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移植并神经营养因子防止成年大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腰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A组:单纯脊髓损伤组,B组;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损伤+移植+NGF组;D组:损伤+移植+CNTF组;E组:损伤+移植+NMT-3组;F组:损伤+移植+BDNMF组。手术后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应用Nissl染色方法观察脊髓神经元的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营养因子3在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将80只大鼠采用Allen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治疗组)40只和观察组(电刺激联合神经营养因子3治疗组)40只,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7、14、28 d对两组大鼠Tarlov评分、皮质运动和体感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巢蛋白(Nestin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两组大鼠干预前Tarlov评分、皮质运动和体感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Nestine、GFAP、5-HT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7、14、28 d观察组Tarlov评分0、1级比例分别为60%、50%和40%,皮质运动诱发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分别为(172.08±15.56)、(221.46±18.63)、(255.56±20.43)μV和(2.97±0.25)、(2.89±0.22)、(2.78±0.20)ms,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分别为(229.19±19.69)、(280.73±23.07)、(312.48±27.85)μV和(2.91±0.22)、(2.80±0.19)、(2.65±0.15)m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组织Nestine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7.26±1.98)、(21.33±2.68)及(18.78±2.53)个/HP,GFAP为(36.27±4.83)、(44.18±6.37)及(41.26±5.94)个/HP,5-HT为(26.83±1.78)、(33.27±2.38)及(30.68±2.07)个/H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干预后7、14、28 d均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营养因子3在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中的价值较高,对于运动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均更为明显,且改善作用也较为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自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区,经培养、鉴定。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于伤后第7d移植NSC。实验分为3组:NSC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GDNF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1,3,5d,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化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7,14,28d GDN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SC在移植后可上调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OV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损伤组(B组)、NSCs组(C组)和NOV/NSCs组(D组),每组10只;将NSCs悬液注入C组切断脊髓处,D组注入等量的NOV基因修饰NSCs悬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个月,采用BBB评分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观察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①术后2月BBB评分B、C、D组大鼠有所恢复,但都未达到正常水平;C组和D组的大鼠恢复较好,评分较高,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中D组比C组恢复要好。②脊髓损伤后,各组的CSEP波均消失,术后2月除B组外C组和D组的波形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潜伏期延长,其中C组比D组更长,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OV基因修饰NSCs脊髓内移植比单纯NSCs移植能较好地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和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为治疗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打下基础,方法:制作脊髓横断大鼠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分别在损伤急性期和损伤3周后移植胎鼠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动物行为变化,脊髓神经电生理变化和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细胞移植后第8d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2-3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沃跃;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无任何恢复。脊髓诱发电位部分出现,动作电位波幅较高,对照组未出现诱发电位,且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减低,脊髓移植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新生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染色,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使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处后的基因表达变化,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组,BDNF-NSCs移植组,各组分4个时相点(7d、1个月、2个月、3个月),利用细胞移植、X-gal组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了移植处细胞的标记基因(LacZ)表达和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200(NF-200)的表达。结果:大鼠脊髓损伤移植处细胞中,有标记基因阳性细胞,BDNF强烈表达,尤其是BDNF-NSCs移植组的移植后1周和1个月时。各组各时相点均有GFAP和NF-20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纤维。结论: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能在脊髓损伤移植处存活,强烈表达BDNF,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脊髓损伤修复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7.
8.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损伤组(B组)和NSCs移植组(C组),每组10只;将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悬液注入C组切断脊髓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个月,进行腓肠肌肌电位、肌湿重测定,观察腓肠肌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①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腓肠肌肌电位的峰值下降,时限延长(P<0.01),C组电位有所恢复。②与A组比较,B组的腓肠肌肉湿重下降近70%,C组肌肉湿重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P<0.01)。③B组和C组的运动终板形状变得单一,运动终板的总数量减少,其中C组比B组减少数目为主。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脊髓损伤的横断处,能延缓肌肉的萎缩,有助于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神经恢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移植人脐血CD34 干细胞是否可以存活、分化、促进脊髓损伤的行为和功能恢复.方法2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行脊髓半切术并移植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脐血CD34 细胞,对照组行脊髓半切术后注射PBS液.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对移植组和对照组所有大鼠在术前和术后24 h、1、2、3、4周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移植细胞的定位和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在脊髓病理切片中出现Brdu标记人脐血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到7%Brdu阳性细胞表达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GFAP),2%Brdu阳性细胞表达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功能检测发现1周后移植组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移植人脐血干细胞可以促进脊髓损伤的行为和功能恢复,为神经损伤治疗提供了有用的细胞源.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恢复损伤脊髓传导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在恢复损伤脊髓传导功能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损伤组(B组)和移植组(C组),每组10只;将培养的大鼠NSCs悬液注入C组损伤脊髓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HRP逆行示踪技术观察大鼠脊髓传导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①脊髓损伤后,B组的CSEP波消失,术后2月C组的波形有所恢复,但潜伏期延长;②A组脊髓前角可见互许多HRP标记阳性神经元,B组未见阳性神经元,C组可见有阳性神经元,但数目较A组少。结论:NSCs脊髓内移植能促进损伤脊髓传导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大鼠MSCs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处,移植后评估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BrdU标记的MSCs在脊髓损伤处存活情况,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观察脊髓损伤处神经通路的重构建,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测定脊髓损伤处神经通路传导功能的恢复。结果术后移植组评分均高于损伤组,移植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远端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脊髓损伤近侧端检测到HRP阳性细胞,CSEP波形恢复但波幅减低,潜伏时延长。结论MSCs可在损伤区存活并分化为神经元,在损伤局部形成神经元通路,使损伤脊髓的远端和近端建立联系,神经纤维传导功能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神经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效果与机制的差异。方法:用成年Wist-ar大鼠建立脊髓半横切模型,随机分为神经干细胞(NSCs)组(n=1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注射组(n=10)、PBS注射组(n=10)及只打开椎板的假手术组(n=10)。移植后行BBB运动功能学评分,半切位置的免疫组化及核磁成像比较。结果:BBB评分NSCs注射组明显高于BMSCs注射组,NSCs注射组和BMSCs注射组均明显高于PBS注射组,脊髓切片中可观察到被标记的NSCs及BMSCs,核磁成像显示移植后半切形成的脊髓空洞有所减小。结论:静脉注射NSCs、BMSCs均能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但注射NSCs效果更明显。静脉注射干细胞后,细胞可迁移至脊髓损伤的位置,核磁成像显示脊髓空洞有所减小,提示干细胞可能通过补充或替代损失的神经细胞,修复已缺失的神经组织和功能性神经单位,重建神经环路。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可导致终身瘫痪并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治疗脊髓损伤的意义重大.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仍然是世界性难题,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脊髓损伤是近年来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就目前了解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与嗅鞘细胞(OE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行T11脊髓全横断术后,随机分为NSCs移植组、OECs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将取自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胚胎小鼠海马和新生小鼠嗅球的、经培养鉴定后的NSCs和OECs,以明胶海绵做载体分别或联合移植到各移植组动物脊髓损伤处,对照组不移植细胞,用BBB评分法评价1~8周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8周后移植各组动物行左心室主动脉内4%多聚甲醛灌注,取横断处上下各约1mL脊髓,连续冰冻切片(片厚20tam),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切片中有无绿色荧光细胞,确定NSCs及OECs的存活情况.结果NSCs及OECs细胞在移植脊髓损伤后能存活,并向周围迁移;术后3和4周末,NSCs组、OECs组和联合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3周时,联合移植组和OECs组比NSCs组后肢运动功能变化显著(P〈0.05);而联合移植组和OECs组比较后肢运动功能未见显著差别(P〉0.05).绪论NSCs、OECs和联合移植在早期均可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OECs组、联合移植组效果均优于NSCs组;联合移植对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在早期没有显现最佳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神经前体细胞大鼠胎脑内移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类神经前体细胞大鼠胎脑侧脑室内移植后的移行和分布。方法采用机械方法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应用N2培养基进行培养,细胞用携带LacZ基因的腺病毒或BrdU标记,移植到孕期为16~18d的胎鼠侧脑室内,检查出生后不同时期脑组织中移植细胞的分布和移行。结果成功培养出人类的神经干细胞,细胞聚集形成神经球,呈悬浮状态,大部分细胞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巢蛋白,这种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可以稳定表达外源性基因,移植到胎鼠脑内,人类胚胎神经前体细胞广泛移行并分布于宿主的脑组织中,结合到大鼠的前脑、中脑和后脑,形成广泛的嵌合现象。结论神经干细胞可以稳定表达外源性基因,移植到发育期的脑内,能够整合到脑组织中,形成广泛的嵌合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脊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生长及分化情况,为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孕13d SD大鼠胚胎脊髓,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在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从大鼠胚胎脊髓可获得具有自我增殖分化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培养7d即可获得神经球。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分化,可检测到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从大鼠胚胎脊髓能分离获得神经干细胞,并可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基质源性因子-1(SDF-1)基因修饰的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移植后可否启动Nestin阳性细胞修复脊髓损伤(SCI).方法 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dMSCs,并将pAdEasy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构建的Adv-SDF-1加入至dMSCs共同培养,获得表达SDF-1的dMSCs.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基质源性因子-1(SDF-1)基因修饰的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移植后可否启动Nestin阳性细胞修复脊髓损伤(SCI)。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dMSCs,并将pAdEasy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构建的Adv-SDF-1加入至dMSCs共同培养,获得表达SDF-1的dMSCs。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将36只大鼠制作SCI并均分为3组,在SCI处用显微注射的方法每组分别加入表达SDF-1的dMSCs、dMSCs、生理盐水。伤后3、7d检测损伤处脊髓神经干细胞功能状况,采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dv-SDF-1感染的dMSCs SDF-1表达增加,将SDF-1修饰的dMSCs移植后还可明显增加室管膜Nestin阳性细胞数量(P<0.05),并迁移至SCI部位,BBB评分显示SDF-1修饰的dMSCs移植后评分更高(P<0.05)。结论 SDF-1基因修饰的dMSCs移植后可启动脊髓Nestin阳性细胞参与损伤修复,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猫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急性期移植小鼠胚胎干细胞后存活、迁移及对功能的影响.方法胚胎干细胞移植前进行培养诱导和记数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胚胎干细胞.取成年健康猫6只(正常移植组和半横断移植组,每组各3只),其中半横断组实施脊髓半横断手术.正常组和半横断组同时移植带有绿色荧光小鼠胚胎干细胞,7 d后灌注取材并行脊髓组织切片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细胞存活及迁移情况和对行为功能的影响.结果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胚胎干细胞的阳性率为38%,半横断移植组未见到荧光细胞,正常移植组可看到荧光细胞并迁移一段距离.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能在成年猫的脊髓存活、迁移.但半横断脊髓损伤组未见荧光细胞,提示炎症急性期不利于移植的干细胞存活或者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干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