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97例单纯型脑囊虫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虫病(猪囊见糊病,CystiC。ICCSIS)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疾病,因摄入猪肉绦虫卵而感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尤其是脑型囊虫病。在我室自1992年10月~1999年3月诊治的资料完整的1084例囊虫病入中,脑囊虫病人824例(包括混合型患者),占囊虫病患者的76%。其中单纯型脑囊虫病297例,占脑囊虫病患者的36%,而这部分患者在确诊为单纯型脑囊虫病前有113例曾被误诊为原发性病痛、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偏头痛、脑肿瘤和精神障碍等。误诊率高达38%。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单纯型脑囊虫病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诊…  相似文献   

2.
脑囊虫病时常引起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有时被误诊为精神病,而延误治疗。在(?)(1978)报告的82例脑囊虫病患者中,就有7%因精神障碍而曾被送到精神病院。Nieto(1956)在精神病院12,200例患者中,有168例曾作脑脊液囊虫补体结合试验,确诊为脑囊虫病者占0.8%。所以必须提高警惕,千万不要把脑囊虫病患者误认为精神病。发病率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与脑囊虫寄生的部位、病期和临床类型有关,通常弥漫性脑实质型(特别是损害额叶和颞叶)以及混合型囊虫病,尤其是病程较长者,  相似文献   

3.
脑囊虫病误诊4例分析巩兰英(吉林市中心医院1332011)孙耀光(吉林市精神病医院132011)我院记载的722例囊虫病例,均经临床、CT扫描、免疫学试验及病理检查而确诊。其中53例来院前曾误诊为其他疾病,辗转诊治于各级医院,从几个月甚至达数年以上不...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囊虫病4例误诊原因分析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陈波,袁建强脑囊虫病是我国北方的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1],对患儿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们的4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男女各2例,年龄4.5~11岁.确诊前病程最短18天,最长92天.4例分...  相似文献   

5.
我院1978~1988年共收治脑囊虫病69例,其中误诊13例,误诊率为18.8%。本文对误诊病倒加以分析,表明皖北地区农村也是脑囊虫病的好发地区之一。作者认为凡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障碍等三大症状者应考虑有脑囊虫病的可能,大多与皮下囊虫结节同存,少数不伴皮下结节者则易导致误诊;有在脑部手术时发现,或借助于脑CT及血、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而确诊。  相似文献   

6.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囊尾蚴寄生于脑内所致疾病,临床分为癫痫型、脑炎型、颅内高压型及精神异常型等。典型的多发脑囊虫,有食“米猪肉”、排节片史、皮下结节,结合头颅MRI、CT检查,抗囊虫抗体检查等往往得到确诊,诊断不困难。但是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单发脑囊虫病更易误诊,常误诊为:脓肿、囊肿、肿瘤等。现将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具有代表性的单发脑囊虫病3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囊虫病临床上并非少见 ,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常常被误诊。 1990年~ 1999年我院收治的脑囊虫病人中有 18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 ,为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认识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15~ 5 7岁 ,平均36岁。所有病例均经CT或核磁共振确诊 ,均符合全国脑囊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1.2 首发症状 癫痫 2例 ,头痛 6例 ,头痛伴呕吐 2例 ,头痛、头晕 6例 ,精神障碍 1例 ,发热伴头痛 1例。1.3 误诊情况 误诊时间 :最短 3年 ,最长 16年。误诊为脑炎 2例 ,癫痫 2例 ,血管神经性头痛 8…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1例脑囊虫病临床误诊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猪等家畜跨省流动,人体绦/囊虫病作为一类食源性寄生虫病,愈来愈广泛地受到人们关注,其发病率也渐呈上升趋势。以及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脑囊虫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脑囊虫病也不断被诊断。对温州市1例误诊绦/囊虫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病例 2003年4月15日,温州市苍南林某因患脑囊虫病到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进一步诊治,经1例脑囊虫循环抗体测定呈强阳性,诊为脑囊虫病。调查发现,林某,温州苍南灵溪人,60岁。患者自述于2003年1月因突然倒地昏迷、抽搐,在当地医院经CT拍片有疑似脑囊虫病变。2003年4月在温州附属第一医院作MRI示脑囊虫病变,同时作左颞头皮下结节活检显示囊虫病变。采血送浙江省疾控中心作脑囊虫循环抗体测定呈强阳性,诊为脑囊虫病。患者自述年轻时多次到山西、四川等地跑外销,曾吃过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注射Gd-DTPA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增强前后的病变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增强前有2例未发现病变,有15例病变表现不典型,36例能够确诊为脑囊虫病。增强后除1例外其余均确诊为脑囊虫。在53例中有环状增强的46例,未增强的4例,不均匀增强的3例,病灶数增多的19例。结论:Gd-DTPA增强MR不但可以提高脑囊虫病的检出率、确诊率,而且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识别能力,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确诊为瘤样炎性脱髓鞘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曾被拟诊为胶质瘤,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瘤样炎性脱髓鞘病在颅内占位病变中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应注意与胶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11.
48例脑囊虫病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例脑囊虫病临床误诊分析谈绮芳,陈贵海,余鑫文,李家泉脑囊虫病的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上常延误诊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减少误诊,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我们回顾102例诊治的囊虫病患者,其中在院内外误诊为其它疾病者48例。误诊率高达47.05%。兹将临...  相似文献   

12.
猪囊虫病致偏瘫4例脑囊虫病以癫闲发作较多,引起偏瘫较少,易误诊为脑部其它疾病。我们自1988年8月-1994年4月,在囊虫病诊治中,遇见4例偏瘫经术后病检、头颅CT扫描及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为脑囊虫病,报告如下。例1女,39岁。一年...  相似文献   

13.
朱××,男性,65岁,以渐进性双下肢瘫二年,大便困难、小便潴留半个月收入住院。二年前自觉左足底阴凉感,逐渐麻木无力,病后一年,右下肢也出现同样感觉。入院前半个月,双下肢瘫痪,大小便潴留。既往患左眼底囊虫,周身皮下囊虫结节,经病理检查证实。无颅内囊虫病表现。入院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虱病在临床上误诊误治的原因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9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误诊漏诊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0例阴虱患者中有147例于确诊前曾发生误漏诊,占77.4%,分别误诊阴囊湿疹,外阴神经性皮炎,阴部瘙痒症,慢性单纯性苔藓,疖肿,毛囊炎,疥疮等皮肤病,施以相应治疗效果不佳,经详细问诊及辅以实验室检查确诊,正规灭虱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只要医务人员掌握阴虱病的临床特点,并仔细为患者作好局部栓查,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以防临床上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囊虫病30例分析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儿科王荣之,刘玉香脑囊虫病在儿科并不少见,有些小儿颅压增高症状严重,甚至可威胁生命。由于我们对此病重视不够而易导致误诊,CT应用以来本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本研究分析我院1983~1992年收治的30例小儿脑囊虫...  相似文献   

16.
15例囊虫病均经活检或CT和血清诊断方法确诊,经用吡喹酮治疗获良好疗效。其中14例有皮下囊虫结节者治疗后结节数目明显减少。11例脑囊虫病患者在治疗一年后随访,7例症状完全缓解,4例好转。本文讨论了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剂量、疗程及治疗前准备。  相似文献   

17.
猪囊虫病临床表现复杂。脑囊虫病以神经症状出现,易误诊为癫痫、结核性脑炎和隐球性脑膜炎、脑肿瘤等;而皮下及肌肉中的囊虫病,易误诊为皮脂囊肿、神经纤维瘤、风湿性皮下结节;眼囊虫病易误诊为眼内肿瘤、异物、视网膜炎等。本病临床症状以多样化、多灶性及不稳定性,以及刺激症状等  相似文献   

18.
脑囊虫病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T、MRI检查结果对临床确诊、疗效判断的作用。方法:对11年来诊断为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及囊虫酶标试验,CT及MRI检查结果的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脑囊虫病具有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其中占前10位的分别为抽搐48.5%,其中呈典型癫痫大发作为30.5%,头痛44.5%,乏力30.5%,头昏18.5%,呕吐17.5%,恶心16.5%,视力减弱6.5%,皮下结节6.5%,肢体麻木6.5%;囊虫酶标试验检查阳性率为95%,CT及MRI检查发现活虫病灶均能在平扫或增强后表现为特征性的单房囊性结构。结论:其临床表现、脑囊虫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T、MRI对于脑囊虫病的确诊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6例脑囊虫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该病以青壮年发病为多;农村与城镇发病构成比约为2:1;临床以癫痫和颅压增高表现多见:脑脊液及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囊虫抗体阳性具有确诊意义: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致误诊,其中发生脑梗塞者以腔隙性梗塞多见:在全身整体治疗的基础上,吡喹酮可有效地治疗脑囊虫病。结论:流行区需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李春玲  郑富远 《黑龙江医学》2005,29(11):880-881
脑囊虫病是我国常见的脑寄生虫病之一。因囊虫在脑内寄生部位、数量以及病程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较易误诊。本文报道4例经MRI发现脑内囊虫达数百个以上的脑囊虫病,称为弥漫性脑囊虫病。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性,44岁。以发作性头晕伴恶心5 d入院。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脑电图普遍中度不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入院后腰穿脑脊液初压2·16 kPa,白细胞2×106/L,蛋白0·54 g/L。头颅MRI:大脑半球、脑干、小脑及侧脑室内散在分布直径约0·4 cm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区,可见头节。注射对比剂维影钆胺(Gd-PT)后,部分囊壁有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