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抵抗力低下,机械通气使用过程中,人工气道的建立及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居首位。本组38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13.2%,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重视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道各环节的管理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61例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规范呼吸道的管理。方法术前利用入院宣教、间断吸氧、充分镇静及有效的体疗改善肺部情况。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作好气管插管的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及方法,确保顺利拔管,同时注意有效排痰及肺泡膨胀。结果有效降低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做好呼吸系统管理是减少肺部并发症,配合好外科手术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辅助通气管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丹  刘小晋 《护理学报》2002,9(1):41-42
笔报道1997年1月-2000年4月,对3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机械辅助通气的管理体会。根据小儿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点设置通气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并因人而异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等。在辅助通气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定时了解血气变化,做好气道护理和患儿心理护理,努力做到人机协调,掌握撤机指征,以保证患儿安全脱机。本组患儿在辅助通气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后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使患儿尽早顺利撤机和恢复。方法:调查62例先心病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患儿VAP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针对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结果:该6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长时间机械通气者VAP发生率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良好的呼吸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下呼吸道分泌的病原学检测,全身营养支持,增强宿主抵抗能力,能减低VAP发生,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74例7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包括呼吸机的选择及参数设置,呼吸道的管理,脱机、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后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认为术后做好机械通气期间、撤机前后及拔除气管插管后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辅助通气的临床应用。方法:患儿术后予机械辅助通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气分析,做好气道管理和心理护理,掌握撤机指征。结果:本组35例痊愈出院,1例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结论:术后恰当应用机械辅助通气,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外科技术、体外循环和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选择在婴幼儿期甚至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婴幼儿自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 ,各种代偿功能低下 ,受手术应激及体外循环的影响 ,所引起的机体内环境改变尤为明显。其中 ,体外循环即心肺转流 (CPB)对患儿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反应的影响更不容忽视。本文重点结合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和临床护理实践 ,针对呼吸机应用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及拔除气管插管后早期的呼吸道管理方法进行探讨。1 应用呼吸机期间的呼吸道管理1.1 选择适合婴幼儿特点的…  相似文献   

8.
5kg以下婴儿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5kg以下婴儿体外循环经验.方法53例先心病患儿,手术年龄(1.93±1.60)月,体重(3.89±0.70)kg.使用StockertⅢ人工心肺机、Dideco901膜肺和Minntech HPH400血液浓缩器.中低温高流量灌注31例,深低温低流量(DHLF)11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9例,常温体外循环2例.心肌保护采用改良St.Thomas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单次灌注.常规使用超滤技术.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09.2±69.2)min,主动脉阻断(62.1±46.4)min.复杂心脏畸形手术均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转流中红细胞压积(Hct)为(26.0±2.7)%,超滤完毕Hct达(33.5±3.6)%,超滤量为(290±143)mL.死亡6例,均为大血管转位的患儿.结论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采取不同的体外循环方式,减少预充量,开展超滤技术,加强心肌保护和脏器保护是提高体外循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年龄愈来愈小 ,婴儿手术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我科近 2 a1岁以下婴儿手术占同时期先心病手术的 2 2 %。由于婴儿其特殊的呼吸道生理解剖特点 ,加之其术前即有反复心衰和肺部感染史 ,往往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 ,使呼吸机难以撤离。所以如何做好此类患儿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成为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就如何进行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 2 0 0 1- 0 3~ 2 0 0 2 - 12所收治的年龄 <1周岁 ,体重 <10 kg的 5 …  相似文献   

10.
胡汉宇 《现代护理》2007,13(9Z):2524-2525
目的探讨婴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108例体重8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护理方法,包括循环系统监测及护理,呼吸道的管理,体温的护理,腹胀及胃肠营养的护理,临时起搏器的监测等。结果本组患儿死亡5例,其中死于低心排3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突发心脏骤停1例。103例治愈出院。结论低体重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应依据病情动态地调整护理计划,实施有效护理有助于患儿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支持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利用呼吸机对婴幼儿先心病患儿进行术后支持治疗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用呼吸机不同的机械通气方式对366例3岁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患儿进行术后支持治疗,促进其心肺功能的恢复。结果 本组366例3岁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患儿呼吸机支持时间最长32d,最强2.5h,平均14.2h;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呼吸道感染16例(4.4%);再插管8例(2.2%);术后近期死亡率12%(3.3%)。结论 婴幼儿先心病患儿术后呼吸的支持与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抓住这些特点就可以使手术的死亡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胜利  曾敏  王旭  李守军  闫军 《新医学》2011,42(8):501-503
目的:评价高频震荡通气(HFOV)新策略治疗小儿心脏术后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10年12月所有HFOV的患儿,根据是否应用新策略分为2组,Ⅰ组为旧策略组,Ⅱ组为新策略组,比较两组在使用HFOV策略上的差异及死亡率的差别。新策略主要包括:综合评估病情、及早使用HFOV,尽量降低HFOV条件、减轻肺损伤。结果:Ⅱ组HFOV时机早于Ⅰ组,高频主要条件低于Ⅰ组;Ⅰ组PaCO2低于Ⅱ组,PaO2高于Ⅱ组;Ⅰ组死亡率66.7%,Ⅱ组死亡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早启用HFOV通气,通气时较低的通气条件(震荡压、频率),可以明显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ARDS的早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SIMV模式撤机法与直接撤机法在10 kg以下患儿心内直视术后的撤机效果。方法对32例10 kg以下心内直视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撤机方法的不同分为SIMV模式撤机组与直接撤机组。结果两组相比,撤机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IMV模式撤机法所需的时间更短,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再置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撤机方法撤机前后的心率、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方法撤机前后的PO2、PCO2及pH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kg以下行心内直视术后的患儿应用SIMV法撤机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的时间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效果优于直接撤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抚触对6个月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每日抚触,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平均每日摄入奶量(381.5±42)ml,多于对照组(357.5±58)ml;引流管拔除时间(71.8±14.0)h,低于对照组(92.5±15.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2,3.92;P<0.05)。观察组患儿75.0%睡眠良好,高于对照组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5)。结论抚触作为6个月以下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简便易行的干预措施之一,有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方法 65例先心伴肺动脉高压,都经过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63例作了手术治疗。结果 VSD45例,VSD PDA16例,DPA 2例,65例均表现为胸廓前后径与胸廓横径比率及心胸比率扩大,而升主动脉宽径相对变窄,两肺呈弥漫型肺气肿。结论 两肺弥漫型肺气肿,右上肺血管扩张并相互重叠呈片状阴影,左侧下肺叶出现不张,左心房扩大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主要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25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及呼吸道护理情况,分析常规呼吸道护理结合胸部物理疗法对患儿术后呼吸系统管理的积极意义。结果:25例患儿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3~162)h,平均(55.9±8.5)h,二次插管5例(20%),经治疗后呼吸系统功能维持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反复肺炎、心衰伴肺动脉高压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辅以胸部物理疗法可显著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评分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术后机械通气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都采用芬太尼或咪达唑仑持续镇静,试验组采用舒适评分表评估患儿的镇静深度,进而根据结果通知医师调整镇静剂的量以达到理想的镇静深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静方法,即只要患儿躁动、清醒、呼吸机对抗即按医嘱给予镇静剂。结果:试验组患儿镇静剂的使用剂量、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舒适评分表有利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明显降低患儿镇静剂的使用量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8.
The incidence of structural renal tract abnormalities in 109 children with documente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was studied using real-time sonography. In these children, 11.9% had associated urologic anomalies, which included hydronephrosis, duplication, ectopia, agenesis, and dysplasia of kidneys. Children with associated extracardiac anomalie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renal tract anomalies (39.1%) compared to those with isolated CHD (4.7%). Therefore, sonographic screening of the renal tract should be performed routinely in patients with CHD, especially in those with multiple congenital defec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改善婴儿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并心衰患儿心肺功能的效果,评价该治疗方法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并心衰患儿40例,20例随机分配到NCPAP组,予NCPAP治疗。其余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面罩供氧治疗,综合治疗两组相同。在开始治疗时和治疗后1、12、24h记录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值、PaO2/FiO2等。结果治疗后1hNCPAP组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P〈0.05);PaO2和PaO2/FiO2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PaCO2较对照组下降(P〈0.05),且此趋势随时间推移持续。NCPAP组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CPAP可改善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并心衰患儿心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患儿气管插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