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1992年通过的ARDS诊断标准,对患者持续治疗24h之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中肺源性患者和肺外源性患者分别为48例和62例,根据对资料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死因除了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住院时间的治疗有关外,脓毒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的最大元凶。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脓毒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死亡率以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从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230例患者,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议通过的ARDS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持续24h的治疗时间,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230例患者,其中肺源性患者85例,肺外源性患者145例.在此治疗期间,采用APACHEII评分标准对死亡率进行调整,调整2年时间内死亡率没有明显变化(P=0.85),并且根据多方面因素的资料研究分析,ARDS死亡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病理、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妨碍住院时间的治疗,其中导致死亡率最高的因素就是脓毒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死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其实很少.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近两年来该院接收最常见的患者之一,也是死亡率比较高的急重病,脓毒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都是导致ARDS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研究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择了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2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上述230例呼吸急性窘迫患者,死亡152例,占66.1%。66例肺源性死亡(77.65%),86例肺外源性死亡(59.31%),肺外源死亡率要明显的低于肺源死亡率,(P<0.01)有显著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导致呼吸急性衰竭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病死率最高的原因为脓毒性休克(28.29%)和心功能衰竭(22.37%),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的例数并不多,仅占15.13%。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急性窘迫仍是较为严重的常见危重症,脓毒性休克、心功能衰竭这是导致疾病死亡的率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对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肺部感染病例情况进行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56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113例,感染率为19.89%;113例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9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占20.60%,革兰阴性菌148株占74.37%,真菌10株占5.03%;11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病死77例,病死率为68.14%;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方程证实年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和氧合指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患者感染后的预后效果不佳,病死率较高,患者年龄、治疗时机、氧合指数是导致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603-160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4例脓毒症患儿,根据其预后是否死亡分为病死组(8例)与存活组(116例),收集患儿的资料,对基础疾病、并发症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作多因素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死组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 PCIS显著低于存活组(P <0.05)。病死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MODS受累脏器、机械通气时间及PCT、 WBC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 PCIS、尿路感染、 MODS受累脏器、机械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 PCT、 WBC与脓毒症患儿病死存在密切联系(P <0.05)。结论临床应尽早全面掌握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儿的情况,避免血小板计数、尿路感染、 MODS受累脏器、机械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PCT、 WBC等因素对患儿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转归、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ARDS患者病死率为60%.ARDS是由多种病因和诱发因素引起、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结论 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者预后不良.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极其重要的手段,迅速有效地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是救治ARDS患者的关键,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白蛋白及血浆等可以轻度改善ARDS的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12月入住RICU>48h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RICU医院感染率为30.63%(14.51/千住院日),例次感染率为45.05%(21.33/千住院日);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占86.00%;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氏不动杆菌,占37.50%;患者伴有肿瘤、联合使用抗菌药物>2种、有创机械通气>7d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感染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ICU医院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院感染增加RICU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治的有效措施。作者回顾28例急诊手术后并发ARDS病人初起症状、生理参数变化、病情转归,早期诊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抢救无效死亡8例。认为尽早诊断,迅速有效的呼吸支持和综合治疗是提高ARDS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肺内外因素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何异同点,从而为临床治疗不同病因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7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组(ARDSP组和ARDSexp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两组在基础疾病、病死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转归等方面的异同点,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住院天数、VALI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DSP组MODS发生率为50.00%,ARDSexp组为95.4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基础疾病第一位的是脓毒症,其次为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及中毒,肺内外因素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所见有很多相同点,但差异性亦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来确诊的50例AR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ARDS的临床表现有呼吸窘迫、咳嗽、咯痰、发热及神志改变。实验室检查示低氧血症,患者有酸碱平衡紊乱、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本组资料ARDS患者病死率50%。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及APACHEⅢ评分60分以上者预后不良。治疗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白蛋白、血浆等可以轻度改善ARDS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ICU40例MODS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173株,G^-菌92株、G^+菌60株、真菌21株,分别占53.18%、34.68%、12.14%;占前6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70%(其中MRSA为13.87%)、铜绿假单胞菌14.45%、鲍氏不动杆菌11.56%、嗜麦芽寡养单胞菌8.67%、热带假丝酵母菌8.09%、屎肠球菌7.51%;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属的敏感率为100.00%,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敏感率高;64.0%的患者发生复数菌感染,复数菌感染的发生与ICU停留时间长、发生呼吸衰竭及应用机械通气有关。结论ICU的MODS患者G^+菌、真菌感染率及复数菌感染的发生率高,病原菌多为多药耐药,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早期诊治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RICU 39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近4年RICU共诊断肺部真菌感染39例,其发病率显著高于同时期普通病房的发病率(17.18%比2.35%,P0.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症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分别占43.59%和25.64%;有创通气、有创导管、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大剂量使用激素等是RICU真菌感染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假丝酵母菌属是最常见的感染菌,尤其是白色假丝酵母菌(26株,66.67%),真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尤其是氟康唑,但对其他唑类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RICU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其中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所占比例较高,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谢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7)
目的通过比较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分析影响ARDS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8例ARDS患儿的ARDS类型、治疗过程中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以及家属治疗态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RDS原发病中以脓毒血症病死率最高为66.67%(14/21);治疗过程中合并MODS共8例(均为肺外型),死亡6例,病死率高达75.00%(6/8),明显高于不合并MODS患儿的病死率[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积极治疗可以降低患儿病死率(P< 0.05);PaO2和PaO2/FiO2值肺外型低于肺内型,合并MODS患儿低于不合并MODS患儿,家属消极治疗者低于积极治疗者(P<0.05);PaCO2值肺外型低于肺内型,家属消极治疗者低于积极治疗者(P< 0.05);pH值肺外型高于肺内型,合并MODS患儿高于不合并MODS患儿,家属消极治疗者高于积极治疗者(P<0.05)。合并MODS的患儿危重病例评分明显低于不合并MODS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积极治疗的患儿危重病例评分明显高于家属消极治疗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外型原发病为脓毒血症、合并MODS、家属治疗态度消极对小儿ARDS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26例新生儿ARDS患儿为ARDS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252例未发生ARDS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新生儿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高龄产妇、初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吸入、脐带绕颈、宫内感染、剖宫产、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及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期糖尿病(OR=3.155)、胎儿窘迫(OR=4.293)、羊水吸入(OR=5.043)、剖宫产(OR=3.706)、早产(OR=5.557)及新生儿窒息(OR=6.848)等,而产后使用PS(OR=0.432)则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新生儿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以上高危因素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降低ARDS的... 相似文献
15.
李秀花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6%;研究组的死亡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及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5,(4):523-524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目标监测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0例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医院感染特点(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情况、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500例ICU患者中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为16.0%。其中发病例次最多的是脑血管疾病(20.9%),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19.1%)。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发生例次最多(54.4%),其次是泌尿道(22.2%)。8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02株,以革兰阴性菌(60株)为主。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有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论 ICU医院感染以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多发生于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其独立危险因素为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31例NRDS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入院的非NRDS者463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次序数、分娩方式、本/外院出生患儿、入院前耽搁时间、孕次及母亲职业6个指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 =8.557 ~81.553,均P<0.05);孕周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t=4.7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分娩方式和孕周为与NRDS发病有关的因素,OR值分别为3.200和1.825,均P<0.05,其中分娩方式影响最大.结论 加强产前监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围生期窒息的发生,关注男婴,才能降低NRDS的发生率,对于NRDS患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救治胸部熏症创伤并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且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ARDS)的患者49例,对其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9例ARDS患者在经治疗后,临床治愈35例,治愈率为71.4%;无效14例,占28.6%。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在治疗前、治疗后2h、24h的表现结果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重症胸部创伤合并ADRS治疗时,在机械呼吸有效保证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自主呼吸,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4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共2 348例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信息,并对3 821份微生物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3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84%。检出非重复病原菌38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2株(63.55%),革兰阳性菌95株(24.87%),真菌45株(11.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岁(OR=4.775)、年龄60~75岁(OR=4.426)、病情严重程度≥4分(OR=4.818)、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15 d(OR=6.134)、中心静脉插管(OR=6.420)、气管插管(OR=3.264)、泌尿道插管(OR=5.711)、抗菌药物使用≥2种(OR=4.748)、手术(OR=7.843)、合并糖尿病(OR=45.901)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