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颅脑损伤合并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126例颅脑损伤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2.22%,培养出致病菌10种共52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为主,共35株,占67.31%,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为,共11株,占21.15%,另6株为真菌,占11.54%。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2例,控制3例,死亡13例,死亡的13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防治经验,为控制患者肺部感染提供试验数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09-2013年住院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21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对病原学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调查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操作和结果判断。结果 21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61例,发生率74.5%;痰培养出54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98株占73.7%,其中大肠埃希菌146株,占27.0%,肺炎克雷伯菌78株,占14.4%,铜绿假单胞菌52株占9.6%,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度较高;共检出革兰阳性菌142株占26.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占11.5%,MASA检出率为53.2%。结论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是外源性,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及时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低临床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者,开颅术后≤24h行气管切开患者68例,另急诊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行气管切开或切开时间>24h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以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68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35例有20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1(平均7.1)d;对照组53例,有21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9~21(平均16.9)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茵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126例颅脑损伤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2,22%,培养出致病菌10种共52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为主,共35株,占67.31%,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为,共11株,占21.15%,另6株为真菌,占11.54%。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2例,控制3例.死亡13例.死亡的13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提出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6%,真菌占第2位,占14.1%,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1.2%、19.5%、11.5%、6.2%;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50.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高;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医院感染,以利于肺部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给予指导。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临床收治的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61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感染率,分析导致患者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检测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并进行药物敏感度测定。结果 261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81例,感染率为31.03%;81例颅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革兰阳性菌33株、真菌5株;革兰阴性菌对舒巴坦的敏感度高,对他唑巴坦和头孢噻肟的耐药性高,革兰阳性菌对头孢他啶的敏感度高,对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高;年龄、住院时间、昏迷情况、呼吸机应用情况、气管切开情况、合并疾病种类、休克、多发损伤是导致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较为严重,革兰阳性菌是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针对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给予指导。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临床收治的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61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感染率,分析导致患者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检测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并进行药物敏感度测定。结果 261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81例,感染率为31.03%;81例颅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革兰阳性菌33株、真菌5株;革兰阴性菌对舒巴坦的敏感度高,对他唑巴坦和头孢噻肟的耐药性高,革兰阳性菌对头孢他啶的敏感度高,对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高;年龄、住院时间、昏迷情况、呼吸机应用情况、气管切开情况、合并疾病种类、休克、多发损伤是导致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较为严重,革兰阳性菌是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针对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气管切开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3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32例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84例,发病率为63.64%。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4岁或>65岁、输血、晚期气管切开、前5年内吸烟、意识障碍和使用抗酸药物是气管切开后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共分离病原菌178株,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G-)细菌(141株,79.21%)。分离的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2株(85.71%)是耐甲氧西林株。结论气管切开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病原菌以G-菌为主。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型颅脑损伤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择可冲洗套管,对照组选择常规套管,实验组定期对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两组分别于气管切开后48h、7d、14d同步行咽试子、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测。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22.5%,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45.0%;肺部感染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优势菌符合率为63.0%。结论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引流气囊上滞留物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性,为预防与控制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4例重度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并对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性进行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仪鉴定病原菌种类,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检测。结果 204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造成肺部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气管切开、昏迷时间>7d、颅脑手术、误吸呕吐物,分别占31.4%、28.9%、16.7%、13.2%;共检出病原菌2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8株占74.0%,革兰阳性菌56株占19.9%,真菌17株占6.1%;革兰阴性菌中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6.7%、78.0%、75.8%、42.9%。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气管切开、昏迷时间>7d、颅脑手术、误吸呕吐物,通过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其药敏特点,可确立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方案,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医院ICU的患者258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痰培养阳性86例,感染率为33.3%;共分离出1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1株,占77.9%,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革兰阳性菌19株占18.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真菌4株占3.9%;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对肺部感染患者要及时诊断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主动监测方法,由专职人员每日对综合ICU机械通气≥48 h及撤停机械通气拔除气道导管后48 h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4.28%,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65.71%,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VAP相关因素:实施≥4种侵人性操作比实施3种侵入性操作发生率高,气管切开比气管插管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气管插管后切开比先面罩后气管切开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排列前5位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需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2010年患者感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ICU,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医院ICU感染发病率高,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高,应加强引起感染相关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于住院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取患者痰标本行痰培养检查,对其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 例痰标本中阳性45例,阳性率为75.0%;共培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73.5%,分别为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21株占25.3%、铜绿假单胞菌15株占18.1%、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15.7%、大肠埃希菌8株占9.6%、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占4.8%;革兰阳性菌18株占21.7%,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占10.8%、表皮葡萄球菌5株占6.0%、溶血性链球菌3株占3.6%、肠球菌属1株占1.2%;真菌4株占4.8%,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株占3.6%、曲霉菌属1株占1.2%.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对呼吸道感染凭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合理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今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之间,全院呼吸内科ICU收治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液标本388例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送检的388份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58株(66.49%)、革兰阳性菌87株(22.42%)、真菌43株(11.08%)。在本次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通过药敏实验,共分离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5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1株(20.00%),铜绿假单胞菌23株(41.82%),大肠埃希菌21株(38.18%)。结论 在医院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所占比例较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临床治疗根据致病菌检验结果及药敏实验合理选择治疗用药、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治疗效果、遏制多重耐药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荣华 《中国校医》2013,27(11):842-843
目的探讨I CU内脑外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20例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现肺部感染51例,分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70.0%,革兰阳性菌20例,占25.0%,真菌4株,占5.0%。ICU重型颅脑外伤出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其与通气时间、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有关。其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呱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真菌感染对氟康唑耐药增多,对斯皮仁诺仍敏感。经过治疗,所有病例均完全缓解。结论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范围、指征,禁止滥用抗生素,建立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措施,积极治疗脑外伤,减少院内肺部感染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ICU危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后致病菌的分离情况、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114例危重症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并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4例危重症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细菌102株,真菌2株,病原菌总体分离率为91.23%。其中革兰阴性菌为68株,占66.67%,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为34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敏感;而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则对β-内酰胺类和碳氢霉稀类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等敏感。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是否进行创伤性操作以及意识障碍等因素是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体,并且分离出的菌株抗生素敏感性各有不同,在具体临床救治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抗生素进行合理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意识障碍等因素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调查2014-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及其病原菌情况,收集所有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归纳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总结防治措施。结果共调查2 98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7例,感染率为4.93%;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69%、4.97%、4.84%,呈降低趋势,2017年(5.60%)有上升,2018年有所降低(4.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1.22%)、泌尿系统(12.24%)、血管(8.84%)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9.87%)为主,位列前三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8.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1.54%)最高;真菌(11.22%)中以白假丝酵母检出率(4.49%)最高;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泌尿系统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是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14-2018年ICU医院感染率整体呈降低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延长及介入诊疗均为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降低ICU医院感染率,应尽可能减少非必要介入性诊疗操作,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严格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测,对介入性诊疗病例强化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19.
危重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CU)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对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以主动监测方法对2001年全院所有ICU患者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血像、细菌培养、X线检查等确定诊断。结果 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8.0%,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5.5%);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上升,基础病感染率以肿瘤、外科开放性损伤(尤其是颅脑外伤),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48.5%。有高危因素的医院感染率高达41.3%,显著高于没有高危因素的感染发生率(6.7%),且高危因素越多,感染率越高,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在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单位,应作为重点监测,尤其是高龄、肿瘤、脑外伤等高危疾病和进行侵入性诊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