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静脉穿刺技术的普及及一次性输液管、静脉留滞针的应用,输液静脉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静脉炎是由于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因此,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静脉穿刺技术的普及及一次性输液管、静脉留滞针的应用,输液静脉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静脉炎是由于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因此,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各科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措施,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是输入刺激性大、浓度高或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过长,或由于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损伤局部静脉的内膜而引起。本病常造成静脉通道废弃,再次穿刺失败率增加。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影响护理工作正常进行,有时甚至贻误抢救时机。因此,研究、探讨治疗静脉炎的方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患者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输液导管,时间过长,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均可引起静脉炎. 静脉炎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症状. 静脉炎治疗方法: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患肢抬高并制动;超短波理疗;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从静脉中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感染。现将我院静脉输液致3例化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老年人因血管硬化、弹性减弱,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化疗药、抗生素、甘露醇等,易引起静脉炎。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炎症虽可消退,但治疗时间长,血管弹性恢复差。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鲜芦荟汁外涂治疗老年人静脉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护理技术,熟练准确的运用静脉输液的知识和技能,对治疗疾病挽救生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静脉炎多是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其症状是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约有75%以上的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而且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药多,有些抗生素溶液浓度高,刺激性强,因而由输液引起的注射部位体液外渗或静脉炎的发生率高,给病人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都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并对发生原因要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9.
48例因静脉注射或输液引起静脉炎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普鲁卡因混合,在静脉炎局部进行湿热敷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外渗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治疗具有药效迅速,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是临床用药最重要的途径,但在输液过程当中,常因种种原因,引起患者输液部位液体外渗,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引发静脉炎,给患者造成了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引发护患纠纷,也给治疗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了难度,故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白药加乙醇外敷防治静脉炎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炎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是由于长期注射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因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由于个体差异对外来异物的抵抗能力较差,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我所从1999—2001年共对142例接受化疗的病人及应用甘露醇的病人实行了云南白药加乙醇外敷,有效率为92.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入体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而液体外渗是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导致其发生地原因较多:例如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输液外渗;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易发生外渗;儿童烦躁、不合作,血管细,也易发生液体外渗。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的肿胀、疼痛,甚至静脉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再次静脉穿刺成功的难度,给临床进一步治疗带来了不便。  相似文献   

13.
外阴营养不良,是妇女的常见病,根据病变的范围和增生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本组主要叙述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诊断、治疗情况。我院门诊从1999年2月—2002年2月,用三合激素制剂外用,结合微波照射的方法,共治疗55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治疗的患者均为门诊病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化验,病变的范围诊断为外阴营养不良,共治疗55例,其中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65岁,以33~65岁最多见。病程最短的2年,最长的5年,已婚53例,未婚2例,绝经期25例。1.2 治疗方法与观察1.2.1 一般治疗:已确诊者嘱咐病人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用肥皂或刺激性药物擦洗。避免用手搔抓患处,不食刺激性  相似文献   

14.
曹磊 《中国卫生产业》2012,(24):190-19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在保证治疗过程顺畅的同时,也常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输液性静脉炎.笔者将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三方面综述一下,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用于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静脉输液外渗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输入的药物种类多,或因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反复穿刺及穿刺方法不当或拔针后按压不当等,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瘀血和肿胀,而且影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某些药物渗出后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在临床上常用湿热敷,50%硫酸镁湿敷来帮助吸收,促进消散,但操作繁琐,显效时间较慢,湿热敷很容量引起烫伤。在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100例输液外渗引起的皮下肿胀或静脉炎的病人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皮下瘀血、局部肿胀和静脉炎,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最主要给药途径,临床上为了有效地控制肿瘤,反复多次大剂量的多疗程静脉化疗已成为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而多年来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采用普通针穿刺、套管针留置的外周静脉输液,常因反复穿刺使皮肤静脉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浅静脉受到破坏,以及因操作不慎而致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延缓了治疗或被迫中断治疗,同时也是护理纠纷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经,虽能迅速而积极地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但静脉输液性静脉炎却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长期困扰护理界的问题。据报道,有近80%的输液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轻者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紧绷及胀感,有的会沿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产生条索状的红线,触诊时有发热发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注化疗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化疗药物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对局部静脉壁产生化学炎性反应,引起局部肿胀,并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1〕,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化疗性静脉炎严重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不仅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近年来,湖北省中医院采用金黄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4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住院化疗患者,年龄29~76岁,平均46岁,发病前均有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史。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判断标准〔2〕,Ⅰ…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或多或少地会接受输液治疗,在输液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输入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血管损伤;还会因为血管弹性不好、输液过程中人体活动等导致药液外渗出血管,以及进针穿刺时刺破血管等原因而引发输液性静脉炎。我们曾经对120例临床病人静脉输液并发症作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输液性静脉炎在整个静脉输液并发症中的比例为81.3%,是临床输液中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给接受输液治疗的病人带来痛苦。积极预防和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是减轻接受输液治疗患者痛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静脉炎是临床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也给静脉穿刺增加了困难。2003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患者9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