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科质量指标在呼吸内科使用吸入剂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专科疾病特点及循证为基础,建立吸入剂使用前评估、吸入剂使用方法、吸入剂使用宣教及交接班四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标准与细则,运用这四个方面的专科指标对呼吸内科使用吸入剂患者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专科护理指标实施前(2015年3月)与实施半年后(2015年9月),吸入剂使用护理质量中评估正确率、操作使用方法正确率、患者及家属对吸入剂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交接班的合格率的情况。结果专科质量指标实施后,吸入剂使用护理质量中评估正确率、操作使用方法正确率、患者及家属对吸入剂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交接班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剂专科质量指标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呼吸专科优质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专科护士的业务素质,且该指标的数据易于收集,指标和标准基于科学文献于临床实践,是有效和可靠的,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于我院行肠镜检查住院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肠道常规准备。选取2016年6-7月行肠镜检查的6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肠道准备护理基础上,建立包括肠道评估正确率、药物服用正确率、患者肠镜知识知晓率、肠道清洁达标率、肠镜护理记录正确率、医患满意度6方面的护理质量指标及内容,运用专科指标对肠镜前患者肠道准备进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肠镜前肠道准备护理质量中肠道评估正确率、用药正确率、患者肠镜知识知晓率、肠道清洁达标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专科质量指标6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镜前肠道准备质量指标的实施,能提高肠道清洁度,使肠道准备工作规范标准化,并能提升专科护理质量和护士专科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患者体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科住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2017年5月—2017年10月)为对照组(55例),实施后(2017年11月—2018年4月)为实验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以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患者护理常规为基础,建立包括医师医嘱的正确率、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护士护理记录的合格率、患者体位的正确率、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五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标准和细则,运用这五项护理质量指标对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患者的体位进行管理。结果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后,实验组医师医嘱的正确率、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护士护理记录的合格率、患者体位的正确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患者体位管理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改善了体位护理的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患者体位的正确率和依从性,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呼吸内科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2014年7月-2015年2月)为对照组(124例),实施后(2015年3-10月)为观察组(1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常规为基础,建立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健康宣教、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引流袋摆放位置和胸腔闭式引流管道完全密闭四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标准和细则,运用这4项护理质量指标对呼吸内科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管理。结果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率、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合格率、引流袋摆放位置正确率、胸腔闭式引流管道完全密闭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胸腔闭式引流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改善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染病专科护理质量标准的建立与实施及指标的监测。方法:以医院护理制度、规范、常规、流程等为基础,根据患者特点,构建心理护理、隔离防护、高热护理等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并对每个质量指标进行标准细化,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评估、措施落实、护理记录、健康指导、交接班、相关知识点掌握7个方面。通过专科标准的构建与实施,比较专科质量标准开始实施时(2015年10月)和实施后(2016年3月),护理服务质量、护士工作质量及护士专科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专科质量标准实施后,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病专科质量标准的构建与实施,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能科学监测传染病护理的专科质量,特别是护理过程质量及终末质量,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质量,提升了护士专科水平,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专科质量指标在中度疼痛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疼痛管理目标为基础,建立疼痛护理质量查检表,利用HIS系统抓取中度疼痛患者信息,进行现场检查及查阅护理记录单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专科质量指标应用前后中度以上患者疼痛评分正确率、疼痛描述正确率、复评时间正确率、止痛药物副作用观察反馈率。 结果 疼痛专科质量指标实施后,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疼痛评分正确率、疼痛描述正确率、复评时间正确率、止痛药物副作用反馈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疼痛专科质量指标的实施,能规范护士疼痛护理,有效控制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疼痛质量,提高疼痛护理的管理水平。指标的建立基于疼痛规范化治疗指南,能有效地指导护理实践工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脱位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建立预防髋关节假体脱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患肢体位放置正确率、护理用具使用正确率、翻身正确率、床上便盆使用正确率、患者上下床方法正确率、床头柜位置放置正确率以及患者预防脱位知识知晓率。运用这7项质量指标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定期监测与督导,分析数据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质量指标开始实施前(2014年1—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12月)患肢体位放置正确率、护理用具使用正确率、翻身正确率、床上便盆使用正确率、患者掌握上下床方法正确率、床头柜放置位置正确率、患者预防脱位知识知晓率及假体脱位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质量指标管理实施后,各指标的正确率均高于实施前(P0.001),2015年全年假体脱位发生率显著低于2014年(P0.001)。结论将预防假体脱位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管理,实现了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预防了脱位的发生,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洪含霞 《当代护士》2016,(3):174-175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全膀胱切除尿路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小组制定了8项全膀胱切除尿路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期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护士造口相关知识合格率、护士更换尿路造口袋操作合格率、护士执行尿路造口护理操作合格率、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或家属造口相关知识合格率、患者或家属更换尿路造口袋操作合格率、患者或家属执行尿路造口护理操作合格率、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相关护理满意度。结果 8项全膀胱切除尿路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期护理质量指标均达到阈值范围。结论将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全膀胱切除尿路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期护理质量控制中,能降低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顾红瑛 《当代护士》2016,(12):173-175
目的评估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30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30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跌倒、坠床、压疮、烫伤、噎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防范与减少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指标"实施时(2017年1月)的94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指标"实施一年后(2018年1月)的10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运用专科质量指标对脑卒中患者的排便护理进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的便秘发生率、措施正确执行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措施正确执行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实施,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神经内科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61,自引:8,他引:61  
护理质量管理影响护理服务水平,总结、创新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做法,包括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护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加强护理团队建设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护理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和六西格玛(6σ)管理方法在临床生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根据Westgard生物学变异数据库提供的质量规范,对28个临床生化项目计算西格玛(σ)值;允许不精密度[百分变异系数(CV%)表示]的数据是采用本实验室2018年3-9月室内质控数据;百分偏倚(bias%)的数据是采用2018年第二次卫生部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比对的偏倚数据;根据σ值和功效函数图选择合适的质控规则,以及根据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出不合格项目的主要原因,为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果28个临床生化项目中,有2个、9个和15个项目分别选择了最低、合适和最佳的CV%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Na和Mg未能达到最低目标要求;分别有12个和10个选择了合适和最佳的bias%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Na、Cl、Ca、ALB、TP未能达到最低目标要求;分别有5个、11个和4个选择了最低、合适和最佳的允许总误差(TEa)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GLU、Ca、TP、Na、Cl、Mg、ApoA1、ApoB未能达到6σ目标要求。未能达到6σ目标要求的项目,通过计算QGI值发现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的项目占87.5%。结论运用生物学变异不同水平的质量规范和6σ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实验室质量水平,是临床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的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施"督导式"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督导组,由督导员进行督导检查,按照"入科调研-分析评估-查找问题-计划改进-效果评价"的程序实施质量督导,比较督导前后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后20个落后科室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提高(P0.05)。结论实施"督导式"护理质量控制方法能促使护士日常工作达到自律状态,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N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修订护理质量各项检查考核标准,督促检查和评价环节管理,对存在的护理问题不断总结整改。结果:护理质量稳步上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N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模式,有效地控制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开展月质量讲评 促进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报道开展月质量讲评的方法。将全科护理人员分成4个质控小组,各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自查、分析、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每月集中进行质量讲评和讨论。通过月质量讲评使护理内涵质量不断提升;挖掘了护士的管理潜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落到实处。护理部月质量检查平均分由2000年的95.8分上升到2002年的98.1分,急救物品完好率、基础护理无菌物品合格率均为100%,专科护理合格率99%,科室自查满意度均在99.3%以上。认为开展月质量讲评有效促进了全员质量管理意识.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1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以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分别评估生活质量和抑郁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婚姻、干体重、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透析前及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结果睡眠质量较差(PSQI评分〉5)的血液透析患者占76.1%;睡眠质量较好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P〈0.01),睡眠质量较差组的抑郁评分高于睡眠质量较好组(P〈0.05);中-重度抑郁患者(BDI评分≥8分)占63.4%,该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低于非中-重度抑郁组(P〈0.01),且睡眠质量差(P〈0.01);SF-36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健康总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和睡眠质量及抑郁相关(P〈0.01),睡眠质量和抑郁是生活质量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抑郁较为常见,睡眠和抑郁之间相互影响,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口腔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合肥市某口腔专科医院的11个科室随机选择5个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病人满意度水平、护士综合素质评分和护理质量得分变化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病人满意度得分较活动开展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综合素质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的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临床教学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病人满意度,有效促进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QIs)性能水平,同时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QIs-EQA)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Clinet-EQA系统在线回报结果。按照不同省份、专业类别、医院等级、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用西格玛度量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结果共7 750家实验室参与本次调查,其中标本类型错误率的回报数最多,为6 967家,非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回报数最少,仅有376家。除室内质量控制项目开展率和解释性注释有效率外,其他指标中位西格玛值均大于3σ,甚至达到6σ水平。结论我国QIs-EQA计划的参加率较高,且大部分QIs差错率相对较低,建议实验室持续监测QIs并积极参加QIs-EQA计划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人员专业化对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质控管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护理质量检查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质控专业化组。对照组由护理部每月全院检查一次,每季度随机安排3名护士长综合检查一次,共检查336次。质控专业化组由遴选并培训出来的2名院级质控专员协助职能部门进行专业化督查,并选8名护士长任护理质控学组成员,共检查336次。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方式的查房对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的影响,并对实施前后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质控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质控专业化组病房综合质量、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特殊护理单元这些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26±3.92 vs 93.85±3.84, 97.02±4.83 vs 96.08±4.88, 98.32±3.87 vs 97.08±4.05, 95.15±4.18 vs 94.28±5.22, P<0.05)。质控专业化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测评为92.05±9.40,对照组为89.92±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专业化组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测评为94.55±7.08,对照组为91.58±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专业化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6%;对照组为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专业化组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1.3%;对照组为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专业化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率为89.8%;对照组为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专业化组护士对质控管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1.1%;对照组为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专业化组管理创新10次,流程再造9次;对照组组管理创新4次,流程再造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护理质控专业化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质控效果,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