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素E1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斑块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入院患者41例,予PGE110μg溶于10ml生理盐水iv,qd,连续2wk,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度、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05),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颈动脉内斑块大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并且血黏度(P<0.01)及血小板聚集度(P<0.01)也有明显改善,但血小板的计数无改变(P>0.05)。结论PGE1在减小颈动脉斑块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纤溶酶原、血流动力学、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方法60例颈动脉斑块和纤溶酶原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蚓激酶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2组常规治疗相同,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纤维蛋白原(FIB)、血流动力学、血脂、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IB、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内膜斑块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比较,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2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更大。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患者皮肤瘙痒,2例患者胃部不适,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胶囊有改善微循环、激活抗凝、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和阿托伐他汀合用,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1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前列腺炎E1(PGE1)对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斑块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入院患者41例,予PGE1 10μg溶于10ml生理盐水iv,qd,连续2wk,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度,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05),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颈动脉内斑块大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刘红梅 《河北医药》2011,33(21):3270-327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持续6个月,对照组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仅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6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确切,并可显著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消退。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多普勒检查与临床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计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年龄匹配的86例ACI患者和88例以冠心病为主的非脑梗死(N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捡查,分析2组患者各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与超声波检查结果之间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可能成因,根据颈动脉瘫块的有、无将所有患者重新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比较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ACI组的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高于NS组(分别为P〈0.01、〈0.05、〈0.05);ACI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P〈0.01)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也显著高于NS组。②宽块组的年龄(P〈0.01)、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5)和CRP水平(P〈0.05)均明显高于无宽块组。③IMT的增厚主要与年龄相关(r=0.124,P〈0.01);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P〈0.01)和颈内动脉(P〈0.01)的IMT也明显厚于非高血压患者。结论 CAS在ACI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身的病理机制可能有别于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
梁萍  胡长林  张茂惠 《重庆医药》2009,38(14):1783-1784
目的观察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用通心络治疗后脑血流量(CBF)和斑块的改善情况。方法对5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供血不足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观察颈动脉斑块及CBF的变化,并与30例同年龄组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1)通心络治疗后,CB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软斑转为硬斑和软斑体积缩小和数目减少等方面比治疗前效果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局部CBF和缓解临床症状,对斑块质地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Lipo PG E1注射液对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的住院患者31例,将Lipo PGE120μg混于20m 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连续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度(M AR),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05),颈动脉内斑块明显缩小(P<0.01),并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凝固时间(FICT),显著延长(P<0.05)。结论Lipo PGE1注射液对减小颈动脉斑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后外周动脉变化的价值。方法43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肾动脉(RA)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以及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结果甲亢组治疗前外周动脉搏动指数、ICA和RA阻力指数以及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ECA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搏动指数、ICA和RA阻力指数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CCA阻力指数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银杏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制剂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银杏叶滴丸300mg,3次/d;对照组40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计算斑块面积、Crouse斑块积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均有改善,颈动脉血流改善,阻力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制剂有一定的消减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秀芬  刘雅峰  曾秋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00-3401
目的:探讨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抽取血清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这些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MD,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IMT≥1.2mm)与无斑块组(1MT〈1.2mm)。结果: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CRP水平增高例数多于无斑块组(P〈0.05)。该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也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P〈0.05)。两组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增高对反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同时探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48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组)和30例同龄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糖尿病组)以及30例健康同龄人(对照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量(BPC),观察西洛他唑治疗前后12例糖尿病足患者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足组MPV比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增大(均P〈0.01),BPC比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减少(均P〈0.01);而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MPV和BP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西洛他唑治疗后BP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MPV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除了感染、血管和神经的因素外,血小板在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也起了重要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糖尿病足治疗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钟旭江 《中国药师》2011,14(10):1493-149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AC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i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按ACS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po,qd,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和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CD6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浆CD62p和CD6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ACS患者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从而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阻断和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倒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的情况,并以52例无高血压的健康体健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IMT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内径、粥样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患者防治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75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双盲随机分成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po,250mg,bid,给药4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及斑块声学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个月,试验组血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回声斑块声学密度的背向散射积分值(IB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以降低血脂,改善低回声斑块组织学构成,增加斑块密度,从而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将7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观察组TC和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治疗6个月、1年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DL-C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LDL-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其余指标不同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和LDL-C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6个月和1年后,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在安全降低血脂水平的同时,对颈动脉斑块的逆转作用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根据斑块的性质分为软斑组(27例)、硬斑组(33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含量。结果:颈动脉软斑组血浆PAPP—A水平显著高于硬斑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颈动脉硬斑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相关蛋白-A参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毛坚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4):493-49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对12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及10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斑块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主要出现在颈动脉分叉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筛选和诊断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对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胃黏膜组织中前列昧素E2(PGE2)及白介素-8(1L-8)含量的影响:方法将HP阴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1SA)及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和IL-8含量,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含量治疗组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IL-8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仅有上腹痛及反酸症状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60.0%。结论瑞巴派特可促进HP阴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合成并抑制IL-8释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是安全有效的胃黏膜保护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3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111例同期非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1.11±0.25)mm,斑块检出率为88.72%,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77±0.21)mm,斑块检出率为18.02%,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卓建明 《中国药师》2009,12(12):1796-179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奥扎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奥扎格雷纽。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奥扎格雷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2坎/d,连用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患者血浆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且奥扎格雷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且奥扎格雷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奥扎格雷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奥扎格雷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安全性好: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浆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