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我院2002年6月收治狂犬病患者2例,均抢救无效死亡,现将病例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4岁,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等病史,1个月前被宠物犬咬伤左手拇指未行清创及注射狂犬疫苗。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改变。入院后予以抗病毒,对症处理,入院第2天出现兴奋、躁动、恐水、恐惧症状,第4天出现大量流涎、周身乏力,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例2:男,12岁,因恐水2小时入院,既往无脑炎、癫痫病史。20余天前被宠物犬咬伤左手拇指并出血,自行处理后未到医院就诊及…  相似文献   

2.
疫苗注射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手段,其免疫学效果监测是评价疫苗质量和机体反应性的重要依据〔1〕。为了了解狂犬疫苗注射后人体免疫的应答,本文对360例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6年10月至1998年2月因犬或其它...  相似文献   

3.
肌注狂犬疫苗致心律失常1例潘凤林,任桂芳(山东省邹平县人民医院,256200)患者女,10岁,因全身皮疹3天,胸闷、心悸2时入院。入院前在院外臀肌注狂犬疫苗(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S940902),第2次肌注2天全身出现荨麻疹,注射部位红、...  相似文献   

4.
抗狂犬病血清主要用于配便狂犬疫苗对被动物咬伤进行预防注射。对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及早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能够有效的防止和减少狂犬病的发生,如与狂犬疫苗并用可使发病率低到0.005%。抗狂犬病血清为异种蛋白,给人体注射后易发生过反应,严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所以在注射狂犬血清前必须作过敏试验,护理要细心,谨慎,防止发生意外,我院自1982年2月至1993年10月门诊注射室共为400例病人注射狂犬病血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注射TAT、狂犬病抗毒血清及狂犬病疫苗,是狗或猫抓、咬伤后的常规处理方法,但由此而引起的药疹也十分常见,我科于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诊治了由注射TAT和狂犬病抗毒血清引起的药疹病人4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表现1.一般资料:共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4~60岁,平均29.4岁。2.注射情况:所有病例均在狗或猫抓、咬伤后24小时内注射了TAT和狂犬病抗毒血清,以后按计划注射狂犬病疫苗,其中1例因TAT皮试阳性,分5次注射完TAT。所有的病人均为首次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及疫苗,其中4例病人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7月~2002年4月,我院共收治狂犬病人236例。通过抗狂犬病血清皮试的结果分析,对皮试的判断标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中,儿童78例,成人158例。以四肢开放性伤为主,仅有5例为臀部咬伤,伤前均健康。皮试的方法及结果:皮试操作均用1ml注射器,4号半皮试针头,抽0.1ml抗狂犬病血清加生理盐水0.9ml摇匀后在右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5ml,在局部形成一皮丘,注射3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见表)表抗狂犬病血清皮试的结果用法:在做好抗过敏准备的情况下,将A、B组病例的抗狂犬病血清分2次注…  相似文献   

7.
经纤支镜肿瘤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肺癌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肺癌病人的生存率,对1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经纤支镜肿瘤局部注射平霉素素52次,其中鳞癌9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1列,注后第1周内病人咳嗽,胸痛,咯血症状明显好转,2~3次注射后发现注药局部肿瘤的组织凹陷,9例肺不张均匀有不同程度复张,因此该方法可作为中晚期中央肺癌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液体与冻干狂犬病疫苗副反应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液体与冻干狂犬病疫苗的副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对850例暴露狂犬病病人进行常规5针注射,分别是345例使用Vero细胞液体狂犬病疫苗,505例使用Vero细胞冻干狂犬病疫苗,观察每针注射后的局部副反应和全身副反应,在免疫后14d~42d(全程注射后14d)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液体与冻干狂犬病疫苗局部副反应分别为14.2%、6.0%,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2.4%,免疫14d后抗体阳性率分别是62.5%、89.9%,免疫42d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7%、98.6%。结论国产冻干狂犬病疫苗的副反应和免疫原性优于液体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甲肝减毒活疫苗H_2株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两组实验。第1组接种1次,第2组接种2次,注射2个月后测抗-HAV,第1组阳转率为74.0%(74/100),第2组阳转率为96.70%(59/61),经卡方检验X ̄2=13.615,P<0.005.有明显差异,提示增加注射针次,是提高免疫预防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随访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局部及全身反应,表明接种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国产液体与冻干狂犬病疫苗的副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对850例暴露狂犬病病人进行常规5针注射,分别是345例使用Vero细胞液体狂犬病疫苗,505例使用Vero细胞冻干狂犬病疫苗,观察每针注射后的局部副反应和全身副反应,在免疫后14d和42d(全程注射后14d)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液体与冻干狂犬病疫苗局部副反应分别为14.2%、6.0%,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2.4%,免疫14d后抗体阳性率分别是62.5%、89.9%,免疫42d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7%、98.6%。结论国产冻干狂犬病疫苗的副反应和免疫原性优于液体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顺序的最佳方案,以提高人体对注射疫苗后产生的狂犬病毒抗体(RV-Ab)的水平,我们从1991年5月—1992年4月对来本站常规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患者394例及试用3天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患者103例进行了狂犬病病毒抗体水平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两组实验。第1组接种1次,第2组接种2次,注射2个月后测试-HAV,第1组阳转率为74.0%,每2组阳转率为96.70%,经卡方检验X^2=13.615,P<0.005,有明显差异,提示增加注射针交,介提高免疫预防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随访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局部及全身反应,表明接种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使用浓缩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预防狂犬病以来,接种后不良反应很少已发生。作者遇到1例接种浓缩人用狂犬病疫苗后即刻发生1型变态反应急着,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2岁。1995年4月22日10时50分入院。患儿于4月21日被犬咬及右上肢前臂,皮肤有破口出血,当时在家用肥皂水反复冲洗过局部,第2天发现伤口处轻微红肿,入院前20分钟在县防疫站于臀部肌肉注射浓缩人用狂犬病液体疫苗2ml(批号:941101,产地:黑龙江省龙润制药有限公司和沈阳军区哈尔滨制药厂合办)。注射后5分钟左右,患儿觉咽干,胸闷,气短,随即周县皮肤散布红斑,风团,…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9岁,于1993年11月20日被家养狼犬咬伤左小腿,当天及第4天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各1支,[产品为潮州市防疫站供给,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地鼠肾疫苗,批号为9307216]。注射第1支后无何反应,注射第2支后感畏寒,发热,头微痛,左大腿牵拉痛,隔2天后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6小时后出现高热,狂躁不安而急诊入院。患者平素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体检:T39.1℃,P108次/分,R22次/分,  相似文献   

15.
对动物咬伤2585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说明:(1)浓缩狂犬病疫苗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犬疫疫苗。(2)男女阳性率无显著差异。(3)随年龄增大,阳性率也随之降低。(4)气温〉20℃的阳性率显著低于〈20℃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乙肝疫苗致过敏反应1例刘翠玲吴英(新疆外运公司医务所)患儿男性,11个月,于1992年10月16日上午注射第2次乙肝血源疫苗10μg(此患儿1992年9月11日上午已注射过乙肝血源疫苗10μg而无不适)。半小时后在患儿两外耳部、面部、腹部、脚趾背、阴...  相似文献   

17.
麻痹型狂犬病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痹型狂犬病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提高对麻痹型狂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于2004年收治1例麻痹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男,5岁,被幼犬咬伤当日、第三日及第六日注射狂犬疫苗3次,第11日开始出现发热、烦躁不安等症状。入院后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病情仍迅速恶化,于入院后第六日死亡。患者头颅MRI提示基底节和脑干的对称性核团异常信号。脑组织尸检病理见血管炎症性改变,神经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和Negri小体。最终确诊为狂犬病。结论头颅MRI对于早期诊断麻痹型狂犬病有一定价值。神经细胞内Negri小体是麻痹型狂犬病的特异性病理表现,确诊仍依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小剂量皮内注射的接种反应及其免疫原性.方法 对256名Ⅱ级狂犬病暴露受试者进行暴露后免疫,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分成皮内注射组:皮内注射法组128人,按照0,3,7,28,90d作2点、2点、2点、1点、1点皮内注射,每个部位0.1ml;肌肉注射组:肌肉注射法组128人,按照0,3,7,14和28d接受全量(0.5ml)三角肌注射.使用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RV).观察皮内及肌肉注射疫苗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采用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暴露后皮内注射组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27%、0.29%、0.49%、11.43%,肌肉注射组分别为1.09%、0.16%、2.81%、1.41%.暴露后皮内注射组发热、皮疹、头痛、疲劳乏力等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1%、0.16%、0.31%、1.09%,肌肉注射组分别为0.31%、0.31%、0.63%、1.09%.所有副反应常发生在第1、第2次注射之后.暴露后免疫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后14d抗体阳转率分别是94.53%、95.31%,免疫后42d抗体阳转率分别是96.83%、97.64%.暴露后皮内、肌肉注射法,狂犬病疫苗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冻干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静滴环丙沙星致皮肤过敏2例张方敦董振芳(即墨市人民医院内科山东即墨266200)例1,男,37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入院后第5天因尿路感染,给予环丙沙星0.2g静滴,每日2次,首次用药半小时后病人自觉有痒感,继之出现弥漫性斑片状皮疹,高出皮肤,压...  相似文献   

20.
许英丽  刘东明 《中原医刊》1999,26(11):17-17
麻疹患者多为小儿,现已少见,我们于1990年~1995年先后收治青年麻疹56例,现将临床资料及发病特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6例中,男46例,女性10例,年龄18~33岁,14例来自城镇,42例来自农村,既往均无麻疹病史。2例幼儿时注射过麻疹疫苗,9例预防接种史不详,45例未注射麻疹疫苗。1.2 临床表现:56例均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4例体温超过40℃,热型不定,多数病例体温呈上升趋势,个别病人用退热药后体温呈一度正常,后又突然升高。发热1天出疹2例,2天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