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运动训练和医务监督工作中,系统的心电图跟踪观察对于检查运动训练的合理性和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是一项可靠易行无创技术手段。本文报告对40名运动员跟踪测试320人次心电图的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40名运动员中男21人、女19人,年龄16~27岁。训练年限5~25年。运动项目:速度滑冰运动员、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跟踪时间1/2~2年,共跟踪测试心电图320人次,采用安静状态下或晨起,描记12个常规导联心电图。特殊情况下还加运(?)试验(蹬自行车台训练)和普萘洛尔药物试验,以及对比赛前后的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冬泳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两年来笔者对哈尔滨市100例冬泳运动员血压、心率、心电图特征进行对照性现场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1981年至1984年3月,我们用心电图观察到中长跑、马拉松、自行车、游泳运动员29人次心电图出现起搏点的变化。其中男运动员19人次,平均年龄22.6岁(20—29岁),平均训练年限4年零2个月(2个月—10年)。女运动员10人次,平均年龄21.3岁(16—41岁),平均训练年限4年零6个月(1—10年)。按中医辨证方法,分析起搏点变化者的种种临床表现,认为属于中医大气下陷证型。其中有20例运动员接受了中医治疗。起搏点变化者的表现症状及治疗情况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正> 重症病毒性肝炎,除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外,还表现为肝外器官的损害。为了认识它对心脏的影响,我们自1977年11月至1980年3月对44例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心电图改变,进行了观察,并就病因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一) 一般资料:44例中,男29例,女15例。4~9岁5例,10~20岁1例,21~40岁23例,41岁以上15例。急性重型9例,亚急性重型14例,慢性重型21例。均有心脏病史,且近期内未用过强心药物。入院后均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多数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都进行过几次心电图动态观察,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为利用运动平板试验检查确定"罪犯"血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1年01月—2011年12月间242例临床疑为冠心病患者而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且在同期(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析结果。结果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V1~V3导联、V4~V6导联ST段压低改变预测的罪犯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LAD)。结论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ST段改变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定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实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分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做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特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77.8%,运动平板敏感性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均可作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发现QTd延长与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密切相关[1].为了解QTd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的关系,对31例行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疑诊冠心病患者31例,心电图检查ST-T改变不典型,接受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运动试验结果:阳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67.7岁±8.8岁;阴性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60.6岁±8.3岁.剔除可疑阳性者及服用冠脉扩张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者.  相似文献   

8.
葛志明  高德恩 《天津医药》1989,17(3):146-148
对50例正常人和100例冠心病人进行了心电图自行车运动试验,采用心率-收缩压乘积与常规 ST 段下移标准作对比。结果:冠心病人运动前后心率-血压乘积差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44%和68%。认为该指标是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较好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心电遥测可动态地观察心电图改变,我院自1966年采用遥测技术作二级梯及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现将101例遥测运动试验结果与二级梯及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作比较分析,初步探讨遥测运动试验的方法、阳性标准及使用价值。病例选择 1.选择140例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正常者,加做CM_5、CC_6导联,以观察其特异性。另选30例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加做CM_5、CC_5导联,以观察其反映异常ST—T的敏感性。 2.运动试验病例选自可疑冠心病人(有心前区痛、胸闷、高血脂者)74例,多年早搏或多次阵发性房颤者9例,另外18例因工作需要查体。在101例中除3例女性外其余均为男性。运动前血压不高于140/90,常规12个导联及CM_5、CC_5导联心电图正常者,先做二级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心血管X综合征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的心血管X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结果除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外,心血管X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胸痛缓解方式均与冠心病相似。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惟一鉴别心血管X综合征和冠心病的方法。心血管X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微小血管病变、内皮功能异常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在诊疗病人中有3例患者猝死于医院的医技科室,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例1,男性,43岁。因胸闷憋气2个月,心电图大致正常,为明确诊断入院,做二阶梯运动试验,节拍为80次/分种,1分钟后发现面色苍白,胸闷加重,即停止运动试验。平卧后病人意识很快丧失,继而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摩、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目前常用的判断方法是依靠运动诱导~(201)铊显像的局部灌注缺损,或核素心室造影上射血分数降低,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本文分析1990年4月~1993年4月我院932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以探讨SMI 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对象与方法病例选择932例均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并疑有冠心病。按年龄分A 组124例,男88例,女36例,年龄60~74岁,平均66.6±3.7岁;B组543例,男318例,女225例,年龄45~59岁,平均52±4.2岁;C 组265例,男177例,女88例,年龄27~44岁,平均37.3±4.4岁。均  相似文献   

13.
<正> 许多临床观察已证实,血液流变学与冠心病发病及其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冠心病与血液流变改变之间的关系,我们测定了144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加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我院体格检查中无冠心病症状;既往无心血管及糖尿病史,体格检查正常,心电图试验正常者52例为正常对照组。男43例,女9例;年龄45岁~65岁,平均54.7岁。  相似文献   

14.
刘峰  姜健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196-197
目的分析噪声作业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了解噪声与心血管系统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28例接触噪声作业工人行12常规导联描记心电图变化。结果对628名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检查发现,观察组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建议对噪声作业者定期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其对从业者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一些疑难重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兹将点滴体会,初步汇报及讨论如下,以供参考。病案举例(1)冠心病:共治疗15例。兹举一例:安××,男,44岁。1972~1973年偶尔心前区针刺痛感,约2秒钟即过。1974年经常发作,于12月作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辨证:病在心阴不足,证属气滞血瘀。1975年初开始以活血化瘀、芳香开窍法连续治疗3月,于服药期间只发过一次,3月后前述症状消失,心电图运动试验正常。停药一月后继服该药粉剂巩固(6剂研末分服30天),现已年余未发。一般三月为一疗程,停药一月,再巩固3~4个疗程,约一年多时间。(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共治疗3例。兹举一例:张××,男,44岁。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与冠心病都可出现肩、臂、手放射痛及心前区、胸部闷痛或刺痛,且多发生于40岁以上,极易相互误诊,为了接受经验教训,将所收集30例进行简要分析。一、一般资料男27例,女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3岁。35—40岁2例,41—50岁18例,51—60岁8例,61—63岁2例。30例均经心电图检查2—10次,颈椎拍片1—2次,化验胆固醇1—5次。26例检查了β脂蛋白、甘油三脂。做双倍运动试验12例,脑血流图6例,仅1例临床确珍困难者做过蹬车运动试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79例矽肺患者心电图中电轴的变化进行初步分析,试图发现其与矽肺进展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矽肺患者79例,排除其他心血管异常,年龄45岁~70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0+期31例,Ⅰ期29例,Ⅱ期19例,分别列为1,...  相似文献   

18.
我们借助心阻抗检测技术,对104例 PTFV_1负值不同患者进行心血管功能测定,探讨了心电图PTFV_1负值量与心血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形成原因。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1.本组104例中:风心病6例心肌病4例、先心病2例,冠心病43例,高血压病3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11例。2.性别与年龄:男性65例、女性39例,40岁以下10例,40~49岁20例,50~59岁37例、60~69岁28例,70岁以上9例。3.临床分组:按检查时 PTFV_1负值量不同分为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Q-Tc变化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030001)王瑞英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综检科张风娥,陈秀庭平板运动试验迄今仍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广泛应用的方法,判断运动试验的标准多数仍采用ST段参数,近年来为提高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检出率,运动后心电图Q-Tc改变受到极大重视。本文报道了我院1992年1月~1993年2月正常人和冠心病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运动前后Q-Tc间期变化,旨在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正常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31~75岁(平均53.5岁)。均经临床体检、心电图检查、胸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外心脏器质性疾病。冠心病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39~69岁(平均55.2岁)。冠心病组中,心绞痛49例,陈旧性心肌梗1例。均经临床体检、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符合冠心病诊断的WHO标准,且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两组均除外电解质异常及服用影响Q-Tc间期药物的患者。2.方法: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于运动前、运动结束后即刻、2分钟、4分钟、6分钟时记录心电图。选择QRS波及T波振幅较高的导联(尤其q波导联)。连续测量3~6个Q-T间期及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心电图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患者观察随访12~30个月,半年复查一次心电图,有30例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31例随访期间有1例ST-T发生了变化,30例心电图特征无明显改变者运动试验中29例随心率增快,ST-T改变好转,ST段抬高回落,大部分回到等电位线,1例ST段较前抬高.休息后全部恢复原心电图特征.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ST段变化呈慢心率依赖性,心电图运动试验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