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血液保养液与肝素抗凝剂对HBsAg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血标本进行HBsAg检测时,分析血液保养液(CPD)与肝素抗凝剂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取4IU/mlHBsAg质控品,分别制备成不同的待检样本,即肝素抗凝剂组(对照组)和CPD保养液组(实验组);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样本HBsAg,将所得S/CO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对照组S/CO值为8.81,实验组S/CO值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P〈0.05)。结论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时,含CPD保养液的样本比肝素抗凝剂样本结果的S/CO值低,应引起采供血机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血液保养液对抗-HCV检测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PD血液保养液(以下简称CPD)对抗-HCV检测的影响。方法用CPD以5%的幅度对3种浓度的抗-HCV阳性质控物进行梯度稀释后用ELISA方法进行平行检测,观察S/CO值变化情况。随机抽取抗-HCV阳性和阴性献血者各60名,对其试管样本和血袋管样本做ELISA检测比较。结果阳性质控实验组的S/CO值均随保养液的量增加而逐渐降低;阳性物浓度降低5%,S/CO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阳性物浓度95%的S/CO值降低极显著(P(0.01)。试管和血袋管的抗-HCV阳性样本检测结果有差异,弱阳性样本较为明显。结论CPD对ELSIA检测抗-HCV弱阳性样本影响明显,易造成弱阳性样本的漏检。  相似文献   

3.
CPD血液保养液对抗-HIV ELISA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探讨CPD血液保养液(以下简称CPD)对抗-HIV ELISA实验结果的影响,评估辫血复检的可行性。方法 用CPD对三种不同浓度抗-HIV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模拟辫血被CPD稀释的情况,用ELISA方法进行平行实验。结果 各实验组S/CO值均随CPD的量增加而逐渐变少,各实验组阳性物浓度每下降10%,S/CO值就有极显著性降低(P<0.01)。 结论 即使混入少量的CPD,也会对抗-HIV ELISA实验结果有极显著影响。采用血清标本与辫血同时做复检的模式会现两种标本ELISA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PD保养液与肝素抗凝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TP)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8月献血者标本1 906例;将标本分别收集在3种试管中:促凝剂管(对照组)、肝素抗凝剂管(实验组1)、CPD保养液试管(实验组2);用ELISA试剂盒检测3组样本,将所得S/CO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阴性标本共1 897例,阳性标本9例。对照组:阴性标本S/CO均值0.041,阳性标本S/CO均值11.76。实验组1:阴性标本S/CO均值0.039,阳性标本S/CO均值11.73;实验组2:阴性标本S/CO均值0.043,阳性标本S/CO均值11.59。ELISA法检测TP时,CPD保养液、肝素抗凝剂对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0.436,P>0.05);阳性标本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1,P<0.05)。含CPD保养液的样本比肝素抗凝剂和血清样本结果S/CO值低(P<0.05),肝素抗凝剂和血清样本结果S/CO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优先选择肝素作为抗凝剂试管。采供血机构对初次反应性样本剪取血袋上血辫进行复检时,应充分考虑到CPD保养液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标本不同程度溶血对国产两步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HBsAg阴性和阳性已确定的血液标本各3例,并将其分别作为HBsAg阴性组和阳性组.标本人为处理为无、轻、中、重度溶血,用3种国产HBsAg ELISA试剂对其进行重新检测,分析溶血后标本吸光度值与临界值的比值(S/CO值)的变化.结果 在HBsAg阴性标本中,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未检出阳性,S/CO值无明显改变(P〉0.05);在HBsAg阳性标本中,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和无溶血的标本比较,S/CO值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国产两步法HBsAg ELISA试剂可用于溶血标本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6.
徐锋  李筱莉  陈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0):933-933,93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不同孵育条件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析孵育温度(25℃、37℃)、时间(30、60、90、120min)、方式(25℃振荡和静止)对检测不同浓度HBsAg(0、0.2~0.5ng/mL、1.0ng/mL)标本吸光度/临界值(S/CO)的变化。结果在同一温度下,标本从0.2~1.0ng/mL的S/CO随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对于0.2ng/mL标本孵育30min、60min按照判断标准结果呈阴性,而孵育90、120min结果转为阳性。孵育时间不同对阴性标本S/CO基本无影响。在同一时间、同一浓度下,25℃孵育振荡方式S/CO值较静止方式明显增加。结论不同孵育条件对ELISA定性测定HBsAg结果有影响,尤其对弱阳性标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三种方法对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性与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2013年10月~2014年4月间于湖南旺旺医院就诊及体检的85例低浓度 HBsAg(ELISA法0.6<S/CO≤3.0)标本,三种方法测定低浓度 HBsAg定性结果分为0.6<S/CO≤1.0,0.6<S/CO≤3.0两组采用检出阳性率进行χ2检验;HBsAg定量结果分为0.6<S/CO≤1.0,1.0<S/CO≤2.0,2.0<S/CO≤3.0,0.6<S/CO≤3.0四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HBsAg含量相关性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进行两两分析。结果①HBsAg检出阳性率0.6<S/CO≤1.0组 CMIA法(64.0%)和TRFIA法(54.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333,P>0.05),0.6<S/CO≤3.0组 ELISA 法(70.6%)与CMIA法(89.4%)及TRFIA法(8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2,6.907,P均<0.05),CMIA法和TR-FIA法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227,P>0.05)。HBsAg检出阳性率 CMIA>TRFIA>ELISA。②HBsAg含量测定0.6<S/CO≤1.0,1.0<S/CO≤2.0,2.0<S/CO≤3.0三组除在2.0<S/CO≤3.0组 ELISA法与 CMIA法之间,ELISA法与TRFIA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743~3.671,P均<0.05),0.6<S/CO≤3.0组三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3,2.766,4.459,P均<0.05),总体含量CMIA>TRFIA>ELISA。③三种方法测定HBsAg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t值分别为2.928,2.939,60.915,P均<0.05),其中 CMIA法与 TRFIA法之间相关性最好(r=0.989)。结论低浓度 HBsAg检测应首选 CMIA法,TRFIA法次之。对于 ELISA法检测低浓度 HBsAg标本应向临床建议用CMIA法或TRFIA法复查,避免漏检;并且不建议临床对不同方法测定定量或半定量结果间进行横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电化学发光法HBsAg检测用于献血者HBsAg阳性确认的可行性,探索HBsAg ELISA的灰区设定条件和HBsAg阳性确认的替代方法,简化献血者归队的判定流程。方法以HBsAg电化学发光检测(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ssay,ECL)作为血液HBsAg常规筛查ELISA反应性的补充试验,并对HBsAg ECL反应性的标本进行中和试验(ECL)确证。联合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ECL、ELISA检测技术以及献血者的跟踪检测进行HBsAg的阳性确认。比较电化学发光中和试验和HBsAg ECL对HBsAg ELISA双试剂反应性(S/CO≥1)中的HBV DNA阳性的检出能力;比较不同检测流程在补充HBsAg ECL检测前后以及不同灰区界值的设定对HBsAg确认阳性检出的效果影响,以敏感度(Sensitivity,SEN)和阳性预期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表示;比较ELISA假反应性与确认阳性检出时S/CO值的分布差异。结果 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间,在本中心采集的192065份血液标本中检出HBsAg反应性821份,其中通过联合检测和献血者的跟踪检测估算出HBsAg确认阳性有160份。ECL对HBsAg ELISA双试剂反应性(S/CO≥1)标本的核酸检出显著高于电化学中和试验(P0.05);以HBsAg ECL作为HBsAg反应性的补充试验能够将各筛查流程的HBsAg确认阳性检出的PPV提高至92.6%-99.2%(P=0);2种HBsAg ELISA试剂各自假反应性与确认阳性检出时S/CO值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S/CO≤2可作为假反应性的简化判定标准;随着灰区界值的降低,2种ELISA试剂对HBsAg确认阳性检出的SEN和PPV变化均存在1个平台区,S/CO≤1时ELISA1的此2个指标即处于其平台区,ELISA2则为S/CO≤0.8。结论 HBsAg ECL能够作为血液HBsAg筛查的阳性确认试验。以该方法得到的HBsAg阳性确认数据为依据可以简化ELISA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判定流程、合理地设定灰区。本研究采用的2种ELISA检测试剂其假反应性献血者的判定标准均可设定为S/CO≤2.0;ELISA1不宜设置灰区,ELISA2的灰区界值宜设为S/CO=0.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血液HBsAg灰区区间的设置。方法用ELISA法检测2012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6日新余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结果 S/CO值在0.5~4范围内的标本,用相同试剂、方法再检,同时进行HBV-DNA检测。结果 ELISA法HBsAg检测结果 S/CO值在0.5~4范围内的标本195例,初检阳性结果 S/CO值在0.5S/C≤0.8之间的标本13例,核酸检测阳性1例;结果在0.8S/C≤1.0之间的标本45例,再检阳性7例,核酸检测阳性8例;结果在1.0S/C≤4.0之间的标本137例,再检阳性33例,核酸检测阳性4例,新创、万泰两种试剂检测S/CO值均小于0.5的HBV-DNA阳性有4例。结论采用国产ELISA法检测HBsAg,且没有开展核酸检测的,结果设置一定范围的灰区可以减少低浓度标本的漏检,最大限度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使用某一HBsAg ELISA试剂检测血液的过程中,有时发现空白和阴、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检测孔正常,而血液标本(不抗凝)检测孔的S/CO值却比较高的情况(82.4%的值〉0.571):标本的阳性率较高(17.05%)且80%的阳性标本都表现为弱阳性结果(S/CO值为1.000~4.762),即所谓ELISA试验的"花板"问题.经过仔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笔者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将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不同模式与血清HBV-DNA定量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对619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结果HBsAg( )/HBeAg /抗-HBc( )组、HBsAg( )/抗-HBe( )/抗-HBc( )组、HB-sAg( )/抗-HBc( )组、单项抗-HBc( )组及抗-HBs( )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4.44%、32.26%、24.71%、7.14%和2.50%,HBsAg( )/抗-HBs( )/抗-HBe( )/抗-HBc( )组阳性率为15.79%。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 、PreS2Ag 在HBsAg( )/HBeAg(-)、HBsAg( )/HBeAg 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85%、91.64%和18.36%、46.43%。结论HBeAg、PreS1Ag与HBV-DNA高度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免疫指标,HBsAg( )/抗-HBs( )同时存在可能与HBV基因变异或不同亚型二次感染有关,HBeAg 的S/CO值与HBV-DNA定量有相关性,HBsAg( )的S/CO值与HBV-DNA定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一种国产HBsAg确认试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一种国产HBsAg确认试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43份经HBsAgELISA初筛吸光度值/临界值(S/CO)10.7的血清标本,用国产HBsAg确认试剂盒进行确认,在双份待确定标本中分别加入特异性抗-HBs试剂和对照试剂,保温后按常规HBsAg ELISA法测定吸光压(A)值,按公式求得加抗-HBs孔的抑制率,如抑制率≥50%即表示该标本被确认为HBsAg阳性.对HBsAg弱阳性的标本进行"延长确认试验",即延长酶反应时间,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随机挑选39份弱阳性标本用美国雅培公司Murex HBsAg确认试验进行比对.结果 对543份标本进行确认试验,其中504份初筛HBsAg阳性的标本中,被确认为阴性的有89份(17.7%),按初筛不同S/CO值分区的阴性份数/检测份数分别为:S/CO≤5.0有87/143(60.8%),5.0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以磁珠为介质的标本浓缩方法(磁珠浓缩法),提高HBsAg的检测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用于低浓度HBsAg的测定。方法:BCA蛋白检测法检测磁珠吸附前后和洗脱液中HBsAg蛋白含量,判断吸附HBsAg的能力。磁珠浓缩法浓缩HBsAg阳性、HBsAg阴性、已标定HBsAg浓度的血清系列稀释品和低浓度HBsAg的血清标本,比较浓缩前后的S/CO值。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磁珠吸附HBsAg随着HBsAg浓度的增高而增多,磁珠吸附HBsAg纯品后,10mmol/LNaOH洗脱HBsAg的洗脱率是(71.02±3.24)%。磁珠浓缩后,S/CO值高于浓缩前(P<0.01),不会增加检测HBsAg的非特异性(P>0.05),S/CO值与HBsAg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8),最低检测限是0.1IU/mL,对低浓度HBsAg的阳性检出率是80.8%,与浓缩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513,P<0.01)。结论:磁珠浓缩法可明显提高ELISA检测HBsAg的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献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高特异性S/CO屏蔽界限值。方法对783份HBsAg ELISA反应性标本和588份非反应标本,采用HBsAg化学发光法和中和实验确认检测。根据确认检测结果和ELISA检测S/CO值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95%和99%特异度对应的S/CO界限值。另选择124份HBsAg ELISA反应性标本对设定的屏蔽界限值进行验证,同时以乙肝五项化学发光发检测结果作为补充,判断屏蔽界限值的实用性。比较不同实验室采用相同试剂设定的99%特异度对应的HBsAg ELISA检测S/CO界限值。结果该实验室采用的2种ELISA试剂95%特异度对应的S/CO界限值分别为0.24和0.65,99%特异度对应的S/CO界限值分别为3.89和3.62,将99%特异度对应的S/CO界限值设定为该实验室献血者屏蔽界限值。验证实验证实,大于或等于试剂1和试剂2屏蔽界限值的标本均为HBV感染标本。与该实验室采用相同HBsAg ELISA检测试剂的3家实验室,试剂1的99%特异度对应S/CO界限值分别为3.77、3.60、13.42,试剂2分别为27.73、31.75、1.17。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献血者HBsAg ELISA检测屏蔽界限值可在该实验室有效甄别出真阳性献血者,有助于减少进入归队流程的献血者数量。即使采用相同的ELISA检测试剂,不同实验室也不适用统一的献血者屏蔽界限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清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的影响,并选择有效减低胆红素对HBV DNA测定干扰的方法。方法将不同浓度的HBV DNA标准品(S1-S4:3.0×10~7、3.0×10~6、3.0×10~5、3.0×10~4IU/ml)按相同比例分别添加到胆红素正常血清和高胆红素血清中,按不同浓度胆红素进行分组来考察不同浓度胆红素血症对HBV DNA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大小,然后再分别测定HBV DNA的结果,每个标本重复检测三次,同时观察扩增曲线是否存在差异。对影响测定的血清标本作10、100、1000倍稀释后,进行检测,并收集5例临床高胆红素的乙肝血清标本进行验证。结果血清胆红素浓度介于401~500μmol/L、501~600μmol/L、600μmol/L三个组,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高于胆红素正常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浓度浓度介于20.6~100μmol/L、101~200μmol/L、201~300μmol/L和301~400μmol/L四个组,与胆红素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400μmol/L血清扩增时,扩增曲线先缓慢升高,其基线高于标准品,其阈值线处于拐点之下非S扩增区,之后升高呈现S型曲线;10、100、1000倍稀释后,扩增曲线平行且等间距,结果一致性较好。5例高胆红素血清有4例在定阈值线时,其阈值线处于拐点之下非S扩增区,定值偏高,结果高于稀释后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阈值线处于拐点处,其斜率低于标准品,结果低于稀释后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胆红素高于400μmol/L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结果存在影响,通过稀释一般就可以降低胆红素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16.
Two samples repeatedly positive for HBsAg by the AusRIA II screening procedure failed to be confirmed by neutralization with anti-HBs serum. Both samples could be effectively neutralized by the same anti-HBs sera if diluted 1:10, 1:50 and 1:100 prior to test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ability to neutralize was due to a very high concentration of HBsAg in these sampl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HBsAg时,高浓度HBsAg的最适稀释倍数,用以提高检测准确度.方法 对122例高浓度HBsAg患者的血清按照不同的稀释倍数稀释后进行测定.结果 86.1%的标本稀释1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96.7%的标本稀释2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99.2%的标本稀释3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100.0%的标本稀释6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所得检测结果的数值在增加.结论 当HBsAg>250 IU/ml时,建议选择300倍稀释后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