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期间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常规护理+向心性按摩+八段锦锻炼),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在放疗前和放疗结束1个月末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伴有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放疗期间采用向心性按摩加八段锦锻炼,配合积极有效常规护理能有效预防水肿进一步发展,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上肢水肿程度、患肢感染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8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按水肿发生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140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手部皮肤护理、手法促淋巴回流、多层绷带加压包扎、配合呼吸运动进行手功能主、被动锻炼,抬高患肢、教育干预等。对2组患者护理效果、双上肢周径差值、患肢感染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上肢水肿护理总有效率89.3%,干预组上肢水肿护理总有效率99.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轻、中度水肿患者,干预组轻、中、重度水肿患者护理干预后上肢周径差值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或P〈0.01)。干预组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为82.1%,未出现患肢感染;常规组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为49.3%,患肢感染发生率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部皮肤护理、手法促淋巴回流、多层绷带加压包扎、配合呼吸运动进行手功能主被动锻炼、抬高患肢、教育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早期发现的上肢淋巴水肿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控制患肢皮肤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预防或降低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功能障碍、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评价切口不加压包扎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措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甲乳外科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并随访至术后1年,对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伤口愈合、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功功能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口不加压包扎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术后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状况,并分析淋巴水肿对乳腺癌患者结局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30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通过臂周测评评估患者的淋巴水肿发生状况,选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所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中文版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结局状况.结果 本组患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频率15.0%(45例),淋巴水肿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得分为(83.85 ±11.76)分,角色功能得分为(85.93±16.65)分,无淋巴水肿组躯体功能得分为(90.91±10.85)分,角色功能得分为(92.48±15.48)分,淋巴水肿组在这两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淋巴水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水肿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定量表得分为(15.00±13.00)分,无淋巴水肿组得分为(9.00±11.00)分,淋巴水肿组得分高于无淋巴水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882,P<0.05).结论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结局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优良率(82.3%、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7%)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症状,降低患肢皮肤感染率,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淋巴引流技术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淋巴引流技术,并配合局部肢体功能锻炼;联合组给予中药外敷联合淋巴引流技术治疗并配合局部肢体功能锻炼。治疗3周后,通过测量双臂臂围差值、疼痛程度、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联合组左右臂臂围差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淋巴引流技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上肢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双上肢周径差、上肢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上肢功能,扩大关节活动度,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局部清洁、抬高患肢、肢体锻炼、佩戴弹力袖套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对比2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肿胀程度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上肢周径差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干预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干预组肿胀和疼痛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症状,减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手术加放疗后上肢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56例乳腺癌手术加放疗患者入院后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前期健康教育、术后1~14d功能锻炼指导.中期手法按摩加肩关节功能锻炼操,后期依美国护理网站提供的降低淋巴水肿指导原则社区跟踪服务.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患侧上肢水肿及肩关节运动障碍症状、体征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年后再次评价实验组上肢水肿及肩关节运动障碍症状、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减轻乳腺癌手术加放疗后患侧上肢水肿及肩关节运动障碍的症状、体征,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46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上肢淋巴水肿情况,分析可能导致上肢淋巴水肿的因素,所得资料结果通过SPSS软件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64例患者中108(23.28%)例发生了上肢淋巴水肿,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示:体质指数(BMI)、肿瘤临床分期、术后辅助放疗可能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BMI(OR=2.691)、放疗(OR=2.456)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BMI、术后辅助放疗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BMI≥25、术后接受辅助放疗均会增加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对此类患者有必要加强术后宣教及随访。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渐进式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护理+患侧上肢渐进式功能锻炼.两组均于术前1 d和术后10 d测量上肢功能.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患侧上肢上举差距、后仰差距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皮下积液、切口一期愈合、患侧上臂水肿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侧上肢渐进式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DT)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32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和CDT组,每组各16例。两组均于确诊淋巴水肿入院后第2天开始治疗,功能锻炼组进行局部功能锻炼;CDT组接受CDT治疗并配合功能锻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改善率、疼痛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虎口处、腕横纹上5 cm、肘横纹下10 cm、肘横纹上10 cm及腋窝周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各部位周径差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腕横纹上5 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DT治疗慢性淋巴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魏义兰 《全科护理》2013,(25):2363-2364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对76例乳腺癌病人术后返回病房第一时间即给予适时心理护理、科学摆放患肢体位,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细心的观察,详细的讲解,出院时给予详尽的康复指导。[结果]51例切口一期愈合,23例切口二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未发生皮瓣坏死,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自如;随访0.5年~2.5年,1例病人肺转移并发患侧上肢水肿死亡,1例因患侧上肢意外受伤致肌力下降,余未出现明显的关节活动异常。[结论]加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水肿综合治疗(CDT)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性护理,观察组给予CDT疗法(包括手法引流、局部皮肤护理、淋巴水肿加压治疗及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上肢周径变化情况,并随访至术后12个月比较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功能锻炼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了术后1个月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外,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淋巴水肿严重程度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T疗法对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降低术后淋巴水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自我形象以及病耻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阻呼吸训练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4月,6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消除水肿基础治疗及徒手淋巴引流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抗阻呼吸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测量患侧上肢淋巴流量;测量双侧上臂周径,计算差值;水置换测量双侧上肢体积差。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肢淋巴流量均增加(t3.446,P0.0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减小(t2.143,P0.05),双侧上肢体积差值减小(t1.562,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1.982,P0.05)。结论抗阻呼吸训练可进一步增加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回流量,减轻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2007年乳腺癌手术病人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2例乳腺癌手术病人中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7例,发生率为11.3%,经及时处理及恰当护理,均已康复,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关键措施是:术后加强切口加压包扎,抬高患侧上肢;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选择;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及时处理已出现的淋巴水肿;注重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的锻炼时机对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术后早期锻炼组(术后3 d内开始锻炼);术后中期锻炼组(术后3~14 d开始锻炼);术后晚期锻炼组(术后14 d后开始锻炼)。比较3组不同的锻炼时机对上肢肩关节活动度和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角度、后伸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中有11例(5.12%)发生轻度淋巴水肿,3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 d内开始锻炼后伸高度恢复较好,术后14 d内开始锻炼上举角度恢复较好。不同的锻炼时机对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专案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行为的正确性,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下半年在本科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上半年在本科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专案。两组病例的纳入标准均为术中并行腋窝淋巴结(Ⅰ/Ⅱ站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结果乳腺癌术后半年内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由2015年下半年的11.1%下降至2016年上半年的5.4%。结论运用护理专案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配合传统方法 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4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用空气波压力治疗配合常规传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治疗.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2 w后上臂周径差值两组分别为(4.7±0.6)cm、(3.9±0.4)cm,前臂周径差值两组分别为(2.0±0.7)cm、(1.1±0.4)cm,两组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7.5±1.4)d、(12.6±2.8)d(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配合传统治疗,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安全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