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合并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6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45~52岁,均经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后,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50~12.5mg,1次/日,治疗组另配伍甲基睾丸素2.5mg,1次/日,连服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服药期间成闭经状态,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的升高。治疗组绝经率优于米非司酮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米非司酮合并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较单用米非司酮效果好,且患者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连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B超检查肌瘤大小,以及实验室监测性激素的变化等。结果:48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症状消失。贫血明显改善,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确切疗效,尤其是术前以及围绝经期合并肌瘤者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确诊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观察月经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30例患者内膜均变薄,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提高,肝肾功能均正常,用药期间均闭经,无明显绝经期症状。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10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共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瘤明显缩小。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81例口服米非司酮10mg/d;宫瘤清胶囊3片(0.37mg),3次/d;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B超监测子宫肌瘤的大小,实验室观察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临床症状及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本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及55.58%。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或经量减少,血红蛋白上升,伴痛经者痛经消失,副作用轻微且停药后很快消失。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作用小,是一种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维生素E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方法 米非司酮每次服12.5mg,每日1次,甲基睾丸素每次服5mg,每日1次,维生素E每次0.1g,每日3次。结果 服用半年后有效率达90.9%。结论 三者联用对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养椎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三苯氧胺10mg,每日2次,连服90d;B组: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服90d。结果:两组治疗后均闭经。两组治疗后经量减少,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两组间有差异显著性(P<0.01)。A组经量减少和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明显。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三苯氧胺是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1次/d,连服90d为一疗程,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变化,测定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34例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缩小率45.36%。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62例肌瘤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甲组37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25mg;乙组25例,每天服用成药宫瘤清3次,每次3粒。从月经第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于治疗及治疗3个月后B超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检查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血FSH、LH、E2、P、T、PRL,观察对药物的反应。结果:甲组半途退出实验6例,其余3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消失。贫血纠正。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分别缩小了24.24%、26.90%(P<0.05)。乙组治疗期间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减轻,月经量减少,贫血改善,但肌瘤缩小不明显(P>0.05)。副反应甲组主要为轻度头晕食欲差,有2例轻度肝损害,乙组半途退出实验5例,余20例主要是轻度腹泻,头晕,结论: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适合于肌瘤较大和(或)严重贫血患者术前准备及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疗效优于宫瘤清。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81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55.58%,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赛龙  李晖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16-717,720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特点,并观察米非司酮术前用药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三年来79例行TCR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9例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0型、Ⅰ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净,Ⅱ型中有6例未能一次切净而行分期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围绝经期DU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米非司酮10mg,1次/d,连用3个月;对照组33例,服用炔诺酮首次剂量5mg,3次/d;止血后隔3d减量至2.5~5mg。观察2组阴道出血情况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中药健妇丸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与健妇丸,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炔诺酮(妇康片),疗程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4.8%,对照组为16.7%,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值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改变,但治疗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显著。结论米非司酮与健妇丸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78例围绝经期妇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组40例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38例,观察并对照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的月经情况改善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2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水平除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与平均血红蛋白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米非司酮组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相比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更为明显,孕酮(P)、雌二醇(E2)水平以及平均血红蛋白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促进绝经,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面效果令人满意,且无明显肝肾毒性,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86例阴道出血病人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道炎症130例(45.45%),功能性出血88例(30.77%),良性疾病64例(22.38%),肿瘤4例(1.4%)。结论围绝经期出血以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绝经后出血最多原因是生殖器炎症。而阴道出血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出血时间长、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桂枝茯苓胶囊与西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桂枝茯苓胶囊与西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9~2009)、CNKI(1979~2009)、VIP(1989~2009)和万方数据库(1998~2009),并辅以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桂枝茯苓胶囊和西药比较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0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22软件。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合计7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B超下子宫肌瘤体积差: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优于米非司酮[WMD=0.64,95%CI(0.56,0.71)];②血清激素水平: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在FSH[WMD=2.40,95%CI(–3.09,7.89)]、LH[WMD=1.22,95%CI(–1.05,3.49)]、E2[WMD=11.07,95%CI(–7.70,29.84)]和P[WMD=0.52,95%CI(–0.33,1.37)]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桂枝茯苓胶囊试验组在月经过多[RR=1.10,95%CI(1.00,1.20)]、痛经[RR=1.56,95%CI(1.22,1.99)]、腹痛腹胀[RR=1.34,95%CI(1.11,1.61)]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④临床总有效率: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优于米非司酮[RR=1.16,95%CI(1.02,1.32)];⑤远期疗效:4个试验提示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合用与单用米非司酮比较在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远期疗效上有一定优势;而单用桂枝茯苓胶囊与单用米非司酮比较尚未见疗效差异。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李霞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54-2256
【目的】观察血管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功血、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及持续灌注化疗。【结果】介入治疗异位妊娠能有效杀灭胚胎组织,栓塞破裂血管止血效果明显,且能保持输卵管通畅,减少清宫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功血及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者,均在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或明显减少;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者经栓塞治疗,肌(腺)瘤明显缩小,经量减少;宫颈癌患者采取包括介入化疗的综合治疗,近期有效率达81.2%。【结论】介入疗法是有效治疗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功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疾病负担循证评价与遴选我国乡镇卫生院治疗子宫肌瘤基本药物。方法应用本系列研究之二制定的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标准、方法、流程,循证评价并推荐相关药物。结果①共纳入6个指南,含循证指南3个。②指南涉及子宫肌瘤治疗药物3类9种及手术后辅助用药3类5种。③根据WHO EML(2011)、NEML(2009)、CNF(2010)和指南推荐药物的证据数量和质量,强推荐甲羟孕酮、缩宫素、麦角新碱;弱推荐丙酸睾酮、甲睾酮、三苯氧胺、米非司酮、氨甲环酸、益母草等;不推荐丹那唑和芳香化酶抑制剂。④米非司酮、甲睾酮、三苯氧胺、缩宫素、益母草国内均查见相关文献并评价证据,米非司酮其配伍甲睾酮、三苯氧胺用于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缩宫素和益母草用于子宫肌瘤术后减少出血。每日费用米非司酮片(25 mg/d)13.0~27.5元,甲睾酮(5 mg/d)0.074元,三苯氧胺(20 mg/d)0.6~1.4元,益母草注射液(25 mg/mL)15元/次,缩宫素注射剂(10U)1.5元/次。⑤国内研究表明,米非司酮配伍甲睾酮、三苯氧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行,缩宫素和益母草能有效预防子宫肌瘤术后出血,联合应用有促子宫收缩作用,安全有效。结论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推荐使用三种用药方案:(A)米非司酮片25 mg,qd;(B)米非司酮25 mg+甲睾酮5 mg,qd;(C)米非司酮25 mg+三苯氧胺10 mg,bid。三种方案均从月经周期第1天起,连服3个月。②术后辅助用药,益母草注射液(20 mg/mL)1~2mL/次、缩宫素注射液(10 U/mL)10 U/次,用于减少术后阴道流血。③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严密随访,动态监测肌瘤变化和月经改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保守性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0例,12.5mg/d;孕三烯酮组40例,2.5mg,一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20例,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85.O%、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复发率(7.5%、5.O%)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