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中风发病与节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50例急性中风患者(包括1597例缺血性中风与353例出血性中风)的发病节气,做圆形统计分析,计算急性中风的发病节气高峰期,观察急性中风的发病节气的特点.结果:1950例急性中风患者在发病节气上无一定集中性,未发现特定的发病高峰期(P>0.05).急性中风患者在春分至谷雨为相对低发节气,其中缺血性中风在春分至立夏为相对低发病节气,出血性中风在谷雨至夏至为相对低发病节气.结论:急性中风患者无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一年四季都要积极预防并更加注意相对高发病节气的治疗和护理,以减少急性中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中风353例发病时间与发病高峰期的圆形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与发病高峰期,探讨其发病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将 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 (0~ 24: 00)化为角度坐标,作圆形统计,确定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再以住院日期为例,先确定出每月天数组中值的累计日数,并转换成角度,分别求出其正弦和余弦值,再按公式求出平均角度和角度标准差,推测出血性中风的发病高峰期.结果 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在中午 11: 00~ 13: 00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发病的高峰时间点在 12: 11: 34; 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日期上无一定集中性,未发现特定的发病高峰期.结论 日中午时是出血性中风的关键时段,欲降低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临床宜注意日中午时的治疗和护理;出血性中风患者无特定的发病高峰期,应时时预防以降低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节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节气,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节气高峰朝,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特点。结果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均无一定集中性,未发现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上年小满至当年的惊蛰为相对高发病节气。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无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一年四季均需积极预防并加强在相对高发病节气的预防,以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上消化道出血(UGIB)发病的节律性及与气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2011年UGIB病例及此期间每日气象资料,比较季节、节气间的发病差异,分析气象因素与UGIB发病的关系。结果:UGIB在季节、节气间的发病有显著差异(P〈0.05);冬春季发病多于夏秋季;惊蛰、清明、谷雨、霜降、立冬、小雪节气高发。相关分析显示UGIB发病与平均大气压呈正相关(r=0.719,P=0.008),与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呈负相关(r=-0.727,P=0.007)。结论:UGIB在寒冷季节及天气变化大的节气发病较多,提示对UGIB的预防重点应放在高发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出血性中风发病及死亡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用圆形统计分 析法,分析其中263例非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及90例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结果: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 发病时间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2时11分21秒。其中90例死亡 病例发病时间在中午末时13-15时间段有一定集中趋势(0.050.10),死亡高峰时间点在7时5分35秒。263例非死亡病例发病时间 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1时46分12秒。结论:日中午未时是出血 性中风的发病易发时段,出血性中风患者相对死亡高峰期在上午6-8时间段,提示应加强该时间段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分别采用石学敏中风单元疗法中常用的通腑开窍法针刺进行治疗。结果:第一疗程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难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第二疗程后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第一及第二疗程后便秘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改善通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熄风振颓煎联合时辰干预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中风的西医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熄风振颓煎口服,并以时辰干预法对患者进行养生指导。2组治疗24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NIHSS治疗第12周、第24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第12周、第24周组间NIHS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BI治疗第12周、第24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第12周、第24周组间BI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1月内复发1例,1~3月内复发1例,3~6月内复发1例,共复发3例,复发率7.5%;对照组1月内复发5例,1~3月内复发2例,3—6月内复发2例,共复发9例,复发率22.5%。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5%,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例,中风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7.5%,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例,中风死亡2例。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熄风振颓煎联合时辰干预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二级预防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中医痹证与二十四节气、五季的发病相关性总结出相应规律,为痹证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收集筛选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部中医诊断为“痹证”且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共1 907例,应用Excel表格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出各年度各节气、季节发病人数,对各年度、节气、季节发病人数之间进行比较,绘成相应表格及统计图。结果:痹证各节气、季节皆可发病,同一年份不同节气、季节发病人数高低起伏,走势呈波浪式锯齿状,无明显规律性,不同年份同一节气、季节相比,发病趋势存在一定的重合性和相似性。将3年各节气发病人数累加,得出单个节气发病人数最多的节气为小满,发病人数最少的节气为大寒。将3年各季节发病人数累加,得出五季中发病人数最高的季节为春季,其次是长夏、冬季、秋季、夏季。五季与五气对应,则发病人数由多到少为风、湿、寒、燥、暑,排在前三位的为风、湿、寒,从而与《黄帝内经》所讲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不谋而合。结论:中医痹证的发病与节气、季节存在一定的周期节律相关性,顺应各节气、五季的自然特性,做到天人相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痹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冯睿智  毛兵 《中国中医急症》2015,(2):222-224,24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死亡时间与节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庚寅、辛卯及壬辰3个农历年肺癌住院死亡患者死亡日期与节气、地区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死亡日期与节气及气温无明显相关性,死亡时间无一定集中性,在年份、月份及季节上不存在绝对死亡高峰期。结论肺癌患者一年四季都要积极预防,应高度注意年度内的阶段气温的剧烈变化、降水量偏多等因素,特别是在春季的清明、夏季的芒种、秋季的寒露、冬季的立冬等节气区间的气温变化程度,这些节气区间在时间层面上对预警肺癌患者的死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圆形统计方法,对怀化地区五县二市191例老年中风患者的发病与时辰、月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病与时辰的关系,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发病与月份的关系P>0.05,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