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DL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NDLIP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NDLIP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h,再灌注24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再灌注前,NDLIP组左后肢无创性3次缺血5min/再灌5min,1次/d,连续3d;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NDLIP.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榆测BBB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 EB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的表达,并测量各组梗死体积.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I/R)EBA表达5.3±1.24,假手术组EBA表达15.2±1.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NDLIP组EBA表达11.61±0.98,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组fibrinogen表达8.60±3.12,假手术组fibrinogen表达1.30±0.4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NDLIP组fibrinogen表达5.56±2.58,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减少(P<0.01);NDLIP组梗死体积(218.05±112.14)mm3,缺血再灌注组梗死体积(250.68±129.76)mm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NDLIP能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BA表达,降低BBB通透性,缩小梗死体积,对BBB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及神经调节素-1β(NRG-1β)的干预作用。  方法 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er大鼠100只,应用线拴法经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动物模型,经颈内动脉单剂量注射1.5% NRG-1β 5μL干预治疗。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法,观察脑组织MMP-9表达。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脑组织MMP-9表达。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对照组MMP-9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阳性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分布于脑组织各区。NRG-1β治疗可降低MMP-9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应脑区相比,差异显著(P<0.01)。  结论  MMP-9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NRG-1β可能通过调节脑组织中MMP-9的活性,干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改善神经元的生存环境,延迟神经元损伤的时间和程度,进而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ACO),缺血后处理模型组(MACO+postconditioning),每组12只大鼠.检测术后24 h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均显著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4.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缺血后2 h以微量注射器经尾静脉给予胡黄连苷Ⅱ(10 mg/kg)250μ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步给予0.1 mol/L PBS 250μL。采用BEDERSON评分方法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原位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出现行为功能异常,细胞凋亡数量较少,MMP-9表达较弱。模型组大鼠表现为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皮质和纹状体区出现梗死病灶,细胞凋亡数量增多,MMP-9表达增强。应用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后,MMP-9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胡黄连苷Ⅱ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糖尿病伴脑缺血组,每组60只大鼠。糖尿病模型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制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缺陷;分别用TTC染色法和伊文思蓝注射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及BBB破坏的程度。结果糖尿病伴脑缺血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及BBB开放程度均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5),神经功能损伤也较其他各组明显。结论糖尿病可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可作为糖尿病对微血管损伤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2及Bcl-x1在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利用大鼠四血管阻断和再灌注及再通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尼氏小体染色光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测缺血预处理海马CAl区部分神经元病理组织学改变,细胞凋亡百分率及Bcl-2和Bcl-x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发现,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引起海马CAl区部分神经元发生凋亡,IPC还可明显的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的神经元数目,产生细胞保护作用,IPC可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缺血敏感神经元中出现Bc1-2及Bc1-xl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抑制神经元凋亡发生可能是I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虎杖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虎杖苷组(n=10)。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空泡变性,间质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虎杖苷组大脑组织匀浆中SOD、CAT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22h,测定脑梗死体积,并用伊文思蓝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HE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变化.结果再灌注22h后,AG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减小,脑缺血区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AG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并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2 h,测定脑梗死体积,并用伊文思蓝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HE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变化。结果再灌注22 h后,AG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减小,脑缺血区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AG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并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10.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黄芪对脑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晓春  薛茜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974-976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大鼠脑组织和脑缺血再灌后脑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脑含水量、脑组织钙离子含量和光、电镜的观察 ,探讨黄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 Wistar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组 ,每组 1 2只大鼠。模型组和黄芪组均用动脉栓线法自右侧颈总动脉插入阻塞栓线 ,伸入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芪组梗塞和再灌注前 5 min均经左侧颈外静脉给药两次 ,而模型组代之以生理盐水。梗塞 1 .5 h后拔线再灌注 ,再灌注 1 .5 h后断头取脑。分别测量各生化指标和制作光、电镜切片。结果 :模型组丙二醛含量、脑钙含量、脑水分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1 )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低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1 )。黄芪组脑钙含量、脑水分含水量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 ( P<0 .0 1 ) ,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 P<0 .0 1 )。光镜观察 :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周围狭窄状亮区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宽 ( P<0 .0 1 ) ,黄芪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电镜观察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核膜双层结构极度模糊 ,多处膜中断 ,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位呈气球样肿胀 ,粗面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功能和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2对照组;3L-NAME治疗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48h后干湿重法测定缺血脑组织含水量,用伊文思蓝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9的表达,同时电镜观察血脑屏障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48h,对照组缺血侧脑含水量明显升高,EB含量也明显增加,电镜观察发现血脑屏障破坏严重,MMP-9的表达也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而应用L-NAME处理的大鼠其缺血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缺血侧EB含量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同时电镜观察到血脑屏障的破坏减轻,而MMP-9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L-NAM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激动剂苯扎贝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炎症反应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PPARs激动剂是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苯扎贝特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检测各组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观察PPARs激动剂对大鼠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白介素-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苯扎贝特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减少(P〈0.05)及脑伊文思蓝含量下降(P〈0.01);缺血脑组织MPO活性降低(P〈0.01);炎症因子IL-1β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PPARs激动剂苯扎贝特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早期血脑屏障损害。其保护作用与抑制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硬膜外落体撞击造成SD大鼠左顶叶外伤性脑水肿模型。以伊文思蓝观察脑水肿时血脑屏障改变,探讨了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水肿的疗效与血脑屏障(BBB)的关系。结果表明:外伤性脑水肿时BBB受损害;甘露醇对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脱水作用,而对BBB受损害的水肿脑组织有明显的脱水作用。这揭示,BBB对甘露醇脱水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糖对脑缺血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正常血糖(NG)组、加甘草酸(GL)(NG+GL)组、高血糖(HG)组和加GL(HG+GL)组。于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检测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BBB通透性、脑水肿和脑梗死体积,评估神经缺失。结果 与NG组比较, HG组大鼠的脑脊液HMGB1含量显著提高( P<0. 01);同时,伊文思蓝(EB)外渗率,脑梗死体积及脑水肿显著加重( P<0. 01), 神经功能缺陷加重(P<0. 05);进行GL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 P<0. 01)。结论 高血糖可促进缺血脑组织HMGB1的释放,加重BBB损伤。抑制HMGB1的活性,对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后BBB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离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1h后再灌注,分别于血前及再灌注后静脉注射尼莫地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再灌注12h时,内生免疫球收G(IgG)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比较缺血前注射尼莫地平组,未注射尼莫地平组及再灌注后注射尼莫地平组三组大鼠脑组织中IgG的表达水平,结果 未注射尼莫地平组大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1)、缺血模型组(n=8×7)和治疗组(n=8×7)。治疗组于缺血前6h和2h各灌胃给予西洛他唑(30mg/kg),以后每隔24h重复给药,其他各组灌胃给予30%二甲基亚砜(30mg/kg)。缺血模型组和治疗组于缺血10min再灌注,6、12、24、48、72h、5d和7d 7个亚组灌注后断头取脑,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及治疗组,每个亚组8只。应用Morris水迷宫对全脑缺血再灌注7d的大鼠进行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的测定。结果caspase-3在假手术组极少见阳性表达;缺血模型组caspase-3的表达于再灌注6h增加,72h达高峰,7d接近正常;治疗组48h、72h、5d和7d亚组caspase-3平均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5d之中缺血模型组和治疗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缺血模型组比较,前4d治疗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第5天两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可以有效地抑制caspase-3升高,这可能是西洛他唑改善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6h、24h、72h、5d及7d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表达情况。结果:6h组、24h组至72h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72h组、5d组至7d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少(P<0.01)。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抛物线改变,提示SIRT3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次声作用后大鼠血脑屏障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及意义,为研究次声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奠定基础。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次声作用1次,7次及14次4组。采用本校研制的次声压力仓,次声作用组用8Hz,12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每次作用2h。硝酸镧心脏灌注法固定鼠脑,透射电镜下观察BBB改变。结果:次声作用1次与7次组其BBB改变相似,均有密连接开放,血管基膜外以至组织间隙内存在硝酸镧颗粒;至14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常压高浓度氧治疗(normobaric hyperoxia, NB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以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280~320 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氧浓度组(Normoxia)和NBO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1.5 h 再灌注24 h。Sham组和Normoxia组术后呼吸普通空气,NBO 组于缺血后5 min至再灌注前呼吸100%常压氧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研究NBO治疗对脑缺血皮质和基底节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Cx43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侧皮质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突起减少、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结果显示: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皮质和基底节区GFAP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皮质著降低(P<0.05),表达变化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侧皮质和基底节区Cx43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缺血侧皮质Cx43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皮质Cx43蛋白显著升高(P<0.01),NBO组缺血基底节区Cx43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BO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缺血侧皮质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实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