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e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 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修莉  张蔚  李雪静  幺刚 《医学信息》2007,20(8):1441-1443
目的探讨超声及多层螺旋CT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行乳腺超声及CT检查,采用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ow display,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MPR)重建处理图像。结果31例患者中乳腺癌14例,纤维瘤7例,均经病理证实,1例患者不能坚持俯卧而检查失败。结论超声及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烟雾病中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影  张修莉  么刚 《医学信息》2006,19(6):1025-102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烟雾病中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为烟雾病患者进行16排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10例患者脑基低动脉环不同程度闭塞性改变,横断面均见颞枕叶、丘脑区扩张的脑血管,即烟雾血管。其中3例经数字血管减影(DSA)证实。结论16排CTA可作为明确诊断烟雾病的非创伤性首选方法同时为烟雾病手术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血管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成像(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方法进行后处理,观察其对明确诊断所起的作用.结果 MPR、VR和MIP方法均能显示病变,以MPR显示率最高,结合3种方法可以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CTA能够明确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MPR进行图像后处理的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建(VR),评价骨折分型及移位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单纯骨折为8例,压缩骨折为5例,复合型骨折为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64排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扫描技术,联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提高颅脑动脉瘤诊断图像质量.方法:对临床疑似颅内动脉瘤的59例患者行MSCTA检查,应用时间-密度曲线算出触发扫描时间,扫描所得数据传输到ADW4.4工作站,应用ADD/SUB获得剪影图像,然后利用最大密度投影 (MIP)、容积再现技术 ( VR) 及多平面重建 (MPR)重建颅脑血管图像.结果:所有检查病例图像质量良好,符合诊断要求.59病例中,脑血管无异常33例,动脉瘤21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2例(其中1例为DSA证实),脑血管局部痉挛3例(其中1例DSA证实为动脉瘤).结论:应用时间-密度曲线及选择合适扫描时间等优化技术,联合数字剪影、MIP、VR及M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可提高颅脑动脉瘤重建图像质量,达最佳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修莉  高丽缘  刘影  么刚 《医学信息》2007,20(5):805-808
目的探讨B超及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对受检者行B型超声及颅脑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超声可发现增粗的眼上静脉与脉搏同步搏动,并能检测血流频谱,CT检查发现23例均海绵窦扩大.动脉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8例动脉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其中一例同时合并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结论B型超声及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风光  郑吟诗  张欣 《医学信息》2010,23(14):2351-235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乳腺占位性病变显示方面的优势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或钼靶检查怀疑有乳腺占位的患者进行了6层螺旋CT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行后处理,观察乳腺病变本身表现,并与穿刺及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经病理证实乳腺癌32例、乳腺腺瘤4例,小叶增生2例。轴位及MPR图像能清楚显示乳腺结构,对于病灶定位准确,定性资料(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邻近组织改变情况)详细,同时可清楚显示肺部、纵隔及腋窝等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敏感的显示并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与其他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乳腺病变的正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排CT肾脏、肾上腺、肾动脉三合一扫描在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肾脏、肾上腺、肾动脉三合一扫描增强扫描,69例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后,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29例行DSA检查或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CT三合一扫描1次检查均获成功,显示肾上腺疾病25例,肾脏实质性病变9例,肾动脉狭窄35例.结论 64排CT一次检查可实现对肾脏、肾上腺、肾动脉的快速联合排查,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的有效筛查手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食管镜、手术证实的食道异物患者,比较MSCT薄层+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荐现(VR)在临床诊断、治疗中价值.结果: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5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鸭骨、鱼骨;MSCT检查均清楚显示异物,M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CT多平面重建(MPR)与容积再现技术(VR)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或DSA证实的AD患者43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7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2.8岁。分析其16层CT征象,原始采集层厚为0.75mm,间隔0.75mm。MPR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平行于主动脉弓的斜位,应用VR软件重建出立体三维图像。结果 43例患者中包括DeBakeyⅠ型13例,Ⅱ型2例,Ⅲ型28例(Ⅲa型11例,Ⅲb型17例)。Stanford分型法:A型15例,B型28例。MPR能直观显示夹层的整体形态、分支血管的走行及钙化,对夹层真假腔、内膜片和内膜初始破口的显示率高。VR立体感强,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全程及与分支血管的空间关系。结论充分应用16层CT的MPR和VR技术可以及早为AD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该技术应作为临床可疑患者的优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年国人颞骨内部解剖结构的CT重建图像,为临床耳显微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名健康志愿者应用Picker5000螺旋CT机,平行于听眦线扫描,应用VoxelQ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仿真内窥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多角度旋转观察颞骨内部解剖结构。结果:MPR能在不同切面显示耳蜗、半规管、内耳道及面神经管垂直段等结构,显示率为100%;SSD能清晰显示颞骨重要的骨性结构,如内耳门、颈静脉孔等,冠状位切割后的SSD图像能生动地显示锤骨、砧骨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CTVE可模仿内窥镜从外耳向中耳移动,清晰显示骨性外耳道、鼓室内侧壁及听骨链等结构。结论:MPR可行多方位重建,有助于耳颞部病变的全面了解,是轴位CT良好的补充;SSD、CTVE可准确、立体的观察颞骨内部解剖结构,对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医学教学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腋窝软组织肿瘤48岁女性住院患者1例,术前行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3.0 T MR平扫,获得DICOM原始数据,导入Visual Volume三维重构软件系统,对目标区域各种组织区分后行可视化边缘检测、分割、提取和测算,生成STL格式的三维网格模型,再将三维模型通过Hololens眼镜映射到真实世界形成混合现实三维影像,协助医生在术前进行手术设计、模拟手术操作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并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利用基于CT、MRI影像学原始数据的高清重建,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本例患者手术中可视化清晰显示骨骼、肿瘤组织与周围解剖结构,手术路径清晰,准确定位并于边界外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肿瘤周围血管神经保留完整,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良好。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结论 混合现实技术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术中协助确定肿瘤边界并切除肿瘤,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的个体化治疗上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晖 《医学信息》2006,19(7):1215-1216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检查肋骨骨折的优缺点与价值比较。方法 对50例胸外伤病例,其中男43人,女7人,年龄22—48岁,对比分析其常规X线胸片和胸部螺旋CT资料。结果 50例患者,总计86处肋骨骨折。普通平片显示64处,诊断符合率为74.4%,胸部螺旋CT扫描显示86处,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 螺旋CT扫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a primary giant cell tumor (GCT) of soft tissues located in the left dorsal wrist of a 52-year-old man. Plain radiographs did not reveal any lesion in his carpal or hand bones. Although the tumor was clinically considered a ganglion initially,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were identical to those found in classic GCT of bone. Light microscopy showed a lesion composed of a homogeneously mixed proliferation of spindle and polygonal mononucleated stromal cells and evenly distributed multinucleated, 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 Whereas most bone tumors have an extraosseous counterpart, only 13 cases of GCT in soft tissues had been published until 1998. Moreover, 64 new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ree series. Nevertheless, most major reviews and textbooks do not consider this tumor as a specific entity and regard it as a low grade variant of malignant GCT of soft tissue. We describe the clinical, hist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eatures of this rare benign neoplasm emphasizing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its malignant soft tissue counterpart, an ominous tumor.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