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经》中痰、精、髓与衰老关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痰浊与衰老痰与痰证理论始于《内经》,但《内经》中并无“痰”字,只有“水饮”、“积饮”的记载。如《素问·六元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蓄饮否鬲”,又说:“太阴所至为蓄满”。从《内经》所载治疗“有病怒狂者”的生铁落饮及“目不瞑者”的半夏秫米汤二方来看,皆为豁痰开窍之方。由此推知,《内经》之“积饮”、“水饮”亦有痰证之意。《内经》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痰浊生成的病理基础。一是由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水谷津液聚而生痰浊,或流溢于血脉,或走注于经隧,充塞于清窍,或泛溢于肌肤,或郁阻于脏腑肢节,而致衰生病。《灵枢·厥病…  相似文献   

2.
尹德峰  房经富 《光明中医》2003,18(2):F002-F002
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关于痰的记载 ,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六经正纪大论》中即有 :“太阴所致 ,为积饮痞隔。”后世并有“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历代医家对痰的成因认识也非常精辟 ,《丹溪心法》中云 :“痰之源不一 ,有因痰而生热者 ;有因热而生痰者 ;有因气而生者 ;有因风而生者 ;有因惊而生者 ;有积饮而生者 ;有多食而成者 ;有因暑而生者 ;有因伤冷物而成者 ;有脾虚而成者 ;有饮酒而成者。”总之 ,痰可生百病 ,而一些急难杂证多以治痰而取效。另外痰的生成也与体质密切相关 ,即肥人多痰。可见 ,痰的致病因系千变万化 ,真可谓…  相似文献   

3.
《金匮》中提出“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大法。尽管后世医家对痰饮病的辨证施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终未能离开“以温药和之”这一原则。因此深入理解原文精神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讨论如下几个问题。一、“痰饮”含义是什么? 痰饮是水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病理性产物,同时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字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条》“留饮痰癖。”而“饮”字则见于《内经·刺志论》“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徐灵胎说:“全部《内经》无一‘痰’字,然世间痰饮之病最多,唯仲景大创厥论。”可见把痰饮作为病名要以《金匮》为鼻祖了。而自隋唐以后医家们逐渐把痰和饮分开论述,倡“百病兼痰”的论点,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为痰,得阴气凝聚则成饮。”从《金匮》原文精神来看,饮病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实际上  相似文献   

4.
哮喘杂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支气管炎,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等。 1 病因“夙根”论的实质与“专主于痰”说 哮喘的“夙根”说肇自《证治要诀》:“或宿有此根”,而明确于《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夙根”究竟指什么?根据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上溯到《金匮》的“伏饮”,下涉后世多家之论,似指“伏痰”阻肺为患,如《病因脉治·哮病》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痰”是人体内津液不归正化而变生的病理产物,既可因病而生,…  相似文献   

5.
论痰     
《内经》无“痰”字,《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虽有“痰饮”之称,但实多言钦。故丹波元坚曰:“盖古方详于饮而略子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诸家难扬仁斋书析二门,其他溜浥无别”。痰即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引起其他疾病的致病因素。由于其成因复杂,致病广泛,所以在临床上对某些奇难怪证以痰论治,常获良效。因此深入对痰病学说进行研讨,无论在论上,还是在临床上都有其重要意义。一、五脏之病皆能生痰痰之生成,历代医家有从气、从火、从脾、从肺、从肾等不同角度而论,可见其成因复杂。在病因上,外感六淫,邪阻气化,津液积聚,可凝结为痰;内伤七情,郁结  相似文献   

6.
考《内经供有积饮之说,并无痰饮之名。至《金匾要略》始有“痰饮”之称,前贤对痰饮病均有较详细的阐述,为后世治疗本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病因病机痰饮之证,有寒热虚实表里之分,不可执言痰属热,饮属寒。故痰与饮,虽为同类而实有阴阳之别,部位之分。阳盛阴虚,则水液凝而为稠油之痰;阴盛阳虚,则水液溢而为稀薄之饮,或蕴于里,或出于表,两者虽有区别,实出一源。而痰饮之生,或外感风寒,或内伤饮食,或因火郁,或因食滞,或脾虚不能制水,或肾虚不能化湿,皆能导致痰铁。然痰饮之作,多由元气亏乏,阴盛阳衰而致。痰饮之形成与…  相似文献   

7.
二、痰的治疗从古至今对痰的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千秋。《内经》中对痰饮的论述不甚明确,先谈到湿,后谈到饮,治疗亦较简单。直到《金匮》一书,不仅论述痰和饮,还提出了痰饮的治疗方法,即“病谈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王肯堂曰:“痰之生由于脾气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淤以成者也,治痰宜先补脾,  相似文献   

8.
治疗寒饮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作为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历代医家对痰与饮有分论者。饮之生成,因外受之邪,内伤水饮,致脾胃运化失常,水饮停聚而成。痰之形成,因六淫侵袭者,或因其化热,煎熬津液致痰;或因其化痰,津液凝聚为痰。因内伤而致者,诸如饮食过伤,劳倦至极,  相似文献   

9.
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其致病涉及范围较广,诸如急慢性咳喘、眩晕、心悸、中风、昏厥、癫狂、皮下结节、肿瘤等证,都可由痰所致。故在临床上有“百病多由痰作崇”、“百病兼痰”之说。可见,正确认识痰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神农本草经》有“留痰饮澼”之记载,而《内经》中则没有“痰”字记载,但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则有“湿气内郁,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的记载,这对后世痰饮之说的形成颇有影响。查“痰”字,古代本作“淡”,故在《内经》之后的《脉经》等书中均将“痰饮”写作“淡饮”。淡,古时又与“澹”  相似文献   

10.
虚痰论     
陈杰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8):372-372
世医但见痰证,便谓祛痰、化痰,习用宋代《和剂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实痰,不能治虚痰,即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痰饮一证最早出现于《金匮要略》,而在《内经》只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此《内经》之不重痰证可知。后世所谓怪病多痰,痰为百病之母,似乎痰之关系重大。何也?盖人体内本无痰,因风,因火,因虚,因实而生痰,痰阻经络、气机,而他病丛生。故二说皆不可废,唯着眼点不同,一在本,一在标。治病必求其本,治痰必求其因。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中指出:“凡将治痰者不可不先察虚实”,又谓:“痰之可攻者少,而不可攻…  相似文献   

11.
痰饮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两汉典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中均无"痰"字,以"涕""沫""汁"等字代指。东汉之《伤寒杂病论》《释名》《说文解字》中亦无"痰"字,《伤寒杂病论》出现"淡饮",魏晋之《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开始出现"痰饮",与"淡饮"混用。隋代,受佛教影响,"痰"字的应用逐渐增多,唐代"痰"字取代所有相同含义的字而成为专有名词。"痰"之含义,在隋以前多指排出体外或积聚体内之黏液,亦指因痰饮所致之病证,其病位多在胸膈或心下。隋唐时期,"痰"作为专有名词,其病证、病位亦扩大,这为唐以后痰饮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湿是病因的一种 ,由湿邪导致人体发生的疾病 ,统称为“湿证”。《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对湿证的论治内容极为丰富 ,笔者不揣浅薄 ,就《金匮》有关湿证的辨治内容整理探讨如下。1 病因病机《金匮》中所及湿证的病因 ,可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外界而来 ,多因地面湿气上蒸或淋雨雾露而成 ;内湿多是由于素嗜茶酒 ,暴饮冷水 ,或过食肥甘厚味 ,饮甚暴食 ,日久损伤脾胃 ,脾运受阻 ,湿郁成热 ,或湿积生痰 ,聚痰为病。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十三条所述“湿伤于下 ,雾伤于上”及“饪之邪 ,从口而入者 ,宿食也”,即概括了湿证的主要病…  相似文献   

13.
《内经》不论痰,论水饮、积饮。仲景创“痰饮”证治,列为四饮之一而偏于治饮。巢元方分痰饮侯、痰候、饮候立论,有冷痰候、热痰候之别。宋代因《金匮》重新面世流传,医家遂多痰治之论,临床经验日渐丰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痰饮”门荟萃当时名医治痰之方,形成治痰为主的趋势,痰证论治开始脱离“痰饮”一病范围而拓展到中风等多病种的论治之中。  相似文献   

14.
痰是由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使五脏功能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痰生之后,无处不到,或停于脏腑经络,或积于皮里膜外,或聚于关节髓内,从而变生多病,故后世有“百病皆因痰作崇”、“痰生百病”之说。纵观古今文献,论及痰之生成多责之肺、脾、肾三脏,而心肝两脏亦能生痰,则少有论及或论之不明,究其原因,其一为痰本水也、湿也,肺、脾、肾三脏与水湿之运行、消长有直接关系,而心肝二脏则不然。如《景岳全书》谓:“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于脾、肾”。其二为即使心肝二脏所生之痰,亦认为是它脏所处之痰停于该脏,如“痰迷心窍”、“痰郁于肝”等,且受现代医学理论对痰的认识之影响,人们对心肝二脏能生痰似难以理解,也缺乏  相似文献   

15.
痰是由于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而成。正如《明医杂著·痰饮》所曰:“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痰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储之于肺,或停之于胃,或蒙蔽心包,或扰动肝胆,或流窜经络,变生诸病。痰之为病,其表现多种多样。古代医家,对痰致疾病非常重视。如《医学入门》曰:“人之气血为病者多,而不知痰为病尤多”。《医门法津》曰:“痰饮为病,十人居其七八。”痰即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反过来它又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痰在辨病论治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必要提出来研究一下。一、痰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6.
痰饮病中据痰饮所在不同部位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等之分。在胃肠者 ,笔者则冠以胃饮病 ,自拟建中逐饮汤治疗 ,每多效验 ,兹介绍如下 :1 病理机制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 :“太阴所至 ,为积饮丕隔”。《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 :“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太阴之胜……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 ,历来医家著作中有“积饮不散 ,亦能变痰”、“停水则生湿”之论。本病实由后天之本虚损 ,水湿寒滞阳明胃土 ,脾失健运 ,肾不温煦 ,聚湿生痰所致。胃饮的主要特征为胃脘胀痛、…  相似文献   

17.
林素财  罗燕 《环球中医药》2009,2(2):141-142
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治肺成止咳之常法,治脾成祛痰之惯例,如《活法机要’咳嗽证》所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因咳而为嗽也”。但临床咳嗽往往病情错综复杂,“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18.
魏品康从痰论治胃癌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痰”字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巴豆”条,言其能治“留饮痰游”。中医所论之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重要的病因病机之一。“痰生百病”,“怪病责之于痰”,痰与肿瘤等多种疑难重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远在《黄帝内经》中对痰与肿瘤的关系已有初步的认识,《灵枢·刺节真邪》中指出“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  相似文献   

19.
崔秀丽 《陕西中医》2006,27(10):1308-1309
古时“痰”本作“淡”,《脉经》、《千金翼》均作“淡饮”。淡与澹通,是水液摇动的意思,《说文》云:“澹,水摇也。”因此,这里所说的痰饮,当指淡饮,丹波元坚《杂病光要》:“痰本作淡,淡,澹动,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和阐述,严用和《济生方》认为:“人之七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益,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从水与气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叶天士在总结前代治疗痰饮病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治疗大法,迄今仍为临证所用,现代名医严德馨从“痰瘀同源”说,配合应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20.
常山有祛痰结之功,《本草纲目》云:“常山主治……胸中痰结吐逆。”《本草从新》曰:“饮有五,流于肺为支饮,于肝为悬饮、于心为伏饮……常山能吐之下之。”心律失常久治不愈者,多因痰湿内蕴。笔者采用以常山为主配合辨证施治三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