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会志  王国臣  郑毛根 《医学争鸣》2005,26(19):1824-1824
1 临床资料小切口开胸39(男24,女15)例,年龄16~75(平均50.5)岁. 肺癌12,其中中央型肺癌3例,周围型肺癌9例;肺结核瘤2例;恶性胸水8例;自发性气胸肺大疱10例;食管裂孔疝3例,贲门失弛缓症4例. 术前准备同常规开胸手术. 采用单腔或双腔管气管内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 采用标准开胸的健侧卧位. 切口自锁骨中线至肩胛下线之间的范围沿肋间走行,长约8~12 cm,以病变的部位选择锁骨中线至腋中线或腋前线至腋后线或腋中线至肩胛线的相应肋间,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背阔肌及胸大肌游离而不切断,沿欲切开之肋间将前锯肌纤维钝性分开,紧贴下位肋骨上缘切断肋间肌及壁层胸膜,用两副开胸器交叉撑开即可暴露术野进行操作. 关胸时,用10号丝线绕切口上下肋骨间隙缝合3针,关闭胸腔,逐层缝合切口各层组织,其中皮肤层以可吸收线行皮内连续缝合. 应用小切口进行肺叶切除11例;取活检1例;肺楔形切除2例;胸膜固定术8例;肺大疱切除10例;食管裂孔疝修补3例,贲门失弛缓症贲门胃底肌层切开膈肌瓣成形术4例. 开胸时间8~12(平均10)min. 关胸时间15~20(平均17.5)min. 开胸过程中出血量10~20 mL. 术后胸腔引流量70~200(平均130)mL/d. 术后伤口疼痛较标准开胸切口者明显减轻,均不用止痛剂. 术后术侧上肢活动无明显受限,肩关节活动在1 wk内均恢复正常,可耐受大范围的活动. 本组病例中,患者切口7~9 d拆线,全部I期愈合.  相似文献   

2.
张西海 《安徽医学》2011,32(8):1153-1153
目的探讨前外侧直线小切口开胸术微创治疗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第五肋间前外侧直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前至距肋弓2 cm,后至背阔肌前缘,拉钩将背阔肌拉向后方,沿前锯肌束方向纯性分开前锯肌,显露第五肋间,进胸手术。结果本组40例,其中胸下段食管癌18例,食管胃交界部癌22例,平均手术时间120 mim,切口长度平均10~12 cm,开胸失血量〈30 ml,术后平均住院9 d,手术出血少,患者术后1-2 d可下床活动,疼痛轻微,术侧上肢无明显运动受限。结论前外侧直线小切口开胸术具有损伤小、显露好、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杨小平  莫绍雄 《广西医学》2011,33(10):1321-132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VAMT)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腋中线第7肋间插入胸腔镜后,于腋中线胸大肌及背阔肌间做4~6 cm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进胸,镜下及直视下缝扎或切除肺大泡,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结果 2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70.1±19.3)min,术后平...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5年5月,选择60例肺切除患者采用腋下纵行切口开胸,取得了可靠的效果。本术式与标准后外侧切口比较,有切口短、外观美观、缩短开、关胸时间、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原发病包括肺癌、肺良性肿瘤(肺纤维腺瘤、错构瘤),肺结核瘤。行肺叶切除患者15例,肺段切除2例,肺楔行切除43例。1·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双腔插管,静脉麻醉,标准后外侧切口体位,腋下沿背阔肌前缘纵行切口长约12~1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背阔肌膜,分离并切开部分前锯…  相似文献   

5.
腋下纵行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减少胸部手术对胸壁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以利于术后康复和满足胸部手术野的显露。方法:采用证纵行切口施行胸内各种手术121例。结果:术中不切断胸大肌及背阔肌,出血少、创伤小,开胸关胸迅速,术后心肌功能扰乱轻且恢复快,刀口小且隐蔽,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和老年体弱患者。结论:该切口可满足多数胸内手术,尤其是各种肺叶切除和纵隔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减少胸部手术对胸壁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以利于术后康复和满足胸部手术野的显露。方法采用腋下纵行切口施行胸内各种手术121例。结果术中不切断胸大肌及背阔肌,出血少、创伤小,开胸关胸迅速,术后心肺功能扰乱轻且恢复快,刀口小且隐蔽,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和老年体弱患者。结论该切口可满足多数胸内手术,尤其是各种肺叶切除和纵隔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腋中线第7肋间插入胸腔镜后,于腋中线胸大肌及背阔肌间做4~8cm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进胸,镜下及直视下缝扎或切除肺大泡,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结果 2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71±22)min,术后胸腔引流量约110mL,胸管留置时间平均1.5d,住院时间4~10d,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兼有传统开胸及微创手术的优点,创伤小,手术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1995-11~1997-02,我院采用腋下小切口进行15例开胸手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6~64岁,平均51岁,男10例,女5例。病种为自发性气胸6例,创伤性血胸2例,包裹性脓胸3冽,动脉导管未闭2例,肺结核瘤肺叶切除1例,食管平滑肌瘤1例。手术方法:侧卧位,患侧上肢固定,充分显露腋南,自腋窝顶点沿腋中线做10cm切口,分离胸大肌、背阔肌与前银肌间隙,暴露并切开第四肋间约lOom左右,放入小开胸器,牵开助间切口至皮肤切口稍有张力为止,即可进行手术,术毕粗线绕助缝合,皮下皮肤分层缝合。2结果全组病人术中经过均顺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胸肌腋下开胸术在肺癌完全性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4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的完全性切除术,保留背阔肌和前锯肌,经第4或第5肋间完成.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术侧上肢活动范围、肺功能等情况.结果 无1例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相似,术后疼痛轻、术侧上肢活动范围及肺功能恢复快.结论 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应用于肺癌完全性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及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手术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及全肺切除治疗肺癌46例。上肺叶切除取第4肋间切口,中下肺叶或全肺切除取第5肋间,切口在腋前后线间,长7~12cm。第6或7肋间腋中线处做2cm切口进镜,在胸腔镜辅助下,配合使用常规开胸器械,经小切口完成肺叶或全肺切除,并清扫淋巴结。结果全组46例无中转开胸,无输血。术后并发心房颤动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余肺不张1例,术后出血2次开胸止血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46例均治愈出院。28例术后接受放化疗治疗。随访6~66个月,2年内死亡5例,3年内死亡7例,5年内死亡15例。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及全肺切除术适合于大部分周围型和部分中央型肺癌,该手术方式对病人创伤小、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效果与常规开胸术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0m)采取腋下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腋下小切口(腋后线至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进胸,行肺叶切除92例. 结果:皮切口平均长度为(8.9±0.97)cm,完成各类肺叶切除术92例.无一例术后死亡.术中平均开胸时间(15±3)min,关胸时间(20±6)min,术后平均胸液引流量(110±82)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2.3)d,平均术后输血量(160±24)mL,切口无感染. 结论:此切口行肺叶切除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开关胸容易,出血少,对病人精神打击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经济,负担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施行肺癌根治术47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使用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25例,常规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2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VATS辅助小切口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2~67岁,平均54.8岁,肺叶根治性切除22例,左全肺切除3例。常规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5~70岁,平均56.2岁,肺叶根治性切除20例,左全肺切除2例。1.2方法(1)VATS辅助小切口:沿第5或第6肋间开皮肤和皮下层,切口约8~15cm,前端不越过腋前线,后端止于肩胛角下方,可沿背阔肌表面潜行分离皮瓣,牵开背…  相似文献   

13.
熊伟  王继相  余恺  王波  许果  白上林  曾涛 《西部医学》2012,24(3):529-530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经左腋下横行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或切断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左腋下第4肋间背阔肌前缘向前平行肋间做长4~6cm的切口逐层切开达肋间肌,沿第5肋骨上缘进胸,用肋骨牵开器缓慢牵开,47例采用结扎术,9例采用切断缝合术。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手术切口结扎术者长4~6cm,切断缝合者长5~7cm。讨论经左腋下横行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或切断缝合术,切口美观隐蔽,显露良好,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胸外科传统常规剖胸手术径路为胸部后外侧或前外侧切口,需切断胸背部多块重要肌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前锯肌、骶脊肌、肋间肌),并需切除部分肋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这样的大切口(25-30cm)往往与术后切口感染、伤口疼痛以及肩部上肢的活动功能受限有直接的关系,延长患者术后住院和恢复时间,并且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5.
白忠义  林庆胜  侯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01-101,103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青少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cm长切口置胸腔镜,在腋中线上胸大肌外侧缘和背阔肌外侧缘间作一长3~6cm的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使用普通胸科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手术器械相互配合,在镜下和直视下进行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6min;小切口长3~6cm,平均4.5cm;胸管引流时间36~72h;术后无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3~55个月,尤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减少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降低了医疗费用,创伤小,同时增加了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海拔2260m)采取腋下小切口行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腋下小切口(腋后线至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进胸,行肺叶切除46例。全肺切除4例,肺楔性切除58例。结果皮切口平均长度为(8.9±0.97)cm,完成各类肺切除术108例,无一例术后死亡。术中平均开胸时间(15±3)min,关胸时间(20±6)min,术后平均胸液引流量(110±82)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2.3)天,平均术后输血量(160±24)ml,切口无感染。结论此切口行肺切除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开关胸容易,出血少,对病人精神打击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胸内应用背阔肌瓣是一项有价值的方法。可用于气管支气管切除以及食管切除、气管旁淋巴结广泛切除术等。背阔肌瓣必须于开胸前制取。如食管癌患者行后外侧切开时,附加一纵行切口,制造一宽7~10cm、长25~28cm肌瓣,该肌瓣血运由胸背动脉供应,于带蒂肌瓣旁切除5cm长的第2或第3肋骨,肌瓣经此间引入胸内。此肌瓣可供纵隔任何部位,但受血运限制,可有较多的并病发症。胸大肌瓣可于开胸后取,其缺点是受长度所限。肋间肌瓣  相似文献   

18.
开胸手术的传统方法往往是采用标准的后外侧切口或者前外侧切口,要横断背阔肌、前锯肌、斜方肌等,手术创伤大,开关胸时间长,术后疼痛时间长,肩关节活动受影响大。从2008年6月份开始,我们对传统手术切口进行改进,采用腋下小切口开胸术12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后外侧切口一直作为大部分胸外科手术选用标准的切口,该切口长,需要切断胸壁的多块主要肌肉,如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前锯肌等,切口创面大、出血多及开、关胸时间长,且术后肩关节和肺功能恢复慢.自2004年起,我院行经听诊三角的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手术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腋下弧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腋下背阔肌至腋前线间斜形向下弧形切口长8—12cm,对46例普胸疾病进行了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开胸过程出血量均少于20ml,术后伤口疼痛均较轻,止痛时间1~3天,术后24小时均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5天,术后拔管时间24—72小时,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3例。结论:腋下弧形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微创、美容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