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者:看病找熟人 只求心踏实 医生:完全没必要 关键要遵章 自己生了病以后,先考虑哪家医院有熟人,会感觉心里比较踏实。如今,到医院看病找熟人、托关系现象相当普遍。长征医院政治处一位干事认为,带熟人看病已经成为其“岗位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天都要陪熟人或熟人介绍来的患者去看病咨询。这种现象在当地其他医院也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2.
若问一位老人:“你会不会看病?”他肯定会说,看病去医院谁不会。然而要从科学的角度讲,很多人未必都会看病。如有不少人到了医院不知该看哪一科,或小病大治、大病不及时治等等,问题彳艮多。那么老人到医院看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下列几个问题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长年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病号到中医科看病。大夫诊过脉后针对病情开了汤剂,并嘱咐病人,不要等到秋冬以后病情发作才来看病吃药,在未发病的夏天就要来医院看医生,还说这叫做“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呢?冬病是指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一些到了冬天寒冷季节就反复发作、病情加重,甚至整个冬季都不能缓解,而到了春天气候温暖以后病情缓解的疾病。冬季  相似文献   

4.
《双足与保健》2008,(6):12-14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种感受,到了医院的门诊大厅,看着医院的各个部门、各种标识,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茫然无措,既不知道看什么科好,又不知道选什么医生好。即使是老病人,也常常心存顾虑:看了几次,病仍然没好,是不是要换医院或者换医生?治疗意见有几种,该怎么选择?在这里我们告诉您看病的几个小诀窍。  相似文献   

5.
去医院看病从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尤其是生着病都有“执著”的时候,比如无论如何也要冲进大医院,一定要找熟人、送礼……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生》的老师们好:我是科学养生的忠实读者,近几期我看到有“魏大夫信箱”栏目,很感兴趣,因为我身边有乙肝带病毒的人。我想问魏大夫,最近我看到河北电视台播的健康节目,节目中有广州市粤健医院的专家在讲他们的“三法合一”疗法,称他们的扶正转阴汤20到30天就能使大小三阳转阴,最慢50到60天转阴,不复发不反弹等等。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全国的专家都会知道吧。得乙肝的人够不幸了,看病花去数不清的钱,还屡遭人骗。我们多么希望看到一种真的好药啊。请魏大夫告诉我,别再让我上当。多谢多谢!患者家属王菩钦你信中讲的河北电视台中介…  相似文献   

7.
《双足与保健》2008,(6):10-11
常言道“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可是作为凡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大病还是小病。为了保守起见,还是去了大医院,在医院里来来回回的跑了好多趟,那叫一个苦啊,真是“物质上的损失——时间和金钱,精神上的创伤——焦虑和担心”,不过这段就医的经历倒是让我总结出了超值的安全省力又省钱经验,我主要从看病与买药这两个阶段上来阐述,相信对于广大朋友一定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西医认门儿,中医认人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老百姓找西医看病,都希望到北京的各大医院,而中医则完全不同了,世代相传,师承授受,确有疗效就会被人们所接受。在原清太医院旧址附近,北京地安门东大街东板桥焕新胡同8号有一家“国医会  相似文献   

9.
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看病经历:到医院等了一上午,看病却只用了5分钟,然而医院嘈杂、压抑的环境和医生不耐烦的态度,却让老人不愿意去看病。  相似文献   

10.
正我家在泰安市泰山大街三建公司家属院住了5年,在时代佳苑住了4年。这9年里,我家附近虽然有好几家医院,但母亲乃至家里其他人生病,她都要说服你或陪你到离家10多里地的市中心医院看病、检查和住院。原因就是2006年8月12日去附近一家医院看病时吓怕的,所以我们家里一有人生病,母亲不但不让到其他医院看,就是买药也很少到药店去买,专门让我开车陪她到市中心医院,经医生检查或给医生说明病情后,让医生开药到市中心医院的药房去拿。  相似文献   

11.
场景一:某日,肾内科门诊,进来一位30多岁的男性,刚坐进诊室,就急切地说:“大夫,您看看我是不是有肾病?”医生问:“您哪里不舒服?”他说:“我后腰酸痛,还没力气,家人提醒我到肾科看看。我一打听,你们医院肾科挺有名,所以就来了。”医生先问:“你眼皮肿过吗?腿有没有肿过?”他回答:“都没有。”医生又问:“血压高吗?血糖高吗?”他回答:“没有。”医生再问:“您排尿有什么异常吗?比如像洗肉水或浓茶水一样,或者像洗衣粉的泡沫不消退?”他回答:“大夫,这些都没有。”最后,大夫说:“先化验个尿常规,抽血查肾功能,再做个B超,结果出来再来看病。”  相似文献   

12.
《养生大世界》2009,(9):3-3
“……说到态度问题,好像这不是一个问题。在美国似乎人人都温良恭让,最起码在表面上,不会让你难堪。在美国一般来讲,所有医务人员对来医院看病的病人及家属都是十分热情的。医生艰尊重病人和家属,也很有耐心。讲话时和颜悦色,耐心讲解但不失自信。很多病人第一次来看你,你如何赢得病人的信任是一门学问,一种技能,一种本事,这需要常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学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83岁陈大爷家住汉阳郭茨口,有15年糖尿病史,为了节约,不肯到医院看病,只是自己到药房买降糖药对付着。结果引发了心脏衰竭、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就连脚部都开始溃烂,逐渐失去感觉。到医院一看,才知道这竟然与糖尿病有关,陈大爷后悔极了。要是当初早点治疗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其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一文中说:“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他主面是次要的。……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医生与患者这对矛盾中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呢?回答是肯定的,医生是主要方面。因为医生与患者相比,患者毕竟是弱者,患者到医院看病,往往要承受肉体上、精神上、经济上的多重痛苦和压力,就这一点医生也应给予同情、关心和爱护。当然,要构建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不能没有患者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患者一定要尊重医生,雏护医生的合法权益。只有文明的医生,没有文明的患者,医患关系也不会和谐。近年来,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疗体制的问题,也有医院管理的问题。有医学方面的问题,也有医药价格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中,进行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然而,就医患矛盾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医患双手入手,既要爱护患者,又要尊重医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看病难、看病烦”是海岛患者在医院就诊巾常常抱怨的问题,在看病过程巾反复排队的现象普遍.根据实际并结合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成功使用“一卡通”的经验,提出适合海岛医院门诊“一卡通”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有一次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在开场白中说:"中国人的健康,坏就坏在一个‘等’字。等什么?等不舒服,医学术语叫‘症状’。有了不舒服才上医院看病;医院也在等,等什么?等病人就诊。医院的传统模式是坐堂行医,医生是‘坐堂医生’。这两个‘等’,使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变得很无奈……"  相似文献   

17.
百病简明防治方案是我刊为读者精心准备的系列实用性文章,旨在对抗药价虚高、盲目用药、以药养医等不合理不科学现象。能为读者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治疗最好到正规医院并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我们衷心地希望这一系列文章能成为读者的“看病实用手册”。  相似文献   

18.
管住情绪     
在我的门诊部里,经常听到来看病的人说:“大夫我好累、好烦啊!”他们总觉得这也不正常,那也不正常。可一检查,又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主张“全面保健”,从身到心,从心到身的全面保健。是从人的躯体健康出发,同时兼顾人的心理健康,最后实现家庭健康与社会健康。其中,情绪是心理和情感的反应,与健康关系密切。要实现“全面保健”,就必须了解情绪与引起我们情绪变化的压力到底是什么?进而学会做情绪和压力的管理者。情绪转换压力无时不在,那我们该怎么办?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一个“三良”的心理健康标准,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行为、良好的人…  相似文献   

19.
漫画与幽默     
一、骨科医生 某医院骨科资料室内的资料员因情人背叛,伤心欲绝:“我要去跳楼,你们都别拉我。”某医生在身后大喊:“小心别把骨头摔坏了,我还要留着做骨架标本呢!”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孩子一生病家长就要带他去最好的医院,而且动辄找大专家、挂特需号.那么,孩子的病真的都需要专家诊治吗?是不是只有儿童医院才是最好的选择? 患病就跑儿童医院 没必要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看病要到儿童医院”的观念已根深蒂固.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全面萎缩,儿科专科医院人满为患,这样的现象在国内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