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 2 0 0 0年 ,我们观察了 35名 82个颈部正常淋巴结与 80例 12 0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图像 ,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人员 ,共 35人 ,男 2 0人 ,女 15人 ;年龄 13~ 5 9岁 ,平均 35岁。颈部淋巴结肿大 80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男4 7例 ,女 33例 ;年龄 12~ 61岁 ,平均 36 2岁。全部病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 2 方法1.2 .1 超声检查 采用美国百胜Au 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7 5~ 10MHz ,具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02例病人 (男59例,女43例,年龄12~75岁)的腹部和后腹膜淋巴结进行超声导向细针针吸活检(FNAB),23例活检淋巴结位于肝门,31例位于胰腺周围,22例位于主动脉周围,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1例,髂总区域3例,髂外区域6例,盆腔16例。淋巴结直径1~6cm(平均2.3cm)。活检时所有病人要有正常或允许的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15s,部分血浆凝血时间<45s,血小板计  相似文献   

3.
从 1998~ 2 0 0 0年 ,我们观察了 35例 82个颈部正常淋巴结与 80例 12 0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正常对照组为无相关疾病的健康查体人员 ,年龄 13~ 5 9岁 ,平均 35岁。 8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全部病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采用美国百胜Au - 3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线阵探头 ,频率 7 5~ 10MHz ,具有彩色血流显像 (CDFI) ,多普勒显像功能。对颈部肿大淋巴结测量最大长径L及短径S ,观察淋巴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测量…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2例肌肉结节病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全为女性,年龄34—72岁,平均53岁。7例经肌肉病灶切除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5例前经肌肉外病灶活检证实,包括斜角肌淋巴结和皮肤活检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性评价了44例慢性胰腺炎之CT和超声检查(男30例,女14例。年龄21~81岁)。放射学可见胰腺钙化,临床表现胰腺机能不全,胰腺功能实验异常或活检证实。层厚1cm,间隔1cm,从肺底至髂骨嵴做CT扫描。使用探头为3.5~5.0  相似文献   

6.
作者复习了18例经证实的肺脓毒性栓子的CT扫描。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21~65岁(平均32岁)。脓毒性栓子诊断的确定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以下标准,并结合适当的X线上异常:血培养阳性(12例),心脏超声扫描和/或手术证实三尖辦赘生物或感染性人工装置(2例),及尸检(3例)或病史与病程符合细菌性心内膜炎和脓毒性栓子(5例)。脓毒性栓子的CT特征包括多发性周围性结节15例,0,5~3.5cm大小,其中11例主要分布在基底。9例结节有空洞,5例肺结节内有含气支气管象,12例可见供养血管征,9例靠近胸膜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文82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均发现淋巴结肿大,共测量到92个肿大淋巴结,4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良性淋巴结23例,恶性淋巴结25例;另外,34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不典型,后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其中良性淋巴结10例,恶性淋巴结24例。良性组最大的淋巴结约为3.19cm×1.88cm,恶性组最大者为5.27cm×2.69cm。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在大小、L/S、边界、淋巴结门、血流类型等声像图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CDFI测定恶性组的RI值(0.77±0.21)明显高于良性组(0.58±0.1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高频彩超对于鉴别和诊断颈浅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病变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者回顾了6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疑有输卵管扩张的病例。55例未能证实。10例分别经手术(5)、腹腔镜(2)、子宫输卵管造影(3)证实。手术的5例中,3例输卵管积水、1例积脓、1例积血。患者年龄是20~62岁,均用5.0或3.0MHz的阴道探头按标准规范技术扫描。见到四种特殊的征象:(1) 输卵管呈管状,(2) 回声壁边缘清晰,(3) 外形折皱弯曲,(4) 短线样回声带突入管腔。在10例中发现12条输卵管扩张,程度在1~4cm(平均2cm),每例超声图象上均显示管状形态,8例中有边缘清晰的回声壁,6例有折皱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18个月中做了260例针吸活检以除外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其中126例肿块直径小于或等于3cm。(0.6~30cm)腹部者92例(肝76例、胰9例,肾5例,腹膜后2例),颈部31例,(甲状腺16例、颈淋巴结12例、甲状旁腺3例),乳腺2例、下肢1例。活检由实时超声导向,117例(93%)使用了与专门的活检换能器匹配的活检针。每个病人穿刺1~6次,获得组织芯作组织学及细胞学分析,活验后30~45分钟内病理学家可作出初步报告,阴性或不能诊断而临床高度怀疑为恶性者要重新活检,在长期随访(平均10个月)中没有发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作者复习了12例右半结肠癌胰腺转移(不包括原发肿瘤直接浸润胰腺)的CT所见。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1~74岁。使用GE9800CT机,层厚1.5~10mm,层距5~10mm。原发肿瘤发生在盲肠3例,升结肠5例,横结肠4例。结肠癌确诊至发现胰腺转移的平均时间为32个月(6个月~14年)。有11例病理证实为结肠转移瘤,其中胰腺活组织检查3例,手术6例,胰周淋巴结抽吸活检2例,另1例有多部位转移,经腰_5椎体活检证实。CT表现如下,右半结肠癌转移累及胰腺者8例(占67%),胰腺周围结节状侵犯及胰实质受侵  相似文献   

11.
作者使用内窥镜超声(EUS)检查83例经内窥镜活检证实的胃癌。男54例,女29例。17~85岁。组织病理学分析1519个手术切除淋巴结标本,比较其术前EUS征象与病理征象。标本用10%甲醛固定后,每个淋巴结横切面作显微镜检查,测量最大横径。发现转移灶的淋巴结,计算含转移病变占横断面的比例。将其分三组。肿瘤侵犯胃壁深度分PT_1-侵犯粘膜或粘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n=44);PT_2-侵犯固有肌层或浆膜下层(n=23);PT_3-侵犯浆膜层,但未侵犯邻近结构(n=10);PT_4-侵犯邻近结构(n=6)。超声内窥镜采用7.5或12MHz弧扇形探头。超声束最大穿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37例经活检证实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做了胸部CT检查,男21例,女16例(年龄52~81岁)。除一例外均静脉团注100~150ml的Angiovist(28%)。为区分肺门血管与淋巴结,先自肺门下部至肺尖部行快速扫描,然后从肺门下部扫至肺底。34例(92%)有纵隔或纵隔合并肺门淋巴结增大,31例(84%)有一或双侧肺门受累,但没有单纯的肺门淋巴结受累而无纵隔受累的病例。仅有5例(15%)为单侧(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上述34例平均受累淋巴结组数为5.2,受累组数2~11组不等。最常受累的为隆突下组(作者组内24例,65%)及右气管支气管组,最少受累的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 CT 检查的普及,我院开展了 CT 导引下胸部穿剌活检及介入治疗。现将开展的116例操作总结介绍于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16例中,男性85例,女性31例,年龄23~80岁,平均65岁。其中111例经病理和/或临床检查(支气管镜、痰细胞学、淋巴结活检)及临床随访证实。111例中肺癌81例,其他肿  相似文献   

14.
Krukenberg’s瘤是卵巢转移瘤。作者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证实的21个Krukenberg’s瘤的MR表现。年龄31~50岁。内窥镜或手术证实肿瘤的原发部位:胃9例,结肠2例和不明确1例。并对照研究26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卵巢瘤(MRI表现主要是实质性成份)。以评价在T_2WI存在低信号实质性成份是否为Krukeriberg’s瘤的特征。 结果显示,12例中双侧性肿瘤9例,单侧性3例。14个肿瘤主要是实质性;2个肿瘤完全囊性;5个主要是囊性。所有肿瘤边缘锐利,16个呈卵圆形。囊性为主的肿瘤直泽9~21cm,实质性为主者直径4~  相似文献   

15.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对照观察。方法对39例经过手术、纵隔镜、穿刺活检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共180个淋巴结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6~67岁,中位年龄26岁。所有病例均做CT增强扫描。结果根据病灶强化形态学特征分为5种强化类型:(1)不均匀强化占28.3%(51个),病灶最大直径4.5cm;(2)环形强化占26.1%(47个);(3)均匀强化占25.0%(45个);(4)无明显强化占14.4%(26个);(5)分隔样强化占6.11%(11个)。病理观察,淋巴结强化类型与病灶实质内含血管的肉芽组织和干酪坏死灶的分布密切相关。39例淋巴结结核病例中28例(71.8%)强化是以2种或2种以上形式联合存在,其余11例(28.2%)强化是以单一形式为表现。结论直径在1.0~<2.0cm大小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均匀强化、无强化、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直径≥2.0cm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均匀强化和无强化为主要表现。当淋巴结环形强化、分隔样强化时应考虑淋巴结结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两例均被确诊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M)的诊断报告。1例男性,31岁,为原发性病灶,皮肤组织分型为型,右乳晕先天性黑色素痣增大3cm已有10年,未触及局部肿大淋巴结。另1例女性,50岁,已有转移病灶,右足跟部原发性MM(按AJCC分型为Ib),经原发性灶+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后发现皮肤有多发性直径在0.6~1.7cm的转移灶(前胸壁、背部、双臂、双大腿、右臀部);左乳房和颅内也发现转移病灶,经乳房穿刺活检和头颅X-CT证实;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两个患者均在足背静脉注射370MBq99m Tc-tetrofosmin后15分钟,以16cm/min的速度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采集全…  相似文献   

17.
成人纵隔淋巴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纵隔淋巴结核的多层螺旋CT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穿刺活检或临床抗结核治愈证实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岁。结果8例均有不同程度纵隔或肺门肿大淋巴结,其中,3例平扫时淋巴结内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呈边缘环形强化。结论CT扫描,特别是增强CT扫描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被证实患纵隔结核性淋巴结炎的23例病人的临床病史、胸片及CT进行了回顾性复习,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7~65岁,其中19人在40岁以下。分别通过淋巴结活检、手术及化验检查证实为纵隔淋巴结核。胸片及CT扫描(包括增强前后)均显示纵隔和/或肺门肿块,增强CT显示纵隔肿块密度不均匀,外周增强,其内见一个或数个低密度区,作者依据纵隔肿块的表现及增强后肿块内  相似文献   

19.
间皮瘤很少发生于腹膜。作者报道9例腹膜间皮瘤的超声检查所见。男5例,34~66岁,女4例,40~65岁。5例经腹腔镜活检、2例经剖腹术、2例经超声导向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胸片所见正常。1例有腹部CT资料。超声探头为3.75MHz凸面或线阵式及7.5MHz线阵式。超声检查9例均有  相似文献   

20.
CT导向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向纵隔淋巴结经皮针吸活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1992-10~1998-09期间随机选择142例临床疑为原发性肺癌并有纵隔淋巴结增大(直径≥10mm)的病例,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国产秦氏针进行185次针刺活检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经手术(98例)、尸检(6例)与1年以上随访(25例)证实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100%.结论CT导向经皮针刺纵隔淋巴结活检是一简便而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与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