均有显著减小.不同的是,在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WIN55212-2明显减慢了GABA电流的反应速度,表现在电流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恢复时间缩短(P<0.05).WIN55212-2对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的反应速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CB1受体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有差异性分布,对神经节细胞的GABA电流影响也不同.孵育WIN55212-2可抑制人和小鼠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幅度,但仅对人的神经节细胞的GABA电流的动力学速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A-Cl-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全细胞γ-氨基丁酸介导的氯电流(GABA—CI^-电流)的影响,及其中枢致惊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酶解急性分离2周龄左右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利多卡因对单个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CI^-电流的影响。结果 将钳制电位固定在-60mV,GAB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出内向电流;利多卡因明显抑制GABA诱导的CI^-电流(IGABA),50%抑制浓度(IC50)4.05mmol/L,10mmol/L可使GABA浓度效应曲线明显右移,50%有效浓度(EC50)由7、72nlmol/L增加到17.2mmol/L,且最大电流明显降低。结论 利多卡因以非竞争性的方式,抑制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A-CI^-电流,可能是其中枢致惊厥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研究神经生理及药理的卵母细胞表达模型 ,并对鸡脑mRNA在卵母细胞上表达的氨基酸类受体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盐酸胍或异硫氰酸胍法抽提总RNA ,经寡聚脱氧胸苷 (oligo -dT)纤维素柱纯化得mRNA。mRNA微注射到卵母细胞内进行表达 ,以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研究表达的受体。结果 :模型能明显表达外源性mRNA表达的受体 ,而阴性对照无表达。在卵母细胞膜上表达的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 ,甘氨酸(Glycine ,Gly)及红藻氨酸 (Kainate ,KA)受体 ,施加GABA ,Gly及KA均能引起一剂量依赖的内向电流 ,相应的拮抗剂可阻断其电流。剂量效应曲线显示GABA及KA诱导电流的半有效浓度 (EC5 0 )分别为 2 .9× 10 -5mol/L及 6 .3× 10 -5mol/L。结论 :卵母细胞可明显表达鸡脑mRNA编码的KA ,Gly及GABA受体 ,其药理特性与天然受体相似 ,是一个良好的神经生理及药理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ATP和GABA激活电流进行比较。方法 :包括mRNA和cDNA的提取、卵母细胞的微量注射及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结果 :①在表达P2X2 或P2X4 的卵母细胞上 ,外加ATP可分别诱导一被Zn2 + 增强的内向电流。②在表达鸡脑mRNA的卵母细胞上 ,可记录到GABA激活电流 ,且此电流可被bicucul line(一种GABAA 受体选择拮抗剂 )所阻断。③在表达了人视网膜 ρ1亚基cRNA的卵母细胞上 ,外加GABA可引起一不被bicuculline阻断的内向电流 ,后者可被I4AA(一种GABAC 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阻断。④在具有滤泡膜的卵母细胞上可记录到 3种形式的ATP激活电流和一外向的慢的GABA激活电流。⑤在除去滤泡膜的卵母细胞上均未记录到ATP和GABA激活电流。结论 :卵母细胞上存在内源性的嘌呤受体、GABAB 和GABAC 受体 ;且此内源性受体存在于滤泡膜上 ;P2X2 、P2X4 嘌呤受体及GABAA 和GABAC 受体均可在卵母细胞上表达 ,表达的受体所介导的激活电流与内源性受体介导的激活电流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3.
γ aminobutyric acidA(GABAA)receptorsinthecentralnervoussystem (CNS)arethoughttobeapotentialtargetsiteofactionforavarietyofgeneralanesthetics 1,2 Extensivestudieshaveshownthatbarbiturates,benzodiazepines ,propofol,andvolatileanestheticssuchashalothane ,isoflu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放射治疗中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并选择合理放射剂量。方法利用慢性点燃癫痫大鼠对照组、放射1组、放射3组进行0、24、6Gy的X线放射,对放射2组、放射4组和放射5组行12Gy的X线放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放射1组、放射3组于放射后1h断头取脑,放射4组于放射后1天、放射5组于放射后1周进行断头取脑,并观察放射5组其放射后癫痫发作情况,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各组癫痫大鼠额叶皮层内的GABA含量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GABAA受体阳性率。结果放射5组于照射后1周内癫痫在鼠未出现诱发癫痫发作。放射1组的GABA含量为(254.16±44.68)ng,GABAA受体阳性率为(39.56±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Gy照射后1h、24h、1周后均较对照组间GABA含量高,其中以24h最为明显,分别为(252.09±33.89)ng,(348.73±56.00)ng和(258.02±62.95)ng。抗GABAA受体阳性率在照射后1周内基本稳定于较高水平。结论放射治疗癫痫主要是通过发生快速而持续的GABA与GABAA受体变化发生作用,癫痫大鼠接受12Gy的放射治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γ aminobutyricacid (GABA)functionsasaninhibitoryneurotransmitterinthemam maliancentralnervoussystem .Initially,GABAreceptorsweredividedintotwowell charac terizedreceptortypes,GABAAandGABABreceptors.Athirdtypewasdiscoveredinbrainandretina,andwas…  相似文献   

16.
大鼠孤束核GABAA 和GABAB受体对心血管活动调节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一定程度上区分孤束核(NTS)内GABAA 和GABAB 受体对血压调节的作用。方法:NTS微注射、NTS损毁及电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能逆转GABA摄取抑制剂3-哌啶甲酸引起的血压升高,GABAB受体拮抗剂CGP 35348则不能;谷氨酸使蝇蕈醇所致的血压升高小幅度下降,对GABAB受体激动剂引起的血压升高无明显影响;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引起的血压升高能被NTS部位注射荷包牡丹碱所阻断,GABAB受体拮抗剂CGP 35348不能。结论:NTS部位的GABAA和GABAB受体在对心血管功能的调控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GABAA受体主要存在于突触后膜,GABAB受体主要存在于突触前膜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癫痫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数量、谷氨酸脱羧酶(GAD)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0只采用印防已毒素(PTX)腹腔注射制做大鼠癫痫模型,模型组大鼠分为癫痫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NS)干预组和免疫球蛋白干预组,每组10只。第8天断头取脑分别测定大鼠脑内GABA、GAD和神经细胞凋亡数量。结果致痫大鼠发作后,脑组织GABA受体数量较对照组数量增加,GAD表达增强,凋亡细胞出现。经免疫球蛋白干预后,GABA受体数量增加明显,GAD表达也有所增强,而神经细胞凋亡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结论免疫球蛋白可通过提高GABA的数量,增强GAD的表达和阻止神经细胞凋亡来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底注射吗啡对由谷氨酸和天然辣椒碱引起的动物对放射热的逃避行为的影响,从而了解阿片和谷氨酸受体在末梢神经痛觉传递中的相互作用。方法1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在大鼠后肢左侧足底分别注射(正常对照组不用药)、生理盐水组(saline组)、谷氨酸组(Glu组)、天然辣椒碱组(Cap组)、吗啡组(Mor组)、盐酸纳洛酮组(NLX组)、谷氨酸牟吗啡组(Glu+Mor组)、谷氨酸+盐酸纳洛酮组(Glu+NLX组)、谷氨酸+盐酸纳洛酮+吗啡组(Glu+NLX+Mor组)、天然辣椒碱+吗啡组(Cap+Mor组)、天然辣椒碱+盐酸纳洛酮组(Cap+NLX组)、天然辣椒碱+盐酸纳洛酮+吗啡组(Cap+NLX+Mor组);注射药物15min,1、2、3、4、5、6h后分别观察SD雄性大鼠双足温度逃避域值的变化。结果大鼠双足逃避域值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左足的温度逃避域值为(11.7±0.29)s,右足的温度逃避域值为(11.5±0.4)s,两者的比为100%;saline组、Mor组、NLX组左右足的温度逃避域值比均为1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组最大减少幅度发生在15~180min之间[150nmol为(66.4±3.9)%;300nmol为(70±4.3)%],与salin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组最大减少幅度发生在15~120min之间[1.5μmol为(85.9±1.3)%,5±mol为(78.7±2.7)%],与salin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Mor组逃避域值比最大值为(130±4)%,显著高于G1u组(P〈0.05);Glu+NLX+Mor组最大值为(81±6)%,低于Glu+Mor组(P〈0.05);Cap+Mot最大值为(203±10)%,显著高于Cap组(P〈0.05);Cap+NLX+Mor组最大值为(89±9)%,低于Cap+Mor组(P〈0.05)。结论谷氨酸受体参与末梢神经痛觉传递,激活阿片受体可以阻止外源性和内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manyhypothesesofanesthesiahavebeenproposed,includingenhancementofinhibitionandalsodepressionofexcitatorysynaptictransmission,theexactmechanismofactionofgeneralanestheticsonthecentralnervoussystemremainsundefined1 However,specifiedtargetsitesof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