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带膜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和食管气管瘘等重症食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在X线监视下用纤维内镜和引导钢丝把支架输送器送至食管腔内,准确释放在食管病变部位,膨起撑开狭窄和封堵瘘口.结果173例中,153例单纯恶性狭窄和合并20例食管-呼吸道瘘治疗均1次成功.结论我院采用自膨式食管带膜支架治疗17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近期疗效良好,但需更多的病例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内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结合放化疗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食管癌病人中鳞癌23例,腺癌3例;未经手术15例,术后吻合口狭窄7侧,术后复发4例,其中并发食管气管瘘5例。均在内镜直视下应用支架置入器将带膜镍钛合金记忆金属支架送入病变部位。结果26例中经扩张治疗达到Stooler分级0级18例;达到1级6例;达到2级2例;5例食管气管瘘病人,术后进水无呛咳,进食无梗阻。治疗后0和1级共24例,显效率为92%。全部病人治疗后营养状况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内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结合放化疗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细胃镜在食管金属支架放置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晚期食管/贲门癌(其中1例伴食管-气管瘘)及1例贲门失弛缓并吞咽困难患者应用Fujinon EG-270N5超细电子胃镜进行金属支架放置.术中对狭窄预扩张至9 mm,计算并控制输送器插入深度以及胃镜直视下调节输送器内支架上端位置以保证放置位置准确,全程无X线监控.观察支架放置成功率、定位准确性,扩张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支架一次性放置成功,定位准确;自膨满意,最狭窄处内径由2.73±3.18 mm扩至13.65±1.66 mm,食管气管瘘被覆盖阻断.吞咽困难评级由3.15±0.68降至0.91±0.49.结论:单纯超细胃镜下食管金属支架放置术患者依从性好:方法简便、准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自膨式带膜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膨式带膜金属支架是治疗晚期食管癌食管瘘简便而有效的姑息性方法。现将放置支架的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55~78岁,平均63.8岁。均为食管癌晚期患者,其中放疗术后6例,自发性食管瘘18例。经口服复方泛影葡胺液造影,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价值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为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支气管瘘伴双下肺感染,19例患者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吻合口狭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覆膜支架。102例患者由于食管过于狭窄先行食管扩张,再进行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35例患者直接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结果 163例患者先后放置174个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1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痛不适,有32例支架再狭窄,其中19例单纯行支架内球囊扩张,11例于原支架上端内部分重叠再放置一支架,有26例行氩气刀再通治疗。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有2例支架进入食管瘘管内于次日在内镜下取出支架重新放置。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食管血肿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进食能力提高,食管气管瘘闭合。结论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内镜下食管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气管食管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良性气管食管瘘患者,9例行PEG留置造瘘管、10例行内镜下食管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2个月后经内镜将金属支架取出,以吞咽一咳嗽征检测气管食管瘘是否完全愈合。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治愈率与治疗失败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PEG留置胃造瘘管组患者气管食管瘘黏膜的愈合率显著高于行内镜下食管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患者(P〈0.05)。结论经PEG留置胃造瘘管对于治疗气管食管瘘显著优于行内镜下食管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7.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和瘘患者 6 8例进行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6例 ,女 2 2例 ;年龄 34~ 78岁 ,平均6 0 .5岁晚期食管癌 2 7例 ,食管癌术后狭窄 5例 ,贲门癌 2 4例 ,贲门癌术后狭窄 8例 ,食管气管瘘 3例 ,食管纵隔瘘 1例。其中 4例狭窄支架置入后肿瘤生长蔓延再次引起狭窄 ,行第二次置入支架治疗。本组 6 8例均经 X线造影、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狭窄口直径 2~ 9m m,狭窄段长度 5~ 80 mm,平均6 4mm。吞咽困难程度 :O级 (无吞咽困难 ) 2例 ;1级 (进固体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全程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及并食管瘘的安全性、可行性,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2例良、恶性食管狭窄或并食管瘘患者采用内镜全程直视下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一次性置入成功率100%,准确率93.8%,食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吞咽困难得到改善,近期疗效达100%。而并发症未见增多。结论内镜全程直视下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或并食管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一项简单、准确实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食管癌晚期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食管癌晚期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支架置入后狭窄解除,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进食;合并食管瘘者,支架置入后瘘口完全封闭,肺部及纵隔感染得以控制;2例于继续放疗后,发生了支架移位,于内镜直视下重新调整位置;18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结论加强食管癌晚期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覆膜金属支架对老年晚期食管癌并发食管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胃镜直视或X线透视下,由导丝引导定位,经支架输送器将覆膜金属支架置于病变部位.结果 225例患者均一次放置成功,19例食管瘘患者瘘口均完全封堵,技术成功率为100.0%.其中184例(81.8%)吞咽困难及呛咳症状显著改善,176例(78.2%)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1周内进半流质食物,后改为普通食物,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晚期食管癌并发食管瘘患者,放置覆膜金属支架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vered endoesophageal stent in treatment of terminal esopha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malignant esophageal fistula in the elderly. Methods The covered endoesophageal stent was placed at the focus of lesion for each elderly patient in guidance by the iron wire and the stent-transporter under the endoscopy or X-ray. Results All of the stents were successfully implanted in 225 elderly patients without technical failure. The fistula was fully closed in all 19 patients. The symptoms of dysphagia and bucking were relieved obviously in 184cases (81.8%). The 176 cases (78.2%) of patients could have semi-fluid food in first week after stent implant, then have full meal. The inspiration pneumonia caused by fistula was brought under control. Conclusion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when they lose the operative opportunity or can not tolerate an operation, the treatment with covered endoesophageal stent is effective and safe.  相似文献   

11.
将有癌性狭窄的食管癌或贲门癌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C臂X线监视结合内镜直视置入食管支架,B组采用单纯内镜直视下置入,C组单纯采用X线监视置入。对三组置入支架的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再狭窄和畅通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一次性成功率100%,B组84%,C组78%;术后1个月复查疗效,A组畅通率100%,B组84%,C组83%。认为C臂X线监视结合内镜直视经口置入食管支架安全,定位准确,支架覆盖病变完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们1997-02/2003-03开展内镜直视下置放食管合金记忆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狭窄162例,其中食管一气管瘘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将有癌性狭窄的食管癌或贲门癌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C臂X线监视结合内镜直视置入食管支架,B组采用单纯内镜直视下置入,C组单纯采用X线监视置入.对三组置入支架的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再狭窄和畅通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一次性成功率100%,B组84%,C组78%;术后1个月复查疗效,A组畅通率100%,B组84%,C组83%.认为C臂X线监视结合内镜直视经口置入食管支架安全,定位准确,支架覆盖病变完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置放覆膜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临床常见吞咽困难、胸痛、消瘦等,严重者可出现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其中食管气管瘘更可反复造成纵隔及肺部感染,危及患者生命.我科多年来在内镜下应用食管支架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姑息性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现将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记忆合金带膜金属支架治疗44例食管瘘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性狭窄患者,采用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放成功,吞咽困难症状均明显改善,食管气管瘘患者呛咳症状消失,有效率为100%。结论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安全,准确,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置入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疗效随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总结内镜下放置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疗效,我院于 1995年 10月率先在河南省内开展了在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术。截至 2000年 12月,共成功放置支架 287例。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87例中男 161例,女 126例,年龄 47~ 92岁,平均 68.7岁 .狭窄性质:晚期癌 219例 (放疗后狭窄 97例 ),癌肿并发食管气管瘘 31例 ,手术吻合口疤痕性狭窄 37例。临床症状:进水困难 84例 ,进流食困难 87例,进半流食困难 71例 ,进普食困难 45例 ,心肺功能不全 113例。 X线摄片:稀钡显示狭窄 48例 ,泛影葡胺显…  相似文献   

17.
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陈兴田费志勇张传汶沈玉法我院自1993年开展晚期食管癌性梗阻内镜下置管治疗来[1],共治疗46例,其中合并食管—呼吸道瘘者11例,占同期置管病人之23.9%,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1例病人,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胃镜在食管支架置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鼻胃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狭窄严重者应用Savary-gilliard锥形硅胶扩张器预扩张至7mm,经鼻胃镜观察狭窄部位后计算支架推送器插入深度,并在鼻胃镜直视下调节支架推送器以保证支架位置准确,全程无需X线监控.分析支架置放成功率、定位准确性、并发症情况以及吞咽困难改善的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食管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定位准确,膨胀满意,术后吞咽困难显著改善(3.52分±0.41分vs1.05分±0.38分,P<0.05),有1例发生迟发穿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5%.结论:鼻胃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定位准确,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是一种新的治疗管腔狭窄的技术手段,治疗食管狭窄具有疗效快捷显,安全、创伤小等优点。国内外放置支架多在X线监视下进行,但难于直视病变情况和操作过程,不能及时观察和治疗术中出血,并可发生X线损伤,为克服这些不足,我院自行摸索出一套非X线监视的内镜直视下记忆合金植入术,成功治疗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明显提高了患的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九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各种食管癌致食管狭窄、食管癌致食管-气管瘘均较理想。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食管癌致食管-气管瘘患者9例,采用内镜直视下置入带膜记忆合金支架,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