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市(一区八县)根据全国及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玉溪市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进行孕产妇死亡的监测工作。2005年全市出乍活产22122人,孕产妇死亡9人,死亡率40.68/10万,较2004年同期的48.26/10万下降7.58/10万。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和产科直接因素。玉溪市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根据全国、全省孕产妇死亡评审要求进行评审,死亡的孕产妇属可避免死亡7例,占77.78%;属不可避免死亡2例,占22.22%。现将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汪意明  吴志新  王晓霞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88-1389,1393
目的:探讨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与其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性,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信阳市1999-2003年236例死亡孕产妇的监测报告卡内容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市1999年-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整体下降趋势,由74.06/10万下降到61.43/10万。引起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病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占51.3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17.37%)和羊水栓塞(占12.19%)。随着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的提高,其死亡率越低、分娩地点选择县以上医院的概率越高、越重视孕早期检查和产前检查、不可避免因素引起死亡的概率越高,同时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同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结论: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与其围生期保健服务利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孕产妇文化程度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嵩明县10年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6年~2005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监测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0年间,孕产妇死亡21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44.91/10万,2005年较1996年下降了72.70%。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为:产科出血居首位;第二位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病例中孕期有高危因素者占76.19%,产前检查在5次及以上者占42.86%,在家分娩者占52.94%,死于家中及途中者占33.33%。[结论]经济文化水平、健康意识、医疗条件、保健服务质量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重视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加强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及群众健康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死亡监测及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实现北京市“十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中将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的目标。方法:对密云县1991~200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活产数49725例,死亡12例。平均死亡率24.13/10万;死因顺位依次是羊水栓塞、产后出血、肝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直接产科因素占66.67%。结论: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密云县降低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和“密云县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规范”,不断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护和管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依法监督,使孕产妇平均死亡率由“八五”时期(1991~1995年)的42.63/10万降到“九五”时期(1996~2000年)的10.82/10万,2000~2003年连续4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评价死亡评审的质量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寻找更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至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和死亡评审资料、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年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67.24/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3.18/10万,12年平均死亡率26.98/10万(61/226076)。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X^2=37.443,P=0.000)。对孕产妇死亡率前后6年分组比较,后6年明显低于前6年(X^2=6.344,P=0.012),其中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后6年较前6年下降明显(X^2=6.149,P=0.013)。61例孕产妇死亡评审结论,可避免死亡5.56%,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55.74%,不可避免死亡37.70%;直接产科原因导致孕产妇死亡占50.82%,间接产科原因导致孕产妇死亡占49.18%。结论完善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实施“降消”项目和免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项目、加强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使福田区孕产妇死亡率不断下降,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明显,证明措施可行有效,但需不断探索新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掌握我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年汕头市三级保健网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漏报调查表和城区孕产妇死亡监测等资料,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l~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6.10/10万、14.04/10万、13.97/10万。孕产妇死亡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占全市死亡总数50%。结论:3年中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产科出血死因居首,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偏高。应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应对措施,提高产科出血抢救技术,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隆回县2001—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途径。方法对8年问辖区内的36例死亡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前4年和后4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进行比较。结果辖区内8年总活产数99019人次,孕产妇死亡36例,死亡率为36.36/10万;前4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2.70/10万,后4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0.67/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构成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褥感染;孕产妇死亡原因以产科直接原因为主,占91.67%;产科出血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占52.78%;死亡孕产妇中围产期未接受系统保健占66.67%,计划外妊娠占61.11%;分娩和死亡地点主要发生在县、乡两级医院;孕产妇死亡多集中在产后24h内。结论计划外妊娠妇女围产期不进行系统保健已对围产期保健质量构成威胁,孕产妇系统管理如何有效覆盖边远山区、计划外妊娠的农村妇女已成为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围产期保健服务,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加强临床工作者和妇幼工作者的横向联系,提高住院分娩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云南省马龙县2009—2012年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开展情况,为提高该县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改善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县2009—2012年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住院分娩率2012年比2009年上升10.25%;孕产妇保健服务管理率2012年比2009年上升12.86%;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49.98/10万,2010—2012年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2012年比2009年下降6.59%。结论该县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有了很大改善.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保障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1991—2005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和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升降趋势检验法对1991~2005年我国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明显。1991~200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80.0/10万降为47.7/10万,下降幅度为40.4%;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100.0/10万降为53.8/10万,下降幅度为46.2%;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46.3/10万降为25.0/10万,下降幅度为46.0%。结论1991—2005年全国及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下降空间大,国家应加大农村孕产妇保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昆明市贫困县1996-2000年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昆明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年来昆明市贫困县117例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县孕产妇死亡率平均占昆明市孕产妇死亡率的57.14%-72.73%;贫困县孕产妇死亡率1996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134.73/10万下降至2000年的83.67/10万,下降了40.12%,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贫困县孕产妇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77.78%),妊高征和心脏(4.27%),产褥感染(2.56%),羊水栓塞(1.71%),肝炎(0.85%)。产科出血中又以胎盘滞留占第一位,为53.33%,第二位为前置胎盘(17.78%),第三位为宫缩乏力(15.56%),第四位为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损伤(6.67%),第五位为胎盘早剥(4.44%)。117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04例居住山区,占88.89%,有100例为小学和文盲,占85.48%,死于产妇家中62例,占52.99%,死于途中19例,占16.23%。结论:贫困县孕产妇死亡率直接关系到昆明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因此,分析,掌握该地区孕产妇死亡各种相关因素,积极推广各种适宜贫困县的措施,才可保证昆明市孕产妇死亡率有效下降,达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死因分析,找出问题,制定对策。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WHO制定的评审标准.分析我市3年3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1年的17.53/10万上升到2003年的36.67/10万。3年平均砭亡率25.62/10万。前4位死亡原因:产科出血、妊高症、羊水栓塞和妊娠期肝病。可避免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73.5%。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结论]应加强培训,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狠抓高危妊娠管理.落实各级职责.加大宣教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危管理 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0年起,新都县全面推行高危妊娠报卡制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孕产妇死亡,1986~1989年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99.9/10万,1990~1997年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1.0/10万,下降幅度达68.9%,说明高危妊娠报卡制管理,对控制孕产妇死亡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5—2012年许昌县孕产妇死亡的变化情况,分析其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许昌县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2012年8年期间,许昌县共有14名孕产妇死亡,2008年死亡率63.3/10万,2012死亡率12.3/10万,平均死亡率26.57/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死亡孕产妇中农业户口13例,占92.86%,非农业户口1例,占7.14%。全部为经产妇,孕产妇死亡年龄平均30.7岁。初中以下文化13例,占92.86%,专科以上1例,占7.14%。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居首位,占51.47%,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论提高孕产妇孕产期保健意识、完善干预措施、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乡、县级医务人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救治能力,防止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485例农村高危妊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西宁市城东区2个镇所属的20个行政村1996-2000年高危妊娠孕产妇监测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个镇20个村在5年中孕产妇总数为3627名,筛查出高危孕产妇485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3.37G;5年中孕产妇死亡6例。死亡率为I65.42/10万。其中高危妊娠死亡4例。死亡率为110.28/10万,非高危妊娠死亡2例,死亡率为55.14/10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做好农村基层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两个死亡率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199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1998年17市,县孕产妇死亡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62.27/10万,较1990年下降了37.83%,较1996年下降了22.28%,较1997年下降了19.02%,其中城市平均死亡率为25.17/10万,较1990年下降了69.69%。农村平均死亡率为76.22/10万,较1990年下降了24.59%。引起孕立妇死亡的原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  相似文献   

16.
襄樊市10年孕产妇死亡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襄樊市1990-1999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表明:10年间平均死亡率为52.17/10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构成孕产妇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后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肝病,占全部死亡的86.51%,且前5位死因变化趋势不大,可避免的死亡占88.12%。对构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和素质。方法 加强卫生行政管理,增强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高危妊娠筛出率,科学管理高危妊娠,提高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人员培训.完善危急孕产妇抢救工作。结果 7年来高危妊娠筛出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1996年的9.74%、79.12%上升至2003年的17.37%、93.8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91.05/10万下降至2003年的51.75/10万。结论 通过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科学管理高危妊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高危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可以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辽宁省喀左县22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探讨影响本县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按照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监测实施方案执行.结果 监测地区1990-2000年活产数47 326例,孕产妇死亡32例,孕产妇11年平均死亡率为67.61/10万,平均下降速度15.84%.2001-2011年活产数35 804例,孕产妇死亡9例,孕产妇11年死亡率平均为25.13/10万,平均下降速度0.004%.41例死亡中,直接产科原因占75.61%,间接产科原因占24.39%.22年合计,首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3位为羊水栓塞和心脏疾病,第4位为脑出血.结论 改善孕产妇个人及家庭主要成员健康教育及生育观念,逐步规范产科管理,提高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质量,多因素综合干预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掌握宝安区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监测分析为制订妇幼保健重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实施方案》对全区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33.26/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4.9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0年的14.71%。下降到2004年的9.00‰,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0年的9.45%。上升到2004年的15.65‰。结论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上升,提示及早筛查诊断遗传疾病、终止妊娠、减少出生缺陷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强化科学管理 提高妇幼保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小凤  刘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4-1434
为全面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人口生育质量,新都区妇幼保健工作从1990年开始在全区31家医疗保健单位实行以高危妊娠报卡为主要方式的科学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1986~1990年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99.9/10万,1990~1999年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26.69/10万,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