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上肢局部水肿的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和与手术颈椎减压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4a来收治的10例伴有上肢局部水肿的颈椎病人,其中脊髓型颈椎病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后纵韧带骨化型1例,7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1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单间隙间盘摘除植骨内固定,2例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观察患者水肿消退情况。[结果]10例病人上肢局部水肿不同程度消退,前路手术者较后路手术者消退快。[结论]颈椎病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与颈交感神经受激惹有关,通过前路或后路颈椎管减压,去除颈椎不稳、椎间盘突出、骨赘等交感神经受激惹因素,水肿可逐步消退。  相似文献   

2.
颈椎节段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Li C  Liu X  Ma Z  Yi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30-732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伴有交感型颈椎病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12例,观察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MRI表现及手术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颈椎X线表现:7例出现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5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轻度缓解。MRI:7例在不稳定节段脊髓可见异常信号。手术效果:7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为优,7例均为节段不稳的患者;4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轻度缓解,治疗效果为良;1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稍有缓解,治疗效果为中。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伴眩晕的颈椎病临床多被命名为交感型颈椎病、颈性眩晕、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其发病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激惹学说、本体感受器移位学说以及椎动脉扭转学说。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动态的影像学检查,颈椎重定位检查以及颈椎扭转检查是鉴别该疾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要检查方法。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多有效,存在颈椎不稳或血管神经受压时,可以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颈段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共治疗上颈段颈椎病患者6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手法加牵引组、手法组和西药组分别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颈部疼痛、上肢痛麻、头痛头晕、交感神经症状及颈椎活动进行评分,对三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法加牵引组、手法组能显著改善颈部疼痛、上肢痛麻、头痛头晕、交感神经症状以及颈椎活动受限症状,而西药组能显著改善颈部疼痛、头痛头晕、颈椎活动受限症状,而对上肢痛麻、交感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手法加牵引组总有效率87.5%,手法组总有效率78.2%,西药组总有效率72.2%。结论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上颈段颈椎病,能明显改善颈部疼痛、头痛头晕和颈椎活动障碍,能纠正上肢疼痛麻木以及视力模糊、目胀、耳鸣、多汗、胸闷不适等交感神经症状,是防治颈椎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术在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中的意义及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2002至2007年颈椎病手术患者47例.入选条件:(1)脊髓型或神经根型或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2)均伴头晕等交感神经症状;(3)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交感神经症状.切取8只家兔颈椎后纵韧带.乙醛酸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后纵韧带内是否存在交感神经纤维,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随访10~48个月,术前JOA评分12.6分,末次随访15.2分.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主观满意度评价:优19例,良16例,可8例,差4例,有效率87.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颈椎后纵韧带上存在大量呈网状分布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椎间隙区分布较椎体区密集;后纵韧带浅层较深层密集;C2/3、C3/4、C3/4、C4/5节段较C5/6、C6/7密集.结论 颈后纵韧带上分布的交感神经可能是引发颈交感神经症状的另一重要因素.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8~2005年本治疗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所治疗的伴有颈性眩晕的颈椎病患者32例.观察比较术前、术后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片和症状改善情况,并进一步通过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X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稳或椎间盘突出现象,单节段不稳者9例,两节段者13例,三节段者7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者10例,两节段者15例,三节段者7例.所有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获10~48个月的随访,平均26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7.5%,症状和功能评分分值有明显提高(均数由术前13.89提升到术后23.98),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伴有颈性眩晕颈椎病中对颈性眩晕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临床评价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报告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方法及其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本治疗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为34~72岁,平均50.5岁。入选条件:①明确诊断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②均有交感神经症状。③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其中8例术前影像学显示有椎节不稳,其余患者未见明显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早搏等心电图异常,胃肠道症状,面部潮红,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0~48个月随访,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19例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可,4例为差,有效率为87.5%。结论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交感神经症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单开门加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后路单开门加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侧块钢板固定的特点、必要性以及手术要点。方法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加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不稳22例,单节段不稳15例,双节段不稳6例,三节段不稳1例。结果本组22例随访6月-1年,术后优良率达90.9%,无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椎动脉损伤、颈神经损伤及颈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单开门加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不稳具有入路安全、经椎管减压彻底同时又可增强颈椎稳定性等特点,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不稳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交感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18例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有颈椎不稳和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表现,JOA评分12.4±1.9分,北医三院40分法评分28.7±5.3分.采用前路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术,同时应用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随访患者JOA评分及北医三院评分改善情况,统计交感神经症状缓解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患者采用前路椎间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后有一过性咽喉部疼痛不适,出院时均已消失.随访18~58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和北医三院评分分别为15.2±1.4分和34.3±4.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6±1.0分和35.1±4.4分.两种评分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交感症状缓解优7例,良10例,差1例.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显示植骨融合满意,没有颈椎不稳定.结论:颈前路手术充分减压、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和稳定性治疗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81-883
目的: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8-2000年收治的2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结果:2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和C4-C5,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对大部分患者有短期效果。每例患者均于不稳节段行颈前路融合术,手术有效率为90%。结论: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可有短期疗效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小关节阻滞术和颈椎经皮激光间盘臧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对颈间盘膨出型同时伴有交感神经及周围神经刺激症状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三科对3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至少3个月,最长2.9年,平均随访1.4年。术前常规给予X线片及颈椎MRI检查。分别行颈椎小关节阻滞术和颈椎PLDD术,术后均给予药物治疗,术后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在临床随访中以改良的Macnab标准进行评估。本次回访为颈椎病所致临床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及周围神经刺激症状。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包括颈痛、不适及上肢疼痛、麻木等。根据l临床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颈椎小关节阻滞术与PI,DD术比较效果要差,其OR值为4.027,95%置信区间为2.349~6.910,也就是说PLDD术的疗效要比颈椎小关节阻滞术好。PLDD术优于颈椎小关节阻滞术治疗(P〈0.01)。结论经随访,颈椎PLDD术优于颈椎小关节阻滞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CT三维重建的方法测量健康成年人上颈椎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的各个方向上的活动度及其耦合运动,以及颈椎病患者上颈椎最大旋转位的三维活动度,并作对比分析,同时验证所使用的测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选取20个健康成年受试者(健康成年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2~26(24.0±1.2)岁;26个颈椎病患者(颈椎病组),其中男24例,女2例,年龄36~72(52.8±8.6)岁。采集健康成年人中立位、最大右侧旋转位、最大右侧侧屈位及最大屈曲位、最大背伸位5个位置的及颈椎病患者中立位、最大右侧旋转位上颈椎(含枕骨大孔)的CT图像。利用软件Mimics将所得CT重建为三维图像。在各个椎体(或枕骨)上选取明显的解剖标志点进行标注,根据所标注的解剖标志点建立局部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即代表了所在椎体的位置及方向。利用Pro/Engineer及MATLAB软件运算出上位椎体(或枕骨)相对下位椎体的活动度及颈部整体三维活动度,并比较颈椎病组和健康成年组差异。因解剖标志点识别有人为差异,选取两名实验员进行3次测量,用组内相关系数(组内ICC)和组间相关系数(组间ICC)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可靠性验证结果:组内ICC、组间ICC结果均在0.90以上,测量方法有很高的可靠性;健康成年组上颈椎三维活动度:最大右侧旋转位时,寰枕关节有(-6.8±1.5)°的耦合左侧屈和(8.9±2.0)°的耦合背伸活动,其余3个位置寰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很小,最大为(5.3±2.6)°;最大右侧旋转位时寰枢关节右旋(37.9±5.1)°,占整个颈椎活动度[(72.4±5.0)°]的52.34%,其余3个位置寰枢关节仍以旋转活动最为突出;上位椎体(或枕骨)相对下位椎体的平移距离均很小。颈椎病患者颈椎整体平均轴向旋转角度[(62.0±3.4)°]较健康成年组明显下降,但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的平均轴向旋转角度比较健康成年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基于CT三维重建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描述颈椎的这种复杂的三维运动,并且有很高的可靠性。(2)上颈椎运动是一个复杂的三维运动过程,各个方向活动时均附带有其他方向上的耦合运动。(3)颈椎病患者最大旋转位上颈椎旋转方向的活动度较健康成年人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外科治疗的56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34~61(51.15±6.29)岁,C4,58例、C5,613例、C6,76例,行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对照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40~65(53.24±5.31)岁,C4,510例、C5,614例、C6,75例,行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对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5...  相似文献   

14.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作用,为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设颈椎病和无颈椎病两组,其中颈椎病组(来源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333例,男119例,女214例;平均年龄(48.11±12.21)岁。无颈椎病组受试者73例(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曙光医院研究生及进修生、部分社区人员),男18例,女55例;平均年龄(45.99±11.47)岁。对两组受试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颈椎生理曲度观测,比较两组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率的差异性,并对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无颈椎病组相比,颈椎病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生率高达95.50%(318/333),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1);且颈椎病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占23.12%(77/333),变直占40.84%(136/333),增大占0.60%(2/333),反弓占12.01%(40/333),S形占4.20%(14/333),反S形占2.70%(9/333),上曲下直(以C4为分界点)占4.50%(15/333),上直下曲(以C4为分界点)占7.51%(25/333)。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各型颈椎病早期X线征象,且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临床不能笼统称之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而应重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的研究,这将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均接受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均治疗2次)。分别于阻滞前、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测量患侧腿围,记录患侧腿围缩小值。采用Inbody720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阻滞前及第2次阻滞后1周时的组织水肿程度;观察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阻滞。1例术后出现短暂下肢无力,余无不良反应。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患侧下肢各测量点腿围均不同程度缩小,且各测量点第2次阻滞术后第1、7天腿围缩小值均高于第1次术后第1天(P均0.01)。第2次阻滞后1周组织水肿程度较术前降低(P0.01),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加(P0.01),患侧下肢肿胀感、紧绷感、疼痛感、麻木感均消失。结论 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交感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附50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吴毅文 《颈腰痛杂志》2005,26(4):251-253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可行性。方法研究从1991—2001年共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病人50例,执行严格的诊断、纳入标准,采用颈牵、药物、推拿等综合治疗。结果5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近期疗效的优良率为76%;有效率为98%,同时发现住院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较门诊治疗的优良率高。结论非手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安全,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椎动脉横突段交感神经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横突段交感神经的结构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成年尸体10具,借助显微镜,观察椎动脉横突段周同的神经行程、分支及其分布特点。结果来自颈交感干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横突段周围相吻合,并攀附于椎动脉表面。结论依据解剖位置关系,颈椎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及周围神经可能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颈椎减压钛网植骨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探讨经前路再手术治疗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经颈前路再次减压手术治疗颈椎钛网植骨术后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6~75岁,平均61岁。脊髓型颈椎病11例,神经根颈椎病2例,混合型颈椎病3例。首次手术至再次手术时间4~12年,平均7年。所有患者首次手术均行前路椎体次切钛网植骨内固定术,钛网植骨节段C3-C52例,C4-C6 8例,C4-C7 2例,C5-C74例,其中C4椎体次切钛网植入+C5,6椎间盘摘除cage植入1例。患者术后症状好转或消失后再次复发13例;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术后症状持续加重1例。所有患者再手术前行颈椎正侧位片、CT、MRI检查,12例患者融合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其中上节段4例,下节段8例;3例患者因减压节段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造成脊髓或神经根受压;1例患者因前路减压不彻底脊髓仍受压。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系统,颈部功能障碍指数(ODI)及Odom分级标准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通过前路完成二次手术减压,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110min;出血量30-200ml,平均160ml。l例患者出现30ml较清引流液,怀疑脑脊液漏,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液管后缝合引流口,10d后拆线切口Ⅰ/甲级愈合。其余患者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等并发症。1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6个月。JOA评分及ODI指数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为(72.9±0.2)%。按照Odom临床效果分级标准:优12例,良3例,可1例。结论:颈椎减压钛网植骨术后,因手术减压不彻底、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或新形成的各种致压因素、内植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等需要再次手术,而经前路再手术治疗患者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