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分析阻塞性新生儿肝炎时胆道系统的损害,以便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 通过手术证实的24例阻塞性新生儿肝炎患儿,取肝组织活检、并在胆囊置管冲洗前后观察肝外胆管形态变化.结果 24例阻塞性新生儿肝炎皆有不同程度的肝外胆道阻塞表现,管腔狭小,9例可见丝状胆栓影响排胆汁功能.结论 阻塞性新生儿肝炎与胆道受损是同步的.因此,临床上治疗肝炎的同时应做到输送胆汁通畅,才有可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阻塞性新生儿肝炎时其胆道系统的损害,以便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通过手术证实的22例阻塞性新生儿肝炎病儿,取肝组织活检、并在胆囊置管冲洗前后观察肝外胆管形态变化。结果22例阻塞性新生儿肝炎皆有不同程度的肝外胆道阻塞表现,管腔狭小,8例可见丝状胆栓影响排胆功能。结论阻塞性新生儿肝炎其与胆道受损是同步的。因此,临床上治疗肝炎的同时应做到输胆通畅,才有可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4月,我科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24例,对本组患者的胆道引流管进行固定、冲洗、管理、观察,记录引流管放置的时间及其并发症。结果:24例患者中,除1例因引流管在体内扭曲引起管周渗液、1例因胆道出血不止死亡外,其余22例患者平均置管13.6d后顺利拔管。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药物性肝损害错误诊断3例,为吸取教训,报道如下。一、误诊病例 1.药物性损害黄疸,误诊为肝外胆道阻塞。例1,男,24岁,住院号85448。因腹痛服去痛片4片,次日发热,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皮肤巩膜黄染,诊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入院。巩膜皮肤黄染,躯干皮疹已消失,肝右肋下2cm,轻度叩击痛,谷丙转氨酶280u(金氏法)胆红质5mg%,硷性磷酸酶35.5u(金氏法),胆固醇280mg%。每日以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滴注,3周后黄疸加深,胆红质达20mg%,疑为肝外胆道阻塞,进行剖腹探查,发现肝呈深绿色,胆囊呈排空状,总胆管、左右肝管未发现梗阻。未作肝活检。术后黄疸不退,每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淤胆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采取腹腔镜直视下胆道冲洗治疗的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淤胆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儿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淤胆型),经内科治疗后疗效不明显者,可行腹腔镜下胆道冲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欧玄 《中外医疗》2012,31(6):99-9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6例资料,并随机选取的36例开放性手术治疗胆道难取性结石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36例中34例患者结石取净,2例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及复查B超提示胆总管下段有泥沙样结石残留,经胆道冲洗后结石消失,一次取净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外管结石结石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轶群 《中外医疗》2010,29(29):40-40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1992年至2008年间2637例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3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漏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3例,胆囊癌或胆总管癌切开探查后漏胆6例,胆囊管残端漏6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漏胆9例,T管因残留结石阻塞2例,因蛔虫阻塞1例,保守治疗32例,再手术治疗5例。除3例胆系肿瘤晚期出现恶液质,放弃治疗主动出院外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系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胆道梗阻、操作失误等。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轻重,胆道有无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效果,为临床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取石数目、结石直径、住院时间、T管或鼻胆管放置情况、术后胆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道感染、并发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将针尖打磨圆钝的5号齿科针头作为冲洗针头及泪道探针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对门诊600例日龄为45d以上的婴儿泪道阻塞者,以1%地卡因表面麻醉后,应用0.9%生理盐水,采用冲洗-探通-冲洗的方法进行泪道冲洗探通治疗。结果600例(650眼)中,一次冲洗探通成功490眼(75.4%),总成功648眼(99.7%)。结论冲洗探通法治疗婴儿泪道阻塞是简单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探通并留置管结合透明质酸钠注入,对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6例74眼泪道阻塞患者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探通术并留置管,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随诊半年,59例(79.7%)泪道冲洗通畅,11例(14.9%)溢泪症状减轻,4例(5.4%)冲洗不通。结论 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探通并留置管结合透明质酸钠注入是泪道阻塞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辉 《海南医学》2006,17(1):74-75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治疗的经验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发生的24例胆道损伤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胆总管横断12例,肝、胆总管部分损伤7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穿通伤3例,右肝管损伤1例,胆道管缝扎1例,15例随访,术后恢复优10例,良为4例,差为1例.结论减少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关键在于预防,而一旦胆道损伤则根据胆管损伤的程度类型作出相应的手术方式,以减少胆管炎及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我院外科自 1 995~ 2 0 0 1年共收集胆道术后置 T管 3 2例。其中女性 2 4例 ,男性 8例 ,年龄 2 1~ 69岁。本组胆道术后置 T管中 ,胆道结石 2 7例 ,其中肝外胆结石伴胆管炎 2 1例 ,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炎 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伴胆管炎 4例 ,胆道肿瘤 2例 ,胆道残留结石 2例 ,胆道损伤 1例。2 置 T管后并发症及预后 并发症有胆汁漏出、胆道出血、胆道逆行感染、T管脱落、T管阻塞、胆汁大量丧失等。本组中曾出现 T管脱落 1例 ,占 3 % ;T管阻塞 2例 ,占 5.8% ,胆总管病 1例 ,占 3 % ,胆汁的大量丧失致水电解质失衡消…  相似文献   

13.
120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内胆管结石48例,肝外胆管结石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2例.手术行胆道撂查取石T管引流60例,不规则肝叶切除24例,胆肠内引流36例,术中应用胆道镜48例,术后应用胆道镜72例.结果 治愈108例.再次手术后经B超,胆道造影证实结石取净率90%.结论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胆管狭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再手术应严格遵循"清除结石.解除狭窄与梗阻,矫正畸形,切除病肝,通畅引流"其中"病肝切除,胆管狭窄处的切开整形.肝门大口径胆肠吻合"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术中术后正确应用纤维胆道镜可降低残石率.  相似文献   

14.
肝外梗阻性黄疸,发生在主肝管或胆总管,从肝门的肝管到Vater氏壶腹的任何部位的肿瘤、结石、狭窄、寄生虫、痉挛及先天性畸形等,都可妨碍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引起胆道阻塞,使阻塞以上部位的胆管扩张,多需外科治疗.本文报告1994-2001年间B超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96例,以探讨B超在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朱明旺 《当代医学》2001,7(11):64-66
恶性肝门胆道阻塞:MR胆管造影在确定胆道受累程度中的作用 在使用磁共振胆道造影(MRC)评价恶性肝门胆道阻塞病人中胆道受累程度的研究中,J.A.Soto等前瞻性分析了24例经证实的肝门区恶性胆  相似文献   

16.
研究56例无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时机及效果。超声证实无肝内外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均行手术探查及病理学检查。手术证实56例梗阻性黄疸中有30例为胆汁粘稠症,并经胆道冲洗治愈;26例为胆道闭锁,预后不良。二者在肝内小胆管增生这一病理改变上存在一致性,可能是对胆道梗阻的代偿机制之一。对于超声提示无肝内外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经1~2周的抗炎、保肝、利胆治疗无效后,应及时手术探查,以使胆汁粘稠症的患儿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早期婴儿因肝外胆道闭锁施行外科手术者能长期生存,这表现过去30年间儿外科技术的主要进展。每14000名婴儿中有1人在出生时患有胆管树的硬化性炎症病变,如不治疗,往往因肝硬变和肝功能衰竭而夭折。常规胆管小肠吻合术能使极少数婴儿的胆汁流通。剖腹术时可证明患儿尚有肝管残余,但多数患儿肝外胆道损伤常向上延伸至胆囊。确诊时,常有肝内纤维变性或肝硬化性损伤。多数胆管闭锁例被认为不能矫正,直至五十年代中期,Kasai在肝门残余的纤维性组织中观察到微细胆管,显现与开放的肝内胆管相通。他描述了门静脉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脓腔敏感药物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及肝胆外科2014年8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52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8例,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灌洗脓腔治疗;对照组24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脓肿...  相似文献   

19.
<正>术后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临床上较为多见,由于病情较复杂,手术难度亦较大。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97例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97例中男46例,女51例,年龄24~82岁,平均43岁。均经B超或CT、胆道造影等检查证实为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其中肝外肝管结石34例,肝内胆管结石53例。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32例,肝外切开取石行胆管肠道吻合38例,肝门部胆管切开取石后整形加扩大吻合口,胆肠吻合术19例,肝表面胆管切开取石2例,肝段或肝叶切除13例,胆肠吻合口取石3例。  相似文献   

20.
1 梗阻性黄疸及其分类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发生黄染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按其来源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3类. 梗阻性黄疸根据阻塞的位置可分为肝内和肝外梗阻性黄疸,前者常分为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如肝内胆道结石、肝肿瘤、寄生虫、胆道闭锁、胆道发育不全等;肝内胆汁淤积,如毛细肝管型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胆汁淤积等,属于内科性黄疸范畴,一般仅需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