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对五类20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并行检测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结果表明,205例乙型肝炎患者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与SCPT的变化无明显关系。但按临床类型分析发现,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在SGPT正常和异常者中无明显差异;而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重症乙型肝炎中SGPT异常者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SGPT正常者。提示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在后两类乙型肝炎的肝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还说明,分型分析对研究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对乙型肝炎产后母婴传播阻断作用及对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转的效果.方法:选择6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双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于产后4 h~6 h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前抽股静脉血检测HBsAg和HBeAg,新生儿于6 h和1月龄分别注射HBIG 100 IU,并按0,1,6(5μg)方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于1岁龄复查HBsAg和HBeAg.结果:新生儿HBsAg和HBeAg双阳性25例占36.76%,HBeAg单阳性1例1.47%,HBsAg单阳性18例占26.47%,HBsAg和HBeAg双阴性24例占35.29%;1岁龄HBsAg转阴19例占43.18%,其中HBsAg和HBeAg双阳性转阴性4例,HBsAg单阳性转阴性15例.HBsAg阴性转阳性2例占8.33%.结论:人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能有效阻断乙型肝炎因母婴接触、母乳喂养引起的传播,有效率为91.67%;并使已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的HBsAg转阴率达到43.18%.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水平,探讨其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各9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乙型肝炎5项定量检测,对比2组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载量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均较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可有效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情况,且HBsAg与HBV DNA载量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一、“元症状 HBsAg 携带者”的概念HBsAg,即先前被称为 HAA 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1972年以后,国际上比较多使用 HBsAg 这个代号,(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意思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虽然 HBsAg 本身并不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只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但是到目前为止,HBsAg 仍是被看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一项间接指示。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往往在人群健康普查中才被发现,因为无症 HBsAg 携带者缺乏肝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3个县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史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乙型肝炎综合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地区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张家港、丹阳和泰兴的HBsAg阳性率按全国人口构成标化后分别为4.61%、6.88%和10.06%,18岁以上计划免疫前出生人群HBs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18岁以下计划免疫后出生人群。张家港、丹阳和泰兴3个县中18岁以上年龄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结论:张家港、丹阳和泰兴的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已显成效,儿童组HBsAg阳性率明显降低,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也可获得明显效果,应提高成人疫苗接种率,以期降低该人群HBsAg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患儿40例,给予乙型肝炎患儿采用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比较乙型肝炎患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后的Anti-HBs感染率、HBsAg感染率、Anti-HBc感染率、乙型肝炎发病率。结果:乙型肝炎患儿实施后Anti-HBs感染率、HBsAg感染率、Anti-HBc感染率、乙型肝炎发病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给予乙型肝炎患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不仅能减少Anti-HBs感染率、HBsAg感染率、Anti-HBc感染率,还能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垂直感染是指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的孕妇,在分娩期或分娩时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给婴儿,婴儿于出今后HBsAg即阳性或6个月内转为阳性或发生乙型肝炎者。因此又称母婴传播。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 HBsAg是组成HBV的小球体、管状体及Dane颗粒的衣膜,不含核酸,具有抗原性,是母婴传播中的一项指标。有报告HBsAg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的强弱决定于HBsAg滴度的  相似文献   

8.
HBIG及乙肝疫苗联合应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对乙型肝炎产后母婴传播阻断作用及对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转的效果。方法 :选择 6 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及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双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 ,于产后 4h~ 6h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前抽股静脉血检测HBsAg和HBeAg ,新生儿于 6h和 1月龄分别注射HBIG 10 0IU ,并按 0 ,1,6 (5 μg)方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于 1岁龄复查HB sAg和HBeAg。结果 :新生儿HBsAg和HBeAg双阳性 2 5例占 36 .76 % ,HBeAg单阳性 1例 1.4 7% ,HBsAg单阳性 18例占 2 6 .4 7% ,HBsAg和HBeAg双阴性 2 4例占 35 .2 9% ;1岁龄HBsAg转阴 19例占 4 3.18% ,其中HBsAg和HBeAg双阳性转阴性 4例 ,HBsAg单阳性转阴性 15例。HBsAg阴性转阳性 2例占 8.33%。结论 :人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能有效阻断乙型肝炎因母婴接触、母乳喂养引起的传播 ,有效率为 91.6 7% ;并使已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的HBsAg转阴率达到 4 3.1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的影响。方法:对400份不同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其中阴性标本217份,强阳性标本95份,弱阳性标本88份:用人为方法造成溶血,对溶血标本重新测定,对2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标本和9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强阳性标本,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检测结果(阴性或强阳性)全部一致,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OD值无统计学意义;8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溶血标本血清检测出现假阴性率为7.95%(7,88),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OD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强阳性的标本影响不大,而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假阴性。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我国估计有1亿人左右,HBsAg无症状携带者(简称“携带者”)不仅可以成为乙型肝炎的传染源,而且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促使携带者 HBsAg 阴转,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  相似文献   

11.
我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市6730名20~30岁之间的男女青年,进行血清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的调查,本市青年人群血清HBsAg 的阳性率为1.8‰。对查出的血清 HBsAg 阳性者均进一步做常规肝功能试验,从中确定乙型肝炎患者,得出无症状乙型肝炎在青年人群及 HBsAg阳性者中的发生率为0.09%。  相似文献   

12.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调查旨在探讨上海地区正常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下称 HBsAg)阳性率,以及无症状 HBsAg 阳性母亲对其婴儿乙型肝炎传播作用。材料和方法 1978年7~10月间,对两个市区产院来院分娩的孕妇,逐例询问病史,检查肝功能、HBsAg、抗 HBs、HBeAg 和抗 HBe,并于产后42天和6个月各进行一次复查。选择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但仅血液 HBsAg 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者作为慢性 HBsAg 携带者,计算出上海地区正常孕妇的HBsAg 携带率。所有新生儿脐血均作 HBsAg 和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3例乙型肝炎患者及 HBsAg 携带者采用抗原特异性检测法进行了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中抗原的检测,发现:(1) 乙型肝炎患者的 CIC 中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2) 可以提高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sAg 的检出率;(3) 本法比较简便、特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病毒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型肝炎)在医务人员中的传播,尤其是征口腔科医生中的传播已被人们重视。一般认为乙型肝炎患者及 HBsAg 健康携带者均有流行病学意义。HBsAg 可存在于人的血液,唾液以及某些体液中。近年来用放射免疫法和反向血凝法测定,发现在 HBsAg 阳性的患者中,唾液的 HBsAg 阳性率为33.3%。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血液(包括注射),密切接触也较重要。荆庆等检查唾液 HBsAg 持续阳性的9户中,有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上口腔齿科手机被乙型肝炎病人HBsAg污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250份乙型肝炎病人在本院口腔科就诊使用齿科手机后的冲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冲洗液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情况。结果乙型肝炎病人使用齿科手机的HBsAg阳性率30.8%。结论乙型肝炎病人HBsAg污染齿科手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AntiHBs)的情况,促进高校的预防保健、乙肝疫苗接种及高校中HBsAg阳性者和易感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每年入校的新生进行HBsAg和AntiHBs检测,对HBsAg阳性者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结果:四届新生中HBsAg总阳性率5.09%,AntiHBs阳性率60.96%。结论:大学是学生生活学习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传染病易于流行的地方,切实做好乙型肝炎的检测、预防,防止乙型肝炎在校园内流行,是一项很重要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有几个关于肝炎的问题不清楚,现提出请给予答复。 1、病毒性乙型肝炎病人是否都必须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经过治疗后转阴的有多少? 2、乙型肝炎HBsAg持续阳性者,是否都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HBsAg多肽的分离,各个多肽的分子量和它们的抗原性,并对一些主要多肽作为乙型肝炎疫苗的可能性进行讨论,认为HBsAg的多肽有可能作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V DNA对测定对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同时采用PCR技术对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同期经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83例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28.9%,单独抗-HBs阳性的慢性肝炎组HBV DNA阳性率为27.3%,抗-HBe,抗-HBc并存者HBV DNA阳性率为24%,抗-HBs、抗-HBe及抗-HBc三者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35%。单一的抗-HBc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组HBV DNA阳性率为25%,HBeAg、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为66.7%。结论HBsAg阴性HBV感染仍是我国原因不明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应答的原因之一,临床应重视这种低水平的HBV复制,以免造成宫内输血及肝移植后HBV感染。  相似文献   

20.
HBsAg 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积极预防,以及判断预后,均有极大意义。但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肝功能改变有何关系,各项肝功能的异常改变、与 HBsAg 是否平行,尚未见有报导。本文的调查,在随机送检肝功能同时,测定 HBsAg,并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