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征象。方法 :收集 90例 1d~ 2岁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平扫资料 ,并对其不同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与 30例成人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对照。结果 :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三个特殊CT征象 :(1)矢状窦旁征 (“空三角”) :血液积聚于矢状窦及窦汇旁6 3例 (70 % ) (2 )天慕缘征 (“Y”征 ) :血液积聚于小脑天幕缘上下 4 5例 (5 0 % )。 (3)边缘模糊征 :血液积聚于纵裂池内 ,深入至大脑半球内侧面脑沟内 72例 (80 % )。结论 :以上三个特殊征象对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1] 。CT检查为目前临床诊断新生儿SAH的主要手段 ,但出血量少时 ,则不易发现 ,为提高对新生儿SAH的首次CT确诊率。笔者对 68例新生儿SAH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 1996~ 2 0 0 1年 6月有完整CT资料的新生儿SAH患者 68例 ,男 42例 ,女 2 6例 ,5 4例为足月儿 ,14例为早产儿。生产史均有不同程度的围产期窒息 ,有明确产伤史者 2 0例。临床表现主要有烦躁、意识障碍、肢体肌张力改变 ,原始反射异常 ;严重者有惊厥 ,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 相似文献
4.
5.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简称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多由产伤、窒息等引起。CT能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并对出血量进行估计,故CT检查是新生儿SAH确诊的重要依据。本文收集40例新生儿SAH的资料,就其CT表现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新生儿SAH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6h~7d,平均年龄2.8d。足月产34例,早产6例。有产伤史对倒,窒息史27例。产伤并窒息23例,血友病1例。无明显原因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尖叫、烦躁、抽搐、意识障碍等。1.2方法用GECT/i机对患儿行… 相似文献
7.
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分型、伴随改变和不典型表现的鉴别诊断。方法对123例SAH患者(外伤性81例,自发性42例)头颅CT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SAH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多累及2个脑池以上;自发性SAH多伴随脑室积血、脑积水和脑组织血肿,外伤性SAH颅内其他改变以硬膜下血肿、脑组织血肿和脑挫裂伤为主。结论认识SAH的CT表现和分型,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对象和方法从 12 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中选出 32例不典型SAH,现将 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CT平扫 SAH征象2 4例 ,占 75 % ;CT无 SAH表现而腰穿确诊 SAH8例 ,占 2 5 %。年龄最大 87岁 ,最小 32岁 ,平均 6 1岁。临床表现眩晕 17例(5 3% ) ,血压升高 15例 (4 6 .9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分析了 12 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人CT表现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SCVS)的关系 ,探讨其中的规律 ,以期根据CT表现来预估脑血管痉挛的危险性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回顾分析了 5a内 12 7例急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5 1例。年龄 18~ 6 9岁 ,均为发病 3d以内来我院就诊。从发病至首次头CT检查时的平均时间为 1 8d。1 2 CT图像分析 本院所用CT机为美国第 4代GE30 0 0型。根据CT片所示 ,确定SAH可能沉积的部位包括侧裂池(外侧部和基底部 )、鞍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SAH后剧烈头痛与CT所示的关系 ,探讨SAH头痛的发病机理。方法 制定头痛程度量表 ,根据CT分析SAH的分布情况 ,结合CSF改变 ,判定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与头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CT显示阴性或阳性结果均出现剧烈头痛 ,中等程度以上的出血较少量出血头痛程度明显加重。A区和B区出血头痛程度相同。CSF血性改变程度与头痛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CSF发生血性质变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 ,头痛程度与出血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2.
王界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3,12(3):175-176
目的旨在加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征象认识,提高诊断率,强调CT检查在临床运用的重要价值。方法对182例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病例中,175例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占96.2%。其中脑池、沟显示高密度影136例,占74.8%;少数不显示高密度,仅显示大脑纵裂、天幕稍增宽及脑池、沟消失共39例,占21.4%。结论CT能明确诊断,具有极高诊断率,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出血量和病因估计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陈桦①苏子颖③高雅君①黄玫②段兴③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6例新生儿SAH的CT诊断资料,就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CT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特殊征象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廖祖元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Z1)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水平。方法:8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每例最少复查1次以上,详细观察脑沟、脑池异常变化情况。结果:CT扫描显示局限于纵裂池积血53例;局限于部分脑沟及脑池17例;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大片脑沟、脑池内高密度影16例。86例中,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仅15例,其余71例均合并有其他颅脑损伤。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伴有其他颅脑损伤。CT复查可诊断不典型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CT表现、分型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发生部位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本组SAH分为自发性SAH29例,外伤性SAH32例,新生儿SAH 13例,肿瘤性SAH6例,静脉性SAH6例;CT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高密度灶,以纵裂池、侧裂池及小脑幕最常见.结论 SAH部位不同可形成不同的CT表现,CT检查为该病的首选及必检,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确诊率。材料和方法:收集颅脑外伤后诊断TSAH的CT资料200例,手术证实71例,129例经CT复查证实。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TSAH以弛裂池积血最多见,其次为侧裂池积血。153例为局限性少量积血。TSAH并有颅脑内其它损伤185例,首次CT检查漏诊39例。127例发现有脑池偏密征,与偏密征同侧有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114例。结论:重视脑池偏密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混合中风2例黄建来,陈伟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脑梗塞的混合中风临床上少见,且易误诊为脑出血。现将我院收治2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报告如下。1病例1.1例1.患者女,63岁。入院前1天中午活动中突然头部胀痛,渐加剧,恶心、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发生部位进行分类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88例,其中单纯性16例,合并其他颅内损伤72例。自发性44例,血管畸形所致11例,由动脉瘤所致8例,其他25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8例。CT表现为脑沟密度增高48例,纵裂池出血66例,脑池密度增高78例。结论:SAH部位不同可形成不同的CT表现,CT检查为该病的首选及必检,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
报导天幕绿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CT轴位平扫呈“Y”形高密度区17例,天幕缘毛玻璃样大片状高密度区23例,作者认为后者为其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