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按时辰规律服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代动力学等,存在明显的生物学周期性变化。根据其变化规律合理用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例如抗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药物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副作用,有的可以引起造血系统的病理变化,了解这些药物与血液病的关系对预防某些血液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介绍一些常用药物可引起的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部分抗癌药物都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副作用,容易引起再障。如正定霉素、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等。有的药物在正常剂量时对大多  相似文献   

3.
用药不当或长期大量使用某些药物,会对眼睛造成损害,轻者可致眼睛发生红肿、瘙痒、疼痛;重者可致晶体混浊,角膜穿孔,眼底出血及视神经萎缩等,甚至造成视力障碍或失明。哪些药物必须慎重使用呢?  相似文献   

4.
134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 分析总结1340例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旨在引起医生的重视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方法 从“全军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数据库中提取1997-1998年抗感染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中1340例,并对ADR的临床表现、所涉及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所致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约占50%,依次是胃肠系统损害、药物热、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等;在1340例中严重的ADR有243例,其中有8例死亡;按引起ADR例次排序,青霉素类居首位,以下依次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病药物及氨基糖苷类。结论 要避免或减少抗感染药物的ADR首先要发挥临床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临床医生要熟知各种药物的抗菌谱和药代动力学特点,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收集的6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等因素与ADR的关系。结果女性ADR发生率(50.82%)略高于男性(49.18%);老年患者ADR较其它年龄段高,占50.18%;有37例(60.66%)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59例由静脉滴注引起(96.72%);ADR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72.13%);联合用药引发ADR占29.51%;中药注射剂的ADR占29.51%。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5月间收集3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6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0.12%(196例);抗生素类中的喹诺酮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2.02%(137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3.7%(175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翠芝 《工企医刊》2010,23(6):58-58
合理使用药物剂型是合理用药的一个方面,适宜的药物剂型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药效,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和药代动力学,以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 提到先锋霉素、阿莫西林、氟哌酸等药物,大家都比 较熟悉,许多家庭常备有此类抗菌药物,遇到头疼脑热或感冒咳嗽等小毛病,就吃几粒,甚至不是感染性疾病也服用;很多人服药极不规律,想起来就服用,想  相似文献   

9.
积极开展药物咨询 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了解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妇产科上报的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例ADR报告,患者平均年龄(28.76±6.80)岁;用药途径方面,静脉给药149例,占90.30%;其次为肌肉注射12例,占7.27%;口服给药4例,占2.4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何心脏循环系统损害。发生ADR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占73.33%。结论加强抗菌药物ADR监测,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是减少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儿科用药需结合儿童的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儿科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成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应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有效降低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不断加深,合理用药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不合理并用药物现象还时而出现。笔者就一些不合理并用药物加以分析。 1.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 这是抗菌药并用中常见的一种,两药同属β-内酰胺类抗菌药,虽然作用部位相近,但并不产生协同作用,且可使不良反  相似文献   

14.
做好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监测报告工作,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十分重要。现将我院半年来进行的ADR监测报告工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体外PK/PD模型是指一类借助体外装置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药效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抗菌药物药效学研究方法相比,该模型能够直接体现体内抗菌药物动态变化过程中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且不受实验动物的限制,因此近年来被国外学者广泛用于抗菌药物药效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如抗菌药物的研究开发、PK/PD参数的确定、细菌的耐药性研究及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等.本文主要介绍体外PK/PD模型的发展及近年来利用该模型进行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优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医学研究认为,正常的胃肠蠕动,对于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至关重要。如果胃肠动力发生障碍,或处于失衡状态,则多种疾病会接踵而至。腹胀、腹痛、胃灼热、嗳气、泛酸、呕吐,也可引起胃、食管返流,导致食管溃疡等。其发病率颇高,故需服用胃肠推动药(即胃肠促动力药)治疗,以纠正蠕动失调,使之正常运转,令病情好转或消失。胃复安又称灭吐灵、甲氧氯普胺,能增强胃蠕动,加速胃排空,可避免或减少十二指肠、胃内物质返流至食管酿成溃疡。同时,由于胃动力明显改善,小肠蠕动也随之增加,运送时间大为缩短,故它适用于治疗恶心…  相似文献   

17.
体外PK/PD模型是指一类借助体外装置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药效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抗菌药物药效学研究方法相比,该模型能够直接体现体内抗菌药物动态变化过程中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且不受实验动物的限制,因此近年来被国外学者广泛用于抗菌药物药效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如抗菌药物的研究开发、PK/PD参数的确定、细菌的耐药性研究及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等。本文主要介绍体外PK/PD模型的发展及近年来利用该模型进行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优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特点,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杜绝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的患者发病原因、药物构成、季节相关性及转归情况.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用药过量(25.93%)、用药时间过长(29.63%)、非医生指导下服药(35.19%).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为影响心电活动(27.78%)和心肌收缩力(18.52%)的药物,以及不明详细成分的中药汤剂及中成药(24.07%).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在冬季(51.85%).结论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其特殊性,应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发生后提高诊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王云凤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27-1928
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临床抗菌药物所致患者的不良反应,促进其进行合理用药.方法 调查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中,有抗菌药物所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200例,根据其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原因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院内抗菌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次是喹诺酮类药物;单个药品是以头孢孟多最多,左氧氟沙星为次之.结论 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临床的合理用药进行指导和管理,提高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特点。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杜绝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的患者发病原因、药物构成、季节相关性及转归情况。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用药过量(25.93%)、用药时间过长(29.63%)、非医生指导下服药(35.19%)。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为影响心电活动(27.78%)和心肌收缩力(18.52%)的药物,以及不明详细成分的中药汤剂及中成药(24.07%)。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在冬季(51.85%)。结论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其特殊性,应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发生后提高诊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