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应用17-荧光雌酮亲和细胞化学法检测24例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简ER),同时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ER阳性和阴性各12例。ER阳性12例中,属超微结构分化好的肿瘤9例,而ER阴性12例中,仅3例超微结构分化较好(p=0.01)。上述结果提示乳腺癌ER状态与其肿瘤的超微结构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已知乳腺癌病人的ER状态与内分泌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作者间接推测,乳腺癌超微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内分泌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朱宁生  邱惠  吕钢  江歌丽 《重庆医学》2011,40(11):1044-1045,104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同一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以及ER表达改变后对内分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9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分析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及术后大体标本癌组织中ER变化。结果 109例中3例患者发生肿瘤重度化疗反应致病理医生判断ER表达困难;3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免疫组化无法测定ER,该6例不参与评价。新辅助化疗前、后E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8.5%(50/103)和51.5%(53/103)。化疗前50例阳性患者中,13例化疗后转为阴性;相反,53例化疗前阴性患者中,16例转为阳性,化疗前、后ER表达的构成比发生了明显变化(P<0.01)。50例化疗前ER表达阳性患者中,轻-中度治疗反应占80.0%(40/50),中-重度治疗反应占20.0%(10/50);53例表达阴性患者中,轻-中度治疗反应占58.5%(31/53),中-重度治疗反应占41.5%(22/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ER阳性化疗后转为阴性患者中,轻-中度治疗反应占53.8%(7/13),中-重度治疗反应占46.2%(6/13);16例ER阴性化疗后转为阳性患者中,轻-中度治疗反应占62.5%(10/16),中-重度治疗反应占37.5%(6/1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病例在化疗后出现的ER表达改变,不能作为后继内分泌治疗或化疗的惟一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耐药基因(P17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及雌激素受体(ER)在人体大肠癌中表达及意义,为大肠癌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108例大肠癌做了GSTπ检测,73例做了P170检测,40例做了ER检测。结果:多数大肠癌表达P170、GSTπ、ER,其中P170表达为61.61%(45/73),GSTπ表达率为69.44%(75/108),ER表达率为67.5%(27/40)。结论:多数大肠癌化疗药具有耐药性,提示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中应针对性选择化疗药物,避免耐药性。同时对于ER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可考虑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4.
美《西方医学杂志》第130卷(1979年5月)第401页报道:乳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测定,在选择病人进行内分泌治疗上,证明是有用的。ER欠缺说明肿瘤不依赖激素,排除了内分泌疗法。ER阳性的肿瘤病人,对内分泌疗法的反应速度几乎二倍于按临床标准选择的病人,虽然大约1/3的ER阳性肿瘤病人仍无反应。最近,研究工作的方向是增加ER阳性组病人ER测定法的准确性。从这方面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β蛋白、C-erbB-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ERβ、C-erbB-2表达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86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Rβ、C-erbB-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作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1)ERβ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lt;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月经状况无显著相关性(P&gt;0.05);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块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lt;0.05),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月经状况无显著相关性(P&gt;0.05);(2)ERβ阴性患者中接受内分泌治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29%和84.06%)高于未接受内分泌治疗组(分别为53.87%和5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β、C-erbB-2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ERβ阴性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明显,检测ERβ的表达水平是预测内分泌治疗效果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莫瑞祥  胡虞乾 《华夏医学》2007,20(6):1432-1433
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消化系肿瘤中,其肿瘤的发生学、生物学特性、发生机制与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关系。ER,PR在消化系肿瘤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ER、PR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消化系肿瘤部分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在ER、PR表达阳性的消化系肿瘤中应用内分泌治疗是预防复发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肿瘤中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和PCNA在64例脑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肿瘤细胞中E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35.71%(5/14)和41.60%(5/12),PCNA阳性率分别为65.79%(25/38)、92.86%(13/14)和66 67%(8/12),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Ⅲ级)ER阳性率(42.8%)明显高于良性Ⅰ级(33.3%).星形细胞瘤中ER与PCNA、ER与肿瘤分级及PCNA与肿瘤分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R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CNA的表达与恶性增殖正相关.推测ER可能参与了胶质细胞恶性生长以及原癌基因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2009年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5例,收集肿瘤切除后新鲜肝脏标本,按照自身配对法留取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灶边缘5 cm)各45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R和AR mRNA的表达,灰度比较法进行mRNA定量分析,以RT-PCR产物电泳进行定性分析;蛋白印迹法(WB法)检测ER和AR的表达,以相应的内参条带灰度值进行校正,获得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 E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7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性别、浆膜侵犯与否、不同肿瘤直径、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8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7,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浆膜侵犯与否和不同肿瘤直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746±0.0828),癌旁组织中为(0.1891±0.0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49,P<0.05);A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642±0.2204),癌旁组织中为(0.1987±0.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20,P<0.05)。mRNA电泳显示,部分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表达ER或AR,部分仅在癌组织表达ER或AR,或仅在癌旁组织表达ER或AR。E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1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1,P<0.05);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3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0,P<0.05)。E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8±0.02),癌旁组织中为(0.5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P<0.0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浆膜侵犯与否、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3±0.01),癌旁组织中为(0.4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肿瘤直径、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电泳图显示,肝癌患者癌组织中ER或AR表达的条带强度明显强于癌旁组织。结论肝癌患者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mRNA阳性表达率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其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性别及HBV感染密切相关,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性激素受体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可能成为潜在的肝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检测ERα与ERβmRNA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定量PCR对108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ERα与ERβ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RαmRNA的水平在ERα(+)乳腺癌中明显高于ERα(-)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中(P<0.01)。ERβmRNA的水平在正常组织中显著高于ERα(+)和ERα(-)乳腺癌中(P<0.01),同时,ERα(-)乳腺癌ERβmRNA水平明显高于ERα(+)乳腺癌中(P<0.01)。ERβ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和组织学分级不相关。结论:在ERα(+)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ERαmRNA上调,在ERα(+)和ERα(-)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ERβmRNA下调,提示ERβ有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年龄、及临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用S-P试剂盒对我院随机抽取的26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ER、P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将患者按[ER(+)PR(+),ER(-)PR(+),ER(-)PR(-),ER(+)PR(-)]分为四组,分析发现四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3%、75.6%、69.2%、79.6%(P<0.05)。不同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中ER、PR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区别(P>0.05)。年龄分析发现ER(+)PR(+)组在40岁 ̄55岁的占86%,而其他三组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5岁以上和40岁以下占92%、89%、90%(P<0.05)。肿瘤直径<3cm在ER(+)PR(+)组占83%与其他三组(13%15%1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究发现乳腺癌组织中ER、PR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分布、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前后血流频谱变化与微血管密度(MVD)值和雌性激素受体(ER)表达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滋养细胞肿瘤患者75例,其中绒毛膜癌45例,侵袭性葡萄胎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氟尿嘧啶维持8 d疗程的化疗,化疗后均给予手术治疗,化疗结束后检测患者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取手术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免疫组化检测CD34水平,计算MVD值,并检测组织ER表达情况,比较RI和MVD值和ER表达率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后绒毛膜癌组RI升高较明显,明显高于侵袭性葡萄胎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绒毛膜癌组MVD值降低,为(19.62±5.26),ER阳性率为68.89%,而侵袭性葡萄胎组MVD值升高,为(25.32±4.28),ER阳性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滋养细胞肿瘤中RI值与MVD和ER阳性率均具有良好相关性(P=0.001)。结论绒毛膜癌化疗后RI的升高与肿瘤灶血管密度的降低及ER表达的增加有关,检测两者表达状态有助于疾病的判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86例NSCLC中ERα的表达及EGFR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性的关系.结果 ERα表达阳性率为36.0% (103/286),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4),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大于3 cm的患者(P<0.01).EGFR基因突变62例(21.7%),在女性、腺癌、肿瘤直径较小的患者显著增多,在ERα表达阳性患者中显著高于ERα阴性者(P=0.001).结论 NSCLC中ERα的阳性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的交叉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 、PR、HER-2、P5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HER-2、P53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些生物学标志物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R、PR、HER-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 、55.7%、35.1%、42.3%,在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R在直径较小肿瘤中表达率高,P53在TNM分期为Ⅲ期的肿瘤中的表达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ER与HER-2、P53的表达呈负相关,PR与HER-2、P53的表达呈负相关.三阴性乳腺癌与高组织学分级、高P53表达相关(P<0.01).结论 利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ER 、PR、HER-2和P53蛋白的表达,将有助于选择乳腺癌的最优治疗策略,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的表达,及3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包括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肿瘤所在象限、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乳腺癌患者ER阳性率为57.60%(800/1389),PR阳性率为54.93%(763/1389),c-erbB-2的阳性率为59.03%(820/1389).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ER、PR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肿瘤所在象限和病理分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与临床分期和肿瘤直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R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所在象限和临床分期的差异均显著性(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肿瘤直径大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任宁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62-62,64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erbB-2癌基因与ER、PR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进行了ER、PR和C-erbB-2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erbB-2过度表达与ER、PR状况呈负相关(P<0.05),与后发性肿瘤的大小关系不大,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明显(P<0.05).结论 ER、PR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C-erbB-2过度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联合检测C-erbB-2与ER、PR可以更加正确地判断预后以及更加合理地拟定术后治疗方案,以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紫衫类药物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ER、PR、Cerb2、Ki-67因子的表达状态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Ⅱ~Ⅳ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通过乳腺测量检测肿瘤的最大直径,来评价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 (46/60),治疗前后ER+组与ER-组、PR+组与PR-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Cerb2(+)与(-)表达之间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治疗效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Ki67比较在治疗前后高、低表达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AC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且改变患者肿瘤中特异性标记物ER、PR的表达状态,在Cerb2的表达变化中与治疗效果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α受体(ERα)和雌激素β受体(ERβ)蛋白表达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ERα蛋白阳性表达率(75.3%)高于癌旁正常组(28.1%),P=0.001;乳腺癌组ERβ阳性表达率(52.9%)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8.1%),P=0.013;ERα和ERβ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高分化组ERα阳性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组,P=0.035,而高分化组ERβ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P=0.042;但ERα和ERβ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ER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β随细胞恶变发生改变,联合检测ERα和ERβ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雌激素硫酸转移酶(SULT1E1)、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临床检查后口服安慰剂一片,连续服用90 d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常规临床检查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于患者月经第1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续服用90 d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肿瘤体积水平的变化情况,SULT1E1含量,ERα、ERβ蛋白积分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64%(46/55),高于对照组的45.45%(2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观察组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96.32±4.65)mm~3比(132.58±4.64)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ULT1E1、ERα、ERβ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28.24±3.47)%比(33.67±3.92)%,(0.32±0.05)%比(0.58±0.04)%,(0.09±0.01)%比(0.1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减小肿瘤体积,降低SULT1E1和ERα、ERβ蛋白含量,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 2)在绝经后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临床病理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57例绝经后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HER 2定位和蛋白表达,比较它们相互之间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关系。结果 ER、PR定位于细胞核, HER 2定位于细胞膜,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9 1%、45 6%及 50 9%。E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s=-0 271,P<0 05),与PR呈正相关(rs=0 748,P<0 01),与HER 2呈负相关 (rs=-0 347,P<0 01 );HER 2不仅与ER呈负相关 (rs= - 0 347,P<0 01),且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 (rs=0 269,P<0 05 )。ER、PR、HER 2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联合检测ER、PR、HER 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对于术后指导治疗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在绝经后,ER、PR、HER 2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用以判断预后的意义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分化癌(DT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 对43例DTC(包括39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腺瘤及16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ER 检测。结果:DTC、甲状腺瘤及正常组织中ER的阳性率分别为53.6%(23/43)、26.7%(8/30)及12.5%(2/16), DTC中ER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及正常组织(P<0.05);DTC组织ER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45岁者高于≥45岁 者;与肿瘤大小、病灶多少、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