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的诊断、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2006年3月26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5例胆囊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5例LC术后0.5~17个月出现上腹部疼痛、巩膜、皮肤黄染等症状和体征,再次入院检查发现壶腹部肿块,诊断为壶腹部肿瘤,系第1次手术时漏诊壶腹部肿瘤. 结论 提高对胆囊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的认识,联合开展多种辅助检查,加强术后随访等有利于避免对壶腹部肿瘤的漏诊和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22年7月随诊的56例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12例,2例为食管癌,10例为胃癌,26例为肝癌,3例为胰腺癌,2例为法特壶腹部肿瘤,13例为肠癌。结合随访期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患者接受以外科手术为主治疗的综合治疗,存活时间为1个月~11年。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消化系统肿瘤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移植术后定期筛查肿瘤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根据肿瘤特点尽早采取积极合适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7例巨大RAML患者(肿瘤直径8 cm及以上)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3例,年龄16~66岁,平均38岁.肿瘤位于左侧14例,右侧13例.16例有临床症状,其中7例为RAML破裂出血,11例为无症状体检发现.27例术前均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本组2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肾切除术,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3例行肾癌根治术.7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中,1例行急诊肾切除术,1例行急诊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余5例待症状稳定,完善相关检查后予手术治疗.根据术后肿瘤大体标本,肿瘤直径为8~27 cm,平均13.7 cm.术后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无复发或因肿瘤导致死亡者.结论 巨大RAML临床少见,多数具有腰部酸胀不适等临床症状,CT检查为主要的诊断方式,B超可以作为患者随访的首选检查.8 cm及以上巨大RAML肿瘤破裂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建议积极行手术治疗.巨大RAML以良性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伴腹腔肿瘤患者漏诊原因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胆石症合伴腹腔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12例,年龄48~82岁。门诊均以胆石症诊断入院。结果 36例术前明确合并腹腔肿瘤诊断的18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术后5 d至3个月明确诊断6例,并再次手术,均获肿瘤病理学诊断。36例中包括胆囊癌5例(13.9%),胆管癌4例(11.1%),肝癌3例(8.3%),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8.3%),胰腺癌6例(16.7%),胃癌6例(16.7%),结肠癌7例(19.4%),直肠癌2例(5.5%)。2例放弃手术治疗,2例行介入治疗,32例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或胆道探查取石术,4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及胆囊切除术和/或胆道探查取石,4例行剖腹探查术;另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或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误诊者,术后5 d至3个月再次手术行肿瘤根治性切除4例,姑息性切除1例,介入治疗1例。结论胆石症可能合并腹腔肿瘤,特别是合并消化道肿瘤,但其漏诊几率较大。胆石症术前应仔细病史采集,对症状体征不典型者和老年患者术前进行系统全面检查,术中详细探查腹腔脏器,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腹腔肿瘤,术后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应严密随访,以避免漏诊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24例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和开腹手术除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均急诊实施ERCP+ENBD,2例行EST+网篮取石,2例壶腹部肿瘤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其余20例待病情缓解后行LC(2例既往有LC手术史除外)+LCBDE+术中或术后胆道镜取石。23例临床治愈,治愈率95.8%,1例死于肿瘤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诊应用ENBD缓解胆道梗阻症状可有效降低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病死率。三镜联合序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9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腹部穿刺和影像学检查.本组16例因经济困难未作治疗;2例未经手术治疗即死亡;48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道重建术;14例行内镜治疗;2例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3例行开腹置管充分引流术;1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行PTCD;2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术后62例患者随访4个月至10年(平均3.6年),效果满意.结论 术中及时发现,立即予以修复是治疗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对于出现月口管损伤并发胆管狭窄,应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内镜及PTCD等应作为胆管损伤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术中胆囊癌漏诊的原因,提高术者警惕,减少胆囊癌漏诊.方法 对我院2007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住院期间各种手术术中漏诊胆囊癌14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胆囊癌漏诊原因.结果 14例漏诊患者中急诊手术漏诊4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漏诊7 例,术中冰冻病理未发现2 例,行其他肿瘤手术漏诊1 例.14 例患者中再次手术5 例,接受放疗1 例,其他8 例均密切随访中.结论 术中可疑患者即刻送病理切片,术后诊断为胆囊癌的患者及时再次手术,切除标本一定要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急慢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的胰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06月安徽省立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16例以急慢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首发症状为腹部或腰背隐痛胀痛,2例皮肤巩膜黄染。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为(246. 78±626. 21) U/ml。肿瘤大小为2×3cm~8×10 cm,位于胰头部12例、胰体尾部4例。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6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或联合胃肠吻合术),1例行无水酒精腹腔神经节注射术。2例未手术患者,1例行对症支持+放化疗治疗,1例仅行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胰腺癌。12例获得随访,术后平均生存期4. 8个月。结论首发症状为急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较困难,确诊时多已为晚期,预后较差。联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后腹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所实施的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后出现腹部并发症的23例(1.6%)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体外循环术后腹部并发症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19例.手术治疗4例.最终死亡10例(43.5%)。具有消化系统病史、心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较长、机械通气较长及低心排综合征是本组2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干预是决定病情转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10例诊治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与胰腺癌的关系以及胰管结石伴发胰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2年3月至200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多以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8/10),缺乏特异性症状; B型超声和CT诊断阳性者分别为4例(4/10)和6例(6/10),ERCP诊断阳性者为5例(5/5); 术前确诊7例(7/10),疑诊2例,漏诊1例.10例患者中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活检术,1例由于漏诊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结论 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但目前该病的术前诊断阳性率不高,应常规行术中病理学检查; 其首选术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系统管理在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11-2013年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84例采用消化系统管理模式处理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因素、颈椎受伤节段、手术情况、腹部管理方法及预后,统计经处理后腹部症状的缓解情况。对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消化管理,我科采用的是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物理刺激、有效通便等方法。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有效的消化系统管理,67例患者(82%)的腹部症状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缓解,无1例行结肠造瘘,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及时、合理的消化系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腹部症状,提升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脐尿管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转移患者仅行化疗.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5例患者中未手术者于治疗后6个月死于多处转移,另有1例术后12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3例截至2013年5月仍在随访中,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脐尿管肿瘤较为少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血尿是其最常见症状,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及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至2004年收治的24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中良性脾肿瘤10例,恶性脾肿瘤14例。B超检出率为95.8%(23/24),CT检出率为95.5%(21/22)。良性脾肿瘤10例中8例行开腹脾脏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14例恶性脾脏肿瘤中13例行脾切除术(其中联合脏器切除4例),1例行肿瘤活检术。恶性脾肿瘤术后给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14例恶性肿瘤中获随访12例(随访率85.7%),其中1年内死亡5例,存活5年以上5例,2例术后1年尚在化疗中。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影像检查,外科根治手术结合综合治疗是提高脾脏肿瘤生存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腘动脉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25例腘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13 ~72岁,平均(56±16)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18例,外伤6例,腘动脉陷迫综合征1例.本组症状主要为腘窝部搏动性肿物、患肢疼痛、急慢性远端缺血、患肢肿胀等.结果 25例患者中2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4例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行动脉瘤结扎术,1例行动脉瘤切除、对端吻合术.23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患者术后第45天发生吻合口血栓形成,导致远端缺血坏死行膝上截肢术.术后21例(84%)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5±0.5)年,1例双侧腘动脉瘤术后4年又发现右锁骨下动脉瘤,手术成功切除.另2例保守治疗.结论 腘动脉瘤可发生破裂或肢体远端缺血,积极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并需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77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23例.良性肿瘤患者中25例行脾切除术,1例动脉瘤行脾脏栓塞术,3例拒绝手术.恶性肿瘤中8例行单纯脾切除术,8例行脾脏切除加胰腺体尾部切除,3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平滑肌肉瘤及1例淋巴肉瘤的患者剖腹探查因腹腔广泛转移仅行病理活检,2例拒绝手术.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结果 脾脏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的18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2年以上7例,均为早期治疗的患者,存活1-2年的6例,不到1年的4例,1例患者术后第7天死亡.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B超为首选检查.脾脏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至2009年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3例STC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行全结肠切除术,10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5例行乙状结肠切除术。结果:22例手术成功,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住院5~11d,平均7d。术后1例并发肠梗阻,经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再次行开腹手术治愈。随访6~12个月,18例便秘症状明显缓解,大便1~3次/d;3例腹泻,大便4~6次/d;2例轻度便秘复发,大便1次/2~3d。结论: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STC安全有效,且住院时间短,患者康复快,切口小,并发症少,腹部外观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肠出血35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全利  曹其彬  傅卫 《腹部外科》2010,23(3):153-154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收治的35例小肠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出血和贫血表现外,62.9%(22/35)不伴其他症状,85.7%(30/35)不伴腹部阳性体征。35例中急性大出血4例,慢性显性出血29例,慢性隐性出血2例。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11.4%)。出血病因中小肠肿瘤为首位,占37.1%(13/35),其次为小肠憩室31.4%(11/35),小肠炎症22.9%(8/35),血管疾病8.6%(3/35)。35例中,33例手术,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手术治疗病人中,28例均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术中肠镜7例。结论小肠出血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小肠炎症是小肠出血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为最后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漏诊胃肠管肿瘤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颐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间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漏诊胃肠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施行腹腔镜手术2012例,发现漏诊胃癌1例,结肠癌1例,回肠肿瘤l例,漏诊发生率为0.149%;施行开腹手术6305例,发现漏诊胃癌2例,结肠癌6例,漏诊发生率为O.127%.两组漏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507,P=0.067).结论 腹腔镜手术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没有造成漏诊发生率的增加.临床医师应重视此问题,术前完善鉴别诊断,术中进行常规探查,从而避免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腹部开放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53例,切口感染5例,死亡2例,死亡率2.9%.结论: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尽早手术探查,选择合理术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其中坠落伤2例,车祸伤7例,挤压伤2例,踢打伤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系膜破裂出血患者中,3例行系膜血管结扎、系膜修补术,6例行小肠部分切除、系膜修补术;另3例系膜血肿患者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炎性肠梗阻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9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系膜破裂出血型肠系膜损伤患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系膜血肿型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做必要的辅助检查,以防止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