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超  王庆明  张晋  庞书舰  李坤 《河北医药》2012,34(3):364-365
目的 比较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与筋膜扩张器扩张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的效果.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肾及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40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行球囊扩张和筋膜扩张器扩张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其中采用球囊扩张20例,筋膜扩张器20例,观察其结果.结果 均成功建立通道,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时间(14±11)min,建立通道中出血量(31±21 )ml,结石残留率为16.1%,筋膜扩张器扩张组分别为(15±12) min,建立通道中出血量(30±20) ml,结石残留率为15.5%,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术者的习惯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细镜、钬激光在尿道狭窄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尿道狭窄的男性患者,运用肾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细镜、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单纯输尿管细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扩张成功22例,4例进一步联合钬激光处理尿道完全闭锁后扩张成功,术中未出现导丝通道迷失,无明显出血、假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4周拔除尿管后,均自解小便通畅,最大尿流率19~25mL/s。结论肾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细镜、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特别是完全闭锁性尿道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等优点的方法,且不易形成假道,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有功能萎缩肾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2例有功能萎缩肾肾结石患者术前抗感染治疗后,在B超定位及引导下穿刺,用筋膜扩张器、金属扩张器扩张,置入肾镜鞘,采用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并在低压的状况行超声联合弹道碎石和清石,术后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结果 22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一期手术结石全部取净15例(15/22,68.2%),二期手术17例(17/22,77.3%).5例残留结石经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3例排净结石.结石最终排净率为90.9% (20/22).3例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出现肾周积液感染.术中、术后未出现大出血、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3例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较术前平均下降42.1μmol/L,术后6个月静脉肾盂造影提示患侧肾显影、积水均改善.结论 采用PCNL术治疗有功能萎缩肾肾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但对术者要求较高,应在熟练掌握经皮肾镜技术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4.
王平  毛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90+192-190,192
目的探讨指探法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常规逆行输尿管插管,于12肋下缘近肋脊角处作长约2cm的切口达皮下层,钝性分开肌层和腰背筋膜达肾周,食指探摸肾脏,在食指引导下进行肾穿刺,插入导丝,依序扩张直至F18或F20,建立皮肾通道。结果 37例全部穿刺成功,绝大多数是一针穿刺见尿,术中大出血1例,采用直接压迫肾脏而止住。有2例术中通道丢失而采用该法找到原通道。本组一次手术取净结石34例,其余2次取净。本组病例无肾周脏器损伤,无肾周感染,无术后出血。平均住院12d。结论采用指探法行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较标准术式增加了一个小切口,但损伤不大,而通过切口可将原本复杂困难的定点穿刺变得简单、直观、易行,避免周围脏器的损伤,出血时可行肾脏压迫止血,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因此本术式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和/或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24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B超引导穿刺建立小通道或标准通道,输尿管镜和/或肾镜下气压弹道、超声、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术治疗240例上尿路结石。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留置5~6F输尿管导管,生理盐水持续灌注。B超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肾镜、输尿管镜下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术。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0例患者中,224例(93.3%)一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212例行一期碎石术,6例行二期碎石术。208例患者一期单通道碎石,4例患者一期两通道碎石。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86±12)min。12例患者术中、术后输血400~800 ml。6例患者改小切口手辅助穿刺肾镜碎石;4例改开放手术。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172例患者排净结石,52例有结石残余,结石清除率为76.8%。结论经皮输尿管镜和/或肾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作用。方法对从2004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PCNL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12例进行分析。患侧逆行置管后,在C臂X光引导(77例)或B超引导下(335例)进行穿刺,以筋膜扩张器递增扩张建立18~26 F皮肾操作通道,以输尿管硬镜或肾镜用钬激光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取出,常规留置肾造瘘管。结果 412例中有391例(94.9%)一期碎石及取石,21例(5.1%)行二期碎石或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392例(95.1%),双通道取石20例(4.9%)。平均结石清除率87.7%,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5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5 d。结论 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尧舜 《江西医药》2021,56(8):1248-1249,1265
目的 评估输尿管硬镜+微通道经皮肾镜在输尿管结石并同侧肾结石治疗中是否有效.方法 将本次实验的时间线确定为2017年7月-2019年7月,实验对象即60例输尿管结石并同侧肾结石患者,经双色球法,划分对照组(微通道经皮肾镜)和观察组(输尿管硬镜+微通道经皮肾镜),均30例,比较手术指标、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并同侧肾结石中选择输尿管硬镜+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手术、住院及术后下床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石清率高.  相似文献   

8.
尧舜 《江西医药》2021,56(8):1248-1249,1265
目的 评估输尿管硬镜+微通道经皮肾镜在输尿管结石并同侧肾结石治疗中是否有效.方法 将本次实验的时间线确定为2017年7月-2019年7月,实验对象即60例输尿管结石并同侧肾结石患者,经双色球法,划分对照组(微通道经皮肾镜)和观察组(输尿管硬镜+微通道经皮肾镜),均30例,比较手术指标、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并同侧肾结石中选择输尿管硬镜+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手术、住院及术后下床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石清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42例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鹿角型结石13例,多发性肾盂、肾盏结石22例,巨大肾盂结石5例,孤立肾结石2例,在C臂机X线定位穿刺,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16或F18,留置peel away鞘,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后,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结果本组42例复杂性肾结石,行一期单通道取石39例,双通道取石2例,另有1例因扩张经皮肾通道时出血较多,留置肾造瘘管一周后行二期取石;一次结石取净率86%(36/42),手术时间40~140min,平均90min。肾造瘘管留置5~12d,平均7d;术后。肾脏反复出血1例,输血并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2例并发脓肾者吸除脓液、脓块后碎石,术后出现高热,经用抗菌素治愈,6例术后残石行辅助体外震波碎石。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肾结石患者分到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结石残留率、Ⅰ期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5.64±6.15)mL、(168.85±9.92)mL;结石残留率分别为8.62%(5/58)、18.97%(11/58);Ⅰ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21%(50/58)、68.97%(40/58);两组比较,均有P <0.05。结论相较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结石残留率低、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吕建军  蒋玖金  李旵灿  黄健  凤嵬  刘怀光  古源 《安徽医药》2013,17(10):1699-170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2年12月应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91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个患者98侧肾均I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4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余94个肾一次取净结石82个,I期结石清除率87.2%(82/94),Ⅱ期清除结石6侧,总的结石清除率93.6%(88/94),肾盂梗阻解除率100%。术中集合系统穿孔7例,腹膜穿孔1例,严重肾周积液8例,术中大出血6例,术后继发性出血2例。未出现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肾盂撕裂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建立24F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盐酸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结石直径小于1.0cm。对照组给予司帕沙星0.2gqd,治疗组给予司帕沙星0.2gqd+盐酸坦洛新0.4mgq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镇痛治疗使用率。结果:2周内结石排出率,对照组为18例(36%),治疗组为40例(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排石时间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为(11±3)、(5±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肾绞痛发作而需要镇痛治疗者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为10例(20%)、3例(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应用盐酸坦洛新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辅助排石方面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强止痛剂使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运用塑料外鞘联合金属鞘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MPCNL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目前国内现行的单外鞘行手术操作。观察组运用塑料外鞘建立操作通道.再运用金属外鞘行手术操作.比较两组病人在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清石率及通道丢失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建立操作通道,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0±30)min、(95±28)min,出血量分别为(150±50)ml、(148±46)ml,术后一期清石率分别为71%(43/60)、75%(45/60),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通道丢失率对照组达6%(4/60).观察组无通道丢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运用塑料外鞘联合金属外鞘行手术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避免了操作通道丢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结石体表投影定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应用结石体表投影定位行MPCNL治疗肾结石420例445侧的临床资料,结石直径1.5~7.5cm,平均(3.5±0.7)cm,分析穿刺成功率、碎石通道建立时间、碎石取石时间、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8.8%,碎石通道建立平均时间(5.8±1.5)min,平均碎石取石时间为(45.3±11.2)min,结石总取净率为86.7%,并发症发生率7.6%(32/420)。结论结石体表投影定位法行MPCNL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术中无需B超和X线定位,简化了操作程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琳  阎姝  张津平 《中国药房》2013,(44):4187-418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300mg静脉滴注,bi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40min内滴完,bid。两组患者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24h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常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方荣  冯丽伟 《抗感染药学》2009,6(3):199-20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商品名:雅博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如:解除诱因,限制饮食中蛋白含量,保持大便通畅与水、电解质平衡),静滴谷氨酸盐、谷胱甘肽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和醒脑静注射液20mL,疗程7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42.10%(16/38),有效44.74%(17/38),无效13.16%(5/38),其中死亡1例,总有效率86.84%(33/38);对照组显效30.00%(12/40),有效37.50%(15/40),无效32.50%(13/40),其中死亡4例,总有效率67.50%(27/40)。治疗组昏迷时间缩短,清醒例数增多,血氨下降明显,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氨,治疗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7.
梅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406-40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Alprostail Injection)治疗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方法对69例HRS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前列地尔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前列地尔组除常规治疗外,均采用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前列地尔(AlprostailInjection)10μg静脉点滴,直至肾功能恢复正常或肾功能无改善或恶化。结果对照组16例有效或显效,有效率51.61%。前列地尔组23例有效或显效,有效率60.53%。显然,其临床疗效前列地尔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祛除诱因,积极治疗肝病及其并发症,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前提下,合并应用前列地尔治疗HRS,对于改善肾脏血流量的减少和滤过率降低,逆转功能性的肾功能不全,有着更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IFN)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00名HBeAg(+)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IFN+ ADV组)及单药治疗组(IFN组).IFN组予500MU普通IFNα-2b隔日1次皮下注射,IFN+ ADV组在IFN组治疗基础上加服ADV 10 mg·d-1;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前筛查、治疗后每4周血常规、每12周检测HBV DNA,乙肝两对半定量、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IFN+ ADV组与IFN组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3.67±0.96)log10IU·ml-1和(2.85±1.14)log10IU·ml-1,较基线均显著降低(P =0.000),两组比较,IFN+ ADV组优于IFN组(P=0.000);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线比例分别为46.0%vs24.0%(P=0.021),ALT复常率分别为76.0% vs 56.0% (P =0.035),IFN+ ADV组均高于IFN组;两组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0.0% vs 28.05% (P=0.826),21.2% vs 17.6% (P =0.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 ADV组脱落2例,IFN组脱落4例,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未影响治疗.结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干扰素单用治疗对HBeAg(+)的CHB患者均有效,安全性良好;治疗24周,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未能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及联合应答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对并发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初诊患者324例,完全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59例,予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强化治疗,每个月安排1次健康教育讲座及电话随访,每次1~2h,共3年。对照组165例,予以一般性糖尿病健康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宣传资料内容同观察组。比较2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3年,观察组失访19例,对照组失访23例。2010年,观察组发生严重低血糖1例;对照组发生严重低血糖15例,酮症酸中毒7例,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11例。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7%(1/140)比23.2%(3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Ⅰ组36例为糖尿病无肾损伤患者,Ⅱ组40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另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免疫比浊法对所选病例的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各组病例的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通过检测发现Ⅰ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含量为(1.22±0.24)mg/L,Ⅱ组患者的为(3.62±0.84)mg/L,对照组的为(0.91±0.21)mg/L,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含量同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含量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该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