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临床实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将来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它把教学内容看成是固定的、确定无疑的东西,讲解式的教和接受式的学占主导地位。教师往往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
人类和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正在迅速地获得进展,但开业医生们却落后于人们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的知识。1975年对分布于整个美国的1,092名医生的调查表明,这些医生甚至包括前十年的毕业生在内,都严重缺少遗传学知识。遗传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崭新的学科,关于这门课程在什么时候、由谁来讲授的问题,几乎还没有文章讨论过。医学遗传学家们虽然都一致认为这门课程很重要,但对如何讲授这门课程尚无统一意见。这篇文章报  相似文献   

3.
<正>医学是一门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医生需要不断学习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旨在引导医生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动向,拓展业务能力。本文作者曾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外科、麻省总院外科做访问学者,亲身感受了美国的外科继续教育,认为其值得探讨与借鉴,现就其对我国外科继续教育的启示作用总结如下。1课程设置丰富、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
赵玉君 《医学信息》2009,22(6):890-890
21世纪,知识更新频率越发加快,在医学领城继续医学教育己成为医护人员,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危重病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临床学科,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具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器材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对多发伤、重症感染、各种休克、急性器官功能衰竭和内环境紊乱等各类危急重症患者进行监护和救治的新专业[1]。随着危重病医学受到广泛重视,许多医院相继成立ICU。由于医生多从各个临床专科调入,因此未接受过正规的危重病医学教育。而医学进修作为直接摄取新知识、获取新技术的手段,已成为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模式。在进修医生管理及教学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归纳成以下几方面。1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相似文献   

6.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敲门砖”,在基础医学的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体解剖学也是各医学基础课中内容最繁多、最枯燥的学科之一,这势必影响到解剖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解剖学教师仅限于传授人体解剖学知识显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所以,解剖学教师如何才能更加全面明确地讲解而学生又将如何卓有成效地去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是医学教育目前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处于非常的重要地位。作为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医学教育,是为学生后继临床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因而作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院也面临着一个课题,即如何优化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和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功能定位设置课程。本文试图在分析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地方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成为各国高等医学教育普遍重视的焦点,培养既懂外语又精通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而采用双语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1].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其他医学学科的先导课程,然而,人体解剖学应用英语或双语教学在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中尚属试验阶段[2],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双语教学的层次和水平,是当今时代医学院校解剖学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担负着为广大农村和社区培养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临床医生。在很大程度上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基层的医疗水平。局部解剖学是侧重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一门医学基础必修  相似文献   

10.
邓传祥  张万仙  刘明伶 《医学信息》2008,21(7):1099-1100
就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而言,现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就医学教育而讲,它始终应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充分认识医学教育这一本质特征,是做好科学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落实和实现医学精英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做好文中所述的九个"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