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切断了大量淋巴管,造成上肢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液主要依靠代偿机制进行引流,如果出现损害代偿机制或增加淋巴负荷的因素则较容易发生淋巴水肿。有文献报道,约6%~30%的患者在乳腺癌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肿,轻者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缓解,严重者可导致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丹毒发作和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彩霞  马少林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16-2818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5%~20%,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需终身忍受此病带来的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上肢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陈如男  袁长蓉 《护理研究》2012,26(14):1254-1256
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影响发生淋巴水肿的因素及护理方面综述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根治术后易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于在其术中行淋巴结清扫而造成淋巴管损伤,出现局部淋巴循环受阻,导致淋巴回流障碍且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手术部位周围疏松组织间隙积聚并扩散到手臂,引起患侧上肢水肿。由于该并发症使患者外观异常、疲乏无力、上肢功能障碍。影响社交、工作、日常生活,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痛苦。因此,对该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献报道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可达40%,中重度水肿约为15%。轻随着侧枝循环的建立而缓解,严重可致上肢活动受限,极大地影响患生活质量,我科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病人从心理、生理方面进行全面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肢水肿发生率仅为13.3%,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为30%[1].淋巴水肿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和精神压抑,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研究表明,淋巴水肿对自理活动,如拉背部拉链、梳头等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无法工作[2];肿胀的上肢甚至比乳房切除术更令患者紧张、情绪低落,因为后者容易掩盖,而变形的手、上肢容易引起自己和旁人的注意[3].  相似文献   

7.
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诊断和评估上肢淋巴水肿,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基础,各种客观、精准的测量也不可或缺。目前广泛应用的淋巴水肿客观检查包括围度和体积测量法、针对体液状态的生物电阻抗分析,以及各类淋巴系统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的发展背景、治疗方法,认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难题,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难以持久,病情容易反复,仍有待近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早期发病的重视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诊出数量,且早期乳腺癌患者有望获得数十年的生存期。越来越多的患者要面对因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其中包括同侧肢体的淋巴水肿。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淋巴水肿是术后最可怕的后遗症。仅美国就有3百万~5百万的乳腺癌患者每天在对付患侧手臂和手肿胀所带来的畸形、不适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方法[1].由于手术范围广,需切除全部乳房和胸肌筋膜,同时清除腋窝淋巴结,会使患侧上肢外展、内收、上举及持重功能受限[2],加之术后瘢痕挛缩,如不及时正确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12.
李益平  张颖  杜金刚 《中国康复》2015,30(3):201-203
目的:探讨肩关节内收等速肌力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水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等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等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肩关节内收等速肌力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放射性核素淋巴扫描观测2组患侧上肢淋巴流量的变化;在腕横纹上10cm处测量2组双侧上臂周径;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为等速组记录等速肌力测定值。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均较组内治疗前减小(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等速组上肢淋巴流量较大(P<0.0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较小(P<0.05)。治疗后,等速组患者等速肌力测量值(峰力矩、总功率、平均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肩关节内收等速肌力训练可以增加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回流量,有效减少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体验。方法 2010年4—10月,我们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对1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采集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结果淋巴水肿患者的主要体验:①对淋巴水肿认识不够;②对患肢保护重视不够;③生活质量下降;④渴望淋巴水肿的治疗康复信息;⑤随着淋巴水肿病程的延长逐渐失去康复信心;⑥自我应对,减轻症状。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状况不容乐观,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患淋巴水肿的内心感受,在术后及时提供预防淋巴水肿的指导原则,让患者了解淋巴水肿发生后的痛苦体验,使其重视预防,避免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知识转化理论开展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的循证实践,并探讨效果。方法 通过寻找证据、将证据引入临床情景、制订循证方案、基线审查、评估分析促进与障碍因素,于2021年8月—2022年6月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应用于临床,比较“团体标准”应用前后医护人员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及护理知识技能得分、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医护人员与患者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 循证实践实施后,医护人员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知识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4,P<0.001);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9,P<0.001)。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由33.33%~100%上升77.14%~100%,15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团体标准”应用于临床,能够促进相关制度规范的完善,提高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技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预防意识及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优良率(82.3%、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7%)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症状,降低患肢皮肤感染率,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仿根治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干预效果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盈  强万敏  唐磊  陈雪蕾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0-145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对乳腺癌仿根治术后并发患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仿根治术且术后并发患肢淋巴水肿的女性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资料匹配后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单用空气波压力泵,B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泵加微波理疗,C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泵加运动疗法。比较三种方法干预后的效果。结果C组干预方法对于减少患肢上臂周径、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肢上臂水肿程度、缓解肩关节疼痛度及对患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面优于A、B组。结论空气波压力泵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对乳腺癌仿根治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更加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LISTA、Library of Congress、Acad Search Prem、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按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以上分组,分别做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1个月( Z=5.83, P<0.00001)、3个月(Z=3.73,P=0.0002)、6个月及以上(Z=3.10,P=0.002)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并具有较好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压力袖套辅助淋巴引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压力衣辅助佩戴组(A组)和单纯淋巴引流组(B组)。B组接受为期11天,每天45min的淋巴引流手法治疗。A组在每天45min淋巴引流手法后予以患肢压力袖套佩戴。两组患者分别于第1次淋巴引流前(T0)、第1次淋巴引流后(T1)、第2次引流前(T2)、第3次引流前(T3)、第6次引流前(T4)、第11次引流前(T5),第11次引流24h后(T6),测量患者上肢的生物电阻抗(BIS),输出L-Dex比值。并在T1、T6时间测量两组患者的健患侧定点臂围,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1)L-Dex值:第1次治疗后,A、B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第2次治疗前均开始上升,A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B组;A组持续降低(P0.05),B组出现波动;经过11天的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2)臂围:11次治疗后健患侧臂围差变化A组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单纯淋巴引流手法及淋巴引流手法结合压力袖套治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而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后联合压力袖套治疗,较单纯淋巴引流手法对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21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别在手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测量上肢周径,比较两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12个月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6.5%,对照组为3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淋巴水肿轻度18例,对照组轻度26例,中度6例,重度8例(P<0.01)。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可降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