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放免法测定了20名正常人及2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血浆、胃液及胃窦十二指肠粘膜生长抑素(SST)含量,并观察了试餐对血浆SST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或重型化发生频率及病死率高,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是治疗重度(重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恩替卡韦(ETV)上市以来,我科将其用于治疗重度(重型)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及与性病传播疾病(STD)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及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FQ-PCR)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27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检出率为49.3%。以解脲支原体(UU)、金黄色葡萄球菌(SA)、沙眼衣原体(CT)、大肠杆菌(CB)、淋病双球菌(NG)、表皮葡萄球菌(SE)为主。其中63.4%患STD者SA、CT、NG、SE明显多于未患STD者。结论:患STD者增加了慢性前列腺炎感染病菌的危险性。三期综合疗法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5个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Index,RMSSD,PNN50)对58例慢性心衰患者和49例心功能I级的健康者进行了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显著低于健康人,并与病情及心功能分级呈明显相关。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分析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组30例、慢性特发性房颤组30例、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30例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慢性特发性房颤组和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GMP140、vWF及F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慢性特发性房颤组GMP140、vWF及Fg却低于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P<0.05)。结论: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和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一样具有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由房颤本身所致,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亦需积极的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2002年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已正式提出,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se,CKD)及分期取代"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统称,普遍应用于各种肾脏病及非肾脏病的国际学术期刊,并已被录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第9版,从而成为正式疾病分类名词。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对2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住院患者及20名健康人进行了血清胰岛素(INS)含量测定,以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清铁(S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罗氏化学发光仪及日本Olympus公司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TH、SF及Hcy进行联合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PTH、SF及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TH、SF、及Hcy水平对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纤维化指标III型前胶原 (PCIII) ,透明质酸 (HA)及层粘蛋白 (Ln)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8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CIII、HA及Ln的水平。结果  发现PCIII、HA及Ln的水平在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均明显升高 ,与轻、中度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PCIII与Ln在轻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HA含量在轻、中度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PCIII、HA及Ln的检测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避免了肝脏病理活检的创伤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发展的估计、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水平与病毒复制及临床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进行了平行测定.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IL-1、IL-8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HBV-DNA或HBeAg阳性患者明显高于HBV-DNA或HBeAg阴性患者,且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结论:sICAM-1和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及携带HBV的活跃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PEG)法对24例慢性细菌前列腺炎、3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4例前列腺痛及13例正常人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14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进行了前列腺液抗体包裹细菌(ACB)检查,发现慢性细菌性及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和前列腺痛组。前列腺痛组与正常人组无差别。ACB检查阳性组的IgG及IgA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组,提示这些检查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正常对照者、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2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和外周血清IL-6水平分别为(21.5±2.7)、(39.0±4.1)、(47.7±21.4)MFI和(11.5±7.2)、(40.8±31.2)、(77.6±33.3)ng/L,自正常对照组到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强度和外周血清IL-6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水平与血清IL-6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γ=0.769,P<0.05。结论TLR2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慢性荨麻疹及已知病因的慢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8例特发性慢性荨麻疹和80例已知病因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40例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结果]78例的特发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1例(1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阳性,10例(13%)抗甲状腺微粒体抗(TMA)阳性;80例已知病因慢性荨麻疹患者中11例(14%)TGA及TMA均阳性.两组慢性荨麻疹的TGA及TM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P>0.05).两组慢性荨麻疹及对照组的T4、RT3、FT3、TSH值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部分特发性慢性荨麻疹和已知病因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血清中均存在有TGA及TMA,两组慢性荨麻疹发病均可能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14.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本文从免疫药理、抑菌及抑制病毒、内分泌调节、抗衰老、抗疲劳及抑瘤等多方面论述了黄芪的药理作用 ,并对黄芪在循环系统 (心肌炎、心衰、肺心病 )、消化系统 (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泌尿系统 (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 )等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315例HBV感染引起的肝炎、肝硬变进行了细胞角蛋白 19(cytokeratin 19,CK19)和CK18的ABC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110例慢性肝炎中80例(73%)及144例肝硬变和早期肝硬变中117例(81%)有肝细胞CK异常表达(即肝细胞表达“胆管型”CK);它可作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及各型慢性活动性肝炎之间的区分和肝硬变活动性判定的辅助指标,是慢性肝病活动性的表现,特别与碎屑状肝细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我国病毒性肝炎患者抗微粒体自身抗体检测。抗微粒体自身抗体主要在慢性活动型肝炎(CAH)、慢性重型肝炎及慢性小叶型肝炎(CLH)中检出,其中以CAH检出率最高(18.9%)。在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急性肝炎患者中未能查出这种自身抗体。3例肝内HDAg阳性病例,2例出现抗微粒体抗体阳性。提示:抗微粒体抗体存在与部分慢性活动性肝脏病变及HDV二重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调节受损对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116例,其中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65例(IGT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51例(IFG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慢性心力衰竭且血糖正常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DC及DRs检测结果、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IGT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及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DC及DRs指标显著降低,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增加,与其他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IGT或合并IFG时患者的心迷走神经功能损害比血糖正常组更明显。慢性心力衰竭合并IGT患者的心功能受损最严重,DC及DRs指标降低更显著,且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占全部白细胞的百分比(简称单核百分比)与慢性乙型肝炎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炎症程度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普通型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普通型97例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6例患者单核百分比[分别为(10.0±2.6)%和(11.6±2.5)%],较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20名健康体检者Fib及FDP。结果:Fib及FDP水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型与非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达极量运动后气体交换指标恢复速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募集37例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45例非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并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检查及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极量运动后,慢性支气管炎组COPD患者摄氧量恢复率(_(O_2)/t slope)、二氧化碳排出量恢复率(_(CO_2)/t slope)及分钟通气量恢复率(_E/t slope)均较非慢性支气管炎型组减慢。多元回归分析示_(O2)/t slope、_(CO_2)/t slope均与RV/TLC及DL_(CO)相关;而_E/t slope则与RV/TLC相关。结论:与非慢性支气管炎型患者相比,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达极量运动后气体交换指标恢复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