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与人类思想的进步,安乐死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各国对安乐死合法化问题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一些国家相继出台了安乐死法案。本文从探讨安乐死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必要性着手,分析实施安乐死与我国现行法律存在的冲突,提出我国安乐死立法的基本构想,即由全国人大首先对相关的法律进行修订,再由国务院制定具体的安乐死法规。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在我们视野之中。安乐死中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除了理性面对,别无选择。近年来由于发生很多有关这类的事件,使安乐死广泛受到关注,它不仅是一个争论性的伦理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本文就安乐死中在伦理道德及法律等方面的冲突矛盾谈谈对安乐死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安乐死立法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是目前伦理学、法学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医生、患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安乐死立法的历史及现状,并从传统观念、医生角度和法律角度三方面剖析了我国对安乐死立法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的法理与伦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红 《医学与社会》2009,22(12):54-55
总结并分析了安乐死的概念、立法现状、伦理研究及不同人群的态度等方面,并提出了对这一焦点问题的建议和设想,认为医护人员应树立安乐死的新理念、明确新观点、关注并积极推行临终关怀、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从而在法理与伦理之间找出一个准确的切入点,为我国尽早对安乐死立法做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分型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在安乐死的研究中,关于安乐死类型的划分,较多地受西方的传统观点的影响,把安乐死的类型划分为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自愿安乐死与非自愿安乐死。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分型在安乐死的定义和权利上,存在着概念模糊和界限不清的问题,特别是安乐死的权利归属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报刊杂志上关于安乐死的文章很多,对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人同意在中国实行安乐死,有人持反对态度,各方均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在中国实行安乐死不仅与伦理相悖,而且在其它方面如时间、概念、医德、法律、标准、是非等方面也存在问题,下面一一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安乐死涉及医学?法律?哲学等多种领域,对于安乐死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文章结合法理分析了“安乐死”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从法的价值?生命权?违法性阻却事由和罪刑法定原则的角度来说明安乐死的合法性,证明实施安乐死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建议和设想,为我国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做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 ,安乐死问题在我国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引起激烈讨论。其结果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安乐死明显违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从法学角度看 ,它不符合我国立法精神 ;同时也违反社会主义医德 ,在社会主义中国是绝对行不通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安乐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符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不具备社会危害性 ,在我国法律中应当立法确认。本文拟从安乐死的概念 ,实施安乐死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 ,国外安乐死立法状况以及在我国实施安乐死的立法设想五…  相似文献   

9.
关于安乐死制度设计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安乐死尚处于理论研究层面。从伦理的角度考量安乐死立法有助于夯实该项立法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安乐死立法开展前瞻性探讨,也是未来该项立法更科学、更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安乐死,希望能够引起对安乐死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东西方在安乐死基本认识上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中国媒体参与荷兰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讨论,认为东西方在 认识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文章首先澄清了这一伦理问题讨论的相关概念、争论的焦点及核心的问题,其次客观地介绍了荷兰安乐死问题的来龙去脉、实施情况及荷兰的特殊国情,分析了英美等国讨论安乐死问题的 历史和审慎态度;最后指出:中国应借安乐死问题讨论引发公众对伦理、立法、医保制度等问题的关注,提高全民认识,而不是断然拥护和反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障碍主要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法律依据缺乏,法制建设不完善;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促进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的相关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安乐死;明确操作程序,实施全面监控;加强理论研究,界定安乐死实施要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多方位为安乐死立法;健全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医疗"软硬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审视安乐死的基本精神,重新思考安乐死在中国的实现途径。安乐死一词与中国的“善终”思想契舍,应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重拾安乐死的本意,通过死亡教育树立安乐死亡观,在全方位开展临终关怀事业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的安乐死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从对“谁”可以实施安乐死这一路径入手,揭示安乐死适用条件中所存在的、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如果尚未从理论上界定安乐死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那么为安乐死立法或者使之合法化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医学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医学院校526名本科生进行关于安乐死认知和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526名被调查者中,安乐死知晓率为63.9%,被调查者表示对安乐死有所了解,但了解的内容和范围有限,94.3%的被调查者认为生命权属于个人,但对于个人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生死则表现得较为矛盾.被调查者均承认安乐死属于跨学科、跨领域的争议性问题,63.9%赞成安乐死,63.5%表示安乐死在我国立法是非常必要的.58.7%表示在本人面临是否选择安乐死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64.6%的被调查者在面对亲人选择安乐死时表示不会主动建议,但会支持其决定.结论:多数调查者对安乐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医学生对于死亡和安乐死的认识有限,被调查者对实施安乐死态度较为严谨,应加强医学生伦理教育和死亡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死亡,正确看待安乐死.  相似文献   

15.
医疗机构将医学预嘱作为病历填写的固定内容.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即作出是否同意被动安乐死的抉择。美国"死亡医生"杰克.凯沃尔基安在密歇根州离世,终年83岁。他生前呼吁"死亡权利",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从未停止过,然而在我国的立法上却无甚进展的状况有其合理性,就这个话题,从它的概念、分类谈起,主要从我国的国情中西医并存的医疗体制下探讨关于“不治之症”的问题,说明安乐死的立法有待时日,而临终关怀比积极的安乐死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该区1993年死亡病例中主动安乐死发生概率为1.0%(0~2.1%),病人其他生命本期医学决策为:不治疗11.6%,减痛治疗9.9%,“情感”治疗182%,积极抢救573%;21%病人临终前有求死欲望,其中56.7%有过自杀行为,近一半的人自杀成功;摆脱疾病所致难以忍受的痛苦是其求死的主要目的。本研究揭示,在安乐死尚未合法化的我国大城市中,安乐死正以1.0%左右的发生概率在悄然进行着。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是老龄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乐死”是个古老的命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人的寿命得到理想的延长,从而整个社会出现与日俱臻的老龄型。因此,自本世纪以来尤其二次大战后,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竭力推行“安乐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1986年汉中地区出现首例“安乐死案”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随着时间推移,“安乐死”必将成为21世纪老龄化社会乐于倡导的伦理道德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