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琳 《大家健康》2013,(11):17-18
目的对比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择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择期剖宫产孕妇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的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对照组采取单用催产素的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记录、称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观察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89.52±29.56)ml,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76.65±32.92)ml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术后2h出血量为(132.52±39.58)ml,术后2-24h出血量为(40.52±5.63)ml,对照组的术后2h出血量为(298.75±65.32)ml,术后2-24h出血量为(102.36±10.86)ml,组间术后2h出血量、术后2-24h出血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择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张致伟 《中外医疗》2016,(17):69-70
目的:整理该院剖宫产临床治疗资料,探讨急症与择期剖宫产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1—2015年12月收治的206例剖宫产孕产妇,随机分为急症组和择期组,每组各103例,两组均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对比两组的手术指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指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2.62%,急症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4.27%,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7.68±7.64)min,急症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2.85±7.59)min,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与急症剖宫产相比,择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并发症存在明显差异,评估分娩手术方式选择应保持谨慎,在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婴安全取得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应用葡萄糖酸钙联合催产素,对照组单用催产素,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联合催产素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可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剖宫术有日益升高的趋势,因此其并发症已成为产科中的重要问题,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产妇死亡。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4年15年间在剖宫术中为减少子宫出血,促进宫缩及使新生儿顺利娩出对催产素的使用途径和时间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谢丽莎 《广西医学》2003,25(9):1653-1655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提前 (胎儿娩出前 )静脉滴注催产素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研究组 :对 1 2 5 0例剖宫产手术 (其中腹膜内术式 96 3人 ,腹膜外术式 2 87人 )在切开子宫吸去羊水准备娩头前小壶内快速静脉滴入催产素 1 0U ,记录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间隔 (U DI)时间、胎盘剥离情况 (自行或人工剥离 )、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与对照组 1 5 0例手术(传统方法即胎儿娩出后小壶内快速静脉滴入催产素 1 0U ,其中腹膜内术式 1 0 0人 ,腹膜外术式 5 0人 )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子宫收缩好 ,子宫切口边缘出血少 ,胎盘自行剥离率高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P <0 0 1 )。腹膜外术式研究组胎头娩出容易 ,U DI明显缩短 (P <0 0 5 ) ,新生儿窒息率降低 (P <0 0 5 ) ,腹膜内术式中两组U DI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术中提前应用催产素能减少术中出血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位择期剖宫产出头困难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回顾分析头位择期剖宫产155例,按随机方法分为术前使用缩宫素78例,未使用缩宫素77例,比较两组胎头娩出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使用催产素的头位剖宫产出头顺利,减少了手术风险,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结论:头位择期剖宫产术前应用缩宫素是解决术中出头困难,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择期剖宫术中用碘伏纱布垫和手术结束后从阴道用小刮勺行宫颈搔刮术清除宫颈粘液栓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 080例,随机被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40例)用常规的剖宫产手术方法,术中未清除宫颈粘液栓。实验组(540例)改用剖宫产改良的手术方法,剖宫产术中用碘伏纱布垫和手术结束后从阴道用小刮勺清除宫颈粘液栓。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4 h内出血量和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700 mL者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实验组血性恶露在正常范围3-4 d内、10 d内、15 d内转变为浆液性恶露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术中用碘伏纱布垫和手术结束后从阴道用小刮勺清除宫颈粘液栓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减少血性恶露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术前补钙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血液系统疾病的择期剖宫产产妇120例,术前随机分为补钙组和对照组各60例。补钙组术前15~30分钟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加10%葡萄糖酸钙10ml;对照组术前不用药。术前常规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观察术中、术后24小时的出血量。结果总出血量,补钙组(215±42)ml,对照组(320±50)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术前补钙比单纯术中应用催产素,对预防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萍 《广西医学》2004,26(12):1840-1841
剖宫产按开始手术与分娩发动和破膜的关系,分为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前是指分娩过程中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等需急症剖宫产。本对我院急症剖宫产326例和择期剖宫产187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急症剖宫产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术前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预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术前静滴缩宫素诱导宫缩联合术中静滴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单纯术中使用缩宫素.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结果 用药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择期剖宫产术前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垂体后叶...  相似文献   

12.
李瑛娜 《西部医学》2011,23(11):2230-2231
目的讨论剖宫手术后缩宫素给药时间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64例足月妊娠、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术后分别采用缩宫素20μ维持静滴12小时的2种不同静滴方法来观察其对术后24小时的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快速静滴组与维持静滴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缩宫素维持静滴能更好地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缩宫素用法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子宫收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85)和对照组(n=82),胎儿娩出后均给予产妇10 U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同时观察组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5 U缩宫素静脉推注。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情况、胎盘剥离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胎盘自然剥离率、胎盘自然剥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阴道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30 s、1 min、2 min、3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娩出后均给予产妇10 U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同时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即可达到减少出血、增强子宫收缩的效果,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杨淑引  陈伟红  金荷照 《浙江医学》2014,(12):1085-1087,1090
目的:探讨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策略。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150例,分成A、B两组,A组(72例):钳夹脐带时行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负荷剂量),随后继以40 U缩宫素缓慢静脉滴注;B组(78例):在钳夹脐带时仅以40 U缩宫素缓慢静脉滴注(无负荷剂量)。比较两组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缩宫素用量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头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一般状况(年龄、体重、孕龄及孕次)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产妇在给予负荷剂量缩宫素后出现子宫收缩明显加强(5~10 min)、心率增快(5~20min)、收缩压(5~15min)及舒张压(10~15min)下降(均P<0.05);A组缩宫素总用量增加(P<0.05)。两组产妇的手术持续时间、总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给予负荷剂量的缩宫素虽可提早子宫收缩时间,但对产妇转归无明显影响,反而可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负荷剂量的缩宫素静脉输注可对产后出血起到相同的临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汪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50-151,153
目的研究对比剖宫产患者采用静脉推注、静脉缓慢滴注和子宫底肌注缩宫素三种不同的方法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待胎儿娩出后立即A组静脉推注缩宫素20U;B组静脉缓慢滴注乳酸林格式液500mL加缩宫素20U;C组子宫底肌注缩宫素20U。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后的MAP、HR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循环功能明显具变化,B组患者的循环功能稍有变化但没有A组明显,C组患者的循环功能无明显变化,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静脉应用缩宫素对患者的循环功能短时间会产生影响,而静脉推注对循环功能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催产素不同使用方法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6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在取出胎儿后,子宫注射催产素20 U后,分为4组:A组静脉注射催产素20 U;B组静脉注射催产素10 U;C组静脉注射催产素5 U后,持续注射催产素5 U/h 2 h;D组静脉注射催产素2 U后,持续注射催产素10 U/h 2 h?监测心电图(ECG)?无创测量血压(NBP)?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进行子宫硬度评估,观察用催产素后即刻?10?30?60 min血清中催产素水平,记录恶心?呕吐次数?结果:使用催产素后A?B组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同时心率变化较大;A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较高;A?B?C组催产素水平明显增高,随后下降;组间比较,各组催产素水平依次降低?各组产妇子宫出血量及子宫硬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小剂量催产素静注加持续输入可以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及减少催产素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120例分为3组:缩宫素组,益母草组,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组。分别观察记录各组受试者第三产程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子宫收缩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缩宫素组和益母草组比较,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组在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出血量和促进子宫收缩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更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收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治春  王影 《安徽医学》2015,36(7):835-83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提前应用小剂量缩宫素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五科行剖宫产的孕足月孕妇2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5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及静脉应用平衡液500 mL+缩宫素20 U,研究组于手术开始的同时静脉应用平衡液500 mL+缩宫素2.5 U,控制滴速为16滴/min,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及再在上述平衡液中加入缩宫素17.5 U。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41.9±10.9)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12.5±13.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提前应用小剂量缩宫素可明显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高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279-328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2组,分别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2 h内和24 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率为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0.2%);第三产程时间(3.6±1.5)min,明显短于缩宫素组([6.0±2.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第三产程短,疗效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产妇催产素受体基因型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住院单胎足月妊娠妇女150例,采集孕期信息、产程及分娩方式等资料,入院后取产妇静脉血检测催产素受体基因(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53576位点等位基因"A"或"G"。比较不同基因型孕妇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体质量。Logistic回归分析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催产素受体基因对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结果 OXTR基因AA型80例(53.3%),GG型8例(5.4%),AG型62例(41.3%)。阴道分娩133例(88.7%),其中75例(56.4%)产妇OXTR基因型为AA型纯合子;剖宫产妇17例(11.3%),其中12例(70.6%)OXTR基因型为"G"表型,不同分娩方式的基因型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8,P=0.036)。阴道分娩产妇中,OXTR rs53576"G"表型产妇催产素使用率高于AA型产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OXTR rs53576基因型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OXTR基因型"G"表型预测分娩方式的AUC为0.820。结论不同催产素受体基因型产妇最终的分娩方式不同,OXTR SNP rs53576位点"G"表型可能与产程较慢相关,有此等位基因的产妇更多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