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人群中超过90%的人曾经感染过HSV。HSV可以在神经组织及角膜组织长期潜伏。在适宜的刺激下,如紫外线照射、发热、精神压力、高温、低温、手术等,病毒活化增殖导致HSK。HS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造成角膜组织损害的主要机制。HSK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由CD4+细胞介导的,而CD8+细胞对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引起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角膜病中的主要致盲原因。因潜伏感染和反复发作而致盲。HSV-1可引起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在潜伏期间HSV-1的基因表达和物理状态与在急性感染期间均不相同。在三叉神经节和角膜中发现病毒的基因组和特异的RNA转录,提示角膜中潜伏的HSV-1可能是复发的另一来源。复发是病毒可从港代感染状态激活后再进入溶细胞性感染或基因表达状态。潜伏感染时立刻早期(IE)基因停止转录。有观点认为IE基因转录可启动联级反应导致复发,另有观点认为是一系列的反应着积所致。彻底阐明HSV-1的潜伏和复发机制,是找到防止HSK反复发作而致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疱疹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可引起各种疾病,但与人类有关的疱疹病毒包括有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型和Z型;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 Virus)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us);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眼部的感染绝大多数由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所引起,感染可由轻微的结膜炎延伸为致盲的角膜疾患或色素膜炎。近几十年来对眼HSV感染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因而在病毒学、免疫学和一些感染治疗方面有些重要发展。本文简要、系统地介绍有关方面、或许对预防角膜疾患的视力损害会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莹 《眼科》2012,21(3):157-161
目前临床上眼部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腺病毒为主要感染源。其中以HSV感染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为最常见,其患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在角膜病中其致盲率占第一位。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增多,严重威胁视功能。特别是其临床分类多样、表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眼科医生们熟悉疱疹性角膜病变,但并不十分了解眼部以外各种类型的疱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一种地方性,流行性感染性疾患,在美国,大多数成年人都有抗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抗体,说明他们曾接触过此病毒,绝大多数感染是无症状的,但20%美国人感染HSV是有症状的。疱疹病毒有二种抗原型,并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全球高发的严重感染性致盲眼病,视力的慢性损害常与感染的复发、角膜瘢痕、角膜白斑、新生血管以及新生淋巴管等相关.根据目前的研究,角膜的损伤是免疫系统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反应的结果.由于HSK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不满意,因此全面了解其初次感染、潜伏、复发的机制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本文分别阐述自噬、免疫系统、细胞因子和微小RNA等几个方面在HSK感染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了解HSK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为HSK的诊断提供参考,并为HSK的治疗及药物研制等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全球性的致盲性眼病。病毒在眼表发生原发感染后,转运并终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反复复发引起角膜病变。在对HSV潜伏机制方面的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病毒自身和宿主反应两方面共同调控了病毒的潜伏过程。近年来,嗜神经病毒的侵袭、免疫、潜伏复发等各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为HSK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主要对HSV-1角膜初发感染后在三叉神经节内潜伏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目前HSK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在眼部感染主要为HSV-Ⅰ型,其最主要的生物学科特性是能够形成潜伏感染,目前已公认HSV-Ⅰ可以潜伏在静止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角膜组织中。针对正常角膜内是否有HSV-Ⅰ的存在,近几的国内外学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到正常角膜内存有HSV-Ⅰ DNA。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简称单疱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HSK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者约10%有临床症状,故极为少见。临床多为继发性,继发性者只有在某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发烧、感冒、外伤等诱因及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才会发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多为单眼。角膜病变表现为多种形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首次发病后能够治愈,也可能损害不大。但治疗困难,尤其复发者对视力威胁大。在复发前,很难在眼部找到单纯疱疹病毒(以下简称HSV)。所以HSV潜伏在何处是十分令人关注的。动物角膜接种HSV急性感染阶段过后,有时可在泪腺中查到HSV,但临床症状却可以不明显。Kaufman等认为泪腺受HSV感染后,HSV可以不时由泪腺中排出,如角膜上皮有损伤则可发生感染;在结膜也能出现持续性的慢性感染。Scribe给豚鼠足蹠部接种HSV,  相似文献   

11.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HSV的感染有两种形式: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其中,复发性HSV感染的相关机制和干预方式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焦点。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HSK的复发免疫机制及治疗,分析了最新研究发现的各种抗HSV复发的药物,希望能尽早开发出新型的干预方式,开发出具有较强疗效和较小毒性的化合物,使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simplex virus type Ⅰ,HSV-1)感染引起的具有高复发率、高致盲率及难根治性特点的疾病,可导致角膜溶解、新生血管形成及溃疡穿孔,是目前角膜病中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本文参考目前国内外实验研究时使用的各种HSK动物模型建模方法来进行综述,如建立原发感染模型的划痕法、环钻法、外植体培养法以及潜伏感染模型和诱导复发模型的建立方法.力求探索如何建立一种可靠的HSK动物模型,在为研究人类HSK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对比以及角膜移植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邸岩 《眼科研究》2011,29(12):1149-1152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并发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常可引起视力的严重损害。导致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并发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准分子激光照射和手术刺激诱发潜伏的HSV活化;术后局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也可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时诊断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恢复视力的关键,血清抗体检测、病毒培养、角膜上皮刮片、组织细胞切片和Negative染色、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实验室检测均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多重PCR可能会成为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并发HSV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术前曾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病史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给予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合并HSK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单纯疱疹病毒眼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感染宰很高,经血清学调查,约90%的成人血清HSV抗体阳性。有85%的原发感染未能作出诊断。HSV眼感染危害严重,Charles统计了10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病人。其中33%的病人视力下降到非做角膜移植不可,国内角膜病患者约50%为HSV感染所致。HSV眼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可与其它感染性眼病,如腺病毒,衣原体感染。甚至于干眼症相混淆。因此诊断困难.临床上常因缺乏早期、快速而准确的病因学诊断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由于基础医学,尤其是  相似文献   

1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免疫学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世界范围内角膜盲的最常见原因。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virus,HSV)不仅可直接导致角膜的感染性破坏 ,而且还可通过免疫病理机制诱导某些难以处理的疾病 ,如基质型角膜炎。1 免疫学机制1 .1 动物模型 目前 ,已有数种 HSK的动物模型 ,比较常用的是兔模型和小鼠模型。兔模型比较理想 ,因为兔眼球大小与人类相似易于观察 ;另外 ,存在有自发性病毒释放和疾病复发现象。而小鼠模型则缺乏病毒的自发性释放和疾病的复发 ,但在感染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角膜的炎症反应 ,该特征类…  相似文献   

16.
刘祖国  李绍珍 《眼科学报》1995,11(4):183-185
目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认为HSV可在角膜内潜伏,但未获结论性证据,本研究目的为明确角膜是否为HSV的另一潜伏地。方法:选择18例已确认为HSK病例,所有病例角膜病变静止3个月以上(平均3.7年),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取下角膜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引物为P15’CATCACCGACC-CGGAGAGGGAC,P2 5’GGGCCAGGCGCTTGGTGTA)检测角膜片内HSV基因。结果:18例静止期HSK病例角膜片中,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在17例病例中检测出HSV基因,1例阴性。结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静止期角膜内有HSV基因存留,角膜可能为HSV的另一潜伏地,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角膜内HSV DNA方法简单,敏感性高。眼科学报 1995;11:183—185。  相似文献   

17.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科常见疾病,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我院2001年2月~2004年10月以来,采用无环鸟苷及滴宁(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联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以下简称HSK)的诊断,一般主要是根据临床角膜病变呈树枝状等形态并结合病史、诱因及其症状。但这些都并非具有特异性。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技术是公认的实验室诊断单纯疱疹病毒(以下简称HSV)感染最可靠的技术,但条件要求高,需时较长,一般临床实验室不易开展。免疫荧光技术在检测临床材料中也具敏感、快速的优点,但需一定技术和昂贵的荧光显微镜,基层实验室难以普及。免疫酶技术应用于眼部病毒性疾病的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目前常见的感染性眼病之一,为主要的致盲性角膜病。由于眼部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同,其鉴别诊断常有一定困难。因此,快速和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t antilbodly,IFA)是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实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外报道占眼科门诊病人的50%,占角膜移植病人的10%。本文就有关单疱病毒的特性,单疱角膜基质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简要概述如下。一、单纯疱疹病毒的特性人类环境中虽有60种以上疱疹病毒,但能使人类发生感染的仅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病毒(varicella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和EB(Epstein-Barr)病毒,其中以HSV在人类中流行最广。原发感染常见于从几个月的小孩到20岁左右的年轻人,14个月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