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后双输尿管一侧汇合皮肤造口术进行尿流改道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后双输尿管一侧汇合皮肤造口术35例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输尿管皮层造口护理,提供快速康复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果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及早发现并发症,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改善了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双输尿管一侧汇合皮肤造口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率低,同时结合快速康复护理,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但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尿流改道术主要包括不可控尿流改道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原位新膀胱术三种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原位新膀胱作为膀胱替代的首选方式。而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更接近自然膀胱的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对于肿瘤侵犯尿道或尿道狭窄不能经尿道排尿的患者,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是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式。Bricker回肠膀胱术因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仍被广泛应用。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则特别适用于年龄大、体质差、耐受力低、不能承受复杂手术的患者。组织工程技术为膀胱替代带来了新的希望,组织工程膀胱的一系列基础研究显示了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黄秋兰 《当代护士》2018,(2):161-163
正膀胱癌位居泌尿系肿瘤首位,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尿流改道的一种常用术式。对于一些需行膀胱全切术的膀胱肿瘤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如高龄伴心肺功能不全或全身状况不佳,预期寿命短、有远处转移、肠道疾病)无法利用肠道进行尿道改流,可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正确的造口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2016年6月25  相似文献   

4.
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术后三种尿流改道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病例37例,其中回肠膀胱术14例,原位回肠代膀胱术19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4例.[结果]回肠膀胱手术组与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输尿管皮肤造口手术组与另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组出现轻度肾积水4例,回肠膀胱术组出现轻度肾积水1例,术后两个月复查B超积水消失.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全切是膀胱多发肿瘤及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回肠膀胱术及原位回肠代膀胱术都是尿流改道的较好选择,部分特殊病例可选择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患者尿流改道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13例),回场代膀胱术组(15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32例)。观察各组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时间、近远期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手术用时最短、出血量最少,术后恢复更快(P0.05);各组术后1年生存率、近远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3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维度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回肠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尿流改道,并发症少,接近正常生理排尿,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较为简单,但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伤,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低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因此,若患者病情等各方面条件均允许的情况下,尿流改道方式可首选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皮肤造瘘术为下尿路梗阻致肾积水、肾功能损害或盆腔器官癌晚期侵犯下段输尿管等的常用术式,适用于年老体弱、全身情况不佳、不能耐受大而复杂的尿流改道手术者[1].我院近期为1例恶性肿瘤横结肠造瘘患者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肠代膀胱现在已成为膀胱癌膀胱全切一重要的尿流改道方法。原位新膀胱手术得到迅速地发展,尿流改道正从简单地将尿液经过输尿管、皮肤到体外到尿液从原尿道可控排出,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我们对术后14例患者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锻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1]。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尿路造口术式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和回肠代膀胱术[2],这两种术式术后都需行腹壁造口,患者需终生佩带造口袋。因此,让患者熟练掌握造口护理的方法、减少造口并发症非常关键[3-4]。本研究运用基于授权原理的路径化健康教育对尿路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泌尿科收治的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127例,根据患者的病情接受不同的尿流改道方案,将患者分为原位回肠膀胱术组58例,Bricker膀胱术组3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36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以及肿瘤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原位回肠膀胱术组长于其他两组,Bricker膀胱术组长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原位回肠膀胱术组多于其他两组,Bricker膀胱术组多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肠功能恢复时间,原位回肠膀胱术组与Bricker膀胱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位回肠膀胱术组的远期并发症总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位回肠膀胱术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位回肠膀胱术无需外接装置,更接近生理排尿特征,术后生活质量较高,但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适应不宜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应根据患者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加尿流改道术(urinary diversion,UD)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佳治疗方法[1-2],目前尿流改道术主要有不可控尿流改道术、可控尿流改道术和原位尿流改道术3种[3]。原位尿流改道术是通过截取患者自身肠段制作与原膀胱形态、功能相似的"新膀胱",使尿液经过肠管通道排泄至体外,从而使患者获得接近生理性排尿的手术方式。与其他传统尿流改道术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