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传统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反复修整塑形时间长、修复后外观不满意等弊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成型技术(即数字化塑形)引入神经外科,使颅骨缺损个体化修复获得满意效果。目的:观察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钛网进行Ⅱ期颅骨成形198例,数字化塑形钛网组(96例)进行头颅CT扫描取得颅骨及缺损的数据,传至数字化塑型钛网制造公司,获得个体化的预制钛网材料进行颅骨修复;传统手工成形组(102例)术中临时对钛网用手工裁剪、塑形进行颅骨修复。结果与结论:数字化组钛网置于颅骨缺损处,达到与骨窗缘紧密贴合,外形满意度达100%,每台手术时间较传统组平均少用约45min,术后无头皮下积血、感染、修补材料裸露等并发症,传统组修补材料裸露1例,切口感染2例,头皮下积血4例。结果可见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成形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修补材料裸露、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的成形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传统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反复修整塑形时间长、修复后外观不满意等弊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成型技术(即数字化塑形)引入神经外科,使颅骨缺损个体化修复获得满意效果。目的:观察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钛网进行Ⅱ期颅骨成形198例,数字化塑形钛网组(96例)进行头颅CT扫描取得颅骨及缺损的数据,传至数字化塑型钛网制造公司,获得个体化的预制钛网材料进行颅骨修复;传统手工成形组(102例)术中临时对钛网用手工裁剪、塑形进行颅骨修复。结果与结论:数字化组钛网置于颅骨缺损处,达到与骨窗缘紧密贴合,外形满意度达100%,每台手术时间较传统组平均少用约45min,术后无头皮下积血、感染、修补材料裸露等并发症,传统组修补材料裸露1例,切口感染2例,头皮下积血4例。结果可见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成形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修补材料裸露、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的成形效果。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技术个性化塑形钛网用于颅骨修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颅骨修补术后颅骨成型形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为使患者颅骨修补术后保持原有颅骨形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个体化塑性钛网用于临床颅骨缺损修补术。方法:2004-03/2005-09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颅骨缺损患者为手工成形组,术前测量颅骨缺损面积,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根据颅骨缺损情况裁减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同院2005-10/2006-10收治的20例颅骨缺损患者为模具成形组,术前行颅骨薄层CT(1mm/层)检查,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应用人工智能成型技术,制作出与缺损处吻合良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比较两组塑形质量、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结果:3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模具成形组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少于手工成形组(P<0.05),无一例出现颅骨修补后并发症。模具成形组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计算机辅助技术个性化塑性钛网颅骨修补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处达到了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整形效果。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分析手术时间、术后塑形黼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2例病人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头颅外形对称,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三维钛网修复颅骨方便,快捷,塑形满意,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几年来,采用计算机设计的修复体修补颅骨缺损,使颅骨重建技术得到革命性的发展。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个体化塑形钛网,观察其用于大面积额颞顶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6-01/2007-08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对象: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患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6~52岁。合并脑积水同时行V-P分流2例。缺损面积9.2cm×11.2cm~12.2cm×14.6cm。均于去骨瓣术后3~8个月行颅骨修补。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和快速自动成型技术,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将已塑形好的钛网置入颅骨缺损处,用钛钉固定缺损边缘。主要观察指标:颅骨修复后塑形效果、并发症。结果:1例出现少量皮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积液消失;钛网固定牢固,无浮动,头部正面观察对称适中,侧面观察曲度适合,无不规则凹陷,咀嚼无障碍。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无感染现象发生,无修补材料外露、塌陷、松动等常见颅骨修补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钛网电脑塑形颅骨修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钛网电脑塑形在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应用过程中的利弊。方法对16例患者颅骨缺损面积的大小及曲率变化的幅度,通过CT薄层扫描后,收集颅骨缺损部位计算机扫描的原始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钛网补片的几何形状,制作出模具,将钛网压制成型,边缘打磨,采用覆盖法对缺损颅骨进行修补。结果全部例数获得成功。1例术后脑内继发小血肿,治疗后完全吸收。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塑形后的钛网对颅骨缺损的病人进行修补成形术,效果满意,不失为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口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a来运用意大利生产的数字化成形钛网、钛钉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 32例。结果:32例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皮瓣下积液等并发症出现,头颅外形对称,患者均对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方便,快捷,塑形满意,且并发症极少,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钛网数字化多点成形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普通钛网成形颅骨修补术30例,钛网数字化成形颅骨修补术42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对塑形的满意度、手术时间、钛钉使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钛网数字化成形组手术时间、钛钉使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普通钛网成形组(P〈0.05),术后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高于普通钛网成形组(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在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引入到颅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观察其修复效果。 方法:选择2005-01/2006-1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患者56例,对治疗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例经过CT扫描收集数据、缺损重建、钛网成型、模拟装配和手术修复等步骤完成修复过程;术后给以止血、抗炎、对症治疗;以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头皮下积血、积液,钛网无松动,外形美观为出院标准,出院随访6~18个月。 结果:56例颅骨缺损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除1例术后并发短时脑脊液切口漏、1例发生硬膜外血肿外,无切口感染和头皮坏死,无颅内出血与术后癫痫,无修补材料外露、塌陷、松动等常见颅骨修补并发症发生;钛网与骨缺损区吻合良好,颅腔塑形满意,效果良好。 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简单易行,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骨缺损接受数字化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并在手术时间、钛钉使用数目、并发症方面与传统钛网颅骨修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观察患者头颅外形美观对称性好;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平均手术时间缩短34 min,平均钛钉使用数目减少5枚,并发症降低15.2%。结论:应用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进行颅骨修补省时,美观效果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骨缺损接受数字化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在手术时间、钛钉使用数目、并发症方面与传统钛网颅骨修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观察患者头颅外形美观对称性好;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平均手术时间缩短34 min,平均钛钉使用数目减少5枚,并发症降低15.2%。结论应用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进行颅骨修补省时,美观效果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三维个体化设计修复外伤性额颞顶部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计算机三维个体化设计采用EH材料及数字成型钛网修复外伤性额颞顶部巨大颅骨缺损.方法 对36例外伤性额颞顶部颅骨缺损,通过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型技术和EH复合材料技术及数字成型钛网,建立个体化修复外伤性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方案.结果 36例颅骨缺损修复后外形效果满意,亦无排异感染等现象,提示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型技术和EH复合材料及数字成型钛网技术是修补外伤性额颞顶部较大面积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时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目的:通过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比较,观察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9例颅骨缺损患者按照不同的成形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手工塑形组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患者60例:采用手工塑形钛网修补;数字化三维成形组49例: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进行修补.结果与结论:手工塑形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塑形满意度分别为108 min,22%,67%;数字化三维成形组分别为78 min,4%,100%.数字化三维成形组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手工塑形组,在塑形满意度则明显增高 (P < 0.05).结果说明,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节约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嵌入性修补材料和覆盖性修补材料个性化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颅骨缺损患者,选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硅橡胶及钛网制作缺损颅骨补片模型,经患者认可后植入修补.调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结果:80例中采用嵌入性修补材料(硅橡胶)35例、覆盖性修补材料(钛网)45例,补片与颅骨均完整适配.93.7%(75例)患者认为基本或完全恢复了原有颅骨形状.硅橡胶组发生头痛3例,钛网组发生头痛2例,硅橡胶组术后出现积液9例,钛网组术后出现积液3例,硅橡胶组出现松动及移位2例.结论: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修补材料,应根据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和特点,选择不同的修补材料.对美观要求高的部位建议应用嵌入性修补材料;对于缺损面积较大,美观要求相对较低的部位建议应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钛网修补材料,实现了按人配置的目的,能够恢复缺损部位的生理原貌,达到自然的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修补28例(A组),与普通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20例(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钛钉数量。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对头颅的外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术前塑形质量明显提高,外观完美,并发症少,节约修补材料,手术时间缩短约57min。结论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钛钉数量,并发症少,患者及术者对术后头颅外观的满意度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机上颅颌面虚拟手术仿真平台的建立及应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70559[关键词]个人计算机;颅颌面;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16例[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颅骨缺损;钛网  相似文献   

17.
背景:传统的手工塑形修复体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很难达到满意的整容效果。目的:观察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在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02/2010-06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36例,均运用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修复后三维重建示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塑形满意度为100%。修补时间0.5~1.5h,平均0.8h。随访1~5年,未见移位、变形,无张口、咀嚼时疼痛等不良反应。提示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李多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5):1946-1947
目的探讨可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情况。方法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7例颅骨缺损患者,均用三维钛网进行了颅骨修补,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止血治疗,负压引流管根据引流情况于24~48h内拔除。结果 64例颅骨缺损头颅外观正常修复,7例出现皮瓣下积液,3例大骨瓣缺损外观塑形稍差。结论三维钛网硬度大,容易塑形,使用钛网行颅骨缺损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只要修补时机选择适当,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的改善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传统的手工塑形修复体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很难达到满意的整容效果。目的:观察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在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02/2010-06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36例,均运用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修复后三维重建示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塑形满意度为100%。修补时间0.5~1.5h,平均0.8h。随访1~5年,未见移位、变形,无张口、咀嚼时疼痛等不良反应。提示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CAD/CAM预制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传统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反复修整塑形时间长、术后效果取决于术者经验等弊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引入颅颌面外科,使颅骨缺损个体化三维仿真设计与修复成为可能.目的:拟利用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预制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探讨其对创伤后颅骨缺损的重建效果.方法:连续薄层扫描获得断层数据,在三维重建图像上设计修复体至外观形态满意,获得修复体的三维数据,将数据传输至快速成型机进行修复体的三维原型制造,最后利用医用钛合金铸造修复体.术中将修复体植入缺损区域,钛钉固定.共26例创伤后颅骨缺损患者运用该方法进行修复,缺损面积6 cmx8 cm~12 cmx15 cm.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伤口 1期愈合,修复体与缺损区域有良好的适配性,术中无需修正、固定即可.术后随访4年,修复体形态良好,无感染和修复体外露发生.提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预制个体化修复体重建创伤后颅骨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外形,术中无需再加工,缩短了手术时间,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