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正电子显像设备,包括带符合线路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仪(MCD-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仪(PET)以及MCD-SPECT/CT和PET/CT,在国内的推广使用,正电子显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骼疾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PET/CT作为当今正电子显像的尖端设备,在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目前,用于鉴别诊断椎体良恶性病变的正电子显像中,最常用的是~(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显像和18F骨显像。~(18)F-FDG是正电子设备单位的常规显像剂,这与其临床适应证范围广、药物供应相对充…  相似文献   

2.
肿瘤病人行18 F-FDG PET显像检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功能性影像诊断方法.其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临床分级、疗效评估、预后判断、鉴别治疗后复发等诸多方面能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肺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肺癌根治性术后随访期间临床可疑复发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治疗资料、可疑复发表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肺癌术后复发59例,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证实肺癌术后复发53例,1例炎性肉芽组织,1例肺内纤维组织增生,1例慢性炎症改变,1例肺脓肿,1例放射性肺炎,1例肺部真菌感染。FDG显像未见明显复发转移征象的22例患者中,2例肺内转移,1例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黏液腺癌,1例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余17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异常。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肺癌术后复发灵敏度为91.4%(53/58),特异性为73.9%(17/23),准确性为86.4%(70/81),阳性预测值为89.8%(53/59),阴性预测值为77.3%(17/22)。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癌术后复发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心脏淋巴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9月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心脏淋巴瘤患者共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6±20)岁.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分为原发性心脏淋巴瘤(PCL)组及继发性心脏淋巴瘤(SCL)组,分析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38例小肠病变患者18F-FDG PET/CT的显像资料,均经手术或活检(37例)以及3年内随访(1例)证实,将18F-FDG PET/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估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 :38例患者,FDG高摄取病变33例(另外2例SUVmax分别为1.6、2.3,在小肠生理性低摄取的背景下亦能准确发现病灶),其中肿瘤性病变占87.9%(29/33),良恶性病变代谢SUVmax值无统计学意义。CT以小肠新生物为肿瘤性病变最主要征象,包括肠管的局限性增厚(17/31)和软组织肿块(20/31)。3例假阳性(均有明确高代谢病灶,均发生肠梗阻)和1例假阴性(新生物及高代谢均不明显),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诊断原发性小肠病变的敏感度96.8%(30/31),特异度57.1%(4/7),假阳性率42.9%,假阴性率3.2%,准确度89.5%(34/38)。结论 :18F-FDG PET/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但对于部分代谢较高的良性病变和代谢较低的恶性肿瘤易误诊,需引起相关诊断工作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18F-FDG PET显像探查原发肿瘤灶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显像在原发肿瘤不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访、分析活组织检查和病理结果对PET检查的32例原发肿瘤不明转移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18F-FDG PET发现可疑原发灶16例,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经随访,5例临床证实为原发灶;5例临床排除原发灶的诊断。另有2例PET显像未找到原发灶的患者经随访排除转移性癌的诊断。^18F-FDG PE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36.7%(11/30)。PET共提示了35处转移病灶,CT/MR只提示了27处转移病灶。结论:①^18F-FDG PET显像对探查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灶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②建议在CT/MR未能找到原发灶时,应进行^18F-FDG PET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和随访结果,与CT/MR和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以评价PET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块13例(胰腺癌10例,直肠癌2例和肝癌1例)、良性肿块5例和恶性肿瘤(胃癌5例,直肠癌4例和肝癌1例)手术治疗后10例共28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MR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消化道恶性肿块PET和CT/MR均见原发灶病变,10例PET显像结果与CT/MR相同,另外3例胰腺癌患者PET显像见腹腔淋巴结和脊柱转移。5例良性消化道占位性病变PET全身显像均阴性,其中1例病例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瘤。10例消化恶性肿瘤术后随访中有3例PET阳性结果与CT/MR相同,4例PET全身显像阴性,另外3例PET显像见其他部位病灶。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对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确认或排除肿瘤残留和复发以及发现全身部位的转移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全身转移病灶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CT/MR。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女性肿瘤总数的31%。人们一直探索更有效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通过体检、钼靶X线摄片、B超和预防宣传教育,〉40岁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25%~45%。然而.仍有很多女性死于晚期乳腺癌,所以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18F—FDGPET显像在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乳腺癌分期以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然而,由于PET价格昂贵,f临床常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则使这一显像方法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1例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评价其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PET/CT)延迟显像对于前列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间于北京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偶然发现前列腺放射性摄取增高灶并进一步行延迟显像的男性患者48例。48例患者中,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者13例纳入恶性病变组;经其他影像学检查排除,且至少随访1年未发现前列腺病变,经病理活检证实前列腺无恶性病变者35例纳入非恶性病变组。以目测法分析PET/CT图像中的前列腺放射性摄取增高灶,采用感兴趣区技术勾画摄取增高灶,获得常规及延迟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分别计算两组的储留指数(RI)。将恶性病变组及非恶性病变组的常规SUVmax行t检验,并分别将两组延迟前后的SUVmax行配对t检验。分别以RI 15%、RI 10%、RI 0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截止点,计算RI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常规显像恶性病变组和非恶性病变组之间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5)。恶性病变组常规显像放射性摄取增高灶SUVmax为2. 4~11. 1,平均5. 8±2. 9;延迟显像SUVmax为2. 8~11. 6,平均7. 2±4. 2;常规和延迟显像SUVmax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非恶性病变组放射性摄取增高灶常规显像SUVmax为2. 3~13. 9,平均5. 3±2. 6;延迟显像SUVmax为2. 0~15. 9,平均5. 6±2. 8;常规和延迟显像SUVmax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39)。恶性病变组所有延迟显像SUVmax均较常规显像进一步升高,RI为7%~51%,平均(32±15)%;而非恶性病变组中,12例"增高灶"的延迟显像SUVmax较常规显像降低,1例无变化,22例升高,SUVmax升高者RI为2%~75%,平均(26±20)%。分别以RI 15%、RI 10%、RI 0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截止点,计算得到的RI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85%、92%、100%,特异度分别为63%、54%、3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6%、41%、3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5%、100%,准确性分别为69%、64%、51%。结论延迟显像能提高~(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前列腺放射性异常增高灶的良恶性的能力。延迟显像SUVmax降低者,恶性病变可能性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在肿瘤思者手术及放化疗后残存组织性质的鉴别及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手术和(或)放化疗后3~8周的肿瘤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2岁。均在治疗前或手术中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原发性癌,临床怀疑治疗后残存组织部位有恶性组织残存,所有患者均行^18F-FDGPET全身显像及病灶区CT扫描。PET与CT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PET图像分析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分析法,最后诊断以组织病理及临床随访为依据。结果30例治疗后患者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有23例患者残存组织部位仍有癌组织存活。PET显像诊断为治疗后有恶性组织残存者24例,其中21例患者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PET显像诊断为治疗后无恶性组织残存者6例,其中4例患者经临床随访证实,其阳性预测值为87.5%(21/24),阴性预测值为66.6%(4/6),准确度为83.3%(25/30)。CT诊断为治疗后有恶性组织残存者19例,其中14例经病理及随访证实;CT诊断为治疗后未见异常者11例,2例与病理及随访结果相符,其阳性预测值为73.6%(14/19),阴性预测值为18.1%(2/11),准确度为53.3%(16/30)。另外,有7例患者的PET显像发现了原发病灶部位以外的显著FDG摄取灶,改变了其临床分期。同时,依据PET显像结果,还为12例患者改进了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显像是鉴别肿瘤治疗后残存组织性质的较为灵敏、可靠的方法,同时,PET显像还可以发现肿瘤转移病灶,修改临床分期,评价临床疗效,为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提供依据,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FDG与18F-FLT显像在诊断与鉴别肺结节尤其是肺结核与恶性肿瘤中的效能。方法:肺结节患者163例,年龄17~92岁,其中结核瘤组29例,其它良性结节组46例,恶性结节组88例,以盲法集中读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标准方案进行18F-FDG与18F-FLT显像和读片,获得病灶最大值SUVFDG和SUVFLT并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肺结节的最大SUVFDG及最大SUVFLT中位值均以恶性结节、肺结核、其他良性结节之序依次减低;SUVFDG、SUVFLT恶性结节组与结核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1);据ROC曲线分析,FDG、FLT显像SUVmax分别以5.9、2.4为界值可鉴别结核瘤与恶性结节,FL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0.68%,特异性为75.86%,准确性为79.49%,诊断效能高于FDG(P<0.001)。SUVFLT/SUVFDG比值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FDG、FLT显像SUV值。结论:在鉴别诊断肺结核瘤与恶性结节中,FLT显像的诊断效能高于FDG显像,双示踪剂显像明显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SUVFLT/SUVFDG比值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肺部病灶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病灶体积和病灶糖酵解(Lesion glycolysis,LG)变化率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31例患者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常规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60 min,延迟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120 min开始扫描)。男25例,女6例。年龄(57.90±13.38)岁。肺部良性病灶12例(炎症4例、肺结核8例),肺腺癌和鳞癌15例,肺转移性肿瘤4例。所有患者的数据选择SharpIR+VUE HD+TOF(Time of flight,TOF)重建PET图像。采用GE PET VCAR工具获得病灶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av)、体积和LG的值以及变化率。结果: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在炎症、肺结核、炎症+肺结核、原发肺癌和肺转移性肿瘤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SUVmax、SUVav均具有不同程度增加,SUVmax增加的程度大于SUVav;炎症SUVmax和SUVav增加程度最高为17.97%,而原发性肺癌增加程度最低为2.62%。但是病灶的体积和LG却是既有增高也有降低。肺结核组患者的体积降低最明显,为-35.4%,原发性肺癌LG降低最明显,为-19.00%。结论:采用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病灶SUVmax和SUVav变化率并不能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病灶体积和LG变化率有潜力提高对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以实现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接受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80)和恶性病变组(n=155)。比较2组早期和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SUVmax变化率 ;以ROC曲线分析早期及延迟期肺部病灶SUVmax、RI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组早期及延迟期SUVmax均大于良性病变组(P均<0.001),且2组延迟期SUVmax均大于早期(P均<0.001)。恶性病变组RI大于良性病变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早期SUVmax、延迟期SUVmax、RI及三者联合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645、0.697、0.722及0.727(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用于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诊断肿瘤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临床怀疑为恶性肿瘤或肿瘤转移复发的患者,空腹静脉注射18F-FDG 370~555MBq后45~60min,采用PhilipsIRIX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进行显像,经迭代重建,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以目测双盲阅片和计算病灶感兴趣区(ROI)与同一平面对侧正常组织(L/B)的放射性比值进行诊断分析,并与手术、组织病理或影像学和临床随访作出的最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44例患者中最后确诊为恶性者34例,良性者10例.恶性组L/B值为5.76±3.38,良性组L/B值为2.01±0.74.两组患者的L/B比值差异显著(P=0.000).采用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L/B值2.0为区分良恶性病变的分界值时,18 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肿瘤或其转移复发灶诊断的灵敏度为94.1%(32/34)、特异性为80%(8/10)、准确性为90.1%(40/44).结论 18 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鉴别肿瘤良恶性、寻找肿瘤转移复发灶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断、疗效评价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诊为淋巴瘤并进行18F-FDG PET-CT显像28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瘤,其中HD6例,NHL22例。图像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及测量病灶平均标准摄取值方法相结合。结果 30例疑诊淋巴瘤患者中,14例治疗前行PET-CT检查,11例确诊为淋巴瘤,2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5例手术治疗后,2例术后复发及转移;11例放疗/化疗的患者,4例复发,4例见局部有病灶残存,3例未见异常;5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放化疗后检查,4例肿瘤明显受抑制1。8F-FDG PET-CT诊断符合率为93.3%。检测淋巴瘤病灶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5.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病灶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临床更准确的分期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胃癌初诊患者于手术前2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将33例手术治疗患者的PET/CT结果与病理学检查、其他影像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结果:将PET/CT显像TNM分期与手术病理学检查TNM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对胃癌原发灶的检出,18F-FDG PET灵敏度为84.8%,PET/CT为100%。18F-FDG PET/CT显像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对T分期、N分期、M分期的一致性分别为81.8%、75.8%、93.9%,对TNM分期的一致性为90.9%(Kappa值分别为0.514、0.557、0.767、0.759,P<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TNM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且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应注意印戒细胞癌等细胞类型易出现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认识各种类型~(18)F-FDG PET/γPET肿瘤显像“陷阱”图像特征。方法 分别选取2000例~(18)F-FDG PET和120例γPET常规肿瘤显像病例中的典型“陷阱”图像加以分析研究。结果 共发现5种类型FDG生理浓聚性“陷阱”图像和3种病理性“陷阱”表现,前者包括:喉肌(注射FDG后说话过多)和骨胳肌(注射FDG后肌肉运动)摄取FDG增多、食管显影、胃肠道浓聚FDG、脊神经节显影和输尿管聚集FDG等,后者有:炎症灶浓聚FDG、放疗后FDG摄取增多和FDG阴性癌肿等。结论 加深对~(18)F-FDG PET/γPET肿瘤显像的正确应用,提高该技术诊断肿瘤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发癌(CUP)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经临床诊断为CUP的121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42例,年龄30~86岁(63±12岁),回顾性分析其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本研究的最终诊断均通过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18F-FDG PET/CT显像成功在121例患者中检出原发性肿瘤59例(49%)。18F-FDG PET/CT显像检测出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n=31)。1例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发现两种原发性肿瘤(前列腺癌和结肠癌),肺活检显示此患者为前列腺癌,结肠癌被认为是同步的第二原发肿瘤。11例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为假阳性。51例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未能检测到任何原发肿瘤病灶,其中有11例患者在临床随访中检测到原发肿瘤病灶,因此认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测原发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78%和82%。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是检测CUP病灶原发肿瘤的可靠方法。除了发现原发性肿瘤外,还可帮助确定疾病的程度,并有助于患者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已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淋巴瘤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肾细胞癌(RCC)的诊断主要依赖传统影像学检查,但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有研究指出,11C-乙酸(11C-AC)在RCC的原发病灶中存在高摄取,而另一项类似研究则认为RCC的摄取与正常肾实质相仿。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肾占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单发占位者分别行20 min 11C-AC PET动态采集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DG)、11C-AC PET/CT局部静态显像,勾画肾占位及健侧肾实质感兴趣区(ROI),以靶本(T/B值)比值为指标,定义T/B比值〉1为阳性,≤1为阴性。观察肾占位放射性摄取特征和动态曲线差异,并比较两种示踪剂诊断RCC的阳性率。结果 34例肾占位者中,26例手术、8例穿刺。其中26例为RCC,11C-AC和18F-FDG PET/CT诊断RCC的阳性率分别为88.5%和3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动态显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显示,RCC与良性病变的放射性计数达峰时间及曲线走势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11C-AC PET/CT显像探测R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18F-FDG。TAC可能有助于肾占位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