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掌握湘西州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的现状,探讨如何提高HIV血清抗体检测覆盖率. 方法 对辖区内34家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现状进行了调查,设计调查表格,全面了解 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查验艾滋病检测初筛实验室的业务用房,检验设备、检验人员、管理以及HIV血清抗体初筛检测情况. 结果 湘西州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检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职称偏低,14.71%(5/34)的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损坏待修复.2006年、2007年分别有20.00%、17.65%的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未参加省质控考核;自2005年开始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开展了由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服务(PITC),其检出阳性率与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主动监测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7.6713,P<0.01). 结论建议加大投入,稳定检验队伍,落实岗位津贴.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市场运作的模式在所有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创建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或检测点,扩大HIV检测覆盖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安阳市HIV初筛实验室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全市HIV初筛实验室管理,规范HIV初筛实验室建设和完善HIV检测网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现场综合考核和发放质控血清现场检测的方式,制定统一考评标准对全市38家待审批HIV初筛实验室进行考评。结果:38家待审批HIV初筛实验室中,3家硬件不符合要求,1家1份样品检测结果不正确,最终34家待审批HIV初筛实验室通过考核颁发合格证书。结论:考评结果显示,我市HIV初筛试验室建设比较规范,HIV检测网络已初步形成,能够满足目前我市HIV检测工作的需要。但初筛实验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数据,了解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检测质量。方法用2种不同的试剂对2010年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2 312例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和WB确证试验。结果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之间的HIV抗体初筛结果符合率为99.61%,确证实验室初筛为阳性的2 303例样本中有2 184例确证阳性、70例阴性、58例不确定。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高,筛查实验与确证试验的符合率为94.79%,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标本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对确证试验不确定的标本需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促进HIV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双盲血清标本检测,于2008年对战区18个医院HIV初筛实验室进行现场测试和考核。结果较2005年有明显好转。医院各级领导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较全,人员培训力度大,实验室设备齐全。但部分医院存在对HIV初筛实验室操作规范性和质量管理较差,人员流动性快,试剂缺少对照等问题。结论所提出的建议对促进战区医院HIV初筛实验室检测水平的提高及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健  刘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27-428
目的制定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质控方法,防止误检和漏检,提高各初筛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发放考核样品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HIV检测技术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进行考评。结果 15家实验室参评,成绩优秀的1家(占6.7%),成绩良好的12家(占80%),成绩及格的2家(占13.3%)。结论全市初步形成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并逐步向规范化靠拢,目前基本能满足本市艾滋病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我市HIV—抗体初筛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检测质量,我中心对辖区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医疗保健机构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前期检查。  相似文献   

7.
郑重  马永红  董路宁  张华 《西部医学》2007,19(5):927-927,92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HIV抗体初筛试验的准确率及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新兵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将初筛阳性样本送全军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检,得到反馈结果后与2005年和2004年假阳性率对比。结果2006年新疆军区某部新兵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率(0.27%)明显高于前2004年(0%)和2005年(0.07%)。结论影响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但是客观因素能通过严格规范、校准仪器等方法得以解决,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才是降低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HIV在我国迅速传播,感染人数成倍增长。HIV感染的初筛试验以HIV抗体检测为金标准,为了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的目的,全国先后建立了大量的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于初筛实验室已经有明确的试验技术和试验条件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初筛实验室仅能做常规的HIV抗体初筛工作,很少对HIV检测工作中的外源性物质的影响做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院至2002年12月建立HIV抗体初筛实验室以来,共检测HIV抗体7000余人次,阳性60多例。最值得重视的是2005年12月9日和2006年1月27日,各检测到1例HIV抗体阳性(已确认)的新生儿。按规定,婴儿应于12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者继续追踪随访,至18个月再次进行HIV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秭归县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003~2006年HIV抗体检测工作开展情况,以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用夹心ELISA法和胶体硒法对秭归县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和疫情分析。结果秭归县防保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23148人,阳性16人,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应强化推荐咨询检测与自愿咨询检测相结合的艾滋病病毒检测,以提高我国艾滋病检测的力度和规模;应加强质量控制,以确保HIV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作为初筛试验检测 HIV抗体是目前国内外各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方法 ,该法尽管敏感度高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可造成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要想保证结果的可信 ,则必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加入外部质控血清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本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 ,为了弄清该实验失控的常见原因 ,积累该法检测 HIV抗体的经验 ,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 ,保证 HIV检测工作质量 ,现就广西检验检疫局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 2 0 0 1年 HIV抗体检测的失控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作者分析了南京地区HIV/AIDS感染现状,为制定控制HIV/AIDS增长的合理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HIV/AIDS疫情来自我市20余所医院HIV初筛实验室、市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省、市血液中心、血站及国际卫生检疫局等HIV检测网络的报告,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设在南京市疾控中心,对全市发现报告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若是复检HIV—抗体阳性,即送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后由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结果 从1991—200l年发现HIV感染者54例,含10例AIDS现症病人。其中6例为本市户口。男性47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6.71:1。年龄分布在10—67岁之间;高峰年龄段是20—34岁之间,共40例占74.07%。54例HIV感染者中,经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途径感染28例占51.85%;检测献血员途径发现5例占9.26%;同性或异性接触途径感染9例占16.67%;不详12例占22.22%。南京市自1991年检出首例HIV感染者,以后年发现HIV感染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群分布由涉外劳务,新疆籍的外地流动人口,向本地人口转移;由静脉吸毒人群向输、受血、性乱转移,由发现HIV感染者向AIDS病人转移。仅200l年1月至12月底市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及23家初筛实验室上报检测各类高危人群149689人份,发现HIV—抗体阳性27人,与去年同期(7例)相比增长286%。结论 南京市的HIV/AIDS感染现状为广大卫生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对各类高危人群HIV—抗体的主动检测,同时加强人群HIV/AIDS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以预防HIV/AIDS通过无保护性性接触途径扩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的因素,提高AIDS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HIV抗体检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金标法)测定血清中的HIV抗体。结果经重复试验和确诊试验,ELISA法和金标法检测HIV抗体假阳性率分别为30.0%和5.2%,敏感性为73.3%和90%。结论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的因素,提高AIDS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HIV抗体检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金标法)测定血清中的HIV抗体。结果经重复试验和确诊试验,ELISA法和金标法检测HIV抗体假阳性率分别为30.0%和5.2%,敏感性为73.3%和90%。结论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陈春  王庆  罗红权  朱巧英 《四川医学》2007,28(12):1337-1338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部分妇女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及艾滋病(AIDS)感染情况。方法 我院“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对22507份妇女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并将初筛阳性的标本送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确认实验。其后,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这22507份标本中,HIV抗体阳性的标本有5例,阳性率为0.022%;年龄分布,20~30岁感染者3例,30~40岁感染者2例;受检查类型分布,孕产妇4例,一般妇女1例;感染者户籍均为暂住和流动人口。结论 做好妇女人群中的HIV抗体初筛工作,能控制AIDS在高危人群流行一定时间后,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并有效防止和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陈威  潘洁  陈柳军  杨振兴  刘鑫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7):828-829,869
目的通过组织柳州市县HIV抗体筛查实验室进行一次室间比对,提高各个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能力,减少其在日常检测中的差错。方法通过下发盲样的方式,共36家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均采用ELISA的方法对考核标本(QC001、QC002、QC003、QC004、QC005)进行单独检测,并及时反馈结果。结果 36家实验室对5个盲样的检测结果显示,除了QC005的正确率为97.2%外,其他几个盲样的考评正确率均达100.0%,分析定量检测结果显示CV值波动较大,只有个别盲样CV值能控制在25%内。结论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有良好的检测能力,但质量控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百色市2010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确认试验检测数据,了解HIV感染人群及分布特征。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检测流程与方法,对百色市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及医疗单位初筛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阳性样品进行复检及确认。结果 544例HIV初筛阳性样品复检后进行确认试验,509例被确认HIV抗体阳性(其中包括最初不确定,一个月后复检确认的3例患者),22例被确认HIV抗体阴性,16例被确认HIV抗体不确定,间隔一个月后有4例随访复检被确认HIV抗体阳性3例,HIV抗体确认阳性率为93.57%(509/544)。HIV感染男女性别比为1.7∶1,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组,样品来源以病人住院筛查发现和各VCT点送检,职业以农民,性途径传播为主。结论 2010年我市HIV感染仍呈高发趋势,HIV抗体确认阳性率较高,自动检测人群的提高、各县VCT点工作展开,有利于早期发现感染者和了解艾滋病疫情动态,提高随访率是落实党和国家对HIV/AIDS病人"四免一关怀"策略的具体措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HIV初筛阳性标本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死率极高。AIDS检测系指对人体体液、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HIV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核酸及HIV抗体。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血液中HIV抗体检测,分为初筛试验及确认试验。本确认实验室对县区送检的230例标本初筛与确认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建军  李永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31-2232
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是一种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发现HIV感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年来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HIV普遍使用的方法。其在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影响因素,为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HIV抗体检测水平,根据多年检测经验,  相似文献   

20.
1134例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毅  聂红  石姜 《重庆医学》2002,31(9):855-856
目的:统计分析我科艾滋病初筛实验室HIV抗体检测结果及人群分布,总结工作经验和体会。方法:收集所有检测结果,分别统计各类人群HIV感染阳性率,分析HIV抗体阳性分布情况。结果:1134份血清共检出7例HIV抗体阳性(0.62%)其中性病门诊患者阳性率0.58%(4/1038)、劳教人员阳性率1.04%(1/96)、男0.71%(5/707)、女0.47%(2/427)。结论:HIV在普通人群中有较高感染率,以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加强对普通人群的有关宣传,对有性病者更不能忽视HIV的筛查,以便及时查出并有效控制传染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与技术工作一样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