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造影分析,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56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84例,冠脉狭窄72例,且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并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证据,冠状动脉造影不仅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及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为今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选择和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庆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102-103
目的 探究对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检查的52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 在这5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为阳性患者有31例,阳性率为59.61%.在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24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灵敏度46.15%.冠脉造影检查阴性者21例,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阴性的患者28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特异性为53.8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等确定冠心病,不能只通过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应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的辅助检查以免对患者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6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或无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28例,女性132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0.5岁。结果36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 240例(66.6%),为冠心痛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20例(33.33%),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240例患者中,男性153例(63.75%),女性87例(36.25%),心电图ST-T改变180例,其中男性105例(58.3%),女性75例(41.6%);非冠心病组120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48例(40%)。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痛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究与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但仅凭借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对冠心病进行准确诊断,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与临床综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青年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增加 ,我们收集了 1995年以来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年龄在 2 1~ 40岁的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做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例中男 17例 ,女 3例。年龄 2 1~ 49岁 ,平均年龄 (3 6± 4)岁。有 7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有典型的病史及心电图、心肌酶演变均符合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 ,其余 13例均为本科住院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2 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均采用 Judkin法 ,造影时间距心肌梗死发病时间 2个月~ 2 a。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标准 :1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评价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之前运动平板心电图比较,ST段改变位置与病变位置的符合率,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种冠心病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CAG均为100%,优于TET。TET敏感度87.5%,特异度52.4%,假阳性率47.6%,假阴性率12.5%,TET检查中提示可能病变位置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LAD58.8%,LCX50.0%,双支病变符合率76.9%,三支病变符合率100%。结论运动平板实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不能单凭运动平板实验决定或者否定冠心病,运动平板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单支血管病变符合率最低,三支血管病变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心律失常与冠心病病变部位、范围、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70例心律失常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组与阴性组心律失常无显著差异 ,冠脉病变范围、部位及程度与心律失常无良好相关性。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但心律失常不是冠心病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及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中冠脉造影检查阳性46例,阳性率为82.1%;造影前心电图异常43例中有36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42例中有30例诊断冠心病;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度为65.1%,特异度为63.2%。结论仅凭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应注意结合患者的病史、一般状态、主诉、既往史等,必要时进行冠脉造影及其他辅助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本地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收集226例经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及左室数字减影加录像分析,作了冠状动脉分型、分段分析,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长度采用临床4级分类法与6级分类法对照评定,左室功能按射血分数评定。结果 本组总检出率为58%。多支病变及多段病变较高,冠状动脉的钙化率高达7.5%。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中行冠脉动脉造影并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589例,对心电图和冠脉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冠状动脉狭窄〉70%组比狭窄50%~70%组、狭窄〉70%组比无狭窄组更易发现ST—T异常(P〈0.01),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胸痛组敏感性稍优于非胸痛组(54.9%VS48.9%),特异性基本一致(67.9%VS67.3%)。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偏低,但除外其它继发性ST—T改变的存在,心电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无ST—T改变情况下,有胸痛患者应进一步行心电连续监测和心电图负荷试验等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5~1991年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98例,现将放射科投照和诊断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76例,女22例。年龄19~68岁(平均49.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的变化。方法 回顾 5 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有关临床资料与冠脉造影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结果 本文资料显示 ,5 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 ,高血压病病程长、血压水平高者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压升高水平和病程有关 ,提示对高血压病积极防治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医药指南》2017,(13)
目的对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CTA)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时的意义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1例,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1例患者共计324支主要冠状动脉均显影良好,其中冠状动脉CTA提示存在病变者(+)116支,无病变者(-)208支;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病变者(+)122支,无病变者(-)202支;两种检查均提示病变者111支,均未发现病变者213支,可见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90.1%(111/122),特异度为97.1%(202/208)。结论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同时有费用低、创伤性小等优点,可临床作为冠心病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 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成熟、可靠的方法。我院于 1999年 12月开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共做 15 1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 15 1例患者均为我院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6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13 1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 5 9± 11)岁。术前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61例 ,典型心绞痛 5 2例 ,不典型心绞痛 3 8例。1.2 方法 :选右股动脉为穿刺血管。机器为北京万东医疗设备公司产的 2 0 0 0型大 C臂数字减影 X线血管造影机 ,采用 Judkins技术进行 CAG。Judkins心导管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冠心病患者57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且进行有创性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具有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95.23%符合率。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以用作无创性普查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对冠状动脉搭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