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肺康复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经治疗后进入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5例,给予肺康复锻炼指导,并监督实施。干预前后分别使用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the airways questionnaire 20,AQ20-R)和指脉氧饱和度、心率、最大峰流速3项肺功能指标进行评估,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3、6个月后,患者的心率、脉指氧饱和度、最大呼气峰流速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AQ20-R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家庭肺康复干预能降低心率,提高指脉氧饱和度和最大峰流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效果。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 2 3名COPD患者为干预组 ,进行戒烟、COPD防治知识、康复治疗及氧疗等教育 ,并定期进行咨询和指导性治疗 ,包括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应用祛痰药和茶碱缓释片 ;2 2名未参与社区综合干预治疗的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 2组患者均具有较高学历。观察 2年后 ,分别采用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qualityoflife,QOL)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2年后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与用力肺活量 (FVC)平均每年的下降速度差异有显著性 ,在COPDI、II级患者中尤为明显 ;干预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社区综合性干预治疗COPD ,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患者的文化素质对病情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4.
高德义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4974-497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抑郁情绪对肺功能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方法:87例COPD患者入院后1周内分别接受了肺功能、血气检查,评估不同抑郁情绪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并比较其血气指标。结果:87例COPD患者共检出抑郁情绪者42例(48%),平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0.8&;#177;2,2,按不同抑郁程度分组后,无或轻度抑郁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检测值[PaCO2(6.25&;#177;0.86)kPa和PaO2(9,81&;#177;0.83)kPa]明显优于中、重度抑郁患者[(7.14&;#177;0.91),(7.94&;#177;0.95)kPa](t=2,239—3.172;P均&;lt;0.01~0,05),同时前者生活质量总均分和各分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后者(t=2.359—3.327;P均&;lt;0.01—0.05)。结论:COPD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对其进行干预有可能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胡洁  薛静  佟焕卓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32-183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12月54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6个月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后,54例老年COPD患者FVC、FEV1、FEV1/FVC、MMEF及PE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均有所改善(P<0.05);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专科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12周,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正确用药,不能随便更改药物或增减药物剂量,对照组仅培训患者正确地使用药物装置,研究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专人负责,从认知、心理、呼吸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肺功能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残气容积(RV)、CAT评分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帮助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实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对40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戒烟、呼吸功能锻炼等干预,再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和肺功能的比较。结果是40例患者生活质量较指导前有明显改善,肺功能无明显提高。说明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肺功能的改变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7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及家属额外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在家庭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和肺功能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则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有效的家庭护理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9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家庭训练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辅以家庭肺功能训练及超短波治疗,家庭训练组则同时给予家庭肺功能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各组患者肺功能及膈肌功能改善情况,同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各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发现联合治疗组及家庭训练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SGRQ评分显著降低,并且以联合治疗组FEV1占预计值%及SGRQ评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家庭训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SGRQ评分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3组患者治疗前后膈肌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超短波联合家庭肺功能训练对治疗COPD具有协同功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会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如何有效防治COPD,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肺功能的影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梅  朱晶 《华西医学》2013,(12):1928-1931
目的 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强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咳嗽、咯痰、气短症状,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及1年重复住院次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咳嗽、咯痰、气短症状减轻,痰量减少,肺功能、6MWD有显著性提高(P<0.05),1年重复住院次数减少(P<0.05)。 结论 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艳  冯素萍 《全科护理》2016,(11):1122-1124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营养状况、肺功能和生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COPD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氧疗和呼吸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定期随访两组病人营养[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g/L)]、肺功能(FEV1%)和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情况,比较1个月和1年后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SGRQ得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年后,观察组SGRQ得分低于对照组、BMI高于对照组、FEV1%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饮食干预能够改善老年COPD病人营养、肺功能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呼吸肌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nlnmu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配对分组,将89例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Ⅱ一Ⅲ级缓解期患者分为呼吸肌训练组(A组,n=45)和非呼吸肌训练组(B组,n=44)。A组患者由专科医师教会呼吸肌训练方法(缩唇-腹式呼吸法和呼吸肌运动体操),并定期随访督导。监测两组治疗前、6个月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TC)比值(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卧位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同时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经6个月的督导治疗,两组肺功能FEV1,FEV1/FVC(%)和PaC02【A组:(1.8&;#177;O.7)L,(69.5&;#177;12.1)%,(5.4&;#177;O.4)kPa;B组:(1.5&;#177;O.6)L,(56.4&;#177;11.5)%,(7.0&;#177;O.7)kPa】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2.47、2.38、2.56,P均&;lt;0.05),Pa02【A组:(11.5&;#177;O.8)kPa;B组:(8.5&;#177;O.9)kPa】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54,P&;lt;0.01);两组生活质量总均分、F1、F2、F3、F4[A组:2.10&;#177;O.26,2.18&;#177;O.28,2.11&;#177;0.23,2.09&;#177;O.25,2.26&;#177;O.29;B组:2.37&;#177;O.34,2.31&;#177;O.30,2.32&;#177;O.32,2.41&;#177;O.35,2.46&;#177;O.38]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2.41,2.52,2.39,2.62,2.35,P均&;lt;0.05)。结论:呼吸肌训练不仅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徐文静 《全科护理》2020,18(23):3062-3065
[目的]探讨集束化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在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并出院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集束化肺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集束化肺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干预中,能有效促进病人的肺功能康复,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熊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13):2046-2048
目的 探讨协同干预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肺功能、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住院的106例COPD患者为临床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协同干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及对焦虑状态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VCmax、1FEV1、FEV1/FVC、PEF、疾病知识、用药知识、治疗知识、后运动、日常生活、总体精神和生活质量总指数评分方面均高于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肺功能、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焦虑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干预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对疾病认知、生活质量,降低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00,自引:2,他引:100  
对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的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与生活质量总均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医护技(即医生-护士-康复技师)一体化的肺康复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按就诊的奇偶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以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医护技一体化的肺康复管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Pred)由干预前的(55.02±6.40)%提升至干预后的(58.68±11.48)%,生活质量评分(CAT问卷评分)由干预前的(19.44±6.27)分降至干预后(14.41±6.05)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的肺康复管理模式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在康复领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病情稳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技能和自我管理培训,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和家庭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康复依从性比较,并用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自我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行为,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