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加之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漏诊。西方国家本病的年发病率为100/100万至200/100万,美国年发病至少有2000例,而我国并不少见。本病好发于60至70岁年龄组,男女比例为2:1,40年以下妇女有半数发生于怀孕期,尤其是妊娠晚期。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该病发病率为1.1-0.2/万,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在发病初48 h内病死率达50%。  相似文献   

3.
明秀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47-4549
目的:探讨急症主动脉夹层的最佳MRI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超导型MR扫描机对4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作不同序列技术的MR成像检查,尤其是非屏气脂肪抑制亮血对比的FIESTA序列成像检查方法及检查注意事项。结果:主动脉夹层诊断准确率100%,磁共振表现为:(1)不同信号双腔影;(2)剥离的内膜瓣;(3)破裂口;(4)血栓性主动脉夹层。结论:妥善的检查方法及检查注意事项是对急症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基本保障,对确诊、救治患者及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患者易因漏诊误诊而死亡。本文就我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为我院内科住院病人,男14例、女6例;年龄33~7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16例(80%);首发症状为胸痛12例、后背痛3例、腹痛3例、头痛1例、晕厥1例;临床表现为休克2例、上肢血压不对称6例、主动脉瓣区有舒张期杂音6例。辅助检查:心脏彩超示主动脉内径明显增宽12例,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6例,二尖瓣脱垂1例,心包积液1例,典型…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症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循环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内而形成的血肿。在临床上 ,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如不及时处理 ,易致死亡。现就笔者工作中急症接诊的 3例患者报告如下 ,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病的早期诊治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4 6岁、4 9岁和 50岁。均于活动状态下急性起病 ,其中 2例有高血压病史及高血压病家族史 ,未经过系统治疗。分别于 1 988年 7月、1 997年 4月、2 0 0 0年 9月急症就诊。1 2 症状及体征   3例患者中 2例表现为突然胸、背痛 ,呈撕裂状剧痛难忍 ,3 0~ 4 0分钟急诊 ,1例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0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48 h內死亡2例,转外院3例,5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易误诊、漏诊。故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心血管急症,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现报告2例。  相似文献   

8.
储虹  樊伟 《海南医学》2012,23(11):41-4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4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主动脉夹层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12例(2.67%,12/450),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61±4.5)岁,7例在起病后3d内死亡,1例行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第2周死于手术并发症,另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主动脉夹层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具有年轻化特点,有效控制尿毒症并发症对预防主动脉夹层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2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夹层血肿,并向远端延伸,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临床上常出现剧烈疼痛、休克及压迫症状,夹层动脉瘤向外膜撕裂则发生大出血,通常破入心包和胸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圈。有报道其24h病死率为20%~40%,1周内为60%~70%。  相似文献   

10.
吴静  杨莉 《新疆医学》2009,38(8):62-64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内血液渗入并分离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纵向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其特点是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容易误诊,急性期病死率高,本病是最常见的且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一种临床急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观察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43例主动脉夹层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主要首发症状为左背部持续剧烈疼痛,增强CT诊断符合率高(100%),内科保守治疗29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例,外科成功进行手术l0例,随访3~35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无再发夹层,死亡2例.结论:以突发胸痛就诊,应考虑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增强CT是确诊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稳定高血压和控制心率,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救治和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分析本院10年来主动脉夹层80例.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胸痛为主.X线胸片、超声、CT 和磁共振诊断的敏感性各异,急救以积极控制血压和积极止痛、防止AD的破裂为关键.急救护理的要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重视心理护理.结论:主动脉夹层的形成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早确诊,积极控制血压,积极止痛治疗,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 2 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点 ,诊断方法、内外科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 :1 8例( 69.2 % )首发症状是胸、背、腹等突然出现剧烈疼痛。1 7例 ( 65 .4% ) X线胸片检查主动脉或纵膈影增宽 ,1 7例 ( 65 .4% )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典型夹层分离征象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性最高 ( 1 0 0 %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急症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最好评价方法。内外科治疗总病死率 34.6%。结论 :早期诊断和积极正确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分离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剧烈疼痛是最主要的首发症状(89.5%)。内科药物治疗12例,死于休克1例,猝死1例;应用外科手术治疗4例均好转,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3例均好转。病死率10.5%。结论快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姜有金  李娟  张正方  朱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1):2714-2718
背景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临床上少见,如未及时发现将出现致命危险。以胸背部剧烈疼痛伴高危病史及体征的典型AAD不易被误诊和漏诊,而以不典型临床表现的AAD患者,极易被临床误诊或漏诊,因此,对不典型AAD的诊断研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目的 总结急诊快速诊断不典型AAD的诊治流程,并观察该流程对患者确诊时间及急诊科滞留时间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由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确诊和误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1例典型和不典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表现和最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典型AAD组51例和不典型AAD组40例;再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不典型AAD组分为对照亚组(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24例和观察亚组(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16例。急诊诊断流程:自2012年发现并确诊第1例不典型AAD患者后不断探索和改进该类患者的急诊诊断流程。2016年前,由于对不典型AAD尚处于认识不充分阶段,并没有对疑似不典型AAD患者同时进行常规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尿淀粉酶、凝血四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和D-二聚体及必要时的CT检查,经过多年总结与深入学习主动脉疾病相关知识,并结合相关文献,逐渐加深对不典型AAD的认识,形成修改后的急诊流程,即上述检查同时进行,并对高度疑似患者、经CT平扫不能确诊的不典型AAD患者及时给予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漏诊情况、误诊情况、确诊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转归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典型AAD组、对照亚组、观察亚组患者性别(χ2=0.024,P=0.989)、年龄(F=2.594,P=0.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科诊断时,对照亚组和观察亚组各误诊1例患者,典型AAD组误诊5例。典型AAD组于急诊诊断正确的46例患者,其确诊时间为(27.6±16.8)min;对照亚组于急诊诊断正确的23例患者的确诊时间为(38.8±21.6)min;观察亚组于急诊诊断正确的15例患者的确诊时间为(19.1±7.4)min。三组于急诊诊断正确的患者的确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0,P=0.003)。典型AAD组患者不存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对照亚组患者急诊科滞留时间为3.4(8.9)h,长于观察亚组的1.5(1.0)h(Z=-3.875,P<0.001)。91例AAD患者中,77例转至上级医院,11例在本院予药物治疗,1例在本院给予支架植入治疗,2例典型AAD患者死亡(均在确诊后的1 h内死亡)。结论 对有不典型症状的疑似不典型AAD患者,应尽可能在患者首次检查时考虑同时给予D-二聚体和CT及必要的CTA检查;加强一线临床医生对不典型AAD各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征象的学习,规范科室对不典型AAD的诊断流程,从而提高该类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其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其发病迅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误治。其发病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因素、炎症机制、氧化应激以及外伤等方面。我国主动脉夹层的诊疗特点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年龄趋于年轻,病死率较高,临床并发症多。该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至胸、腹腔或者心包腔,进行性纵隔、腹膜后出血,以及急性心力衰竭或者肾衰竭。该文就主动脉夹层领域内的现状、问题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对主动脉夹层29例患者的入院诊断情况、病因和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时误诊8例,胸痛胸闷24例,合并高血压2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19例,MRI对其敏感性为100%,住院死亡10例.用硝普钠和倍它乐克等降压治疗可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DeBakeyⅠ型和Ⅱ型者病死率较高.结论 对持续性胸背部疼痛尤其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杂音者,均应考虑本病.UCG、CT、MRI对本病的诊断意义重大.综合性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技术可代替有创性检查.控制血压、尽早进行介入或外科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8例表现为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主动脉内膜撕裂程度,窦部破坏情况及既往病史等情况选择不同术式,5例行单纯主动脉瓣成形术,4例行Wheat术,9例行Bentall术;观察3种手术的治疗效果,记录3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仅1例死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死亡率为5.56%;11例治愈,治愈率为61.1%;术前3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69,F=1.421),LV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8.464);术后及随访半年后LVDd、LV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术后及随访半年与术前比较,LV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7例存活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或好转。结论:根据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个体具体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术式可有效提高该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利生 《医学综述》2008,14(24):3811-38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92.8%)首发症状是胸、背部剧烈疼痛;17例患者(60.7%)X线片示主动脉或纵隔增宽;19例患者(67.8%)超声心动图为典型夹层分离征象;CT扫描发现主动脉双管征24例(85.7%);磁共振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性为100%。结论据临床特点作出早期诊断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在主动脉夹层诊断时价值。方法:对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及磁共振成像和螺旋CT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可以确定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区域、分型、真假腔、主动脉扩张、内膜片技术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结论:临床上应将两者联合应用提高诊断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