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位耐力监测仪的可行性研究陈同欣,纪桂英,王铃航空病中心主题词被动立位耐力监测仪,立位耐力试验目前,立位耐力试验已成为对不明原因晕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客观辅助方法[1~5],尤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更是应用频繁[6~9]... 相似文献
2.
立位耐力监测系统与常规立位耐力试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试验对象为61名健康飞行人员,以常规立主动立位耐力试验为标准方法,应用立位耐力监测系统与常规主动立位耐力试验进行心率、收缩率、压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监测,对各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立位耐力监测系统是由控制监测台和自动记录包括有10余项生理参数和图形的立位耐力评价系统。结果 经校正后,两种方法在立位即刻心率分别为,立位耐力监测系统76.6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为了评价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水平及建立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正常值.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对177例中国歼击机飞行员进行立位耐力试验(OTT).该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倾斜床和自动记录多项生理指标系统组成.结果从立位即刻到持续20min,受试者最高心率平均为(84.8±11.9)次/min,最低平均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是(119.0±11.3)mmHg、(74.4±10.3)mmHg和(89.7±10.1)mmHg.结论按95%可信度,建议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正常参考值可以用104次/min作为OTT心率上限,而100mmHg、57mmHg和73mmHg分别为SP、DP和MAP的下限,越限者应视为OTT阳性. 相似文献
5.
失重使航天员立位的适应能力降低,为提高人体的立位耐力,设计了反复的体位变换训练法,观察其对立位耐力的影响。受试者年龄为19-20岁的健康男性自愿者,分成A组和B组。A组每天进行2h的体育训练,中等反动量,持续6周,同时进行反复的体位变换训练,每次25-30min,每周4次,共23次,B组则只进行体育训练。 相似文献
6.
有氧锻炼和立位耐力的关系余志斌,张立藩(西安第四军医大学710032)立位耐力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当血液向身体下方转移时,心血管通过反射维持动脉血压的能力[1]。常用的立位耐力试验方法有直立不动、头高位倾斜(HUT)、下体负压(LBVP)和+Gz离心... 相似文献
7.
8.
前庭系统适应性变化对心血管调节和立位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空间飞行初期人体感受到的空间适应综合征,主要由前庭传入的改变和体液头向分布引起,这种适应性的逆向变化同样发生在人体由微重力返回正常1G重力时,造成航天员返回后出现步态不稳及立位耐力下降。动物模型的证据和人体实验的部分数据表明,前庭系统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心血管调节,其中耳石感受器的传入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心血管调节异常引起的立位耐力下降是载人航天的重要医学问题。在心血管功能和立位耐力下降过程中前庭系统功能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晕厥是指意识与体态张力的突然、短暂丧失。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神经介导性晕厥和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加速度所致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是军事航空医 相似文献
10.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验证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人体立位耐力的有效性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6名被试者经受了为期 1 1d共 9次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利用头高位倾斜检查立位耐力。结果训练后 ,被试者在立位耐力检查中的反应得到改善 ,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立位中不良症状明显减轻 (症状得分 4.5 0± 1 .0 5vs .2 .83± 1 .60 ,P <0 .0 5 ) ,心率的增量明显降低 [( 2 9.3± 4.3)bpmvs .( 1 3.5± 7.5 )bpm ,P <0 .0 1 ],平均动脉压的增量明显增加 [( 4 .8± 4.4)mmHgvs.( 9.0± 3.0 )mmHg ,P <0 .0 5 ],心血管反应指数明显减小 ( 34.42± 5 .0 0vs.2 2 .33± 8.2 7,P <0 .0 1 )。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立位耐力。该训练有望在飞行员 ,特别是航天员训练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有晕厥史飞行员立位应激下自主神经功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LOC)或血管迷走性晕厥(VVS)飞行员在立位耐力试验(OTT)条件下自主遥作用。方法:对30例晕厥并阳 性OTT病例组(I组),20例晕厥并阴性OTT病例组(Ⅱ组)和15例年龄,性别,飞行机种,飞行时间相匹配的健康飞行员(对照组)的心率变异(HRV)和OTT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所测量OTT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V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被试者OTT前平均HR,SBP,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TT后I组HR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SBP和DBP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HRV指标中I组24h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HRV三角指数(HRVI),RR间期平均值(RR)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1),平均1h 功率谱分析I组低频成分/高频成份比值(LF/HF)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晕厥并阳性OTT飞行员立位应激下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副交感神经张力减弱,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2.
模拟微重力或微重力时血容量减少对立位耐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后立位耐力降低普遍存在,其机理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血容量减少是航天后立位耐力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对抗航天后一耐力降低的措施均与血容量有关。微重力(μG)和模拟μG时研究表明:μG与现有模拟μG模型时人体生理学变化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低压区循环和体液、电解质代谢。细胞外体液主要受心肺反射和适当的模拟μG模型研究低压区循环、心肺反射变化的时间过程,对认为立位耐力降低机理和制定更有效的对抗立位耐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下体负压对抗失重/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降低的研究进展姚永杰吴兴裕在航天或头低位倾斜模拟失重时,如缺乏必要的对抗措施,通常要发生立位耐力不良,表现为:休息时心率较飞行或卧床前增快、体位性低血压、同等负荷下最大和次大氧耗量减少。在立位应激时,航天员可发生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 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飞行人员立位耐力不良的病因,我们对立位耐力正常及不良者进行了Ⅹ线颈椎片、血压及心率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6.
下体负压对抗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不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目的观察LBNP对21dHDT-6°卧床模拟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方法12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进行21dHDT-6°卧床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体负压组,每组6人。与对照组不同,下体负压组在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h、-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结果卧床前,12名受试者顺利通过75°、20min立位耐力检查。卧床第10d立位耐力检查时,对照组有5人、LBNP组有4人出现晕厥前或晕厥症状,两组平均耐受时间均低于卧床前(P<0.05);第21d时,对照组有5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而LBNP组有1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显著降低。下体负压能够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导致的立位耐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21天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其与立位耐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建立3周头低位倾斜(HDT)-6°人体实验模型,观察卧床模拟失重期间脑血流变化及其与立位耐力的关系。方法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21天HDT-6°卧床试验。受试者年龄23.8±6.1岁。HDT前、HDT第10天及卧床结束时进行了3次立位耐力检查。HDT前、HDT第3天、第10天、第21天用KYENG-Ⅰ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测量脑血流量。结果卧床第10天和卧床结束时,受试者立位耐力平均立位时间比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卧床期间,左右侧大脑血流主峰高度和Ⅰ相面积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卧床第3天和第21天的左侧大脑阻力指数较卧床前显著增高(P<0.05),卧床第10天、第21天的左侧大脑血液流入时间较卧床前显著延长(P<0.05),卧床期间左侧大脑血液流入速度比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卧床期间受试者左侧大脑Ⅰ相面积、左侧主峰高度、左侧大脑血液流入速度均和立位耐力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21天头低位卧床使立位耐力显著降低;HDT卧床期间,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可能是导致立位耐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易发血管神经性晕厥飞行员的评价方法方法对30例有晕厥史的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阳性组)20例有晕厥史的立位耐力正常飞行员(阴性组)和15例健康飞行员(对照组),通过立位耐力结合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进行血压、心率与时域、频域指标的比较,按照国际常用标准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阳性组立位耐力试验前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1、舒张压(DBP)与阴性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后, 相似文献
19.
20.
低氧,气功对抗卧床模拟失重和卧床后立位耐力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研究低氧、气功对抗卧床模拟失重的效果,15名19-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分为三组:对照组,低氧组,气功组。结果表明:卧床期间,被试乾的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气功组的小腿周径的减小,体重、脉压、日均心输出量和基础每搏量的降低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低氧组的小腿周径和基础每搏量的降低经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体重、脉压和日均心输出量的降低均小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