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总结颌下区包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颌下区包块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颌下区包块中以慢性颌下腺炎为主,囊性病变中以舌下腺囊肿口外型多见,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小。结论:颌下区包块病种较多,需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临床检查并辅以穿刺、B超、CT等手段,多可明确诊断;肿瘤则需行术前穿刺切取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2.
18例慢性舌下腺炎病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慢性舌下腺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了解其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对病理确诊为慢性舌下腺炎的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年龄、性别、现病史、查体、入院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18例慢性舌下腺炎患者中,15例(83.33%)口底可扪及包块。其中,8例(53.33%)包块边界不清,11例(73.33%)包块不活动。18例患者的入院诊断中,仅3例(16.67%)诊断正确,10例(55.56%)诊断为肿瘤。结论慢性舌下腺炎常被误诊为舌下腺肿瘤,最终诊断手段为病理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应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9年192例腮腺包块的统计分析,探讨腮腺包块分布类型,以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2例腮腺包块病例,随访其治疗效果,并进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2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125例,恶性肿瘤34例,非肿瘤性包块33例。腮腺包块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常见类型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和多形性腺瘤。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少,以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居多。非肿瘤性包块多为炎性包块。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炎性包块多采用抗炎治疗。结论:腮腺区包块涵盖的疾病复杂,应根据肿瘤性质、位置及范围选择合适的治疗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5岁。2年前发现左颌下区无痛性包块,活动度好。体检:可触及左颌下区2 cm×3 cm大小包块,质中等硬度,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超声检查:左颌下腺正常组织结构消失,颌下区可见31.9mm×24.7 mm,以低回声为主,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混合性包块,后方回声稍增强,包膜尚完整,彩色多普勒检查见包块内及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同时于左颈前区,颈后区及颌下区均见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2)。超声诊断:左颌下腺混合瘤、恶性多形性腺瘤,左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经手术切除左颌下腺…  相似文献   

5.
血管外皮瘤主要发生在躯干和下肢软组织 ,是较为少见的血管来源性肿瘤。发生在颞下咽侧区的血管外皮瘤更为少见 ,常易误诊。我科收治 2例颞下咽侧区恶性血管外皮瘤 ,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病例 1,男性 ,48岁 ;病例 2 ,女性 ,40岁。均表现为左侧腮腺、颌下区包块 ,早期生长缓慢 ,无疼痛 ,常不被患者注意 ,当肿物长至较大时方表现为明显包块。发生恶变时则生长迅速并伴轻度疼痛。体检 :腮腺、颌下区包块 ,实质性 ,质稍硬 ,有弹性。开口无受限 ,软腭、咽侧壁膨隆 ,肿物过中线突向对侧。CT检查 :颞下咽侧区有软组织包块 ,约 8cm× 12cm ,CT值为…  相似文献   

6.
程宁新  寿柏泉 《口腔医学》1994,14(3):118-119
本文总结了36例非肿瘤性腮腺包块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感染性包块24例,非感染性包块12例。术前临床诊断为肿瘤的占47.22%。36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为双侧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38.88%。我们认为非肿瘤性腮腺包块的正确术前诊断首先应排除肿瘤,为此可采用涎腺造影、CT或CT加涎腺造影、针吸活检等方法。但因腮腺包块临床表现多样,不易与肿瘤鉴别,故确诊有困难时手术不仅是治疗手段也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腮腺包块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36例腮腺包块的临床分析,提高腮腺包块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985~2004年收治的136例腮腺包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18例,其它病变6例。所有包块均行手术治疗,对恶性肿瘤术后进行放化疗。结果:128例腮腺包块经手术治愈,3例良性肿瘤及5例恶性肿瘤复发。结论:腮腺包块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涎腺肿瘤中,颌下腺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腮腺,但因颌下区炎性包块发病率高而被人们所忽视.某些颌下腺恶性肿瘤又易与炎性包块相混淆[1],使得临床上常出现误诊,因而术式选择及预后也常不尽人意.本文对58例颌下腺肿瘤的病历进行复习回顾,探讨其诊断及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男性32例,女性26例.就诊年龄5-71岁.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30年.良性36例,占62.1%;恶性22例,占37.9%.肿瘤最小直径为2.0×2.0cm,最大直径为12.0×6.0cm.36例入院后均行颌下区CT平扫及增强后平扫、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 2 治疗 58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式分别采用肿瘤及腺体切除;肿瘤、腺体切除及同侧舌骨上淋巴清扫;肿瘤、腺体切除及同侧颈淋巴清扫.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病人均进行放疗和/或化疗.  相似文献   

9.
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肿瘤,发生恶变更是极其少见。最近我科收治1例嗜酸细胞瘤恶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左颌下区包块部分切除术后复发10余年入院。患者1975年即发现左颌下区有一包块,随年龄增长而缓慢生长,无痛无痒。于1985年在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我科收治一例颌下区转移性胶质细胞瘤,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2岁,农民,住院号114648。因左颌下区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9个月就诊。患者于1985年11月发现左颌下区有一蚕豆大的包块,无不适。后因增大,曾于1986年2月用青霉素等药治疗月余无效。到同年3月因左侧头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左颌下包块穿刺涂片镜检,诊断为左颌下区“来分化癌”。头颅GT检查,发现前额部正中偏左脑组织有4.8×5.5cm的占位病变。拟诊为左颌下区“未分化癌”脑转移。  相似文献   

11.
12.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14.
15.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白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经肠系膜静脉分别注入平骒霉素(24只)或鱼肝油酸钠(12只)后,分别于注药后0.5,1,2,4,8,24h,切取肝脏组织,通过酶组化染色法测定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注入药液后,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SDH和LDH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平阳霉素组下降较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都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损伤的性质一样,均为非特异性,但平阳霉素损伤程度轻微,而鱼肝油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