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答:跖跗关节由5根跖骨、3块楔骨和骰骨组成,功能上分成3个柱结构,各柱之间有独立的关节囊;内侧柱和中间柱直接和舟楔关节相连,因而衍生出跖跗关节复合体的概念。近年来,随着交通伤等高能量损伤的增多,在造成跖跗关节损伤的同  相似文献   

2.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跗跖关节是由中足和前足连接而成的多关节系统,由于法国医师Jacques Lisfrane首次经跗跖关节截肢,故该关节也称Lisfranc关节。跗跖关节损伤常伴随着跖骨骨折和中足损伤,故有学者提出跗跖关节复合体(tarsometatarsal joint complex)的概念,包括跖骨、跗跖关节和中足。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约占全身骨折的0.2%。准确诊断、解剖复位和稳定崮定是获得优良结果的必要条件,未能解剖复位和再移位常常导致慢性疼痛、畸形、穿鞋困难等永久性伤残。  相似文献   

3.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多层螺旋CT特征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多层螺旋CT特征表现.资料与方法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患者23例,其中直接暴力损伤者10例,间接暴力损伤者13例.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及容积再现(VRT)重组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单纯骨折6例,骨折合并跗跖关节失去正常对应关系17例,其中10例关节面错位≤2 mm,3例骨折既合并>2 mln的关节错位又有≤2 mm的关节面错位.第2跖骨基底与内侧楔状骨间隙增宽,提示Lisfranc韧带损伤14例.结论 骨折(以第2、3跖骨基底骨折最常见,以跖侧常见)、关节面错位和Lisfranc韧带损伤可为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多层螺旋CT扫描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4.
陈树涛  张成 《创伤外科杂志》2021,23(3):239-240,封3
跖跗关节损伤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足部损伤,近年来跖跗关节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跖跗关节结构较为复杂,跖跗关节损伤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如对跖跗关节损伤认识不足,极易造成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本文分析了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的病因,提出损伤的诊断要点,并总结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俊 《西南军医》2007,9(4):64-64
跖跗关节亦称Lisfrane关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关节复合体,它的内在稳定性对于足的功能至关重要。以前骨科医生对其损伤认识不足,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而造成很多足功能障碍,如慢性疼痛、畸形、穿鞋困难等永久性伤残。随着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和跖跗关节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大多已把跖跗关节损伤作为关节内损伤来认识和处理。我院自2003~2006年,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患者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Lisfranc韧带损伤的MSCT及MR影像特点.方法 23例跗跖关节损伤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17~67岁,平均37岁.直接暴力损伤10例,间接暴力损伤13例.23例均行螺旋CT扫描,应用MPR、CPR、表面遮盖(SSD)及VR重组技术,其中10例行斜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MR扫描.结果 CT显示14例第2跖骨基底与内侧楔状骨间隙增宽,第1、2跖骨基底间隙>2 mm,第2跖骨基底内侧骨折5处,内侧楔状骨外缘骨折5处,提示Lisfranc韧带损伤;14例第1、2跖骨基底间隙增宽的患者中10例行MR扫描,显示Lisfranc韧带均有损伤,并分为3型:1型Lisfranc韧带不同程度断裂5例;2型Lisfranc韧带形态完整,但伴有第2跖骨基底内缘Lisfranc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4例;3型Lisfranc韧带形态完整,但伴有内侧楔状骨外侧缘Lisfranc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1例.结论 CT能显示局部软组织肿胀,提示Lisfranc韧带损伤,清晰地显示Lisfranc韧带附着点处撕脱骨折,MRI能够准确评价Lisfranc韧带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7.
足舟骨与邻近跗骨紧密砌合,构成足弓顶部,位置特殊。用常规位置投照时,该骨与楔骨或骰骨部份重叠,邻近关节间隙显示不清。特别是该部外伤和舟骨骨软骨炎病例给诊断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根据其解剖特点,采用前后内斜位、倾斜中心线投照,对显示足舟骨、骰骨及其邻近关节间隙颇为理想,现介绍给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伟  曹丽君  高明 《武警医学》2014,(2):160-163
目的 通过CT数据对人体足部主要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并对跗跖关节进行准稳态有限元受力分析.方法 对一成年女子行足部螺旋CT扫描,将所得图像经Mimics、GUG、ANSYS等软件处理得到三维有限元数字模型,并对跗跖关节进行准稳态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 建成了足部包括全部骨骼、韧带、皮肤、软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数字模型,并在正常及模拟碾压伤情况下对跗跖关节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结论 在正常及模拟碾压伤情况下第二跖骨所受应力最大并集中于第二跖骨基底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8"字弹力绷带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采用正骨理筋手法、"8"字弹力绷带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43例,平均39.7岁;左足25例,右足18例;新鲜损伤34例,陈旧损伤9例;病程平均13.6天;均经DR和CT检查发现单处跖骨近端或跗骨骨折12例,二处以上跖跗骨骨折31例,MRI检查显示跖跗关节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合并损伤。经4周治疗后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中足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中足功能,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4周治疗后,患者足功能改善(54.23±13.89 vs 83.65±9.60分,P=0.0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76.86±14.72 vs 93.14±8.73分,P=0.000)。优12例,良27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达90.7%。结论:正骨理筋手法、"8"字弹力绷带固定的被动治疗与主动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足骨,由附骨、跖骨和趾骨组成。附骨属于短骨,每侧7块。近侧列包括位于前上方的距骨和后下方的跟骨;中列为偏内侧的足舟骨,位于距骨的前方;远侧列由内至外依次为位于足舟骨前方的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和位于跟骨前方的骰骨。距骨的上面和两侧为距骨滑车与内外踝和胫骨的下关节面相关节.跟骨后部的粗隆为跟结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与容积再现(VR)对中足复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18例中足骨骨折患者先经X线平片(DR)和常规轴位CT扫描,而后将容积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MPR与VR三维重建,并与DR及常规轴位CT比较。结果 18例中有中足跖跗骨折76处,其中64处骨折累及跖跗关节面。在DR像上,10例跖跗骨折为阴性,其余8例仅显示18处骨折,显示率为23.7%。常规轴位CT像显示骨折60处,显示率为78.9%。MPR对跖跗骨折的显示率为100%。VR图像对足舟骨、骰骨、跖骨及楔骨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100%、75%、70.9%及60%,平均显示率为68.4%。VR图像能通过图像多角度旋转观察骨折细节,对怀疑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利用勾画、删除技术及多方位切割技术对中足骨进行分离、重组、单独显示关节面情况。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的MPR结合VR图像能显著提高中足跖跗骨折,尤其是深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73年以来收治的20例高弓仰趾畸形足进行了临床分析。针对畸形特点采用相应的截骨方法,对18只足进行随诊,平均随诊5年7个月,均获得优良效果。本文重点讨论以下两点:(1)高弓仰趾畸形足的畸形焦点是足纵弓的高度增加及前足下垂,其纵弓的顶点位于舟楔关节处,故在此处进行截骨是最合理的,且优于McElvenny和Caldwell的跖跗关节截骨术及Japas设计的V形跖跗关节截骨术;(2)高弓仰趾畸形足的X线测量与手术疗效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内弓角、外弓角、距跖角及跟1长度,跟5长度的测量,把畸形分为重、中、轻3度,作为决定本病治疗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脱位及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5-02~2011-06收治的18例跖跗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外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或克氏针+空心钉内固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采用美国骨科矫形足踝协会足评分标准评价随访患者的足术后功能状况,评定优6例,良8例,可2例,差2例.结论:通过解剖及功能复位可使跖跗关节得到长期有效的固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总结早期诊断和解剖复位内固定改善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认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但固定强度较差、对Lisfianc韧带功能重建效果较差、易出现内固定松动是它的缺点.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以来,我院应用带血管蒂的骰骨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5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8~41岁,平均31.2岁。单纯距骨颈骨折3例,距骨颈骨折并距骨体脱位2例。1.2 手术方法 取平卧位,作踝关节前外侧切口。切口起自踝关节上外侧,斜行向下,越过距骨体前外侧至骰骨后,沿第4跖骨略向前延伸,切开皮肤,将长伸肌和趾长伸肌拉向外侧,沿足背动脉外侧在距舟关节处仔细寻找跗外侧动脉的起始处,分清骰骨四周边界。此后即可根据受区需要凿取骰骨瓣,骨瓣范围约为2.5cm×1.5cm×1.5cm。若伴有距骨体脱位,则在踝关节内…  相似文献   

16.
针对足踝部的局部诊断和治疗性注射,是临床治疗足踝部损伤和炎症的简易有效的技术.本文综述了足底筋膜,踝关节,跗骨窦,跗骨管,趾间间隙与第1跖趾关节的解剖,病理,诊断以及常规使用的注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细微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45例踝部及足部外伤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64排螺旋CT MPR和VR重建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对踝关节细微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本组45例踝部及足部外伤患者中踝关节损伤27例,共计78处,其中外踝骨折31处,内踝骨折27处,后踝骨折20处;跗骨骨折24例,共计32处,其中跟骨粉碎性骨折18例,楔骨骨折8例,骰骨骨折6例;跖骨骨折4例,共计10处;关节脱位10例。X线、MPR及VR等三种检查方法对上述骨折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其中MRP对关节骨折检出情况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VR,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PR尤其可以显示关节细微骨折。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显示踝关节细微骨折,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量尸体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的应力分布,分析韧带损伤对其应力的影响.方法 7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解剖显露足底跖筋膜、弹簧韧带、跖长韧带、跖短韧带,标记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经电子万能试验机逐级加载至700 N,利用静态电阻应变测试仪和微型箔式电阻应变片,测量足底韧带损伤情况下足纵弓骨结构的表面应力,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足底韧带损伤前,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跟骨,其次是第三跖骨、第二跖骨,均为压应力;而舟骨、腓骨、胫骨主要表现为拉应力.不同足底韧带损伤情况下骨结构表面应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底韧带损伤后,足纵弓骨结构的表面应力分布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应力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大雄 《人民军医》1999,42(5):258-259
应力骨折是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常见的损伤,属于过度使用性损伤的一种,亦称疲劳骨折。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骨折是阈下损伤积累的结果,其特征是骨的破坏和修复同时进行。应力骨折好发于下肢,但各种运动引起的应力骨折部位各异。蓝球运动员跗、跖骨应力骨折发病率较高,田径运动员多发于胫骨、腓骨或跖骨,足球运动员好发于第5跖骨,军事训练以胫骨骨折为最多见,占50%~80%。1 损伤机制和病理改变当力作用于骨时,不论是压力还是张力,骨内均受到应力作用。应力作用使骨的形状产生变化称为应变。在一定范围内,应力越大则应变越大。当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足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X线平片漏诊,而后经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并多平面重建的足踝隐匿性骨折患者资料.结果 CT扫描显示本组50例骨折部位包括外踝15例,距骨7例,跟骨6例,骰状骨4例,舟骨5例,跖骨4例,内踝6例,第一楔骨2例及趾骨1例.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准确显示足踝部骨折碎块大小、骨折线方向、移位程度及关节受累范围.结论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对足踝隐匿性骨折作出准确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