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我国卫生总费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逐年提高,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逐年降低,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卫生筹资战略2010-2015》中提出的实施全民覆盖的监测和评价标准。文章对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逐年降低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和总结,对近年来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下降趋缓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降低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基于时间序列的卫生筹资总额、结构变化等。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6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总额从166.72亿元增长到2 048.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00%,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 222.65元增长到9 429.7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5.27%增长到7.98%,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较大。结论: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变化体现宏观政策变化,社会卫生支出高速增长,政府对卫生筹资贡献的影响力减弱,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筹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建议:保证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规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医疗,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基本卫生服务筹资方案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200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9843.34亿元,增速略慢于宏观经济增长。在卫生筹资构成中,政府卫生投入比例稳中有升,社会卫生支出比例提高较快,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例已降至50.00%以下。同时,简要描述了200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城乡卫生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国际比较。最后,基于我国基本卫生服务筹资应以税收筹资模式为主的策略,提出构建基本卫生服务筹资制度的具体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政府卫生支出比重不断提高,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记者日前从卫生部获悉,初步核算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2426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01元。2011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比重达30.4%,比2010年增长1.7%;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为34.9%,比2010年降低了0.4%;社会卫生支出比重为34.7%,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基本卫生服务筹资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概要描述了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测算结果。2005年卫生总费用增速缓慢,政府卫生投入比例稳中有升,社会卫生支出比例持续回升,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例保持近几年的下降趋势。还介绍了国内外卫生总费用口径和进行国际比较应注意的问题,并提供了按国际口径测算的我国卫生总费用结果。最后对我国基本卫生服务筹资机制与筹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我国基本卫生服务筹资应以税收筹资模式为主,依托现有卫生体系构建城镇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995~2008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的系统分析,了解天津市卫生总费用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卫生总费用筹资及支付两个角度分析14年来天津市卫生总费用的相关情况.结果:天津市卫生总费用总额逐年增加,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增长,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长较快,卫生总费用向大型医疗机构集中.结论:在不断提高天津市卫生总费用总量的同时,需进一步调整其筹资结构,提高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总费用中所占比重,降低个人现金支出比例,切实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概要描述200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2003年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出现新的转机.政府卫生投入比例出现回升,社会卫生支出走出低谷,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连续2年出现下降趋势.遏制了居民个人卫生费用持续增长的势头;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对如何提高政府卫生资金使用效率提出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山东省卫生费用的筹资来源,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山东省2010年的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测算,即按照卫生资金的筹资渠道与筹资形式收集卫生总费用数据,采用筹资来源法测算全社会卫生筹资总额,并与上年及全国水平进行比较。文中数据均以当年价格为基准,并未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对于筹资结构分析中的相关指标采用的是统计学上的构成比。结果 2010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较上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筹资总额达1 345.30亿元,政府、社会、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分别占24.34%、36.94%、38.72%。2010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 prodact,GDP)比重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应适当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加大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投入力度,降低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建立合理的卫生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水平、结构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筹资来源法核算卫生总费用,卫生费用评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从689.60亿元增长到977.26亿元,年均增长12.42%,人均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4.82%;城乡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及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社会医疗保障经费年均增长19.36%,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增加5.44%.结论:医改三年政府对卫生投入力度加大,卫生筹资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医疗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医疗保障经费增长迅速;居民就医负担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就医负担差异明显.建议:扩大卫生筹资渠道,深入分析卫生筹资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卫生筹资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概要描述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2004年卫生总费用增速缓慢,政府卫生投入比例稳中有升,社会卫生支出比重持续回升,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保持近2年的下降趋势。还就卫生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从公平性角度对我国及部分地区卫生资金筹集和卫生服务利用进行分析评价,并讨论与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卫生筹资政策目标和卫生筹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测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对安徽省卫生总费用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95-1998年间安徽省卫生总费用快速增长,且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快于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增长率;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逐年上升,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增长明显快于人均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建议控制过快增长的卫生总费用,降低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完善卫生总费用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湖北省政府2007—2011年卫生投入水平和配置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Excel2010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筹资来源法对2007—2011年湖北省政府卫生支出进行测算,并和全国(大陆地区)水平比较。结果:2007—2011年,湖北省政府卫生支出从80.82亿元上升至278.0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卫生总费用和财政支出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结论:近几年湖北省政府卫生投入发展趋势较好,政府卫生投入与经济水平基本协调;与全国各省份比较,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水平较低。下一步工作中,需优化政府卫生投入结构,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针对性,实现政府卫生投入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江苏省卫生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7%,政府卫生支出比重23.85%,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32.88%。虽然筹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但总体筹资任务仍十分艰巨。卫生机构的实际费用高于筹资总额,流向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走低。对此提出:应坚持政府在卫生领域的主导地位,从公平出发,积极干预卫生事业发展;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增大卫生资源总量,以缓解患者看病就医矛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在ARIMA-FDLMR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社会、政府及个人与卫生筹资格局的关系。方法:首先,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借助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预测分析社会、政府、个人的实际卫生支出及其各自占GDP的比重;其次,通过2005—2015年社会卫生支出相关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有限分布滞后多元回归模型(FDLMR),分析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社会卫生支出产生的影响。结果:ARIMA模型结果显示,社会卫生支出增长速度最快,所占GDP比重最大;政府持续加大医疗投入,但个人卫生支出在短时间内难以降低。FDLMR模型结果显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非公立医院数量以及社会捐赠对社会卫生支出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改革是弥补卫生支出不足的有效途径,社会卫生支出将在卫生筹资发展与改革中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并且在未来非公立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凸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我国2003—2015年卫生总费用的基础数据,比较新医改前后卫生总费用筹资的结构性特征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分析了新医改前后卫生总费用筹资的总体水平、筹资结构变化的合理性、总体发展趋势的可持续性及其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发展变动特征。研究发现,新医改之后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个人卫生支出增长率仍呈上升趋势,政府医疗保障支出的增长对个人卫生支出的替代水平有限,人均个人卫生支出增长率超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看病贵"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医保基金专业化建设,提高医保基金控费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08年至2018年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构成情况,并利用GM(1,1)模型预测分析江苏省后5年的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为宏观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也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分别构建传统GM(1,1)、新信息GM(1,1)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江苏省2008—2018年卫生总费用、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进行训练、拟合,从而选出最佳模型对江苏省卫生总费用及其构成进行预测。结果 2008—2018年江苏省卫生总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预测2019—2023年,江苏省卫生总费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23年将达到8 102.1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重将达到10.19%、69.24%和20.58%。结论 江苏省卫生总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筹资结构不平衡。政府卫生支出相对占比较低,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在逐年上升,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今后应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卫生财政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保障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Several factors are expected to put a strain on health financing in Bhutan. In a predominantly public‐financed healthcare, ensuring that the health system gains sufficient fiscal space to ensu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its financing is a critical policy concern. This fiscal space assessment bases its analysis on national surveys and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and review of official documents and reports. Assuming that the government health spending will continue to respond in the same way to growth as in the period 2002–2012, Bhutan can expect to see a robust increase in government investments in health. If elasticity of health expenditure with respect to GDP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projections indicate that per‐capita government spending for health could more than double in the period 2012 to 2019. This increase from Ngultrum 2632 in 2012 to Ngultrum 6724 in 2019 could correspond to government health spending from 2.65% of GDP to 3.98% of GDP in the respective years. The country, however, needs to closely monitor and ensure that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healthcare keeps pace with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long with this, supplementary resources for healthcare could be explored through earmarked taxes and by generating efficiency gain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