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建忠  曾云  李通情  田蓉 《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74-1375
目的准确掌握渭南市监狱、劳教所羁押、劳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控制疾病蔓延提供依据。方法空腹静脉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HIV、HBsAg、抗-HCV检测。结果在8048名检测者中,抗-HIV阳性5人(0.062%)、HBsAg阳性611人(7.59%)、抗-HCV阳性289人(3.59%)。结论具有静脉吸毒和供血人员中抗-HCV阳性率高;具有静脉吸毒、性乱人员抗-HIV检出率高;该人群对HBV普遍易感。面对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快速增长的现状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落实各项预防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7月-2006年12月本院18 725名肿瘤患者术前、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抗-HCV阳性率1.8%,抗-HIV阳性率0.01%,TRUST阳性率1.18%。结论:对患者术前、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孕妇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情况。方法对2586例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如HBsAg、抗-HCV、TRUST梅毒血清试验、抗-HIV检测。结果在2586例孕妇中,孕妇传染性指标阳性的有268例,占10.36%,其中HBsAg阳性235例(9.09%),抗-HCV阳性3例(0.12%),TRUST梅毒血清试验阳性28例(1.08%),抗-HIV阳性2例(0.08%)。结论孕妇血液传染性指标阳性,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应引起足够重视,控制母婴垂直传播,做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4.
梁秀清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65-1266
目的了解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6—2008年度内窥镜检查、手术、输血前患者HBV、HCV、HIV、梅毒螺旋体4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5969例患者血清采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 5969例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144例,抗-HCV阳性患者65例,抗-HIV阳性患者末检出,抗-TP阳性患者9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1%、1.09%、0、0.15%,其中孕妇HBsAg阳性7例,抗-HCV阳性2例。HCV感染率逐年上升,2008年与2006年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54例内窥镜检查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均较5715例手术、输血前患者的检出率高。HBVM模式中,HBsAg阳性组共检出6组,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及HBsAg+、抗-HBe+、抗-HBc+两种模式为主,分别占13.19%、67.36%。结论为了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完善,在做好患者手术、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同时,也应严格做好患者内窥镜检查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并且HBV感染的检测应由单一的HBsAg检测增为HBVM的检测,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风险,我国制订了献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等,明确规定血站应当保证所采集的血液由具有血液检测实验室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必须采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两次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同时规定HBsAg、抗-HCV、  相似文献   

6.
1997~2002年湖南省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湖南省献血者与输血有关主要感染性疾病的情况。方法 ALT采用赖氏法,HBsAg、抗-HCV、抗-HIV1/2检测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血清学检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法(RPR)或甲苯胺红法(TRUST)。结果 共测定2342897人次,其中不合格血为99689人次,占4.25%;6年来献血者与血液传染疾病有关标志物总检出率以1997年为最高,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各项目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1.59%)、HBsAg(1.54%)、抗-HCV(0.88%)、(0.13%)和抗-HIV1/2(0.11%),其中,ALT、HBsAg、抗-HCV与总检出率相同,以1997年为最高,但抗-HIV1/2、TRUST或RPR则分别呈现先增加后稳定、先增加后下降的情况。结论 实行无偿献血是使输血感染性疾病总检出率下降的原因,抗-HIV1/2、TRUST或RPR检出的增加与疾病流行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宝鸡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在监管人员中的分布与流行情况,为加强特殊人群管理、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年抽取2 537名监管人员,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2 537份,发现HBsAg阳性213例,阳性率为8.39%;抗-HCV阳性239例,阳性率为9.42%;抗-HIV阳性11例,阳性率为0.43%.收教人员中抗-HCV、抗-HI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羁押人员.静脉吸毒人员HBsAg、抗-HCV、抗-HI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监管人员的阳性率,经血液传播是其主要因素.[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监管人员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和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杜绝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血液制品丙肝病毒与艾滋病毒检测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目的了解1993~1995年度临床使用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和血液制品中艾滋病毒(HIV)、丙肝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WB和PCR对110批FFP、人血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检测了抗HCV、HCVRNA、抗HIV(1+2)、HIV-1RNA。结果所有血制品抗HCV的平均阳性率为19.1%,HCVRNA为17.3%;1993~1994年度FFP的抗HCVHCVRNA阳性率比1995年度高(30%、26%和0.5%);人血丙球的抗HCV和HCVRNA阳性率明显高于人血白蛋白(30%、20%和0.5%);89批抗HCV阴性血制品HCVRNA的阳性率为5.6%,所有血制品的抗HIV(1+2)和HIV-1RNA均阴性。结论1993~1995年度临床上所使用的血制品,特别是1993~1994年度的FFP,有传播HCV的危险,这与当时没有对所有供血者进行抗HCV筛检有关。  相似文献   

9.
曾令晓  兰美群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158-1159
目的回顾分析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患者输或拟输血前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对7357例患者输血前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7357例患者中共检测出阳性1307例,总阳性率为17.76%,其中HBsAg阳性887例(12.06%)、抗-HCV阳性135例(1.83%)、抗-TP阳性315例(4.28%)、抗-HIV阳性82例(1.11%)。不同年度间的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及医院感染的预防,还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同时也可避免因输血等医源性治疗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汪群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84-3385
[目的]了解患者腔镜前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1/2)的感染情况,为避免传染性疾病通过腔镜而交叉传播。[方法]对8 892例腔镜检查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1/2胶体金快速检测并对阳性结果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复查验证。[结果]8 892例腔镜前HBsAg、抗-HCV、HIV的阳性率分别为5.15%、2.8%、0.11%;抗-HIV 1/2试验阳性者10例。[结论]对于快速检测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可疑结果用ELISA方法验证后是可靠的,对腔镜前患者的血液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吸毒人群HIV、HBV、HCV及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该地区吸毒人群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年7月—2011年6月,抽取广州市某戒毒所收入的1 324例吸毒人员静脉血,检测HIV、HCV和梅毒抗体以及HBV表面抗原。结果 1 324例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74例,阳性率4.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2.2%,丙肝抗体阳性率40.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率6.1%。21.8%的吸毒人员同时检出2种传染病,2.2%的吸毒者同时检出3种传染病。结论广州市吸毒人群中HCV、HBV、梅毒及HIV仍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应继续重视对该人群的监管监测及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应用第二代抗HCV试剂对我国不同地区肝病患者血清抗HCV进行了检测,同时调查了HBV和 HAV感染状况。 201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抗 HCV检出率为 12. 25%,HBVm 检出率为 74. 55%,抗 HAV-IgM检出率为29.31%。各型肝病患者抗HCV检出情况分别是:急性肝炎62/752(8.24%);慢迁肝48/541(8.87%);慢活肝93/523(17.78%),慢性重症肝炎5/32(15.63%);肝硬化34/143(23.78%);肝癌5/25(20. 00%)。对不同年龄组肝病患者抗 HCV检出率的比较表明,抗 HCV检出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高。受血史及其他经血液暴露史与 HCV感染密切相关,但仍有近半数肝病患者 HCV感染途径不明。各型肝病患者中仅47/2016(2.13%)为单纯HCV感染,其他HCV感染者则为重叠感染。不同地区肝病患者血清抗HCV检出率间差异较大(2.15%~30.95%),北方地区较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福建省某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进行相关血清学监测,了解该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等性传播疾病(STDs)的感染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MSM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乙肝病毒HBsAg及丙肝病毒抗HCV-IgG的检测。[结果]共采血检测MSM159例,结果梅毒抗体TRUST阳性率为12.6%(20/159),TPPA阳性率为25.8%(41/159);HIV抗体阳性率为1.9%(3/159),其中1例同时检出梅毒和HIV抗体阳性,HIV和梅毒累积感染率为27.0%;HBsAg阳性率为12.6%(20/159);未检出抗HCV-IgG。年龄大于25岁是HIV和梅毒累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HIV/STDs在MSM人群中存在局部流行的可能性,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其流行及向一般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ELISA及TRUST方法用于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梅毒检测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一种更适合大批量母血和脐血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7年12月天津市脐带造血干细胞库的母血和脐血标本共8005份(16010对),同时用ELISA和TRUST方法进行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方法进行确认。结果TRUST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33%(52/16010),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55%(88/16010)。52份TRUST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41份,有11份为假阳性;88份EUSA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87份,有1份为假阳性,(P〈0.05)。结论用ELISA作为检测脐血梅毒的初筛方法,能够确保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了解盐城市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吸毒人员艾滋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疾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62例美沙酮门诊入组的吸毒人员分别进行抗HIV、梅毒螺旋体(TP)抗体、HBsAg和抗HCV检测,TP抗体阳性者做P抗体试验(TPPA)确诊、做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62例吸毒人员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19.47%(51例)、11.45%(30例)和58.02%(152例);梅毒感染者中RPR阳性15例(29.41%),滴度分别为1∶1~1∶32;梅毒和HBV合并感染者2例(0.76%),梅毒和HCV合并感染者39例(14.89%),HBV和HCV合并感染者17例(6.49%)。结论盐城地区美沙酮门诊服药人员梅毒、HBV、HCV的感染率均较高,需加大综合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6.
沿海农村健康人群乙丙肝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沿海农村健康人群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 ,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应用间接反向血凝法 (RP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对 10 78名健康人群分别进行了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和抗 - HCV检测。结果 :共检出 HBs Ag阳性 115人 ,抗 - HCV阳性 6 6人 ,阳性率分别为 10 .6 7% (8.83% - 12 .5 1% )和 6 .12 % (4.6 9% -7.5 5 % ) ,同时检出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8例 ,检出率为 0 .74%。结论 :本次调查健康人群中 HBV和抗 - HCV感染与国内农村一般人群 HBV和抗 - HCV的感染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洁治患者治疗前血源性病原体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2年4-9月在某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口腔洁治患者1 929例,治疗前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和梅毒血清学(TRUST)检测。结果口腔洁治前,10~20岁组患者HBsAg的阳性率为2.50%;21~40岁组HBsAg、抗HCV、抗HIV、TRUST阳性率分别为7.14%、0.79%、0.26%、0.53%;≥41岁组HBsAg、抗HCV、抗HIV、TRUST阳性率分别为4.06%、1.41%、0.09%、0.26%。结论在口腔洁治患者治疗前进行血源性病原体检测,以获得患者洁治前或口腔诊疗前的血源性疾病感染情况,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宁县美沙酮门诊就诊者HⅣ、HCV和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广东省广宁县美沙酮门诊就诊者静脉血标本261份,进行HⅣ、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261名美沙酮门诊就诊者中,HIV抗体阳性4例(1.53%),HCV抗体阳性119例(45.59%),梅毒抗体阳性7例(2.68%);HIV/HCV合并感染1例(0.38%),梅毒/HCV合并感染3例(1.15%)。结论广东省广宁县美沙酮门诊就诊者中HCV感染率较高,且存在重叠感染,应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对大连市血液中心2012年12月1日-2013年5月31日共计33 708份献血者标本同时进行血清学检测(HBsAg、HCV抗体、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和HBV/HCV/HIV三联核酸定性检测。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的标本需进行鉴别试验,对鉴别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跟踪检测。将HBsAg、HCV抗体、HIV抗原/抗体三项酶联免疫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酶联免疫检测单试剂不合格率为1.38%。酶联免疫检测双试剂反应性而核酸检测无反应性的不合格标本有40份,其中HBsAg反应性12份,HCV抗体反应性28份。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标本有46份,经鉴别和追踪确认HBV感染献血者15例,HIV窗口期感染1例,无HCV RNA的检出。结论核酸检测对于血清学阴性的HBV感染检出效果明显;但对于感染了HBV但病毒载量极低的献血者,核酸检测存在漏检的可能;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不能代替血清学检测;慎重对待核酸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制定合理的献血者评估策略以减少献血者流失。  相似文献   

20.
TPPA和TRUST联合检测梅毒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春玲 《现代医院》2010,10(10):63-65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TPPA联合TRUST用于梅毒螺旋体筛查和确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将确诊的595例各期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TPPA和TRUST进行检测,然后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95份血清中,581份血清TPPA阳性,TRUST试验126份血清为阳性,在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以及胎传梅毒患者中TPPA的阳性率依次为97.73%,98.57%,100.00%,97.33%,100.00%,TRUST阳性率依次为75.00%,94.28%,100.00%,55.90%,60.00%。结论对临床需要输血患者、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及高危人群献血者应联合采用TPPA和TRUST2种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在TPPA出现阳性结果时,应同时进行TRUST及其滴度的检测,以利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早期确诊并阻断其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