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红外热象图是一种无损害性、功能性诊断技术,通过皮温观测判断神经及其它组织器官功能、代谢状况。1964年Albert 首次报道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热象图观测。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进行了有关研究,其结果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但是,目前有关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临床应用可靠性仍有争议,其分析方法,诊断指标及应用技术不够统一完善,临床应用尚需更多资料的支持。本文拟就热象图有关应用技术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肘、腕红外热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WP-95型红外热像仪,对221例常规军事训练1~5年的年轻干部及战士进行红外热像仪的全身检查,并与刚入伍未参加训练的新兵100例进行对照。结果221例经红外热像图检查发现颈、肩、腰、肘、腕出现异常热像图的有180例,占81.45%;而100例新战士仅有6例颈、肩、腰、肘、腕出现异常热像图,占6.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86例异常热像图受检者全部做x线摄片检查,X线摄片异常者仅28例,占15.05%,两者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外热像图对军事训练所致软组织损伤有其独特的异常热像图,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信息,正确的使用红外热像图,对保证部队广大指战员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2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分成三组,分别经全身矿泉浴、双手远红外线热辐照、左腕部强红光辐照前后,双手红外热象图温度变化。显示病人的甲皱、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全掌、腕的平均温度均有显著升高。说明以上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周围血循环均有促进作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 热象图是监测颈动脉—眼区循环的有效方法。本文是对三组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的观察。结果证实在某些类型的青光眼中有脑血管疾病存在。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运用热象技术对青光眼患者作检查,以判定血管疾患的存在。热象图借助于敏感的远红外传感器来研究不同皮区的温度。一个电子光学系统使得能立即看到人体表面很大部位不同温度的图象。不同温度的分布发展类型使得可能通过温度梯度变化查明病理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红外热图中局部皮温升高的主要机制,探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得乳腺癌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变化,分析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红外热图中两乳腺热像不对称,患侧有异常热区及血管形态改变。患侧血管数量增多,患侧乳头温度、乳晕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微血管计数值与乳腺肿物与对侧乳腺相同位置的温差呈正相关。结论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乳腺癌热图中局部热点或热区的主要机制,病灶处局部温升,与MVD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红外热像仪在诊断乳腺癌的同时有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我们应用自主研发的医用热成像诊断(MTD)系统,将MTD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肺癌的影像诊断,采集肺癌患者术前热成像资料加以分析,以期为肺癌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临床确诊肺癌患者42例,于术前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通过其模式识别及层次分析技术有效改进图像清晰度和减少干扰信息,增加病灶的识别能力,使热像图对肺癌识别能力提高。结果所有研究对象顺利采集到相应热成像资料及相应热区分布变化,对比其他临床辅助检查手段证实了其有效性。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技术手段,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肺癌诊断过程并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颈椎病理疗疗效的客观指标,本文观察了164例颈椎病患者理疗前、后脑血流图、甲皱微循环、热象图、电诊断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理疗后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血流图的波幅增高,流入时间指数缩短(P<0.05)。甲皱毛细血管管袢数增加,血流速度加快。热象图上见到脊柱两侧皮肤温度曲线由不对称趋于对称。尺、挠神经的时值患侧大于健侧,但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通过观察初步认为:脑血流图、甲皱微循环、热象图检查可以做为评定颈椎病疗效的客观指标。而电诊断的时值测定可做为判断颈椎病患者有无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我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应用HR-2型医用红外热像仪对500例妇女进行乳腺检查,得到1 000个乳腺的热图。经分析归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新型的非接触测温方法,具有无损、快捷、方便的特点,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物组织内部温度场进行三维重构.目的;针对肿瘤热疗过程中温度场测量与重构,提出生物组织温度场三维重建新方法.方法:首先根据生物传热和红外热辐射信息,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非接触测量分层体模的二维温度分布信息;然后,将此温度信息转换为人眼可视的灰度图,并进行伪彩色处理,同时,利用传输函数为热像图序列的每一个像素重新分配颜色和不透明度,从而对分层体模的温度场利用体绘制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依据红外热辐射的原理,采用红外热像仪接受红外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然后采用伪彩色显示方法,对分层体模的三维温度场进行光线投射重建,为热疗过程中生物组织内部三维温度场的测量、观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颞颌关节病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及时诊断。为完善诊断方法,作者研究了红外线热象图诊断颞颌关  相似文献   

11.
1 简 介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与高新测试技术相结合 ,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它所积累的科学的诊断方法已为当今世界医学界所瞩目。随着红外热象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越来越重视采用红外热象技术来研究某些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的观察。周围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在发病初期的临床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采用红外热象技术不但能早期明确诊断 ,而且可以随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变化情况。这样 ,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本项研究的是红外热象技术在周围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2 临床资料病例总数 2 7例 ,男 13例 ,女 14例 ,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结合红外热像仪治疗286例脑供血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青 《上海医学影像》2004,13(3):189-191,F003
目的 探讨红外热像仪产生的热图与中医学的辨证施治相结合治疗脑供血不足。方法 使用红外热像仪对286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检查,然后中医分型治疗,再每隔1个月用红外热像仪随访疗效。结果 1个月后平均总有效率85.6%,2个月后平均总有效率91.2%,3个月后平均总有效率达95.7%。结论 红外热像仪对早期诊断脑供血不足及疗效跟踪有很大帮助,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腕踝针对不同病因所致下腰痛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下腰痛的疗效 . 方法 80例下腰痛患者依病因分组并采用腕踝针疗法治疗 . 应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各组治疗前后腰部热像图 . 结果痊愈 40例 , 占 50.00% ,有效 36例 , 45.00% ; 无效 4例 , 占 5.00% ; 在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下腰痛中 , 其疗效优劣程度依次为急性腰扭伤 , 腰筋膜炎 , 腰肌劳损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部热像图温度差值结果与各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成正相关 , 并与 Fairbank JC评分法一一对应 . 结论腕踝针疗法是治疗下腰痛的有效方法 , 腰部热像图可作为评价腰痛疗效的理想客观指标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红外热像图方法显示运动训练前后肌肉(肌群)温度分布及其变化,探讨红外热像方法用于运动训练效果评价的可能性和价值。方法:应用红外热像仪对健康志愿受试者的上、下肢和躯干运动,以及不同负重量运动前后的相应肌群进行观察,显示肌肉的红外热像图及其变化,分析和比较肌肉运动前后温度变化以及与运动时间和负重的关系。结果:①做屈腕、屈肘、展臂、下蹲站起、俯卧撑等运动后,运动的肌肉(肌群)温度大幅升高,而相邻未运动肌肉温度的升高有限,热像图对该反应显示清晰。②俯卧撑25次后胸大肌和斜方肌温度升高0.35℃和0.28℃,俯卧撑50次升温为1.21℃和0.32℃。③负重1kg屈腕100次后前臂肌群升温1.32℃,负重2.5kg升温1.85℃。结论:具有定性、定位和动态优势的红外热像技术对运动后肌肉的升温反应可以记录和显示,而肌肉升温的高低与训练时间的长短、负重量的大小直接相关,红外热像法可用于运动员训练和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红外热像图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认识红外热像图在乳腺肿物诊断和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对196例乳腺肿物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表现及与病理检查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红外热像图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为89.2%.乳腺癌与炎性肿物、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纤维瘤及乳腺导管扩张症相比,在温差、高温区域及血管影像上均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红外热像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性检查手段,对于乳腺肿物的诊断和鉴别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热像图表现特点。方法用红外热像仪对19例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扫描,患者同时行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患者双小腿热像图呈现异常冷区,或两侧热像图明显不对称,或皮肤区域性温差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与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患者热像图异常率100%,温差异常率84%;多普勒超声结果阳性率89%。结论热像图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筛查方法,比多普勒超声检查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对于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临床上尚缺乏可靠、迅速的评价方法.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技术在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 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过的合并轻度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10例,合并重度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10例,糖尿病多并发症患者 20例,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 20例进行双下肢红外线热像检查.而后对有并发症患者予以并发症治疗,作为治疗组;对无并发症患者予以降糖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果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肢体温差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外热像图观察的肢体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热像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肢体温差 [(0.27± 0.26) ℃ ]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t=6.13,P< 0.001).可见微循环明显改善. 结论红外热像技术对于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的诊断及效果评价是一种可靠、迅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远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评定及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行远红外热像图检查 ,用目测类比评分法 (VAS)对疼痛进行评估 ,同时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红外热像图特点。结果 康复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 ,疗效优良率为 83 .3 % ,疼痛明显减轻 (P <0 .0 5 )。患者的远红外热像图表现为 :腰骶部出现异常热区 ,呈菱形或梭形 ,可呈现为片状均匀红色 ,多以L4~ 5及L5~S1 部位较突出 ,热区范围扩大 ;异常热区中心温度多超过 3 4℃ ,与周边温度差多超过 3~ 4℃。治疗后远红外热像图改善主要表现为 :热区范围减小和异常热区中心温度降低。结论 远红外热像图能直观反映腰椎间盘突出症异常热区的分布范围 ,可作为腰间盘突出症诊断及疗效评定的功能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彩超和红外热图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差异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 10 0例患者进行彩超和红外热图检查 ,将其图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彩超诊断良恶性肿瘤特异性为 88% ,恶性肿瘤特异性为97.6 4 %。红外热图诊断良恶性肿瘤特异性为 88% ,恶性肿瘤特异性为 97.5 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两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反映乳腺肿瘤的情况 ,综合分析两种结果可提高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赵曙光  陈子英  于丁  唐闽  范世豪 《新医学》2014,(11):735-738
目的应用自主研发的心脏红外长波摄像监测系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行术中监测,通过对红外热图分析,探讨该技术在心肌缺血诊断,心脏搭桥效果判断及不良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胸骨正中开胸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20例,术中全程行红外摄像实时监控,采集并分析热图,并与术前信息比对,发现不良信息,指导手术操作。结果红外摄像获取的心脏热图能够准确判断心肌缺血部位,同时能够判断桥血管及吻合口是否通畅、可对搭桥术后缺血心肌血供恢复状况加以判断并推测手术效果。结论红外摄像监控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具有术中指导意义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